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元节要到了,不能烧包了,祭祀的方式要发生变化,更环保的祭祀方式会出现代替烟雾缭绕的烧包方式,不能丢的是对祖先的感恩怀念之心。
上完下个月的班,就可以改变生活的模式了,今天下午在单位听一个讲座,最后说的是想想5年后的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一个想法就是可别太胖!健康就好!
我们与自己的儿女因为年龄及所处的环境及经历有差异,在认知上是有代沟存在的,有时候我们双方都会失去相互沟通互助的耐心,认为是无关紧要之事都会回避沟通,让小事遛过不管,有些事却仍然要互助沟通解决,这个时候有求的一方就得有十二分的耐心对待,即便是至亲骨肉也要耐心。
同学的儿子今年高考上了一本线,儿子与母亲逆反,填报自愿的时候,母亲没法沟通帮助自己的儿子选择志愿,全放手给其父帮助填报,经历此事,儿子的逆反有所缓解,重大事情缺失母亲帮助的表象(背着儿子两口子那能不沟通影响儿子终身大事的高考志愿呢?),儿子又要修复与母亲的关系了,至此母子关系缓和了一些,很多时候,子女需要帮助而得不到帮助,很多子女还未意识到父母老了,他们的精力与脑力跟不上趟了,跟不上趟则想按自己的节奏慢下来不想管事了,子女与父母的角色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转变,可能会因为某个机缘,子女会骤然醒悟,父母老了!再也不是那对能给自己遮风挡雨的父母了,自此人生只能靠自己风雨兼程了!
失去过去突出能力的父母仍然要保有耐心,尽力帮助孩子让自己的能力不要下降得那么快,看着是为了孩子实则是自己帮助自己。
我们家的房子从2005年建好入住至今已经17年了,我们小区是有围墙大门先建好小区景观绿化后分割宗地出售的,原先是土地局的住宅小区,现在仍然住在里面是土地局退休在职等的员工估计三分之一不到了吧,买小区宗地自建房我大哥跟我算了一笔账说可以比买建好出售的房屋省5万块钱,很有诱惑力哦,五万呢!当时存了近20万的一张存折,存了几个月了,为了买地基转给了大嫂,损失几个月的利息钱,三年后拿着身份证与大嫂一起去取钱,存折大嫂收藏着。那时建房的一块烧制红砖一块才0.15元,定制了一层的,后来涨到0.19元,砖老板还对我说你怎么不整栋全定满呢?当时后悔哟,这又要多花几千大洋,小区门口先盖的张兄弟家,记得用的砖他说才0.12元(?),工钱也比我们省,先盖的要省好些钱呢。记得建好房入住电脑房及四楼大卧室的窗帘都买不起,地砖铺的是好砖,一块大砖2005年时算下来就要一张大团结了,其他都好更换,就这个砖难换就一次到位铺,跟我家建房的小包工头说,我家淡绿偏白的地砖他看到被很多人家喜爱装设。
住家简装,自建质量过硬,钢筋足量用的昆钢的,全框架结构,建好17年没有什么问题,今年的雨水多,露台下面的小卧室在连续下了1个多月的雨后,有一天我发现
连着的两场大雨暑天降温了,雨后的气温凉快了很多,让人在盛夏的天气也舒适了起来。年轻时的自己,整天忙碌着追求,虽然这种追求很微小,可能是持之以恒地保持家人生活环境清洁及饮食的健康,我就付出了很多很多精力,人年轻,使不完的力气,一年四季都在忙碌,感觉不到酷暑寒冬,等伺候了老人,把孩子送入大学后,人到中年,快节奏的生活已经不能持续,慢下来的日子,对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敏感了起来。成长中的小孩对环境充满了好奇,幼小的他们来到世上不久,对四季的感受也是那么新奇!等人到中年,人生逐渐每天趋向泥土的时候,又开始对四季的更替对不年轻的身躯造成的影响一天天敏感了起来!人与自然真是合拍或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
一个年龄段有一个年龄段的事情,与自然和谐相处心理与岁数和谐相处,和平最好。
今年的雨水量比往年的多,大暑天成酷暑天,可怜的植物!特别是自然山坡积不住水又长着树木的地方,那些松树可怜了,家里露台上的花也被大太阳烤的焦边了叶子,昨天浇水今天浇水,不知能抗下这个酷暑天不?
天气预报说,我们这片的酷暑要走了,红红的颜色要变了,这个酷暑实际也没有热多少天,2、3周的时间吧,这两天最热,自然生长着的树木们可要抗住。
小城大暑的夏天越来越炎热,20年前的夏天我们没有住在广场附近,傍晚都爱带着年幼的孩子到七花广场玩,那个时候的七花广场类似一个大足球场,就是大片的绿荫草地加成片的树木,少量的石头景观,那时的广场凉快,等玩到夏天的8点多钟,跟着骑电动三轮车的孩子慢慢回两站路的家时,明显感到一出广场过马路后,气温就热几度。10余年前七花广场第一次改造,绿地减少,绿地广场夏天降燥热的功能进一步下降。这两年第二次大改造,硬化地面进一步增加,灯光设施遍地,完全失去了绿地树荫的降热功能与周围的闹市一样了。住在楼房里的人们夏天到广场乘凉吹风是不可能了,跳广场舞的各路音响更是增加了燥热感,推着孩子带着老人悠闲的情景绝少了,找凉快的人们要重新寻找目的地喽。
与一位高中同学甚好,高中同桌的时间长,关键是她的妈妈对我甚好,大学毕业,我们都在她的出生地小城工作,人生中很多重要的时刻都互相见证,她的母亲甚至帮我介绍过两个对象,人家后来都成领导啦,我没有那个福气啦。同学是生于斯长于斯考上大学去省城医学院毕业又工作于斯的本地土著,哎呀,她得到长辈的关怀赠与幸福多多,现在的辛苦事也多多,家里的长辈们都老了,生老病死之事接踵而至,近年我们均繁忙,相聚的次数少了,难得聚餐,看到她的家人长辈,我们长白发了,长辈们的腰背痛,看着长辈的背逐渐驼了,亲戚多多的同学,看遍人生不同阶段人群的特点变化,不变的只有同学在能力范围内对长辈的孝顺与尊敬,在长辈中口碑好值得信赖!与同学及其长辈交往,我也增加了很多人生宝贵经验,别人家有一老是一宝,同学家有几个老人几个宝,同学的“宝”多呢,我也跟着粘得一点她们家的“宝”气。
大热的天,没有停水停电,想洗澡就可以洗澡,也是一种幸福了。大热天别人叫热,我不热,个体差异吧,我耐热不耐冷,云南酷暑的日子没几天,即便是酷暑的日子做事才会出汗,坐着则不热,上班的地方不热,人生中就没有酷暑给人太过难受的感觉,在我热不是事儿。
我体会过酷暑中河口的热浪,那年是跟着C他们单位去河口旅游,老师们都喊热,下车后我也能感到地面热气侵袭鞋底传导,可到了住所,我心静自然凉,连C喊热的同事都说看着我不热。
7月的上海去出差呆过几次,一次一周左右,工作之余去逛街,南京路、徐家汇等大街上能充分感受到路边商铺空调机吐出的热气熏人,进到商店里有空调马上凉快下来,一门之隔,就是两重天。
皮肤特干燥的我等,出一点汗,也不会有气味,难得出汗反而觉得排毒了,反正我不怕热。不知到老的时候会不会怕热?现在的气候感觉比小的时候热些,是不是钢筋水泥林建多了,湿地树木绿地庄稼地减少了的缘故呢?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这个理念深入人心,以后的气温有绿化带逐渐增多的调剂,气温不会逐年燥热吧?!
今年的雨水较多,使用17年的露台该养护了,准备工作陆续做了一周,主要是C做的,移动花盆,清理、打扫、拖地板砖,买立邦胶刷滚筒,地砖防水胶买的立邦胶,昨天晚饭后太阳落山,两老刷了三分之二多的面积,花盆摆放的位置要两天后搬动到刷好位置才刷,今天看到刷好的地方油亮油亮的,看着不错,大露台上有蚂蚁,清理刷擦拭一遍,露台要清秀很多,这两天气温较高,昨晚工作完是一定要冲凉的。
要做工作前畏难,做了也不是像想像中那么累及烦难,还有成就感,美好生活靠双手创造,还能省钱,听本地卖立邦滚筒的老板介绍说,这些事情他那里都有工人,大体的工钱是一天3、400元。慢慢做,一点点完成,人不会累到哪里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