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路卫兵
路卫兵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91
  • 关注人气:8,66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标签:

路卫兵

文化

贵州

文史天地

分类: 文化散论

古代丝绸之路的传奇色彩——<文史天地>专栏“特别话题”审读

近日,贵州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主办的《管理与服务》刊载《古代丝绸之路的传奇色彩——<文史天地>专栏“特别话题”审读》一文,审读员认为,《文史天地》长期以来开辟专栏“特别话题”,发表了许多好文章,深受读者欢迎。审读员还就本刊第六期“特别话题”专栏中的文章,从三个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文章很有光彩,很有趣味,很令人难忘。


标签:

路卫兵

文化

曲阳

石雕

杨二川

分类: 中国国家地理
曲阳石雕:中国深度融入世界的标志技艺(之五)
撰文/路卫兵

杨二川的“野心”中夹杂着对祖先的敬畏和对石雕艺术的自豪,那是一股不服输的倔劲儿

“在村里的手工作坊中,我们依然可以找到为作品的精美而不计时间和成本的劳动者。他们雕琢作品,想着卖钱,但更想着在村里人面前显示高超手艺的体面。手工作坊的小学徒,珍藏着自己歪瓜裂枣的第一件石雕作品。这样的劳动,连带着成就感和幸福感,它不只是谋生,还是安身立命之艺。”在调查曲阳石雕状况后,邱志杰在自己的调查报告中如是写道。

有意思的是,邱志杰还经常遭遇一些带着雕塑作品向他毛遂自荐的当地村民,“一个民间艺人来找我聊,他说自己为玉树地震做了一个玉雕。他说话就像接受CCTV采访一样冠冕堂皇,报出肯定过他的创作的
标签:

路卫兵

文化

曲阳

石雕

杂谈

分类: 中国国家地理
曲阳石雕:中国深度融入世界的标志技艺(之四)
撰文/路卫兵

曲阳诞生了中国石雕行业数量最多的大师,但为何没能形成声名远扬的艺术家阶层?

怀有乡土情结的知名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邱志杰,曾到曲阳对石雕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不过,曲阳却给他留下了“暴烈”的印象,这是一个光怪陆离、充满“奇观”的地方:“那个小城由两条道路组成丁字形结构。东西向的公路是晋煤东运的出口,曲阳拦截了煤的分拣业务。那条路完全被黑色的煤灰覆盖。南北向的公路两侧是数千家石雕厂,电动工具切割石料扬起的粉尘,使这条公路如同终年积雪。田野里巨大的裂口是采石坑,环绕在采石坑边的是一家家的灰钙烧制厂。学生们去问石雕师傅,打磨下来的滑石粉怎么处理,竟然有人说掺进面粉里卖掉。”

标签:

路卫兵

文化

曲阳

石雕

雄安

分类: 中国国家地理
曲阳石雕:中国深度融入世界的标志技艺(之二)
撰文/路卫兵

佛教造像与宫殿营造让曲阳石雕技艺绵延两千年,即使在“文革”也没有中断香火

离巨大的矿坑边沿还有两三米远,我便有一种强烈的晕眩感,犹豫之下,没敢靠得太近。坑底有一辆大型吊车,忙碌的工人显得十分渺小,几个人在丈量石壁,另外几个在布置切割绳。矿坑周边一块块晶莹细腻的汉白玉(当地又称“白石”),就是这样从山体上切割下来,然后送往雕刻厂。

这里是曲阳汉白玉的著名产地——黄山,曲阳汉白玉矿脉最集中的地方,山脚下的西羊平村,就是元代雕刻大师杨琼的故乡。经过两千年的开采——特别是在现代化机器开掘之后,已形成两个壁崖切割齐整的巨型大坑。杨琼曾多次到黄山来为元大都的营造挑选石料。

标签:

路卫兵

文化

宋朝

美食

杂谈

分类: 文化散论
花样不断翻新,是为了适应人们不断挑剔的味觉,而食材的丰富、菜品的繁多,也让人们在口味上有了更多的选择。宋朝的许多官员都有自己饮食上的偏好,比如北宋哲宗时的宰相韩缜喜欢吃烤乳鸽,而且一定要吃白色的那种,如有人故意烤灰色的给他吃,他一下就能辨别出来。

韩缜还爱吃驴肠,每次宴客,驴肠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烹调驴肠需要很高的技艺,肠入汤锅,时间短了煮不熟,咀嚼不动;时间长了又会糜烂,变得寡淡无味。而且驴肠必须新鲜才行,过夜就会变质。厨师担心做不好,便想了一个点子:每逢宴会,事先准备一头驴子拴在厨房旁边,待宾客入座,斟酒传杯时,即提刀豁开驴肚,抽出驴肠,洗净切碎后立刻下锅,如此便可保证驴肠味美而新鲜。

宰相吕蒙正喜欢喝鸡舌汤,每天早晨都要喝。一日晚饭后,吕到后花园游赏,朦胧中看见墙角处有一堆凸起,以为是假山,问左右:这山是什么时候弄的?回答说:这不是山,是杀鸡时褪下来的鸡毛。足见其用量之巨。

王黼喜欢吃黄雀蚱,家中专门有三栋房子装黄雀,堆积直至房梁。南宋宰相贾似道喜欢吃苕溪的鳊鱼,为此专门建造了一个大池
标签:

路卫兵

文化

宋朝

美食

分类: 文化散论
在宋朝,羊肉属于极奢侈的食材,一般老百姓根本吃不起,学子中便有“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的说法,亦即熟读苏轼的文章,中试做官后便可吃到羊肉了,反之就只能吃糠咽菜。宋朝专门有一种作为官僚俸禄的“食料羊”,每人每月最少两只,多的有二十只。羊肉无异成为官员的待遇和象征了。

不过这官也得当到一定级别才行,一般幕僚是没这资格的。苏轼在翰林院时,以书法闻名,点墨成金,殿帅姚麟是其忠实拥趸,苏轼好友韩宗儒爱吃肉,每次得到苏轼书法,便去姚麟家换几斤羊肉来吃,黄鲁直因而调侃苏轼:以前王羲之的书法被称作“换鹅书”,你的可作“换羊书”了。有次韩宗儒的馋虫又上来了,让人给苏轼捎信,索要书法,苏轼故意调笑道:回去告诉你家主人,今日断屠(注:旧时汉族岁时风俗,即禁绝杀生)。

就连苏轼本人,也有吃不起羊肉的时候。被贬惠州后,苏轼经济拮据,只能望“羊”兴叹,实在想吃了,便买些羊脊骨来熬汤或烧烤解馋。他在给弟弟苏辙的信中,曾风趣地叙说此事,说吃羊骨头“如食蟹鳌”,很补身子,还说他这样说话恐怕惹来“众狗不悦矣”,意思是抢了狗的口粮,幽默中透着心酸,从
标签:

路卫兵

文化

历史

宋朝

美食

分类: 文化散论
《舌尖上的中国》热播,重新唤起了人们对味觉的记忆,让这个饮食大国沸腾起来。中国饮食博大精深、历史久远,早已超越填饱肚子这个最原始的诉求,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劳作,以及智慧、休闲的各个层面,成为一种时尚的文化。

自燧人氏钻木取火以后,古人便采用烤煲焙炒的方式,开始了各种美食之旅,后来又发明了陶器,可以蒸煮食物,形式更加具体。到春秋时期,逐渐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饮食文化,以后又历经秦汉的积累、晋唐的发展,直至宋朝获得空前繁荣。

宋朝饮食业的繁荣是和经济的大发展分不开的。尽管宋朝的军事和政治屡被后人诟病,但仍不能掩盖这样一个事实:宋朝的国力是当时世界的翘楚,GDP占到世界总量的65%,峰值时甚至达到80%。这可是没有污染没有任何泡沫的绿色GDP,非常了不起。宋朝国库充盈,养着庞大的军队,每当某地粮食歉收、百姓难以生存时,官府便有意识地在那里募兵,让他们去吃公家饭。这种福利同样体现在教育上,北宋都城汴京设有国子学、太学,以及武学、律学、算学、画学、书学、医学等学校,费用全由国家负担。仁宗时,政府鼓励地方办学,到徽宗朝,各州县的学生达十五、六万之多,
标签:

路卫兵

文化

项羽

刘邦

分类: 当项羽遇到刘邦

在自己或是别人眼里,每个人总会发现面相中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比如眉毛粗重,比如脸上某处长了一个瘊子,比如手掌宽大。当你做出巨大的成绩之后,这些东西便成为你超越常人的标志,被解释为成功的症结所在。因为通过常理,很难对你的巨大成功做出合理的解释,那些成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几乎是不可能达到的高峰。

 

项羽便具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征:重瞳子。就是每只眼中有两个瞳孔。

 

这是非常怪异的。太史公在总结项羽一生功绩时,便把他这个异象突出出来,甚至将他和传说中的舜帝相提并论,而发出了一番慨叹:“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怀疑项羽是舜的后代,当然只是太史公随口一提。不过如此说,一方面说明目生重瞳的人很少;另一方面,也说明司马迁愿意将这种异象解释为一种帝王之象。因为项羽后来的功绩并不逊于传说中的舜帝。

 

 

标签:

路卫兵

文化

刘邦

项羽

分类: 当项羽遇到刘邦

在整个鸿门宴中,大家对项羽的行为感到很疑惑。疑惑的原因是:他的表现差强人意,与人们对他的固有印象有出入。或者说,他的做法不符合他的一贯作风。甚至还有人说项羽是个糊涂蛋,所谓的鸿门宴,是一个糊涂蛋在陪着五个明白人喝酒。

 

其实也怪不得人们有如此想法,因为项羽在整个宴席中不是很活跃,话也不多,对范增的暗示无动于衷,跟不明白怎么回事似的。对项庄舞剑、项伯护剑的整个过程似乎也毫无反应。只有樊哙闯宴,项羽才惊了一下,“按剑而跽”,问来者何人。但经张良介绍后,项羽便将樊哙引为知己了,又赐酒又赐肉,表现得很客气,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总之,项羽给人的印象,像是只顾自己喝酒吃肉,并不知道这里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着什么事。他像是变了一个人,与之前怒闯边关、欲扫平刘邦而后快的爆脾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与人们熟知的那个破釜沉舟、力拔山兮的大英雄形象相去甚远。

 

标签:

路卫兵

文化

苏轼

宋朝

分类: 白衣飘飘的年代

⊙大风起兮眉飞扬

刘攽晚年得了风疾,须眉脱落,鼻梁也塌了。一天苏轼会同几个朋友来访,席间众人引用古人诗联相戏,苏轼看了一眼刘攽,调笑道:“大风起兮眉飞扬,安得猛士兮守鼻梁?”众人闻言无不大笑,刘攽则独自惆怅不已。

 

⊙六眼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