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四川凉山毒品贫困布拖盐源阿卓志鸿 |
近年来,关于凉山的热议话题不断,大都跟“穷”相关。一会儿是摄影师关于凉山山区学校没有黑板的图片造假,一会儿是有人发帖造谣说凉山孩子“十年没有吃过肉”,一会儿又是快手主播在凉山某地直播慈善造假等等等等,感觉只要提到凉山就能蹭上火。
这两天在朋友圈热转着一篇关于凉山的图文《大凉山印象》,作者名叫邹敬荣,是名摄影师。今日有空,就把这篇图文细读了一遍,看完后真把我弄得哭笑不得。在此,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凉山彝人,我觉得有义务和责任为大家“解读”一下这篇所谓的《大凉山印象》。
邹敬荣文章截图
这篇名为《大凉山印象》的文章中部分文字还是比较客观的,但有些关于地域文化的文字就有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感觉。如“那怕是下雪,彝族男人都喜欢蹲在屋檐下、倚在土墙边
标签:
俄亚纳西古村东巴文化四川木里阿卓志鸿 |
分类: 旅行+记录 |
如果凉山是偏远山区,那俄亚就是偏远中的偏远,走进之前,一切都充满神秘......
俄亚大村位于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的俄亚纳西族乡,地处云川两省丽江、香格里拉、宁蒗、稻城、木里县的交界处,距离木里县城 287公里。
八年前,从一位长辈的摄影集中看到跟俄亚相关的图文,当时就被这个依山而建呈蜂窝状的纳西族古村落深深震撼。那时的俄亚还未修通公路,从木里县城进到俄亚大村单边近300公里的路程,需要骑马走路一星期左右。虽说我就在邻县盐源生活,但因工作原因一直无法成行。
此次从木里县城自驾,历经两天到达俄亚
标签:
凉山彝族尼木措比祭祖仪式美姑阿卓志鸿 |
分类: 人文+纪实 |
“同为彝人,我之前只参加过自家的一场祭祖仪式,是15岁。如果等到下次祭祀应该是在近60岁时。也就是近三十年后。彝族家庭习惯上每三代做一次祭祖仪式,或者一代做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