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关于《爱乐之城》的讨论,很容易陷入两个陷阱。
一个就是这部电影致敬了太多的影史经典,影迷看到这些“迷影梗”一定会激动兴奋,甚至会罗列出每一个细节。当然这是导演的创作动力之一,但不是最重要的创作目的。
另外一个就是用歌舞片和爱情片之外的体系来评价这部电影的“不切实际”,这等于是用现实主义来批评形式主义,完全不同的两个逻辑。
就好像你非要说是枝裕和和亚历山大佩恩好看高级,达米安·沙泽勒浅薄浮夸,这俩完全不是一个频道上的啊。在我看来都牛逼啊,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比如看电影那一段,有的老师批评石头姐站在银幕前面挡着观众的视线,特别没素质。这我就纳闷了,您是在看公益广告吗?
我觉得《长江图》杨超导演的分析特别好,这一段其实是故意让观众看到石头姐的脸投射在大银幕上的那种魅力,同时观众的视角和高司令的视角通过剪辑达成了统一。也就是因为有那一下,两个人在电影院就牵手了。而且石头姐来晚了,影院黑灯瞎火看不见,站在最前面找人,道理上也说的通。
标签:
杂谈 |
2011年在戛纳的时候看《小亚细亚往事》,当时到了结尾,我像是被某种力量按在椅子上,动弹不得。就记得当时心里不停地默念:牛逼,真牛逼。
片尾字幕出来的时候,全场掌声雷动,我们都知道,看到了当年戛纳最好的电影。
此后我逢人便推荐这部片子,很多人相信我看电影的经验,回家就去找来看。但他们看过之后,我得到的回应不多,想必是不大喜欢。
我昨天又看了一遍,基本上是跪着看完的。
以下的这些文字涉及严重剧透,但我比较有自信地说,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的电影爱好者而非专业人士,那么看完这篇文章再去看片,带来的感受会更好。
我以前看电影比较注重导演风格和表现形式。用这一套方法论,我基本
标签:
杂谈 |
标签:
杂谈 |
标签:
杂谈 |
其实在《捉妖记》之前,已经有几部华语片接近了《泰囧》的票房纪录。2013年春节的《西游降魔篇》就以12.46亿的成绩险破纪录,2014年的《心花路放》也以11.69亿的票房逼近过这个成绩,经过了将近三年,华语电影迎来了新纪元。
标签:
杂谈 |
《盗梦空间》在视频网站上线的时候,一天的收入只有400块钱,但是对于现在的视频网站来说,付费会员收入已经达到了数十倍的发展。6月16日上午,爱奇艺在上海电影节发布了VIP会员品牌口号“轻奢新主义”,并且宣布VIP会员总数已达501.7万,同比增速达765%。在线花钱看视频,是否已经成为了观众的新选择呢?视频网站,是否已经摆脱了对广告点击分成
标签:
杂谈 |
侯孝贤获得了今年戛纳的最佳导演奖,这也使得他成为了继杨德昌、王家卫之后,又一个获得这一荣誉的华人导演。
标签:
杂谈 |
再过一天多,贾樟柯的新片《山河故人》就在戛纳和媒体见面了。而在前几日,45岁的贾樟柯就已经获得了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的终身成就奖——金马车奖。五年前,当时只有40岁的贾樟柯拿到了洛迦诺电影节的终身成就奖,他也是这个奖项最年轻的获奖者。
标签:
杂谈 |
《复仇者联盟2》马上就要上映了,虽然没有之前预排片95%那么夸张,但首日实际排片占比也达到了压倒性的65%。
标签:
杂谈 |
看《闯入者》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这部电影怎么那么拍了那么多环境啊?
后来我才想明白,这些空镜头拍的是大三线的幽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