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楚天山水
楚天山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0,840
  • 关注人气:1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2023-06-29 20:47)
分类: 杂文.心得


              二胡之魅力

      二胡是极具灵性的产物。木料系百年乃至千年名贵之木,蟒皮更是深山之神灵。它吸天地之灵气,汲日月之精华。以独一无二的方式,将生命以乐器的形式延续了下来。它可以模仿各种声音比如马蹄声、鸟鸣声、笑声、哭声,甚至音色近乎跟人声一样,具有歌唱性和诉说感。要读懂这个精彩神奇的世界,远不止时间和悟性。一把极品二胡玄妙无比,除了外形和音色俊美之外,它会用音乐的语言在冥冥之中与人对话。能使琴人合一,产生另类缘分。

 

     玄学这东西是说不清楚的。一些人在具象解释二胡时,越解释越让人感到它不可捉摸。二胡不是玄学。而然,二胡确是有“灵性”的,是这世界上最接近人声的乐器。二胡的音色细腻缠绵、柔美通透、洋洋盈耳。

      时而飘逸灵动、清新纯净、悠扬动听;

      时而欢腾热烈、奔放昂扬、金戈铁马;

      时而古朴典雅、圆润柔和、韵味飘逸;

      时而悲凉哀怨、委婉惆怅、如诉如泣。

    只要你懂得它的珍贵,用心地保养、精心地呵护,经常使用它,音色就会心手相应,就会拉出刚柔徐疾的风采和轻重强弱的神韵。它会出现妙不可言的乐趣表达,以感人的乐音感染主人和听者。演奏二胡的最高境界,就是一种人琴合一,物我两忘的自然境界。恰如高山与流水、明月与清风一样,完全融合在一起,演奏出二弦之诗、天籁之音,同自然、天地及苍宇展开生命和艺术的对话。


     古往今来有多少雅人韵士,寄情于这有生命的乐器---二胡。唐代大诗人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体验独坐幽篁里的诗意。逍遥闲适生活,怡然陶醉心情。以琴悟道,琴人合一的那份悠然,正是物我一体,心与道冥的人生境界。您可以闭上眼睛想象,若此生有一柄心怡的极品二胡,在迟暮之年与您朝夕相伴,不离左右。该有多么的怡悦,何等的惬意兮?一弓轻拨明月清风,两弦拉动山高水长。把往事的怅然悉心忘怀,让岁月变为永存的诗篇或画卷,岂不是人生一大快事?  

 

          


      


阅读    收藏 
(2023-06-06 10:17)
分类: 杂文.心得
                                          
                                              弄箫人的人生至乐

         佛说一花一世界,但即使有万千世界,也只有吹箫人的宇宙,才能诠释佛家幻灭。箫声的韵味,讲的不是狭义上的音乐美。箫声低沉婉转、古朴华丽 、圆润悠远,哀婉凄楚、洋洋盈耳,莫非箫音就是天籁?箫音外柔内刚、宽厚悠远、沧桑浑厚、幽幽的箫声恰似香炉中飘来的袅袅婷婷的烟。闻之,宛如有古刹钟声的意味。难道箫音就是佛音?无论是天籁还是佛音,反正我是彻底喜欢上了清幽淡雅、浑厚宽广的箫声音频。这美妙的箫声,丰盈了我温馨的梦,让我在悠闲的岁月里,静静地品酌着生命的虔诚。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关于箫的许多香艳传说,在神州大地流传,可谓历史悠久。清水粼粼,碧波微澜,瘦西湖畔莺歌燕舞,那夹岸垂柳柔丝千缕在雾般的烟絮中。两岸林木扶疏间点缀着一些楼台亭阁,像是罩了层烟雾那样氤氲缭绕,尽显出这江南水乡的妩媚、恬静。一曲古筝隐约传来,一袭素衣,眉目含情的公子哥,端坐在“藕香桥”上抚琴,仙乐飘飘从他那手指间绵绵流淌出来。琴韵依依,把这江南的风雅之地,缱绻成了一幅惊艳世人的水墨画。影影绰绰,箫管低徊,如梦似幻,好不真实。一位风姿绰约,扬裙飘逸,窈窕身躯的绝色佳人,在竹林深处的缓缓而行,白皙的手指把着翠绿的洞箫,幽幽吹响那梦里的念想。从她那手指间绵绵流淌出来的箫声穿过烟雨,缓缓流入有情人的心田。哦,那牵人魂魄的幽幽箫音,那独特秀美的江南韵致。妙,妙不可言。

          亲,不要说,是洞箫给我带来了闭门造车的灵感。您可知道,武侠小说里那些仗剑走天涯的侠义之士,箫是他的标配。您可晓得,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对箫是特别看重的,咏箫的诗词格赋更是举不胜举。早在春秋时期的民谣中就已经开始传唱“彤管有炜,悦怿女美”了。箫是一种很有灵性的乐器,箫管上缠绕着的万缕情丝,那发出悠扬婉转乐音是在为爱情而歌。当年,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则开启了“吹箫侣”的典故。爱好吹笙的她,嫁给了吹箫的萧史,两人成婚后笙箫合奏,一龙一凤盘旋在凤台左右。萧史乘龙,弄玉跨凤,吹着箫在龙吟凤鸣中飞天而去。打那以后,所有老丈人都管女婿叫“乘龙快婿”,而想找对象的古人都说自己在寻吹箫侣。

         我不是美人佳丽们追寻找的“吹箫侣”,也成不了“乘龙快婿”。可有道是“横笛竖箫”,‘横、竖’我都想拥有一管珍藏级别的好箫。我没有剑态箫心,只是想效仿古代贵族对箫的青睐。一掷千分(金),甄选了一柄整支紫竹洞箫。大自然馈赠的天然花纹与精细雕刻点缀相得益彰,行韵悠然。全素外观,箫身无扎线装饰,箫尾无镶嵌点缀,原色抛光,本真古朴,质感满满。精致的国风意境配件,箫袋、箫筒、中国结流苏穗子更是显得古朴典雅。“一曲自幽山自绿,此情不与白云知。 ”当我抱得“美人”归,得到洞箫如获珍宝,欣喜若狂,激动得浑身每一个细胞,都在跳跃着圆梦的喜悦。于是乎,万里长征只剩下最后一步——应该如何让世界听到我的箫声了。
    
          当我参加朋友们开音乐party时,掏出这一根乐器要与他们合奏时,众人的表情却很复杂,很难分辨在他们的脸上是惊讶、是费解,还是自惭形秽。有可能这些业余音乐爱好者,他们对箫有着另一种维度。它又长,又直,演奏动作又是那样令人浮想联翩。钢琴一弹就鸣,二胡一拉就叫,瑟琶一拨就响,但我手中的这管箫,却不是那么好摆弄的。最关键的时掉链子,嘴歪斜总是对不准箫的吹口,喑哑吹不响。除了口中不停嘘嘘声伴随着口水外溢,箫始终沉默无声,就是不响!慧根不是人人都有,洞箫不是人人都能吹响的。有许多想吹箫人跟我一样,在吹箫的门槛上跌得头破血流。几番折腾后,让我口干舌燥,双手僵硬几近残废。我的双手一直颤抖,不是因为激动,可能是极度的疲惫令肌肉有了自己的想法。这样的吹箫实在让人尴尬,足以令人辈一子再也不想吹箫了。就在“千吹万唤”后,正准备放弃的时候,乖乖咙滴咙,它响了。在吹响一瞬间,仿佛那不是吹响一个乐器,而是顿悟了某种大道。

          不是我喜欢瞎琢磨,回归冷静细细想来,乐器的演奏效果,决定性的原因还是音量。一但浑厚的钢琴响起,或高亢的竹笛响起,洞箫声就像泥牛入海无处寻觅。显而易见,箫只适合独奏,不适合于其它乐器合奏。若说搭配,还是古琴与箫才是最合适,洞箫声与古琴之声高度重合,成为了中国古代文人音乐的标配,即使在音效技术先进的今天,大部分古琴也都与洞箫搭档。显而古琴铮然作响的弦音与洞箫悠长清越的长音融在一起,可谓是:天作之合,鸾凤和鸣。人们都说箫是很有灵性的吹奏乐器。它是高高在上的文人音乐专属乐器。这又如何?选择在学箫的漫漫长路上,我缓慢而幸福地往前走。嵇康绝响、阮咸遗风将与我毫无关系。对于我这个奔七的老翁来说,大俗抑或大雅归根结底不过尽兴一场。我每天都在研究嘴唇吹气的角度和舌头的姿势,意外的收获我知道了许多润唇膏的牌子,因为只有完美润泽的嘴唇,才能让吹响箫管的气息足够丝滑。
 
          最美不过吹箫人,可对于年近古稀的老朽来说,美不美已不是那么至关重要了。也许我的洞箫已然进入文玩收藏领域。就像有人像盘核桃一样箫不离手,直到有一天惊喜地发现,我把它盘成一管有了包浆的“紫竹把玩”。为心怡的朋友们倾情献上一首妇孺皆知的《紫竹调》。去寻找成就感、去寻找存在感、去追忆记忆的痕迹。 据说,这是一首古老淳朴的爱情民歌。歌词头一句就是:“一根紫竹直苗苗,送与哥哥做管箫。”这首歌去掉歌词的曲调,则成了中国传统名曲《紫竹调》。理论上讲,如果你连《紫竹调》都不知道,对不起,你这个小年轻根本不是弄箫人,完全不能理解、也无法领会弄箫人的人生至乐。

 
 

阅读    收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