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win7去水印工具windows副本不是正版 |
分类: 电脑网络.技术交流 |
标签:
丹江口丹江口大坝汉江夏天起雾 |
分类: 散文随笔 |
一般而言,江河湖海是在秋冬起雾。而夏天也起雾的,则是因为特殊气候、特殊情况。
丹江口大坝下游江段夏天频繁起雾,就是缘于丹江口水库特别的水温。http://s2/small/001CMyRpzy73Dp5tvgt01&690
坝下江雾,目前已然成为丹江口的一大特色,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丹江口2016年的这个夏天,对于经常到城区江边游玩的市民来说,最大的印象,莫过于江雾。汉江上,几乎天天早晚都起雾。晚上江雾稀薄,早上则雾满汉江,有时甚至雾罩大桥和大坝,江中的小岛和江对面的景物也若隐若现,宛如蓬莱仙阁。如此美景,引得游人常常驻足欣赏,纷纷拿出手机拍照。
一般认为,大坝下游之所以起雾,是因为南水北调大坝加高以后,水库蓄水位提高,发
标签:
交代交待交代罪行交待工作 |
分类: 荞麦手记 |
在说“交代问题”、“交代罪行”、“坦白交代”的时候,宜用“交代”,而非“交待”;
在说吩咐、安排、总结工作等事情的时候,宜用“交待”,而非“交代”。
有些作者的一般宣传报道稿子中,“交待工作”使用的是“交代”,是不妥的。
关键问题是:“交代罪行”是约定俗成的表述,所以把“交代”用在“交待工作”之类的意思中,比如“向大家交代安全注意事项”,就显得很不妥,不如使用“交待”贴切。
早期的《现代汉语词典》,只收录解释了“交代”这个词,其后说也作“交待”,意思就是说两个词的意思相同,可以通用。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两个词的意思和用法有着明显的区别。
下面是百度搜索来的解释:
标签:
1981高考录取分数线 |
分类: 荞麦手记 |
文革结束以后,1977年恢复全国高考。高考初期的那些年,1977年到1979年考生众多、竞争激烈,属于特殊时期,从1980年开始,各项教育事业和高考制度逐步趋于正常。那时候,高中生还要参加高考预选,预选掉的就不能参加高考。那时候,高考录取率很低,能考上本科的只是凤毛麟角。那时候,也从高考生中录取中专生。
我就是在1981年参加高考的,湖北黄冈地区红安县的考生,理科,考了401分,在湖北只能录取为省部级中专,这年湖北理科的录取分数线为408分。我被录取为位于长春的“东北水利水电学校”(现长春工程学校,二本一),是当时水电部的重点中专学校。而当年吉林的理科分数线则只有395分。纵观1981年全国高考各省的录取分数线,理科分数线400分以上的,从北到南只有辽宁402、江苏425、浙江422、江西415、山东400、湖北408、湖南412
标签:
丹江口水库丹江口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三峡水库三峡工程杂谈 |
分类: 荞麦手记 |
两大水库简介:两座水库水域面积相当,都超过1000平方公里;库容分别为290亿与390亿立方米。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水库位于汉江中上游,横跨湖北和河南两省,水源主要来自汉江。丹江口大坝于1958年始建,1973年初期工程全部完成,蓄水形成丹江口水库。丹江口水库初期工程水库总面积846平方公里,南水北调大坝加高后,水域面积将超过1000平方公里,蓄水量达290.5亿立方米,被誉为“亚洲天池”。2014年秋季后,将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等4省市的20多座城市供水。
库区水面最宽处在李官桥一带,东西宽为20多公里;最窄处在关防滩一带,两岸夹峙不足300米;库区水位最深处在湖北丹江口市与河南淅川县之间台子下的省界江心,深达80余米。
丹江口水库一直被誉为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
初期工程主坝坝顶高程162米,坝顶总长2494米,南水北调大坝加高完建后,坝顶高程175米。电站装机6台,目前装机容量达到100万千瓦。
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
三峡水库,是三峡水电站建立后蓄
标签:
湖北省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二批本科(一)一志愿投档线杂谈 |
分类: 家有儿女 |
湖北第二批本科(一)安排的录取时间为7月20—25日。在湖北招生信息网看到了7月19日公布的“湖北省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第二批本科(一)录取院校第一志愿投档线”。武汉工程大学与湖北工业大学理科都是532分,比资格线都高出26分。武汉工程大学比前四年高出3-7分。儿子理科533分,第一志愿填报的武汉工程大学,刚刚过该校的投档线,很有些悬乎呢。不过,除了这两所大学以外,其他几个院校的录取线就低了不少了。
湖北省2009年高考招生一本、二本(一)第一志愿投档线见文后列表。
2009年,湖北第二批本科(一)资格线:理工506分,文史491分
儿子先后填报的7所院校的第一志愿投档线:
院校名称
湖北工业大学 532 512
武汉科技学院 519 505
三峡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 524
成都理工大学 506 491
昆明理工大学 506 496
武汉工程大学2005—200
标签:
防洪度汛防洪渡汛杂谈 |
分类: 荞麦手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