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指数之道
指数之道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156,219
  • 关注人气:4,74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2023-07-23 07:25)
分类: 万科

注:我的这篇投资笔记记录于2022年11月10日(是系列分析万科这家公司中的一篇)。现在回过头看,文中预测万科值20元,我11月大幅加仓万科企业,12月万科大涨时卖出30%(当然那都是运气),买入腾讯控股,另外70%持有到现在,一大轮过山车。当时预测的今后五年万科经营性业务达到1000亿的目标实现的概率应该不大,并且房地产复苏过程也比我想象中艰难。不过,万科价值预测不变。

正文:本轮房地产调控以来,万科股价大跌,其中A股从2021年3月2日34.60元跌至2022年10月31日13.13元,期间分红两次,合计2.23元,实际跌幅55.60%。那么现在的万科有没有投资价值呢?分析如下:

假设条件:万科的财务报表是真实的;万科的经营风格保持延续;外部不发生系统性风险。

一、万科的企业性质:

万科是一家无实际控制人的混合所有制企业,2017年国资委牵头,深铁接盘华润持有的万科股权,然后又接盘恒大持有的万科,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深铁属于典型的财务投资,很少和万科进行项目层面的合作,深铁自身也进行地产开发业务。万科事业合伙人持有5%左右公司股份。

二、万科两任董事长:

说起万科,不得不提的是王石

(2023-07-17 15:24)
标签:

股票

今天开始更新博客

分类: 原创
本周:腾讯分红的京东到账,第一时间卖出,得到的现金买入万科;另一个持股华新B股退市,变成华新水泥H股。本周依靠地产类股票大幅上涨,今年又变成正收益了。

上海疫情依然严峻,从视频号、抖音、微博等自媒体看,彷佛上海人都生活在恐惧和忙乱中。实际情况是这边依然井井有条,只是都呆在家里了。

目前持仓如下:

1、地产类:金地商置、万科、中国国贸;

2、科网类:腾讯控股;

3、制造类:苏威孚B;

4、建材类:华新水泥。

仓位:99%+

今年收益率(截至2022年4月1日):1.44%。


分类: 原创
俄乌战争依然进行中,这将是一场改变世界格局的战争,后续影响将十分巨大。

本周没有任何操作,目前持仓如下:

1、地产类:金地商置、万科A、中国国贸;

2、科网类:腾讯控股、京东集团;

3、制造类:苏威孚B;

4、建材类:华新B股。

仓位:99%+

今年收益率(截至2022年3月25日):-6.73%

下周计划:卖出京东集团(如果分红到账);华新B股转H股到账。

分类: 原创
本周行情跌宕起伏,周一周二暴跌,周三周四大涨,周五相对平静,本周加了微量金地商置,目前持仓如下:

1、地产类:金地商置、万科A、中国国贸;

2、科网类:腾讯控股、京东集团;

3、制造类:苏威孚B;

4、建材类:华新B股。

仓位:99%+

今年收益率(截至2022年3月18日):-8.65%

(2022-03-15 19:53)
分类: 原创
俄乌战争仍在进行,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安,香港股市连续暴跌,我的账户从开战前近10%左右盈利到今天近25%亏损,尤其是近两天,账户损失了十几个百分点,不可谓不惨烈。

我看到一个个因为加杠杆爆仓的案例,甚至手中拿着的是大白马,盖因杠杆加得过高,并且往往集中于1、2个股票。这几年,我连续遇到了重仓香港本地股遇到当地骚乱事件;重仓实体商业股遇到疫情袭击;重仓科网股、地产股遇到战争中惨不忍睹地暴跌。我愈加坚定地认为:

1、任何时候不要加杠杆;

2、任何时候要适当分散;

3、任何时候留足生活费。


分类: 原创
本周,俄乌局势依然严峻,并且还看不到停战的迹象。本周股票没有任何操作,目前持仓如下:

1、地产类:金地商置、万科A、中国国贸;

2、科网类:腾讯控股、京东集团;

3、制造类:苏威孚B;

4、建材类:华新B股;

仓位:99%-

今年收益率(截至2022年3月11日):-9.93%

由于地产股和科网股大跌,所以单周市值损失超过7%。战争再次让人谨记投资纪律:

1、不融资投资;

2、不过分集中;

3、留足日常开支。

还好,我都做到了,所以每天读书毫无心理负担。

仓位从99%+降到99%-,是因为股票跌了,现金占比变成1%+了。

(2021-12-27 06:39)
分类: 原创
地产和保险,是2021年重灾区,但可能为以后超额收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22年我将比较重点地关注这两个行业。

2021年地产的行业销售规模大概依然能维持17万亿,判断接下来会缓慢下降,10年内大概率能维持12万亿每年的平均销售规模,主要动力来自于400万亿存量房的每年更新以及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按存量房40-50年的寿命,那么存量更新每年规模大概在8-10万亿,另外2-4万亿来自于城镇化的提高。

和发达国家比,我国的保险业还有巨大空间,可能因为国情问题,我国保险业发展业不能刻舟求剑按发达国家的保险市场来计算,但无论如何空间还是巨大的。2022年保费收入依然不太乐观,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疫情的延续和支持保险业的政策制订和落实的跟不上。

地产公司报表相对好理解,但行业更受调控政策的影响,并且还有很多表外业务模糊不清。保险的报表很难理解,以前我曾今投资过中国平安,并且一度认为大致能看懂它的报表,现在的话,觉得是盲人摸象。

在这两个行业,都可以选出一家优秀的公司,就是今年让投资者账户巨亏的万科和平安。我们可以看到,他们都在
(2021-12-20 18:47)
分类: 原创
2021年即将过去,最近在布局2022年投资。2021年主线是奢侈品(收租)+公用事业股,收益尚可。2022年主线如下:

1、继续收租路线,以奢侈品为首要考虑,标的为高端综合体。主要考察标的:中国国贸、新鸿基地产、太古B等;

2、开始关注住宅开发业务。主要考察标的:万科系、金地系;

3、开始关注保险业。主要考察标的:中国平安等。

4、B股维持收息不变。主要考察标的:苏威孚B。

与前几年相比,标的范围明显收缩,剔除大部分冷门股,持股明显集中。
(2021-12-16 06:01)
标签:

股票

今天,回归!

第一层意思,回归博客:因为受到文章经常发不出的困扰(其实真的很少触及敏感话题和词语的)以及其他一些原因,放弃了一段时间。

第二层意思,投资理念回归:过往,靠集中投资优秀企业取得一些成绩,实现低水平财务自由后,辞职专业投资,因为没有其他收入来源,所以过于保守,分散持有多个烟蒂股,收益一般并且耗费了大量精力(当然,也学习到了很多行业知识和触及了更多的投资原理)。现在回归到集中持有优秀企业的投资风格,当然小仓位烟蒂股可能继续持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