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8,667
  • 关注人气:26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责编导语: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积极心理指导师培训班将于2016年5月20日—5月25日在清华大学举办。该项目由清华大学心理系主任彭凯平教授以及具有海外积极心理学学历背景和深厚从业经验的培训师主讲。欢迎热爱积极心理学的广大同仁共同学习!

https://mmbiz.qlogo.cn/mmbiz/RicYZhKfC7bD0t18R592n5vt8gSicdIqbbiawS950IhSNiaRGUxCZjNHPj25rFXcOTlajsAwGib8pyk8YA002otXCuQ/640?wx_fmt=jpeg

https://mmbiz.qlogo.cn/mmbiz/RicYZhKfC7bDuz3F6yiczdibClumQX8WNRudmA7CvmlMAa8lTwwcFEebyZnDSu4JAe4H5L3ib2XKz5ql3WEzk2MFdw/640?wx_fmt=jpeg


立项号:160701003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项目背景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积极心理指导师培训班将于2016年5月20日—5月25日在清华大学举办。该项目由清华大学心理系主任彭凯平教授以及具有海外积极心理学学历背景和深厚从业经验的培训师主讲。

         此培训班课程经过有针对性的筛选,旨在为学员提供专业性和实践性的多角度培训。培训结束后,学员将获得由清华大学教育培训管理处统一颁发的“积极心理学指导师培训班”结业证书。持证学员将具备有担任积极心理学指导师的资格,具备从事和开展积极心理学培训的相关工作的资格和技能。


招生对象

1、对积极心理学感兴趣,并有意愿学习、传播积极心理学理论知识、推动积极心理学实践应用;

2、有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医学等教育背景优先考虑。

注: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需持加盖上级人事组织部门公章的同意函方能入学。


课程设置

 

 

幸福的科学               主讲老师:彭凯平

团体积极心理辅导 主讲老师:樊富珉

积极心理学与中国文化主讲老师:李    虹

品格优势与美德   主讲老师:赵昱鲲

积极成就              主讲老师:安    妮

积极情绪与投入    主讲老师:曾    光

积极关系                   主讲老师:吴嘉琪

*根据学员课前测试情况,课程内容可能有部分调整,授课教师如遇调整,以实际安排的为准*


【时间地点】

https://mmbiz.qlogo.cn/mmbiz/yqVAqoZvDibG89wj0CAra1LNI661MRyL7bg1eNNgx5vWHguwBSrpyJnpaokVhqkzbhPAh2ft2NDeibGUuibGqnfnQ/640?wx_fmt=png学习时间2016年5月20日-2016年5月25日,共48学时。

https://mmbiz.qlogo.cn/mmbiz/yqVAqoZvDibG89wj0CAra1LNI661MRyL7AAIicWvZTWLHlviaiboqI9UI5bicxlYghflp2821icfFib3jxwmDbosicxIOQ/640?wx_fmt=png上课地点清华大学


【学习费用】

每人7800元人民币,包括学员报名费、清华学习阶段所有的课程研发费、授课费、教材和讲义费、证书费、教学管理费等,不包括学员食宿、交通费用。


【学员人数】

50—100人。


【师资组成】
1

彭凯平

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与东亚研究终身教授,美国密西根大学心理学博士;国际积极心理联合会执行委员,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执行主席。曾任职美国心理学会科学领导小组成员、伯克利加州大学社会人格心理专业主任,并担任过美国唐氏基金会董事和德国宝马公司青年领袖论坛董事会成员,为众多政府和国际公司作战略、人事、企业文化和管理咨询,例如:福特、宝马、美国航天局、万科、中航、总装备部等。彭凯平教授是多所国际著名商学院常聘客座教授,并连续多年获得清华大学经管学院EMBA最佳教学奖。

研究方向:普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积极心理学、跨文化沟通心理学。

2

樊富珉

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国培计划”心理健康专家讲师,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国际行为发展学会(ISSBD)会员,日本产业心理咨询学会(JSIC)会员。樊富珉教授是中国心理学会认定心理学家,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督导师,她也是教育部首批网络视频公开课《大学生心理健康》主讲教师,她曾前往日本、印度、韩国、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瑞士、荷兰、俄罗斯、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跃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学术舞台上。

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积极心理学。

研究专长: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团体心理咨询与训练、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危机干预自杀预防、生涯发展规划与产业心理咨询、积极心理学应用等领域。

3

李  虹

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副主任,清华深圳研究生院社会工作与心理健康研究中心(CSM)主任;中国心理学会认定心理学家,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督导师。李虹教授是2011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国家一般项目的负责人,主持过多个重要的委托课题和自主课题。

研究领域:健康心理学、决策心理学、管理心理学。

研究专长:情绪-认知-决策(侧重研究:突发事件下的决策过程),心理健康与疾病。

4

安  妮

积极心理学专家,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美国积极心理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北京积极心理学协会副秘书长。安妮取得教育学学士后攻读了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硕士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应用积极心理学硕士,师从积极心理学创始人塞利格曼教授。她曾参与开发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中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等心理测验,是全国妇联积极心理辅导项目首席专家,担任北京卫视大型亲子节目《妈妈听我说》等媒体栏目的心理学顾问和专家,正在编译五位积极心理学大师的《人生幸福课》系列丛书。

研究专长:积极教育学、积极家庭与关系研究。

5

赵昱鲲

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国际积极心理学协会驻华代表,北京积极心理学协会副秘书长,美国《积极心理学日报》专栏作家。清华大学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应用积极心理学硕士,师从“积极心理学之父”、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马丁·塞利格曼。著有《消极时代的积极人生》,译有塞利格曼《持续的幸福》。

研究领域:积极心理学、亲社会行为、人生意义、大数据研究。

6

曾  光

清华大学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积极心理学应用硕士;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中心特邀研究员,英国剑桥大学幸福研究中心研究员。曾师从“积极心理学之父”、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是国家教育部十二五教育研究课题积极教育子课题负责人;他也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与中国教育研究课题组负责人,在广州增城主持了全国首次中小学校长积极教育心理学培训暨培训有效性的科学测量。

研究领域:积极心理学。

研究专长:积极教育学、积极人文科学。


【入学流程】

 

1.按照规定格式填写《报名表》,填完报名表后请电邮至:jjxlx@tsinghua.edu.cn;

2.收到《报名表》后进行入学资格审核,入学资格审核通过后工作人员将会通知您;

3.收到入学资格审核通过的通知后,请按照招生简章上制定的方式汇款;

4.汇款完成后,请将汇款底单复印件并电邮至:jjxlx@tsinghua.edu.cn,我们将为您发放加盖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公章的《入学通知书》。

5.学员报到时须出示《入学通知书》。



 

报名表

班级名称: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指导师                                编号:

个人档案(*号为必填项)

电子证件照片*

 

姓名*


性别*


国籍*


民族*


出生日期*(例如:20060805)


身份证号*


职称*


职务*


政治面貌*


最高学历*


生源省*


通讯地址*(用于快递通知书、证书等)


电话*


E-mail*


单位*


具体职务*


您以前参加过何种进修?(选填)

 


您通过此次研修班最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识?(选填)


注:










1. 此表复印有效,所填信息仅用于招生工作,对外保密,请您完整、详细填写。

2. 电子证件照要求:

①电子照片文件要求必须为jpgpnggifjpeg格式,大小尽量不超过300K

②电子照片要求必须为蓝色背景,尺寸必须为小二寸(33×48mm 

https://mmbiz.qlogo.cn/mmbiz/RicYZhKfC7bD0t18R592n5vt8gSicdIqbbyaphaaJwfj1DwXCnBCAOlA4bn27c7nVlbk9qhukXy79lECTElAeD1g/0?wx_fmt=gif


【交费方式】

账户名称:清华大学(070)

帐    号:0200004509089131550

开户行名称:工行北京分行海淀西区支行

汇款用途:培训费立项号160701003 积极心理学指导师班、学员姓名)


【报名联系】

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 010-62792231,010-62788761

地址:清华大学伟清楼500室


【清华大学教育培训咨询投诉电话】

400-818-0909

【清华大学教育培训与认证网】查询项目请登录:

http://thtm.tsinghua.edu.cn

 

【本项目宣传材料有效期至】

2016年6月

备    注:



电话咨询时间为工作日:8:00-12:00,13:00-17:00


如因线路繁忙或工作人员外出等原因不能及时接听电话,请发邮件至:jjxlx@tsinghua.edu.cn留言。留言请务必注明咨询者姓名、联系电话、主要问题。工作人员将会在3个工作日内主动予以回复。


CPPA新闻中心

终审:魏凤英

责编:邹   敏

CPPA新闻中心总顾问:  彭凯平

主编: 王薇华

https://mmbiz.qlogo.cn/mmbiz/eF76gzFcRj98D385ibBgtYgOWnm7uKiaASrlLNveNIrbPm1sWrVWicSvwXb91M6KbPudRr602B5xTrw7w3gFtpHbA/0?wx_fmt=png


阅读    收藏 

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中心



【报名联系】

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 010-62792231

邮箱:jjxlx@tsinghua.edu.cn

地址:清华大学伟清楼500室


【交费方式】

账户名称:清华大学(070)

帐号:0200004509089131550

开户行名称:工行北京分行海淀西区支行

汇款用途:立项号1507010039 积极心理学指导师班(学员姓名



https://mmbiz.qlogo.cn/mmbiz/RicYZhKfC7bDuz3F6yiczdibClumQX8WNRudmA7CvmlMAa8lTwwcFEebyZnDSu4JAe4H5L3ib2XKz5ql3WEzk2MFd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积极心理学指导师培训班

(第一期)

招 生 简 章



立 项 号:1507010039主办单位: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项目背景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积极心理指导师培训班将于2016年1月8日-13日在清华大学举办。该项目由清华大学心理系主任彭凯平教授以及具有海外积极心理学学历背景和深厚从业经验的培训师主讲。

       此培训班课程经过有针对性的筛选,旨在为学员提供专业性和实践性的多角度培训。培训结束后,学员将获得由清华大学教育培训管理处统一颁发的“积极心理学指导师培训班”结业证书。


招生学员

1、年满25周岁;

2、对积极心理学感兴趣,并有意愿学习、传播积极心理学理论知识、推动积极心理学实践应用;

3、有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医学等教育背景优先考虑。


课程设置

 

 

幸福的科学                    主讲老师:彭凯平

团体积极心理辅导         主讲老师:樊富珉

积极心理学与中国文化  主讲老师:李    虹

品格优势与美德             主讲老师:赵昱鲲

积极成就                        主讲老师:安    妮

积极情绪与投入             主讲老师:曾    光

积极关系                        主讲老师:吴嘉琪

*根据学员课前测试情况,课程内容可能有部分调整*


【时间地点】

https://mmbiz.qlogo.cn/mmbiz/yqVAqoZvDibG89wj0CAra1LNI661MRyL7bg1eNNgx5vWHguwBSrpyJnpaokVhqkzbhPAh2ft2NDeibGUuibGqnfnQ/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学习时间2016年1月8日-1月13日,共48学时。


https://mmbiz.qlogo.cn/mmbiz/yqVAqoZvDibG89wj0CAra1LNI661MRyL7AAIicWvZTWLHlviaiboqI9UI5bicxlYghflp2821icfFib3jxwmDbosicxIOQ/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上课地点清华大学


【学习费用】

每人6800元人民币,包括学员报名费、清华学习阶段所有的课程研发费、授课费、教材和讲义费、证书费、教学管理费等。不包括学员食宿、交通费用。


【学员人数】

50—100人。


【拟聘师资】
1

彭凯平

 

https://mmbiz.qlogo.cn/mmbiz/RicYZhKfC7bAzITSSbiaujkv51PCBtrib1o4SRcd8vWx6x7XgyibnPiaOXBiaEKLrfRZ7bC8ZDJVAIw3tL5RyWAx6Dz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与东亚研究终身教授,美国密西根大学心理学博士;国际积极心理联合会执行委员,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执行主席。曾任职美国心理学会科学领导小组成员、伯克利加州大学社会人格心理专业主任,并担任过美国唐氏基金会董事和德国宝马公司青年领袖论坛董事会成员,为众多政府和国际公司作战略、人事、企业文化和管理咨询,例如:福特、宝马、美国航天局、万科、中航、总装备部等。彭凯平教授是多所国际著名商学院常聘客座教授,并连续多年获得清华大学经管学院EMBA最佳教学奖。

研究方向:普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积极心理学、跨文化沟通心理学。

2

樊富珉

 

https://mmbiz.qlogo.cn/mmbiz/RicYZhKfC7bAzITSSbiaujkv51PCBtrib1oiar3ov84eeX46TibQWWQFoOazFdM2XaulyNWulvVoVfqhtnjLFAsOHvw/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

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国培计划”心理健康专家讲师,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国际行为发展学会(ISSBD)会员,日本产业心理咨询学会(JSIC)会员。樊富珉教授是中国心理学会认定心理学家,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督导师,她也是教育部首批网络视频公开课《大学生心理健康》主讲教师,她曾前往日本、印度、韩国、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瑞士、荷兰、俄罗斯、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访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跃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学术舞台上。

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积极心理学。

研究专长: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团体心理咨询与训练、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危机干预自杀预防、生涯发展规划与产业心理咨询、积极心理学应用等领域。

3

李  虹

 

https://mmbiz.qlogo.cn/mmbiz/RicYZhKfC7bAzITSSbiaujkv51PCBtrib1oXHgJS7eIT7vB5txKu1R7lV85F2S4YOy222ic7FwAlKtGyfSWOmY30w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副主任,清华深圳研究生院社会工作与心理健康研究中心(CSM)主任;中国心理学会认定心理学家,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督导师。李虹教授是2011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国家一般项目的负责人,主持过多个重要的委托课题和自主课题。

研究领域:健康心理学、决策心理学、管理心理学。

研究专长:情绪-认知-决策(侧重研究:突发事件下的决策过程),心理健康与疾病。

4

安  妮

积极心理学专家,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美国积极心理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北京积极心理学协会副秘书长。安妮取得教育学学士后攻读了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硕士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应用积极心理学硕士,师从积极心理学创始人塞利格曼教授,她曾参与开发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中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等心理测验,是全国妇联积极心理辅导项目首席专家,担任北京卫视大型亲子节目《妈妈听我说》等媒体栏目的心理学顾问和专家,正在编译五位积极心理学大师的《人生幸福课》系列丛书。

研究专长:积极教育学、积极家庭与关系研究。

5

赵昱鲲

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国际积极心理学协会驻华代表,北京积极心理学协会副秘书长,美国《积极心理学日报》专栏作家。清华大学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应用积极心理学硕士,师从“积极心理学之父”、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马丁·塞利格曼。著有《消极时代的积极人生》,译有塞利格曼《持续的幸福》。

研究领域:积极心理学、亲社会行为、人生意义、大数据研究。

6

曾  光

清华大学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积极心理学应用硕士;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中心特邀研究员,英国剑桥大学幸福研究中心研究员。曾光师从“积极心理学之父”、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是国家教育部十二五教育研究课题积极教育子课题负责人;他也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与中国教育研究课题组负责人,在广州增城主持了全国首次中小学校长积极教育心理学培训暨培训有效性的科学测量。

研究领域:积极心理学。

研究专长:积极教育学、积极人文科学。

*如遇不可抗力导致以上拟聘师资不能授课,学校保留调整为同等资质其他授课教师的权力。


【交费方式】

账户名称:清华大学(070)

帐    号:0200004509089131550

开户行名称:工行北京分行海淀西区支行

汇款用途:立项号1507010039 积极心理学指导师班(学员姓名)


【报名联系】

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 010-62792231

 

邮    箱:jjxlx@tsinghua.edu.cn

地    址:清华大学伟清楼500室



【本项目宣传材料有效期至】                


2016年3月


【清华大学教育培训咨询投诉电话】

400-818-0909

 

【清华大学教育培训与认证网】

查询项目请登录:http://thtm.tsinghua.edu.cn




CPPA新闻中心

终审:魏凤英

责编:袁梓寓

CPPA新闻中心总顾问:  彭凯平

主编: 王薇华

https://mmbiz.qlogo.cn/mmbiz/eF76gzFcRj98D385ibBgtYgOWnm7uKiaASrlLNveNIrbPm1sWrVWicSvwXb91M6KbPudRr602B5xTrw7w3gFtpHbA/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


阅读    收藏 


责编导语

  今年,美国最时髦的教育理念非“Grit(坚毅)”莫属。父母应该怎样塑造孩子坚毅的性格,Angela Duckworth教授提出几个行之有效的塑造坚毅的做法,与大家分享。

https://mmbiz.qlogo.cn/mmbiz/eF76gzFcRjic0rlnDnibme7jrx1zEBGj7DB6IVtOLUfbJOpmFox8GXGiaNOticC55GYXUrYCElCFl0VZcBojkfaPMQ/0?wx_fmt=jpeg


1

一起聊聊


     给孩子做一个坚毅测试(具体测试见文章最后),还可以一起观看Angela Duckworth的TED演讲视频。一起谈论下什么是坚毅,鼓励孩子树立培养坚毅的决心。

 

2

分享案例


      分享拥有坚毅精神的人们的案例,比如美国很多老师会给孩子们分享John Foppe的视频(注:视频在美国亚马逊可购买),John Foppe相当于咱们中国的张海迪,他天生没有双臂,凭借双脚,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的任务”:成为大学的荣誉学生、自己开车、当上了心理学家。

      这样的案例会让孩子知道“生命本身就不容易,好运气往往只是幻觉”。

3

多多“冒险”


     培养坚毅,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找到“激情的源泉”——哪些目标能够激励他,点亮他?所以,不妨多让孩子置身于充满新鲜事物的世界中,这能不断的保持他们的好奇和活力

4

成长型心态


      培养孩子坚毅的最好方法是帮助他们建立“成长型心态”。“成长型心态”是一种信念——即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通过不断努力而提升。

      当他们明白了自己的大脑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成长,他们在失败的时候就更会愿意坚持下去;当孩子亲历了通过专注做事和付出努力来取得进步,他们就会主动努力培养自己的坚毅性格。

5

表扬其努力


      想要培养出有坚毅性格的孩子,在表扬他们的时候,就不能夸奖他们的聪明和出色,而是要对他们付出的努力表示赞赏,这可以帮助他们在遇到困难和感到痛苦时坚持到底。

6

值得经历的困难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教授们发现——在很多案例中,任务的难度越高,完成任务的人就会表现就越好。他们试图判断出哪些等级的困难是“合适的、理想的”,即能够帮助我们提升表现的、“值得经历的”困难。

      而一旦孩子了解了这种“值得经历的困难”,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不会轻易放弃,更加斗志昂扬。

7

营造环境


      没有人为完成了一个简单任务而手舞足蹈地庆祝,我们为冠军和赢家鼓掌,是因为知道他们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作为家长来说,不要错误地让孩子认为简单的事情才是迷人的、有趣的。而应该为他们营造培育坚毅个性的环境,比如鼓励他们参加各种体育运动和室外活动,在学习上对孩子们严格要求。

8

来点鸡汤


      当情况越来越艰难,难到孩子想放弃的时候,就换个思路。可以找一些短句、座右铭等“心灵鸡汤”,以激励起他们坚持到底的勇气。

9

给多时间


      家长要知道和培养任何美好的品质和技能一样,培养坚毅也需要花费很多时间。

      2010年美国一项调查显示——在1961年,美国大学生每周课外学习的时间有24个小时;1981年,这个数字跌到了20小时;到了2003年,每周课外学习时间仅剩14个小时了。

      如果我们不努力学习,不努力工作,那么很明显,我们学到的东西也会少得多。

10

坚持与放弃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值得坚持,不是任何时候你都需要保持坚毅。有些时候,学会放弃或者换个方向努力,也许能够更加丰富你的人生。孩子们需要了解到——在哪些情况下他们应该坚持,什么时候可以放弃。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文章来源:爸爸真棒微信平台


CPPA新闻中心

终审:魏凤英

责编:邹敏

CPPA新闻中心总顾问:  彭凯平

主编: 王薇华

https://mmbiz.qlogo.cn/mmbiz/eF76gzFcRj9O9svZ6QG9vtpeo5RNAO0ujOk3SIztE3FfhFAUDvFKfs0tkxh4nMGZEe0aRyic87ZYiaMGzVlYIYVA/0?wx_fmt=png























阅读    收藏 
标签:

情感

积极心理学

教育

文化

分类: 积极心理学

责编导语


露易丝·海是全球著名的美国心理治疗专家。在她罹患癌症后,她在自己身上实践“整体健康”,六个月后完全康复。她用自己的生命检验了自己的真理,并且揭示了疾病背后所隐藏的心理模式。她认为每个人都有能力采取积极的思维方式,实现身体、精神和心灵的整体健康。



https://mmbiz.qlogo.cn/mmbiz/eF76gzFcRj94DY8tX7YfTBPYzjfIXFOU4hpzopibM8IciaM4LMdBqlqTMFZa3B0ka8CFKWAtjNVqPmzmxv7RAGaQ/0?wx_fmt=jpeg


露易丝·海这位全球著名的美国心理治疗专家,自小历经父母离异、童年遭遇强暴、整个少女时代被凌辱和虐待、出逃、结婚又被抛弃、罹患癌症…可算是一个有足够资格怨天尤人的女人,但她说:“我们的生命经历,完全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她的伟大之处,在于她倡导了全球“整体健康”观念,揭示了疾病背后所隐藏的心理模式,认为每个人都有能力采取积极的思维方式,实现身体、精神和心灵的整体健康。并且,在她罹患癌症后,她在自己身上实践“整体健康”,六个月后,完全康复。她用自己的生命检验了自己的真理。

她告诉人们:

我们创造了我们身体里每个被称为“疾病”的东西。

怨恨、批评、内疚是最有害的心理模式。

丢弃怨恨甚至能够化解癌症。

我们必须原谅自己并宽恕每一个人。

我们必须学会去爱自己。

当我们真正爱自己的时候,我们生活中的一切会运转正常。

如果你看过她的著作《生命的重建》,你可能对下面的这份身心对照表有所了解。

她以多年的研究,整理出了因由心理问题所产生的106种身体症状,同时列出了治疗它们应有的正确意识与心态。希望这些对你有所助益。

https://mmbiz.qlogo.cn/mmbiz/eF76gzFcRj94DY8tX7YfTBPYzjfIXFOUk8sYDHkuBE7dnOjpt7XNrospmJCmVJxhKuP6HDNr5b8tySOMJoOO6A/0?wx_fmt=jpeg

 

 症状

思想型态的症结

       治疗的正确意识

溃疮脓肿

感情受伤害、轻蔑、仇恨

我不允许自己生活在腐化的思想里,我是和平的

痤疮、粉剌

不能接受自己不能接受环境

我爱我自己,我接受我周围的一切

意外事故

对权威的反抗、相信暴力、愤怒

我以和平的心接受生活的一切

腺状肿

家庭的冲突、自以为是不受欢迎的人

我是一个受欢迎并被需要的人

耽溺嗜好

恐惧、自我排斥、爱的缺乏

我爱我自己。没有任何事情能超越宇宙给我的爱

衰老退化

思想老化

我接受任何年龄,每一个年龄都是完美的

酗酒

无所适从、感觉徒劳无益、潜在的罪恶感

过去的让它过去,我的生命是有意义的。我爱自己,并完全的接受我自己

过敏

对事物过份敏感、掩饰、恐惧与自私

我是和平的。世界是安全友善的

贫血

对生活缺乏兴趣、缺乏快乐

生命是充满喜悦的。我对每一件事都有兴趣

盲肠炎

对生活有所恐惧,缺乏流畅感

我放松自己,让生命之泉流淌畅

动脉硬化

思想观念狭隘、排斥别人

我接受别人的思想观念。我以开放的心享受人生

关节炎

对生命感到苦涩、憎恨、对爱感到缺乏

宽谅一切。我让别人自由地表达他们自己。我是自由的

气喘

过份敏感、窒息的爱、压抑情绪、呆滞窒息的感觉

我的爱是无条件的。我选择自己的人生。我是自由的,别人也是自由的

背痛

上半部缺乏精神的支柱、

我信任宇宙,我毫无恐惧地爱与信任。宇宙本身便是我的支柱

下半身缺乏财务的支持

尿床

对父母感到恐惧

我得到父母的怜爱关怀与了解

先天性残缺

因果,自己选择如此出生的,选择我的父母

没有任何罪恶,只是与自己本身及父母有某些症结需要了解与排解

膀胱炎

焦虑、对既往无法释怀

过去的让它过去;迎接新的改变

血液病

郁闷不乐、思想呆滞不流畅

快乐地生活,创造新的意境、思想,并让它流畅

高血压

长久的情绪问题没有解决

我让既往的不愉快随风而逝,它们已不在我的意识里

低血压

沮丧、消沉、忧伤、失败、失意感

我要振作,创造快乐的生活

沸腾的愤怒

我放开所有的愤怒

骨病

对权威的反抗(骨头是心识的结构)

不与权威争斗。在我的世界里,我是我自己的主人

脑肿瘤

相信不正确的事、固执、拒绝改变

生命本身就是不断变易,我成长的方式也将不断改变

囊肿

过份受呵护,以致感到窒息

我是自由的,我允许每个人都有他们的自由

支气管炎

激昂的家庭气氛

心平气和,没有人可以使我愤怒

灼伤

怒火中烧的愤恨

我对任何事情都保持心平气和

黏液囊炎

压抑的愤怒

放松自己,不作无谓的愤怒

瘀伤

生活或情绪上有所冲击

我没有惩罚自己的理由,我以爱面对生活

长久忍受内心深处的忧伤与愤怒的侵蚀

我内心没有秘密,我放开以往的一切,我目前的生活是快乐的

晕车

恐惧、感动被桎梏与陷溺

我不害怕,我自在地随时间与空间而前进

白内障

黑暗的远景,无法前瞻

我的前途是光明快乐的,我是自由的

胆固醇

不敢面对快乐

欢乐是正常的,我爱人生

伤风

惶恐、杂乱、小小的伤害

我的思想是自由的,我内心是和平的

结肠炎

过份严谨的压抑、失败、感情的需求

我是自由的,生命是欣欣向荣的

便秘

拒绝改变旧有的生活、吝啬

我放开过去的一切,我慷慨地允许生活流逝

咳嗽

神经紧张、恼怒、批判、压抑

我以和平的方式表达我自己,我以爱表达生活

痉挛

紧张、紧握住痛苦

我放松自己,让人生流畅

耳聋

排斥、拒绝不愿听的、固执、强烈的隔离

我倾听宇宙之音、生命的喜悦,我是宇宙整体的一部份

糖尿病

深深的哀伤、生活里没有甜蜜

所有的哀伤成为过去。我以爱来增加生活的甜蜜

腹泻

对某种思想害怕与排斥

我让过去的事物自然流逝

驼背

背负着过多的愤怒、聚积的憎恨

过去的已过去了,没有人能伤害到我

耳痛

愤怒、不愿听

我以爱与了解去倾听别人的心声

湿疹

过份敏感、受到伤害

没有人会威胁到我,我是安全有保障的

浮肿

对某种事物紧抓不放

我放开一切,我是安全与自由的

癫痫症

排斥生活、感觉被迫害、以暴力面对自己

我爱我自己,爱生活的全部。生命是永恒的喜悦

眼疾

不喜欢生活里所见的事物、看不见真理

我爱并接受我所看见的事,我以透彻的眼光看人生、看真理

脸的伤害

错误的自我价值的体认

我对自身的价值有明确的体认

头晕

害怕、与现实无法配合、空白感

我有足够的知识与力量,去处理我活中的每一件事

怠倦

排斥、对生活感到乏味、缺乏爱

我对生活抱着热忱,我以活力面对人生

发烧

焦灼、愤怒

我以宁静与和平来表达爱

对未来感到恐惧

我对真理有信心,对未来有信心

胀气痛

紧抓着无法排解的意识

我放松自己并悠然自在地生活

胆结石

苦涩、强硬无法排解的思想

对既往释怀。生活是流畅甜美的,我也是甜美的

腺肿

不平衡、杂乱无序

我是完全平衡有秩序的

青光眼

长久的情绪伤害与压抑

没有人能伤害我,我以爱与柔情的眼光来看世界

味觉

缺乏耐心、愤怒、控制欲

我放开自我的优越感,我允许别人表达他们自己

成长

错误的价值观与骄傲

我原谅并爱我自己

齿龈

无能为力去实现所做的决定

我是有毅力的人,我对我自己的决定会贯彻执行

拿不起也放不下、害怕新的转变

我对任何新的理想、新的转变,都以爱来接受

口臭

腐败的态度、愚蠢的思想、恶劣的谣言

我的语言温和充满爱,我只吸收并表达善良的心意

花粉热

情绪纷乱

我与宇宙是一个整体

头痛

紧张、情绪困扰、对未知数的恐惧

爱、和平、轻松,在我的世界里每一样都是美好的

心脏病

严重的情绪问题,排斥、紧张与压力

快乐、欢乐、喜悦,我接受生活的全部

压力、紧张、恐惧、无法放开

我放开所有的压力与负担,我生活在当下的欢乐里

肝炎

愤怒、恐惧、憎恨,肝是原始的情绪与愤怒的温床

我放开所有的愤怒,我的意识是清净无染的,我的意念是清新有活力的

脱肠疝气

紧张、精神负担、不正确的自我表达

我的人生是和谐的,我以温和柔情爱我自己

臀部

害怕勇往直前、做重大决定

我快乐地向人生迈进,生命本身会有支持我的力量

荨麻疹

潜在的小恐惧

我生活里的一些琐碎小事,也是和谐欢乐的

性无能

性压力、紧张、对配偶的轻蔑排斥

我以轻松愉快的态度面对人生

消化不良

恐惧、焦虑

我吸收消化生活里的一切

精神错乱

逃避、退缩、与生活脱节、对家庭的逃避

我是宇宙神圣的产物,我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与价值

失眠

压力、愧疚感、恐惧

我放松自己,安然和平地睡,明日将有新的开始

欲望不满足、怨愤、悔恨

我所有的理想将会实现,我内心和平无怨尤

黄疸病

偏见

我对每个人都给予宽容、爱与怜悯

肾脏病

批评、失望、挫败感

人生每一面都是美好的,每一件事都使我充实

膝盖痛

缺乏弹性、固执、不能弯曲、自大

怜悯、宽恕、包容,我向前迈进不犹豫

喉炎

对权威的反抗、敢怒不敢言

我能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

对未来的恐惧、不敢勇往直前

我充满了信心与快乐,向前迈进

肝病

沮丧、压抑(肝是贮放愤怒的地方)

我放开心怀,自由地去爱

拿不起放不下

生命的气息源源不断地流畅着

更年期综合症

害怕不再被需要、自我排斥、怕老

生命的循环是平衡的,我以爱祝福我的身体

经期不顺

对身为女性害怕、排斥、以为下阴部是肮脏或罪恶的

我是美丽的女人,我的成熟是正常的过程,我的身体是完美的

偏头痛

情绪的压抑、对性的恐惧

我对一切事物都能宽容谅解,我的人生是顺畅的

口腔病

闭塞的思想

我以开放的心接受新理念

硬化症

铁石般的意志力与心肠、缺乏弹性

我不再控制别人,我随遇而安地过人生

咬指甲

对父母的蔑视、侵蚀自己

我是一个成熟的个体,我有能力创造自己的前途

缺乏弹性、拒绝对问题做多面的探讨、固执

我是有弹性的,我对事物抱持多方面的了解

神经紧张

不能沟通、挣扎、恐惧、焦虑

我在通往永远的道途上,我只须保持和平、无须急促

麻木无感觉

压抑的情感、拒绝同意

我反映生活,我与别人分享我的爱与感觉

肥胖

缺乏安全感、自我排斥或保护自己,想弥补空虚

我爱我自己,我在精神上永远是充实的,我永远在神的保护中

麻痹

恐惧、逃避、震惊、反抗

我对所有的人生经验以喜悦来迎接

肺炎

沮丧、对生活厌倦、内心纷扰

生命是神圣的,并充满了欢乐的气息

摄护腺炎

绝望、性压力或性罪恶感、自以为老化

生命的活力是不受年龄限制的

风湿症

爱的缺乏、憎恨、长期的哀怨

我对别人、对自己都给予充分的爱

佝偻病

缺乏爱与安全感、情绪低落

我爱宇宙生命的全体,而宇宙也爱我

晕船

对死亡的恐惧

生命是持续不断的,只有形体的变换,没有死亡

肩痛

过重的负荷

每一样我所接受的,都是自由美好的

带状匍形疹

长期的精神紧张

我不恐惧,我安然宁静而和平

皮肤病

缺乏安全感、急躁、希望获得关爱

我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得到关爱与肯定

胃痛

对新的思想观念无法消化吸收

我的人生是和谐的,我能吸收新思想

中风

对生命的排斥、自我暴力

我接受生活中的一切喜怒哀乐

口吃

缺乏安全感、无法表达自我

我有权利表达自己,我以爱来沟通

牙齿

长久的犹豫,无法做分析与判断

我以真理为决定事物的原则,我对自己的决定有信心

喉咙

压抑的愤怒,强忍下受伤害的情绪

没有人可以伤害我,我心平气和地表达我自己

静脉瘤

反抗、对工作厌恶、缺乏勇气

我爱人生,并让生命的气息自由地循环着

疣、瘤

相信丑恶、愤恨自己

任何东西都是美丽的,我爱我的身体


图文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CPPA新闻中心

终审:魏凤英

责编:刘立新

CPPA新闻中心总顾问:  彭凯平

主编: 王薇华

https://mmbiz.qlogo.cn/mmbiz/eF76gzFcRj9O9svZ6QG9vtpeo5RNAO0ujOk3SIztE3FfhFAUDvFKfs0tkxh4nMGZEe0aRyic87ZYiaMGzVlYIYVA/0?wx_fmt=png


阅读    收藏 



责编导语

上周五,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教授做了一场精彩的报告。他讲到小学教育应该遵循“顶灯效应”;教师专业化的本质是对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的了解;教育要想“漂亮”,结构必须要好……小编听得热血沸腾,忍不住赶紧整理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https://mmbiz.qlogo.cn/mmbiz/eF76gzFcRj9icPT2eNK6aRteicSVO7gx1xBAQT0v2JOS2I7q7jeXBQNaQwTpG3WGYTDjv49Hm7vcdqib67E1ticuDQ/0?wx_fmt=jpeg



1小学教育的“顶灯”理论—用“顶灯”而不是“探照灯”照亮学生的认知世界

       赞科夫先生在其专著《论小学教学》中提到,小学教育是入门性的,强调的是小学生对外部社会的认识的直接的完整性直接的完整性间接的完整性是相对的两个概念,如果小学讲究的是直接的完整性,中学讲究的就是间接的完整性

        在小学的课堂中应该是把整个世界直接地呈现给学生,中学课程应该是间接地把整个世界呈现给学生。怎样把直接的完整性间接的完整性关系表达出来?我们用来解释说明。

        学生进入小学仿佛是走进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如果作一个比喻的话,就如同从一个很光亮的地方走进一个黑洞洞的房间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用什么方式让他大胆的往前走?我们需要开灯。

           这里有两种可以选择,一种是探照灯”,一种是“顶灯”。打开探照灯,能把到达目标的路照得透亮;但是在这个探照灯没有照亮的地方,或者在探照灯灯柱外面的地方仍然是黑暗的,这黑暗里面可能藏有猫、狗,或者有不安全的因素。

         也就是说,尽管这个时候有一个探照灯,他仍然不敢往前走,因为路虽然是清晰的,但是路周围的环境是不知道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小学课程不像初中、高中那样学科分得那么细,而是需要把整体展示给学生,这时候需要的是用顶灯,即打开顶灯之后一下子把整个房间给照亮了

 

         如果小学阶段教育我们就用探照灯,他虽然能往前走,但是看到的世界是不完整的,而且还心有余悸;而中学阶段教育恰恰需要用探照灯,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特点是分科教学。这种分科教学并不是最终目的,我们教育的目的最终是要把不同的学科整合起来,即为间接的完整性。

https://mmbiz.qlogo.cn/mmbiz/eF76gzFcRj9icPT2eNK6aRteicSVO7gx1xfhXhcMZEd14ictFvz0caJLD1BRuCl4fqFWrezJQibSTooa9uUDBqACCA/0?wx_fmt=jpeg

 

2


教师专业化发展最核心的内容是知识专业化吗?


         什么叫做教师的专业化?如果教师专业化只是知识的专业化,那么物理老师只要对物理学知识熟悉就可以了,就不需要师范学院了。

 

         教师的专业化究竟体现在哪?我们这些年是不是做好了这件事?其实,知识的专业化有一定道理,但不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最核心的东西。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是教师对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的认识。就像恩格斯讲的,一门科学最重要的、本质的规律来自于对它研究对象的认识。我们所讲的教师专业化其实就是对学生的了解。

 

         但我们真的研究过我们的学生吗?我们应该怎么定义学生?学生就是专门在学校学习的人吗?这是表面的定义。

 

         实际上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学生属于边际人,英文叫做“marginal person ”,即边缘人。从一个社会的外部进入到社会的中心,进入到社会主体,成为一个社会的公民,需要不断的学习社会的主流文化,这样慢慢的从边际走到中心,就是边际人。学生从不成熟状态慢慢走向成熟,他就是边际人。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要研究的是,从边际走向中心,学生会碰到什么矛盾?他有什么问题呢?我们是不是充分了解了学生的需要呢?

 

        例如,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最大的需求是什么?中学生成长的最大需求是什么?我们的教育、我们提供的课程是不是满足了他生存和成长的需求?对这些需求的了解和满足就体现了我们的专业化水平。

 

        如果不能清晰地认识小学生在小学阶段最大的成长需求是什么,那么提供小学阶段的课程、教学、评价时,肯定全是一头雾水。

 

         依据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学论的理论,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立起与外部世界的广泛联系。因为孩子从一个小的家庭中走出来之后,接触了外部这么丰富多彩的、斑驳陆离的、新鲜奇怪的事物时,他怎么去建立起自己跟世界的联系呢?有的时候他会用自己的主观联系去代替这种客观联系,可是在真正地客观联系建立之后,他会修正自己原来的主观联系。

        在小学生走出了家庭、他们不仅熟悉原来的重要他人,继而会与社会建立起广泛的联系。这个时候的主要问题在哪?他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教师又通过什么方式来帮助他们建立起与世界的良好关系呢?

 

         老师和家长对小孩子经常做的事情是什么?是表扬、鼓励。为什么在小学阶段用如此多的正能量词语呢?因为6-12岁的儿童在建立外部联系的时候,有很多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很多让他不愉快的事情,也有很多让他不顺心的事情。表扬和鼓励是为了让他对外部世界产生信任关系。这样他与外界事物打交道的时候,觉得自己是安全的,才会放心、大胆去探索外部世界,这是非常重要的。

 

         小学里教给孩子知识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他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通过这些知识建立与外部世界、与他人的联系,在他自己建立联系的时候,要让他感觉到外部世界、重要他人、包括他自己都是友好的,他跟人、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是安全的这样孩子才能跟这个社会建立起来一种良好地、亲和的社会关系,才会热爱这个社会和国家。

 

          所以,小学评价要更多的鼓励,不要苛责。孩子要跟外部的世界包括他的老师、学校建立起一种关系。尽管他在学习中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有了这种良好的关系以后,他自信了,更愿意跟这个社会打交道了,以后也就更愿意去学习了。小学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评价,都应该帮助他和外部世界、社会、他人和他自己建立起这种非常友好的关系,一种安全关系。这就是了解学生。

 

          中学生的成长需要跟小学生有什么区别吗?小学和中学是个连续体。小学阶段,学生建立了与外界的广泛联系。到了中学阶段,在与外部世界建立这种广泛的联系的过程中,学生随着外部不断地反馈、不断地评价,不断地对象化,会慢慢地要把自己独立出来,从建立联系到反过来开始思考我自己是谁?这用术语来说就是自我认同的问题。

          所以说,实际上在这个阶段,从他的内心、成长需求和他的困惑来说,更多地是要回答我是谁,回答我怎么来认识我自己的问题。学校最需要支持他解决这个问题。然而现实中,中学阶段的教学以及学校提供给他们的,与学生内在需求之间并没有对应起来。高中阶段,这种我是谁的煎熬最严重。如果高中解决不好这个问题,就延续到大学。

 

          根据有关部门的数据调研,上大学的新生中超过50%的学生并不了解他所选择的专业,并不知道自己适合学什么,这恰恰反映了他自己的自我认同没有完成。所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不纯粹是学习的原因,而是因为成长的需要、成长的烦恼没有得到一种非常好的帮助。

 

          所以说,如果不了解学生。不了解学生的需求,就只能说出一些空洞的、在任何场合都正确的废话。如果不了解学生,课程、教学、评价的设置就没有目的。

 

          再从专业化方面来说,中国有句老话因材施教。因材施教什么含义?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天赋进行教学,需要我们对学生类型有认识。我们会不会对学生进行分类?其实认识学生有很多分类方式,包括从认知、情感、思维等角度。如果不能做到这一条,谈什么了解学生。

https://mmbiz.qlogo.cn/mmbiz/eF76gzFcRj9icPT2eNK6aRteicSVO7gx1x7hTDuaRjOuDta26NR6kYj7OU3AkGmYwLMMh78s6txZXJxicCJlnxUIQ/0?wx_fmt=jpeg

 

3


结构问题解决不好的话,中国教育就不“漂亮”了


          结构就是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所有的事物都呈现出结构,教育也是有结构的。什么样的结构才是好的结构,这是一个很基本地看问题的视角,也是评价教育很重要的一个视角。

 

          我在一篇关于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文章中,曾经提出一个概念,叫做结构是一种质量。怎么讲结构是一种质量,中国的大学、高等教育到底是个什么结构?什么样才是合理的?什么样才是达到了一种先进水平或高等水平?基础教育中什么样的课程结构才是一个很好的、高质量的课程体系。

 

         我们从高等教育看起,比如中国2000多所大学中,到底多少研究型大学才是合理的。根据国际上的经验,一般来说,这种研究型大学或院校的学生在全国或一个社会的高等学校及其学生中的比例差不多是百分之十一二这样。再比如说文科的结构和理工科的结构到底怎样比较合适?过去理工科结构非常非常多,文科结构很低。通过高校扩招,达到了相对各50%

 

          基础教育领域中,课程到底该怎么设计?这其实就是结构性问题,结构性的质量问题。正如人的形象一样,教育也要漂亮。漂亮就是指结构好,这是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现在我们的小学有十四五门的课,清华附小通过“1X”的模式将它们整合起来,形成一个非常漂亮的结构,进而提高了教学质量。这就是课程改革的结构问题。不是单独说某门课好,某门课不好。

 

         叶圣陶在讲小学课程的时候,1919年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特别反对中小学教学、德育与管理工作之间的分离,以及各门科目之间的分离现象,形不成一种结构,形不成一种有机的联系。管教学的人只做教学,管德育的人只管德育,搞管理的人只搞管理;搞教学的人里面,教历史的就是教历史,教数学的就是教数学,彼此之间都没有一种联系,这是一个极大的失败

 

         如果搞教学的人不去关注德育的问题、管理的问题,按照叶圣陶的话来说,这种人类似贩卖的商贾。搞德育的人不去关心教学、不去关心管理,他就好像教堂的牧师。搞管理的人不去关心教学、不去关心德育,那就好比是会计或警察。

 

          我们的基础教育包括小学、中学,这些课程之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比例。特别是高考改革以后,比如数学、语文,这些学科在学生学习体系、课程体系中,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比例合适?

 

         大家都知道,因为把文科和理科合并,数学的比重,将来区分度和难度都会降低一点;而语文在区分度和难度上,功能性可能就更强一些。那要怎么能实现呢?怎么来安排比例?怎么把高中阶段或其他阶段的学业水平考试里面各科的结构安排好?这些都是结构问题。

 

        结构问题没有解决好的话,中国的教育就不漂亮了。我曾经用整容来比喻中国教育改革,就是中国教育是不是也要进行一次整容,把本该重要的内容放在重要的位置,特别在基础教育领域中。如果中国教育不能解决结构性问题,质量也就上不去,均衡发展也不行。

 

文章来源:本文根据谢维和教授讲座整理而成,未经演讲者审核



CPPA新闻中心

终审:魏凤英

责编:邹敏

CPPA新闻中心总顾问:  彭凯平

主编: 王薇华

https://mmbiz.qlogo.cn/mmbiz/eF76gzFcRj9O9svZ6QG9vtpeo5RNAO0ujOk3SIztE3FfhFAUDvFKfs0tkxh4nMGZEe0aRyic87ZYiaMGzVlYIYVA/0?wx_fmt=png


https://mmbiz.qlogo.cn/mmbiz/eF76gzFcRj9O9svZ6QG9vtpeo5RNAO0ujOk3SIztE3FfhFAUDvFKfs0tkxh4nMGZEe0aRyic87ZYiaMGzVlYIYVA/0?wx_fmt=png




阅读    收藏 

 

责编导语

       数学,对于全世界的小朋友来说,都是一个痛点。在美国,有一个小伙子在一次无意中变成了数学教父,他改变了传统学数学的方式,就连比尔盖茨也是他的粉丝。今天就来听听这个美国小伙子的故事吧!



https://mmbiz.qlogo.cn/mmbiz/xYFDJWLO6WrRiaoPYCL2sM9ONMxP7zl6xyyRNYl4auTBMqgiao4OrlLdibmicKVG9K3FTDDQkexxhaZIJia62aTlx9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这个不起眼的小伙子叫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今年39岁。他颠覆了美国教育,成为了数学教父,让数学老师不再讲课,比尔盖茨都捧着他。他成功登上了《福布斯》杂志封面,但是他却拒绝了10亿美元!

对,你没听错,他拒绝了10亿美元!

这家伙是屌丝出身,家里很穷,是孟加拉国到美国的移民。但他却是个天才,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四年读完了数学计算机科学,拿了两个本科学位,后来还拿了哈佛大学的硕士学位。

无意中成为数学教父

萨尔曼·可汗有个小侄女叫纳迪亚,2004年她在新奥尔良上七年级,数学成绩一直不好,要求可汗给她辅导。对于当时28岁的可汗来说,数学是他的强项,他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专业之一就是数学。

可汗和纳迪亚不在同一个城市,可汗通过互联网教纳迪亚学数学,讲得生动有趣,概念清晰,纳迪亚的数学成绩提高神速。

很快,他的朋友就知道了,也让可汗给孩子辅导数学。经过可汗辅导的孩子,数学成绩都直线上升。可汗想,这样辅导效率太低,不如做成视频,放到互联网上,让大家免费观看。结果回到家他就躲进衣帽间里,把自己关起来,拿摄像头开始录制视频。

他的视频非常生动,能在十分钟内把一个数学概念讲完,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很大的关注。结果一发不可收拾,他把自己关在衣帽间录制了一年的视频,从小学数学,到高中的微积分,再到大学的高等数学,统统讲了个遍,共计4800个视频。这些视频在互联网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点击率接近5亿,共有4800万人观看。

在美国,有2万多所学校,上数学课时老师已经不再讲课,让学生观看可汗的视频,老师只负责答疑。

就这样,他一个人凭借一根网线颠覆了美国的传统教育,掀起了一场革命,他已然成为数学教父。

可汗还是一名计算机极客,他写了数据挖掘程序,搭建了网站,叫汗学院。他把视频放到他的免费网站上,让孩子们像打游戏一样学习数学。

汗学院的月访问量达到了500万人次!相比之下,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式课程网站,月均访问量也不过150万人次。

斯坦福大学教育学博士生、高中数学教师丹·迈耶说:“如果你在美国教数学,你就不可能没听说过萨尔曼·可汗。”

https://mmbiz.qlogo.cn/mmbiz/xYFDJWLO6WrRiaoPYCL2sM9ONMxP7zl6xIShKtcRpOxTO36UUiaGVN92U7afI3KCdrqjMo8xtyturAzHKWQhWDZ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拒绝10亿美元

可汗的视频获得成功后,很多风险投资机构找到他,希望注资成立公司,将视频收费,可汗可以立马成为坐拥10美元的富豪!

但是,这个穷屌丝却拒绝了,他宁愿做一个中产阶级,只接受别人的捐助,也绝不收费。他说:我就是要做免费教育,一旦收费,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孩子不就看不起了吗?我想象不到我的生命中有任何一种方式,能比我现在活得更有意义。

对可汗来说,他的人生价值 = 他为社会创造的价值 / 他所活得的收入,这个比值越大,人生价值就越大。

2012年,可汗成功登上《福布斯》杂志封面。《福布斯》撰文称这是一个一万亿美元的商业机会,而当今市值最高的公司是苹果公司,也不过才7000亿美元。

但是,这个穷屌丝偏偏就拒绝了,他就是要免费!

https://mmbiz.qlogo.cn/mmbiz/xYFDJWLO6WrRiaoPYCL2sM9ONMxP7zl6xz8wWUOrEuVFTpjqPVZxWx9fNEqySkjjFpUzvkicVgv0tyvA8WYONLt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比尔盖茨是狂热的粉丝

可汗成为美国数学教育的宠儿,受到许多科技领袖的热捧。他们比任何人都更清楚,美国的数学教育有多糟,而数学水平的高低对于美国的未来又有多重要。在2011年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结果中,美国的数学和科学教育质量排名全球第52位。

2011年3月,可汗在加州举行的TED大会上发表演讲,全体听众起立鼓掌。比尔·盖茨当场上台,就可汗的项目与之交流。

盖茨可谓是可汗最狂热的粉丝之一。他曾经花费很多时间教3个孩子数学和科学的基本概念,可孩子们总是听得懵懵懂懂。2010年初,有人向他推荐了可汗的网站。没想到,那些他怎么也解释不清的知识点,汗通过短短12分钟的视频,就让孩子融会贯通。盖茨直言,“我真有些嫉妒他”。

后来,他在多个重要场合提到可汗,邀请可汗到微软公司面谈,并通过基金会向可汗捐款150万美元。“我认为,萨尔曼·可汗是一个尽一切所能利用技术让更多人学到知识的先锋,”盖茨说,“这是一场革命的开始。”

https://mmbiz.qlogo.cn/mmbiz/xYFDJWLO6WrRiaoPYCL2sM9ONMxP7zl6xSLeuYrA0km7pCtw3tHkKaZJgTUGHfC4PfGw60DicgbVFQkTJerdlgz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谷歌注资200万美元

谷歌也是汗学院的支持者。2010年9月,谷歌发起“十项目”竞赛,为5个“可能改变世界”的组织提供总额1000万美元的奖励。汗学院在众多竞争者中胜出,赢得200万美元注资。

美国最成功的风险投资人约翰·杜尔及其妻子安是汗学院最早的资助者。2010年春,可汗从在线支付平台发来的邮件得知,有人给他的账户注入了1万美元,捐款人是安·杜尔。

他写信致谢,称这是他迄今收到的最大一笔捐款,并表示如果汗学院有校园,他乐意将第一座教学楼以安的名字命名。

安不相信区区1万美元竟然是最大一笔捐款,旋即又慷慨地掏出一张10万美元支票,坚持要给汗发工资。此后,她成为汗学院的“拉拉队长”,并且经常拜访汗的办公室,“有时甚至会带来蛋糕”。


▲萨尔曼·可汗在TED上的演讲


鸣谢并转载中国水业网


 

CPPA新闻中心

终审:魏凤英

责编:刘立新

CPPA新闻中心总顾问:  彭凯平

主编: 王薇华

https://mmbiz.qlogo.cn/mmbiz/eF76gzFcRj9O9svZ6QG9vtpeo5RNAO0ujOk3SIztE3FfhFAUDvFKfs0tkxh4nMGZEe0aRyic87ZYiaMGzVlYIYVA/0?wx_fmt=png





阅读    收藏 
标签:

积极心理学

教育

情感

文化

分类: 积极心理学

系列报道六十四


责编导语: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是近年来逐步发展至成熟的心理辅导模式,由于其治疗周期短、疗效持久等原因,使它越来越成为心理学工作者的首选工具。作为两岸三地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流派的代表人物,许维素教授用她精彩的讲授,在一天的时间内,帮助工作坊的学员初步掌握了这一流派的精髓。第三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主会场、分论坛以及丰富多元的工作坊,让学员们真正体验到了飞翔云端的快感和脚踩大地的踏实感。


https://mmbiz.qlogo.cn/mmbiz/eF76gzFcRj8yNRypeofe8iamDznx3w5047WQUPH62QDbV866GtWf6JzQIZXtNOdyQpl2p87KpMOvnrRub8oLnQw/0?wx_fmt=jpeg


飞翔云端与脚踩大地

 

 

如果说第三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群贤毕至、精彩纷呈,信息丰富到让人目不暇接、耳不暇闻,让所有与会者亲身体会了一把飞翔云端的快感;那么,大腕云集、丰富多元的分论坛及会前、会中、会后工作坊,则让所有参与的学员切实体验到了脚踩大地的踏实感。

作为一名在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整十年的心理工作者,很久以来,我一直对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充满兴趣和好奇。76日全天,此次大会6个会后工作坊同时进行,熊掌与熊掌不可兼得,我毫不犹豫地选择参加了许维素老师的《寻觅希望之旅:焦点解决的历程》。


https://mmbiz.qlogo.cn/mmbiz/eF76gzFcRj8yNRypeofe8iamDznx3w504txnLfycfa6eogjKtoK1RIqIvoJwktPWEgZia4h3ibHY0TMhiaiax3yMnbQ/0?wx_fmt=jpeg


百闻不如一见

 

 

许维素老师是台湾师范大学博士、教育心理与辅导学系教授,台湾焦点解决中心顾问,台湾最具影响力的焦点解决短期治疗专家。许老师由SFBT(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创始人之一Insoo King Berg亲自督导多年,接受过SFBT多位代表人物的训练与督导,在华人SFBT领域十分知名,是将焦点解决方法引入台湾的第一批学者,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焦点解决短期治疗训练讲师与督导。她投入SFBT20年之久,著有3SFBT相关丛书,共校阅与翻译了9SFBT相关著作,是在SFBT领域十分有影响力的专家。

百闻不如一见。让人一见倾心的大家有很多,许维素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一天的培训过程中她语速很快,恨不能将自己所学,全部送给在座的学员。


https://mmbiz.qlogo.cn/mmbiz/eF76gzFcRj8yNRypeofe8iamDznx3w504hHLrIViaZ8VTIfJRYH0V2H27iaj5tNjgXibMy4JRwNR70JicwSl23thAEA/0?wx_fmt=jpeg

以解决为焦点

 

 

许老师首先从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缘起谈起,强调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核心要素是以解决之道为焦点,其基本架构是“梦想-目标-例外-一小步“,通过假设问句、例外问句等,帮助个案看到目标,从问题看到力量。

“焦点解决”方法是由Steve Deshazer和他的妻子InsooK Berg于上世纪90年代创立的后现代心理学流派,她建立在对人和问题的积极取向的基础上,将解决问题和冲突的目光聚焦在内在积极动机和未来目标之上。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信念是:正向为焦点的思考、例外带来解决之道、改变永远在发生,以及目标架构、例外架构、假设解决架构和丰富的问句技术,由于其治疗周期短、疗效持久等原因,使它越来越成为心理学工作者的治疗首选工具。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目标和传统辅导的目标有相当大的不同,传统辅导的目标是终点,目标是不会动的;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目标是起点,目标会根据事件的推进而不断更改。因为随着时间的推进,生命会有很多改变,因此目标也会有很多改变。后现代派别有很多弹性,焦点解决短期治疗亦然。强调此时此地,活在当下,强调目标也是正向的力量;强调正向目标的看见,会带来巨大的力量;强调例外是既存的、曾经发生的、有效的优势和资源。例外的发生表明个案有能力、办法、力量,让偶尔成为经常。强调在生活的稳定中拓展,而不是颠覆,因为复习旧方法,比学习新方法更快。强调以解决为焦点、系统平衡的理念、积极主动的意义建构,是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特点。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广泛应用于学校、医院、社会福利机构、企业等领域,诸多研究表明,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在家庭暴力、赌博、酗酒、青少年犯罪、网络沉迷、情绪与创伤等主题上也有非常好的疗效。同时,焦点解决以其简单实用见效快的特点,也是EAP心理咨询当中的核心技术。


https://mmbiz.qlogo.cn/mmbiz/eF76gzFcRj8yNRypeofe8iamDznx3w504vlVgnnK27Ro3Kl9vurgX8So3BVQWhTymXkhgBe7Y7FCjWSbrJKLBag/0?wx_fmt=jpeg


问题本身不是问题

许老师强调,从梦想处找目标是最快的,例外和目标连结,会引发力量感和赋能感。短期治疗主要是谈现实问题,先求止跌,再求上升,下滑得慢一些,会让个案HOLD住。问题本身不是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才是问题。这是因为,出了问题后,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可能制造下一个问题。“问题症状”有时也具有正向功能,一个问题的存在,不见得只呈现出病态或弱点,有时也存在正向功能。在焦点解决短期心理疗法中,咨询师把来访者视为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生命不会没有问题,只要能成功地应对就好。

“你是怎么做到的”是一句经典的“聚焦解决”式的问句。“聚焦解决”相信每个人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不注重给建议,而是通过各种好问题,引导对方思考,激发对方的积极潜力。

许老师还谈到引发自我赞美、赋能问句的使用、滚雪球效应等,强调先谈资源、优点,再谈问题的处理。焦点解决短期治疗通过奇迹问句、假设问句、例外问句等,让个案看到资源,扩大个案对存在的优点、资源的知觉,让个案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或有承受的力量。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着重于探讨来访者问题不发生时的状况,引导来访者看到自身内在积极向上的力量,并运用他们已有的资源去改变。而重新建构,则是帮助个案从负向中看到正向。


https://mmbiz.qlogo.cn/mmbiz/eF76gzFcRj8yNRypeofe8iamDznx3w5040KGxibHV1Eic7aRthPVrQx7bfAj0TicUibTCwWbmy5I71ddQtfYCBiafPBA/0?wx_fmt=jpeg


答疑耐心详尽

许老师还详细解答了学员关于多动症、自杀干预、产后抑郁等问题的疑问。对于多动症,她反对诊断,因为诊断本身无异于贴标签,强调顺势而为,放掉期待;对于自杀干预,她认为咨询室内能做的事情有限,重点在于启动安全网和系统协作,咨询中咨询师需要用中立偏正面的语言,创造保护因子。对于产后抑郁,她强调预防重于治疗,产前的心理教育很重要,产后抑郁的治疗则需要产妇整个家庭系统的配合。

总体而言,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是目标导向、资源导向、系统导向和行动导向的,强调赋能,强调扰动,强调一小步改变的滚雪球效应,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后现代取向的短期治疗流派。

许老师的讲课深入浅出,环环相扣,既注重理论讲授,又与现场分组练习相结合,力图让学员在最短的时间内能有最大的收获。最后的答疑环节,学员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她都耐心地一一作答,而且尽可能解答详尽。许老师的培训深受学员欢迎,课程结束时大家依然意犹未尽,纷纷提问许老师下一次的工作坊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举办,以期能有更多的机会对焦点解决短期治疗这一流派进行更全面、深入、系统地学习。


https://mmbiz.qlogo.cn/mmbiz/eF76gzFcRj8yNRypeofe8iamDznx3w504nuiaOsPBU5BNWoGhYRBq2RjANRvib7kmicbdk839dfMxwqoENlSXfgiaQQ/0?wx_fmt=jpeg

作者简介:刘秀兰,北京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首届幸福力讲师,CPPA幸福中国微信平台责任编辑,目前任职于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图片提供:刘秀兰


CPPA新闻中心

终审:魏凤英

责编: 邹敏

CPPA新闻中心总顾问:  彭凯平

主编: 王薇华


https://mmbiz.qlogo.cn/mmbiz/eF76gzFcRj8ibmGhZP6FMju052YIPlFbyaricbpW9h49fibFf014fyjpjlYex5n8hCG5wNNZF2mHS5qcJaEoSEODg/0?wx_fmt=png


阅读    收藏 
标签:

积极心理学

教育

情感

分类: 积极心理学

系列报道五十七


责编导语:7月2~6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期间,王全印老师活学活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他用这次大会的经历与大家分享:做情绪的主人,幸福只在转念间;越努力越幸福,越幸福越幸运

 


https://mmbiz.qlogo.cn/mmbiz/eF76gzFcRj8vSJCHj3GUAtSFGfQ75luOlyEZ1KYicSem1ZEnWhKmkxnEGlrzMeDUpEb5XQiatiaKaz0zzqmqWrM0g/0?wx_fmt=jpeg

做情绪的主人,幸福只在转念间

 

 

 

2015年7月3日,第三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暨第二届亚太应用正向心理学大会在清华大学拉开帷幕。作为中原代表团的成员,一大早我就满怀着期待的心情,来到清华新大礼堂的会场外等候。会场外人潮涌动,大家忙着照相、会朋友、聊天,气氛热烈。

终于到了入场时间,大门开启,我随着人流开始进场。走到大门处,工作人员拦下了我:“水杯不能带进会场”,我第一反应这是安保的需要,可看着门口被“扣”下来的一大桌子水杯,我又担心被拿错,于是我问道:“那我把水杯里的水喝了,杯子能带在身上么”?“那也不行”。一丝不快掠过心头,不过想到自己是来学习的,我还是不情愿的把水杯放在了门口。入场后,我开始找自己的座位。终于找到了,在会场最后边倒数第二排,可我的位置却被大会扩音、翻译设备给占用了,一丝不满涌了上来,我非常勉强的在设备旁边的位置坐了下来。很快,一位女士挤了进来:“您是在这个位置么?这个位置好像是我的。”她拿出了她的座位号。我拎着东西站了起来,强烈的不满也随之而来。怎么组织的这么差劲,我开始环顾四周寻找工作人员准备一论短长。突然,我看到了中原代表团的团长侯炳轩也在不远处一个角落里猫着,嘿嘿,我的心理一下子平衡了许多,这大概就是彭凯平老师说的普通人来自于比较的幸福感吧。很快,我想到自己是幸福力讲师,是学习幸福传播幸福的人,我自己首先要做好表率,这么一想,我马上心平气和下来,并决定以积极的心态去协调我的座位问题。看来,我们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只需转换一下视角而已。

https://mmbiz.qlogo.cn/mmbiz/eF76gzFcRj8vSJCHj3GUAtSFGfQ75luOHOf8Ne7BUhMUIgjYfWibIGmGQhnD1zSfVshLnjcByMAZmqcqbzibTb3A/0?wx_fmt=jpeg

接下来,好事儿居然发生了,我得到了积极情绪转变的第一个福利。我旁边的一位女学员主动问我:“你借了同声翻译器没有?”(我的英语水平很一般)。“啊?还要这个?在哪儿借?”“一进会场的地方”道谢之后,我马上飞奔到门口处,谢天谢地,我借到了最后几套设备中的一套,后来者都只能“裸听”赛里格曼等大师原汁原味的精彩演讲了。正当我暗自庆幸的时候,第二个福利也接踵而至。组织者在舞台上宣布,由于进场顺序前后不一,前排还空着很多座位,请先到的参会人员集中到前面就坐。哈哈,最终我坐在了全场最佳的位置区。幸亏自己没有像以前那样因抱怨组织者的疏忽,而被小问题蒙蔽了眼睛。心情此时不错,我开始积极主动的跟左邻右舍交谈,有幸结识了来自河南濮阳和来自内蒙古赤峰的两位老师。古人说,多个朋友多条路,我是不是又多了两条路呢?呵呵。这算不算我在积极情绪之后得到的积极社会组织系统发展的第三个福利呢?

回想接触积极心理学一年来我所经历的人与事的积极变化,我不得不再提并感谢彭凯平老师,王薇华老师,以及积极心理学大家庭中的众多兄弟姐妹。


https://mmbiz.qlogo.cn/mmbiz/eF76gzFcRj8vSJCHj3GUAtSFGfQ75luOazVVLlDS9JauATBvicbFpwKZcCpzX5Hnp4tViabZ2W7Go296b8pTSDKw/0?wx_fmt=jpeg


世上没有陌生人,与幸福导师邂逅

 

 

 

“世界上没有陌生人,只有还未认识的朋友。”2014年6月14日就是这样一个普通而又特别的日子,源于心灵成长伙伴潘子彦老师的推荐,在河南理工大学举办的“中国首届积极心理学幸福力讲师培训班”上,我与积极心理学专家,幸福力导师王薇华博士,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160多位幸福追梦人美丽邂逅。两天时间的培训虽然短暂,感动、收获、成长和美好的记忆却俯拾皆是,不胜枚举。我也因为“大杏仁核”的典型特征而给老师、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

培训班结束后,带着追梦的冲动,我给王薇华老师写了一封长长的邮件,希望能够得到她的支持,在积极心理学和幸福力的研究、推广和应用上有所建树。薇华老师回复了邮件,言辞间满含褒奖与鼓励。很快,她又安排积极心理学的“小马达”刘立新老师和“孺子牛”温书臣老师找我商讨河南积极心理学发展与团队建设的问题。三个人三颗心热烈碰撞之后,我们有了将积极心理学和幸福力学习、研究日常化的共同想法。紧接着,在王薇华老师以及焦作、郑州20多为兄弟姐妹的大力支持下,“中国首届积极心理学幸福力讲师内训班”在河南理工大学成立。幸福力讲师大家庭中的孙启敏、何笑飞、侯炳轩、王健、王全印、汤春延等同学先后在内训班里为大家分享了幸福力讲师3T培训、幸福心理学、PPT制作、性格色彩等内容,大家在内训班中勤思敏行,快乐成长。在内训班的基础上,由刘立新老师提议,内训班学员又组建了河南省幸福直通车公益活动自愿者团队,在郑州、焦作、新乡、济源、三门峡、周口等地开展积极心理学与幸福力的宣传推广工作。活动得到了彭凯平老师、王薇华老师的肯定与大力支持,中国教育网、央广网、未来网等众多国家级新闻媒体对活动进行了报道。此后,“中国首届积极心理学幸福力讲师中高级培训班”、“岳晓东博士积极心理咨询实操班”相继在河南郑州开班,积极心理学与幸福力的学习、培训在中原大地渐成燎原之势。

https://mmbiz.qlogo.cn/mmbiz/eF76gzFcRj8vSJCHj3GUAtSFGfQ75luOzv60iaElibxaXLGrTvGDjdOODjzjoLDWZ5ibibrQpxfXpRnoQIzchYgmEA/0?wx_fmt=jpeg

一年来,从“中国首届积极心理学幸福力讲师培训班”到“中国首届积极心理学幸福力讲师内训班”再到“第三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作为参与者与见证人,我有幸近距离接触到彭凯平、王薇华、岳晓东、姜诗明、张立红、葛操这些幸福大咖,有缘与刘立新、温书臣、侯炳轩、刘玉敬、谭纪宁、赵微、刘丽敏、孙启敏、何笑飞、王一川、汤春延、杜丹、宋晓东、尚宇红、王卫芳等幸福金种子相识相知,更有感于来自积极心理学大家庭各位兄弟姐妹真诚、善良、积极、友爱的可贵品质。诸多好事发生在我的身上。此时王薇华老师的一句不断在我耳畔响起:越努力越幸福,越幸福越幸运。

 


https://mmbiz.qlogo.cn/mmbiz/eF76gzFcRj8vSJCHj3GUAtSFGfQ75luO2ybf281yHviadAPjRFc5p1G2E9rqlIWI4ToPXfEIaeXrPKm3LBxiaFSQ/0?wx_fmt=jpeg

作者简介:王全印,中国首届积极心理学幸福力讲师;北京圣诺心力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培训专家;国际螺旋心理剧授证教练;中国人民大学高级访问学者;青岛成长心理研究所副所长;硕士研究生生导师;河南省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河南理工大学第二届、第三届学生最喜爱的教师获得者。


图片提供:王全印


https://mmbiz.qlogo.cn/mmbiz/eF76gzFcRj8vSJCHj3GUAtSFGfQ75luORtZTfmdxFRNGiaESq8LoTPbHgODs3bLj8ojUVRjue0xvyZ9uibFytdwA/0?wx_fmt=jpeg

CPPA新闻中心

终审:魏凤英

责编: 邹敏

CPPA新闻中心总顾问:  彭凯平

主编: 王薇华


https://mmbiz.qlogo.cn/mmbiz/eF76gzFcRj8ibmGhZP6FMju052YIPlFbyaricbpW9h49fibFf014fyjpjlYex5n8hCG5wNNZF2mHS5qcJaEoSEODg/0?wx_fmt=png


阅读    收藏 
标签:

积极心理学

情感

文化

教育

分类: 积极心理学

系列报道五十五


责编导语:7月2~6日,“CPPA幸福中国”编辑团队齐聚北京,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做报道工作。五天的会议期间,温州大学张海音教授与CPPA幸福中国的编辑们同住一个宾馆,经常在一起听报告和近距离的接触,深深为他们积极投入、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所感动,有感而发写下编辑背后的故事,与大家分享。

 

https://mmbiz.qlogo.cn/mmbiz/eF76gzFcRj8sQ1naqfWOPC4uPwnwwJjDpLGoib8nHELv35I8ukj6ViafoC3Z7icbu7JLQU9Ov6PCxrND0xE8Dy0Yw/0?wx_fmt=jpeg

精神的食粮——“CPPA幸福中国”微信平台

 

 

我每一天坚持收看中国积极心理学学会官方微信发出的好文章,从第一期到今天642期,每一期读后给人极大的温暖和正能量,我都会积极地传播好文章,在微信群朋友圈中分享,并为这些默默无闻的编辑工作者们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

2015年7月2日-6日我有幸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学,全程参与了整个大会。国内外积极心理学专家的精彩演讲,每一场都是激动人心和震撼的,听后更增强了自己对积极心理学的热爱和研究,并下决心把会议的精神传播给更多的人并付诸于行动。


https://mmbiz.qlogo.cn/mmbiz/eF76gzFcRj8sQ1naqfWOPC4uPwnwwJjDHm0YnEJp3RNO88HOskgpAcS5B8Qks38zaJbSBEr4I3kgZ7kxC1CXtg/0?wx_fmt=jpeg


我与CPPA幸福中国编辑团队的近距离

 

 

在幸福力导师王薇华博士的安排下,五天会议,我都与CPPA幸福中国的编辑们同住一个宾馆。经常在一起听报告和近距离的接触,深深为CPPA幸福中国编辑团队的积极投入和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所感动。

CPPA幸福中国编辑团队的每一个人成员都有鲜为人知的故事,而这5天的大会新闻报道都是来自这个爱心编辑团队,她们是由主编、幸福力导师王薇华博士、副主编魏凤英、责编刘立新、温书臣、刘秀兰及邹敏共六人组成的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团队。

https://mmbiz.qlogo.cn/mmbiz/eF76gzFcRj8sQ1naqfWOPC4uPwnwwJjDYFIfibDR7YZHTSxIz9WVjETwvg1mibsffQ9oyZot6PjfdluXsrOAzNZA/0?wx_fmt=jpeg

其中我的恩师王薇华博士是2012年11月,我在北京参加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时结识的。那次大会王薇华博士的演讲《积极心理学的力量》深深震撼了现场800多名会议代表。会议间隙,我抢在众多粉丝的前面最先拉住王薇华博士的手,悉心向她讨教,并诚邀她来我校讲座。2013年5月王薇华博士终于亲临温大,为全校师生做一场《大学生幸福课》讲座,引起巨大轰动。2014年5月我第二次邀请王薇华博士到温州为5所高校近2000余名师生传递幸福,做《幸福力》讲座,更坚定了我们传播幸福的信念。

感谢王薇华老师的精心安排,把我与几个责编都安顿在同一家宾馆。由于经常在一起听报告和交流,我与五位编辑们也成了好朋友。这五天会议期间,我经常看到王薇华老师很晚还到宾馆来为每天默默工作,专心写稿的编辑团队成员送点心和水果,一方面是与编辑们商量撰稿、排版事宜及审稿,另一方面是关心编辑们的身体状况。他们每天都要经过撰稿,编辑文章,修改文章,审核文章,直至确认发稿,一直到凌晨才结束。  

而我们读者每天在CPPA幸福中国官方微信平台看到的一篇篇精彩的文章,背后都是编辑团队每一位成员的一丝不苟的辛勤付出和坚持。


https://mmbiz.qlogo.cn/mmbiz/eF76gzFcRj8sQ1naqfWOPC4uPwnwwJjDGNMIiabosCfLG9O5TCyaNgPXV2elunFng5W0iadL5D1RcTUb64XF1wbQ/0?wx_fmt=jpeg


会议期间编辑团队的幕后故事

 

 

 7月4日晚上10多点钟,我听完大会分会场的演讲报告后,回到宾馆遇见了魏凤英副主编,她也急匆匆地赶往宾馆1228房间,我看见她脸色苍白,一脸疲倦,我与她打招呼问好,她微笑向我点头并说要赶房间撰写今天大会的通讯稿,我看到房间里有刘立新、刘秀兰及温书臣都在埋头写稿子,一时感动,我就买了些水果和点心给他们送去。这时突然看到魏凤英按住胃部跑到洗手间,一边在强烈地呕吐,一边说没关系,是我的胃病发作。当时,我的整个身体在发抖,我特别紧张怕出事,打电话喊薇华老师快来,魏凤英胃疼的厉害,过了不多久,王薇华老师拿来了胃药及时给凤英吃下去,让她马上休息,把未完成的通讯稿先给其他编辑写。只听到躺在床上的凤英发出弱弱的声音“我吃了胃药就会好的,等一会儿我自己来写,他们编辑都有各自的撰稿任务”,我与薇华老师坐在凤英旁边,被她的这种敬业精神所感动,我们在场的所有人都默默的含着眼泪说:“身体要紧,您先休息吧。”但是,魏凤英休闲片刻还是以坚强的毅力,带着责任第一的认真态度,继续完成了7月5日的撰稿任务。

 我所看到的CPPA幸福中国编辑团队,是一个有爱心的战斗团队,一个充满积极乐观,团结和谐,乐于奉献的团队,他们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但由于我时间匆忙只写了细微片段,以后还有继续报道。但我深信,在主编王薇华博士的带领下,参与团队的人会越来越多,发挥的作用会越来越大,今天我代表读者,向出色的六位编辑学习、致敬!在你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积极心理学的力量,看到了团队的合作力量,看到了人格魅力在你们身上体现。

(撰稿:张海音)


https://mmbiz.qlogo.cn/mmbiz/eF76gzFcRj8sQ1naqfWOPC4uPwnwwJjDBt7Da5cR4ORO74ic1kqyTqsnGickW2ER1AXdvjia81VwtOeE2FUSicNQag/0?wx_fmt=jpeg

https://mmbiz.qlogo.cn/mmbiz/eF76gzFcRj8sQ1naqfWOPC4uPwnwwJjD3Odc6581l7bbpF49YfhNQXzUic6QKFBew6OibuJZomkqQ6GZuhAgicibPw/0?wx_fmt=jpeg

作者简介:张海音,温州大学副教授,幸福力讲师,温州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浙江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十五年。2008年6月赴四川广元市为灾民心理援助一个月,2009年—2015年担任“世界温州人微笑联盟”唇腭裂儿童心理辅导专家,面向社会及广播电视媒体等开展心理专题讲座、团体心理辅导200余场,咨询求助者2000余人,危机干预有轻生念头者30余人。主持并参与完成课题5项,先后获得温州市“十大育人先锋”、全国心理健康教育优秀工作者等多项荣誉。

图片提供:张海音


https://mmbiz.qlogo.cn/mmbiz/eF76gzFcRj8sQ1naqfWOPC4uPwnwwJjDNZ5AWsZzrbAFSFD70Jpc12wJeDgCiblHwibzyCFyPob8QDAiaWjSbg3ww/0?wx_fmt=jpeg

CPPA新闻中心

终审:魏凤英

责编: 邹敏

CPPA新闻中心总顾问:  彭凯平

主编: 王薇华


https://mmbiz.qlogo.cn/mmbiz/eF76gzFcRj8ibmGhZP6FMju052YIPlFbyaricbpW9h49fibFf014fyjpjlYex5n8hCG5wNNZF2mHS5qcJaEoSEODg/0?wx_fmt=png


阅读    收藏 
标签:

积极心理学

教育

文化

分类: 积极心理学


2014年4月,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和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成立了“中国积极心理学研究基金”学术委员会,来自中国心理学界的大牛们欢聚清华校园,一起讨论了推动中国积极心理学发展的战略规划。近一年多来,我们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四处奔走,广为宣传,最终筹集到了每年两百万元的研究基金,用以激励中国心理学界的老师、同学、中国教育工作者以及各方面的热心人士,从事积极心理学的基础研究工作。

2015年1月,我们正式启动了该项基金的申请工作,在短短的四个月里我们就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份基金项目申请书,其研究内容覆盖多个研究领域。基金学术委员会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对数百份基金项目申请进行了多轮投票筛选,最终于6月10日投票确定了积极心理学研究基金项目申请获奖名单,以下列表为获奖基金项目的申请人姓名和课题名称:

 

姓名

课题名称

1

王垒

基于积极心理力量的职业及学业健康提升与干预研究

2

严进洪

体育锻炼产生情绪效益的神经机制研究

3

张丹

积极情绪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

4

Andrew

Newberg

The Class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Meaning-Enhancing in World Cultural Tradition

5

寇彧

青少年的幸福倾向:成因及后果

6

唐杰

中国社交网络的积极心理大数据研究

7

张克俊

基于云基因表达式编程的音乐积极品质计算模式研究

8

周仁来

东方佛学禅修与西方正念训练对于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比较

9

张进

幸福企业的建立与创新

10

刘翔平

积极关系图式的测评、认知加工及其调节

11

钱小军

勤奋热忱的好公民--领导者积极的内隐追随作用机制研究

12

张镇

城市老年人社会网络与幸福感

13

姚翔

积极心理学与创造力培训

14

喻丰

积极道德教育的困境:道德认同还是道德许可

15

訾非

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模式研究

16

邹智敏

探索正念对主观福感以及人际信任影响的内在机制

17

贾晓明

服刑人员希望水平提升的干预研究

18

杨伊生

当代蒙古族幸福观研究

19

Gavin

Robert

Slemp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Factors in Positive Psychology Interventions

20

张建卫

强军战略驱动下国防生心理战斗力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与培养路径

21

张武科

亲社会消费中受益者一定更加幸福?出资者与受益者幸福感耦合效应的检测、分析与后效研究

22

倪士光

优势身心灵模式对流动儿童心理弹性的促进研究

23

程明明

历奇为本辅导对提升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作用

24

刘军

创业美德:结构维度、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25

柏阳

敬畏与社会压力应对

26

韩婷婷

道德相对主义的原因与其对道德教育的启示

27

牛亚南

慈悲冥想训练对健康老年人情绪调节能力的促进作用及脑机制研究

28

柴方圆

情绪与理想在审美中的作用

29

刘冠民

感恩的认知与神经机制研究

30

李占宏

乐观目标的无意识激活对抑郁倾向者的“治疗”作用

31

苗淼

生命意义感对于未来取向应对的促进作用

32

曾光

道德升华感产生的亲社会效应及其神经机制研究

33

王海旭

情绪适应能力与积极心理品质关系研究-来自行为学和神经生物学证据

34

宋萱

亲社会行为所导致的负性刻板印象:机制与应用

35

何瑾

希望思维预测大学新生学习适用的作用机制与干预效果研究

36

曹春梅

清华大学本科生抵御病患的积极心理品质与特征研究

37

吕朱丽叶

Positive Psychlogy Blong

38

任志洪

青少年阈下抑郁的在线预防与干预系统研发及效果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

39

涂翠平

学生感知的教师创造性态度和行为对其创造力的影响

40

邓旭阳

儒家心理情景剧提升大学贫困生心理资本的研究

41

李敏

海军特种兵积极情绪提升训练的方案研究

42

王岩

乐观的认知心理机制

43

饶培伦

离退休老年人健康养老的心里需求与心理资本干预研究

44

高阳

意识和无意识活动发生时的生理反应以及内隐和外显情绪变化

45

黄琳妍

情感与理性在儿童美育教育中的作用

46

李梦晨

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军人心理服务工作创新

47

段文杰

压力情境下性格优势保护并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与模型构建

48

田宝伟

大一学生挫折应对能力对数学焦虑和学业适用的中介作用研究与应用

49

胡月

生命意义感的结构、内涵及其对自杀意念的影响

50

李胜强

音乐对积极心理品质教育的影响

 

祝贺以上50名获奖人员,相信他们在积极心理学研究基金的支持下能够取得好的学术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将极大地推进中国积极心理学乃至世界积极心理学的发展进程,为积极心理学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贡献无穷的力量。我们会尽快与每位获奖人员取得联系,邀请他们来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具体的领奖时间和地点我们将通过邮件或电话告知)

最后,感谢所有的基金项目申请人员,谢谢你们对积极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研究基金的大力支持。特别感谢捐款支持中国第一个民间心理科研基金的企业家和社会人士:你们的大爱、大德、大善、大举,为实现中国梦打下了坚实的心理基础。


 

阅读    收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