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红茶三杯
红茶三杯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64,338
  • 关注人气:1,82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标签:

红茶三杯

分类: 个人感悟
文 / 红茶三杯

一直有不少友肥发来私信询问HCIE考试的问题,时间关系,彼时我也只是零零散散地答复了些建议,今儿也写个小文,整理一下。HCIE的考试分为三个环节:笔试、上机以及面试,其中上机包含三部分,分别是排错、诊断以及LAB。最为考生热议的,应该就是面试环节了。关于HCIE的面试,其实并不像网上流传的那样变态和坑爹。面试是一个独立的环节,与笔试、上机考试分开,需要单独预约,通常考试时间为40分钟到一个小时不等,在国内各大城市均设置有面试考点。如果是现场考试,那么面试可能会安排在一个小会议室内,有两名考官,并全程录像,考生站立在白板前答题。最终的成绩的评判会由三名考官完成。开始考试时,你先做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工作情况等),随后考官亮出随机抽取的三个大题(例如1.请描述IS-IS与OSPF这两个IGP的区别及共同点;2.描述OSPF各种类型LSA的防环机制;3.在LAB考试中,有一个关于组播的xxx需求,你当时是采用什么配置完成这个需求的,为什么?),由考生将问题记录在白板上,然后给几分钟时间思考,
(2015-04-12 18:59)
标签:

ospf

红茶三杯

分类: Routing
1. 关于路由汇总

路由汇总,又被称为路由聚合(Route Aggregation or Route Summarization),指的是把一组路由汇聚成一条路由条目的操作。这组路由被称为明细路由,而所汇聚成的路由被称为汇总路由。路由汇总是一种重要的思想,在大型的项目中是必须考虑的一个重点事项。我们都知道,随着网络的规模越来越大,网络中的设备所需维护的路由表项也就会越来越多,路由表的规模也就会逐渐变大,而路由表是需要占用设备的内存空间的,路由的查询也是需要占用设备的资源的,因此我们需要考虑(尤其在一些大型的网络中)在保证网络中路由畅通的同时,减小路由表的规模。路由汇总就是一个有效的手段。几乎所有的路由协议都支持路由汇总。RIP、EIGRP等协议支持自动及手工路由汇总,而OSPF只支持手工路由汇总。OSPF支持两种形式的手工自动汇总:一种部署在ABR上,另一种则部署在ASBR上。

2. OSPF路由汇总案例

标签:

802.1d

ccie

stp

红茶三杯

生成树

分类: Switching
一、STP端口状态

1 写在前面的话:

由于网络设备存在固有的滞后,所以交换网络中也存在数据传播延迟。基于上述原因,拓扑变更就可能发生在交换网络中的不同时间和不同的网段。如果2层接口直接从生成树的Blocking切换到Forwading,就可能会出现暂时的数据环路或者暂时的大量数据泛洪。为了缓解这种问题,在开始转发数据帧之前,端口应当等待新的拓扑信息传播到整个交换网络中。

2 STP计时器

STP有三个非常重要的计时器:
  • Hello Timer                    根网桥周期性发送配置BPDU的时间间隔,缺省为2s
  • Forward Delay Timer     转发延迟计时器,从Listening到Learning状态,或者从Learning转换到Forwarding状态所需要的等待的时间,缺省为15s。
  • Max Age Timer              最大生存时间。在丢弃BPDU之前,
标签:

802.1d

ccie

stp

红茶三杯

生成树

分类: Switching
CASE1:


首先选Root,由于大家的网桥优先级都相等,因此MAC最小的SW1胜出,成为根桥。
其次在非根桥SW2及SW3上各选举一个根端口RP,如图所示,因为这些端口到达SW1根路径开销最小所以胜出。最后在每个段上选择一个指定端口DP,SW1是根桥,所有端口都是指定端口DP,最后比较SW2、SW3之间直连链路的两个接口。SW2会从接口上收到SW3发来的BPDU,SW3也会收到SW2发来的BPDU。按照如下顺序进行PK(都是比小):
 
标签:

ccie

cisco

ospf

红茶三杯

分类: Routing

OSPF除了定义网络类型(Network Type),还定义了链路类型(Link Type),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链路类型主要用于描述OSPF路由器的接口或邻居。在1类LSA中,可以看到产生该LSA的路由器所连接的所有链路(Link)、链路的类型以及相关的内容。通过每个1类LSA中描述的各种链路(Link),OSPF得以描绘出网络的拓扑和子网信息。

  LS age: 1355
  Options: (No TOS-capability, DC)
  LS Type: Router Links
  Link State ID: 1.1.1.1
  Advertising Router: 1.1.1.1
  LS Seq Number: 8000001F
  Checksum: 0xFF44
  Length: 48
  Area Border Router
  AS Boundary Router
  Number of Links: 2

    Link connected to: another Router (point-to-point)
     (Link ID) Neighboring Router ID: 2.2.2.2
     (
标签:

敏捷个人

知识管理

技术笔记

红茶三杯

分类: 个人感悟
有不少友肥发来私信索要我做知识笔记的工具及模板,今天开个帖子胡扯几句。首先回答几个问题:

1、为什么我用Word来做“个人知识管理”或者“知识笔记”

这个问题,其实我已经回答过无数人、无数次了,客观地说,每个人有自己整理知识和记录知识的习惯,有的人喜欢用纸质文件记录,有的人喜欢用PPT,或者mybase、思维导图、OneNote,或其他的专用知识管理工具。曾经有一段时间我苦口婆心,向身边的人极力推荐用Word作为知识管理的最佳工具,如今,我已懒得去一个个的说服了。我自认为是一个有着初步个人知识管理经验的职业人,也许跟我的性格和强迫症、伪完美主义有关,尝试过许许多多的工具,走了无数弯路,也浪费了许多时间,最终我回归了Word,这个几乎所有的机器上都会安装,通用性最强,功能最完善,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最稳定、最适合大体量内容的知识管理工具。

这些年在Word上的投入和大量使用,以及技巧上的长时间下意识的磨练,对我自己而言,投资回报颇丰。
使
标签:

ccnp

路由重发布

cisco

ccie

红茶三杯

分类: Routing
一、技术背景

在实际的组网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一个场景:在一个网络中同时存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路由协议。例如客户的网络原先是纯CISCO的设备,使用EIGRP协议将网络的路由打通。但是后来网络扩容,增加了一批华为的设备,而华为的设备是不支持EIGRP的,因此可能就在扩容的网络中跑一个OSPF,但是这两部分网络依然是需要路由互通的,这就面临一个问题。因为这毕竟是两个不同的路由协议域,在两个域的边界,路由信息是相互独立和隔离的。那么如何将全网的路由打通呢?这就需要用到路由重发布了。
 
标签:

表达沟通

呈现能力

分类: 职业技能
1、写在前面的话
 

    回顾一下我经常在课堂上展示的“网络工程师能力模型”(上图),每次讲解这个模型,我都会特意强调一下呈现能力及沟通能力。所谓呈现,我们可以理解为在各种渠道(如书面文档、电子邮件、面对面交流、电话远程交流、公开演讲等等)将自己的意识或知识、价值、意图、对某事物的描述或看法等展示给他人,并让他人理解的一种职业化技能。呈现技能的一个附加价值是个人品牌价值的展现。从这段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呈现技能是一个能够相伴终身的、非常重要的个人素质,无论是在职场中,还是生活中,都有非常重要的用途。
    并且
标签:

mpls

同步

ccie

红茶三杯

分类: MPLS
1.关于LDP与IGP的同步
 


    MPLS网络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LDP和IGP的同步,所谓的同步的是意思是,IGP和LDP都认可某条链路为待转发报文的出站链路的。例如上图中,四台路由器都运行OSPF,同时激活LDP。那么在R1上,如果其去往3.3.3.3/32的路由,在路由表中下一跳为R2(假设我们调了cost),同时又收到了R2发过来的针对3.3.3.3/32前缀捆绑的标签401,那么这时候,IGP和LDP就同步了,R1可以正常的使用R2作为下一跳来转发MPLS标签报文。
 
标签:

mpls

php

红茶三杯

ccie

分类: MPLS

 》如果没有PHP机制:



  • 关于30.0/24这个前缀,C分配的标签是23,这个映射传递给了B;B本地给30.0/24分配的标签是22,这个映射传递给了A。
  • 现在A下面有用户发送数据到30.0网络,A将数据压上标签头,标签值为22。标签包到了B,B将标签替换成23,然后传递给C。
  • C上,先查找LFIB表,发现要将标签弹出,于是它将标签弹出,弹出后发现是个IP报文,于是又去查FIB表,最终将这个IP数据包转发出去。C进行了两次查找。这降低了转发效率。
  • 标签可以在(倒数第二跳)上弹出,C只需查找FIB表将收到的IP报文进行转发

》有了PHP机制:
&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