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圣经读经答疑亚达薛西 |
分类: 问题解答 |
标签:
文化圣经查经基督教信仰与生活 |
分类: 查经讲座 |
标签:
文化生命见证埃里克利迪尔 |
分类: 信仰见证 |
标签:
文化神学探讨实践神学讲道 |
分类: 神学探讨 |
标签:
文化电影泰坦尼克号经典镜头 |
分类: 教会文艺 |
http://s16/middle/54db4adaxbdb7fadf0b9f&690
标签:
杂谈守望之声教会复兴 |
分类: 守望之声 |
标签:
杂谈灵修默想读经体会《耶利米书》先知假先知撒玛利亚耶路撒冷 |
分类: 灵修默想 |
再读《耶利米书》时,我被其中一段经文深深吸引:“我在撒玛利亚的先知中曾见愚妄,他们藉巴力说预言,使我的百姓以色列走错了路。我在耶路撒冷的先知中曾见可憎恶的事,他们行奸淫,作事虚妄;又坚固恶人的手,甚至无人回头离开他的恶。他们在我面前都像所多玛,耶路撒冷的居民都像蛾摩拉。”(耶23:13-14)读后,掩卷沉思,感慨良多。
本章的大部分内容,是对假先知的揭露与谴责,而上述两节,又对假先知作了区分。假先知固然有其共同的特点,就是亵渎上帝、误导信徒,但他们的罪恶表现却不尽相同。这两节经文中,耶利米就提到了两种假先知,一种是“撒玛利亚的先知”,另一种是“耶路撒冷的先知”:“撒玛利亚的先知”,特点是“藉巴力说预言”,他们明目张胆地教导以色列人背离上帝,跪拜偶像,“使我的百姓以色列走错了路”;而“耶路撒冷的先知”,特点是“坚固恶人的手”,他们顶着先知的头衔,却没有先知的实质,不以上帝的话语示人,只以自己的标准误人(参耶23:21),他们降低了道德底线,甚至为奸淫等事开脱,导致“无人回头离开他的恶”。他们虽然并不
标签:
杂谈斯托得牧师蒙召归天纪念追思圣经学者 |
分类: 他山之石 |
http://s9/middle/54db4adaxa9362ed20728&690
〖博主按〗世界知名的福音派传道人兼圣经学者约翰·斯托得牧师(John Stott)于伦敦时间2011年7月27日(周三)下午3时15分荣归天家,终年90岁。斯托得勤于思考,著作等身,其思想,其文笔,深受广大读者喜欢。笔者读遍了能找到他的著作中的所有中文译本,所以无比喜欢这位品学兼优的前辈。为了表示对斯托得牧师的追思,从网络上找了一篇文章,与诸位分享!
标签:
杂谈灵修默想读经感悟笔记约伯忍耐苦难结局上帝怜悯慈悲 |
分类: 灵修默想 |
《雅各书》是主的兄弟雅各写给“散住十二个支派之人”(雅1:1)的一封书信,目的是在信仰上引导并扶助当时的弟兄姊妹。那时,弟兄姊妹“落在百般试炼中”(雅1:2),一些人的信心因此产生了动摇。为此,雅各在书信中穿插了不少与苦难相关的话题。第1章中,他就向读者传递了一个理念:“忍受试探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经过试验以后,必得生命的冠冕,这是主应许给那些爱他之人的。”(雅1:12)他要以此鼓励读者,在苦难中要有积极的态度。为了增强读者面对苦难的信心,雅各带他们一起追忆历史,寻访先贤面对苦难的态度:“弟兄们,你们要把那先前奉主名说话的众先知,当作能受苦、能忍耐的榜样。那先前忍耐的人,我们称他们是有福的。你们听见过约伯的忍耐,也知道主给他的结局,明显主是满心怜悯,大有慈悲。”(雅5:10-11)
“忍受试探的人是有福的”,这不是自欺欺人的口号,而是铁证如山的事实,因为“先前奉主名说话的众先知”,已经用生命的历程证明了这一点。为了见证这一事实,雅各用巧妙的文学手法,将读者的思绪带入到了历史的长河,他要与大家一起,在记
标签:
文化赞美诗上帝旨意尽美苦难等候 |
分类: 教会文艺 |
这些天,我一直处在悲伤之中。不过,这样的时刻,上帝总会给我比平时更多的安慰。昨天,一节经文安慰了我。今天,一首诗歌感动了我。上午工作时,突然想到一首很久没唱的赞美诗,名为《主意尽美歌》,副歌中的那段歌词一直在我的耳畔萦回:“一生一世只管靠主,不用惧怕,主无错误。虽有多事还不甚明,主意尽美可以安心。”于是,从桌边的《赞美诗·新编》中找到诗歌,细细品味了一遍歌词,并且想起了这首诗歌的背后的一个感人的故事,虽然对这个故事的情节记得不很清楚,但我还是被歌词的意境及其背后的故事深深地感动。晚上回家后,在一些资料中查到了这个感人的见证,经过整理,写一篇短文,与弟兄姊妹分享。
《主意尽美歌》是美国长老会牧师科尼利厄斯(Maxwell N. Cornelius,1842-1893)的作品。此人生于美国宾州,青年时系一名木匠,后来成为土木工程师。某次施工时,不慎摔伤大腿,医生诊断后,认为无法医治,必须截肢。手术前,科尼利厄斯要求家人把他的提琴拿来,他要演奏生命中的最后一曲。琴声响起时,科尼利厄斯泪如雨下,悲痛欲绝,那凄凉委婉的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