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0 09:30)
标签:
阿咚
揽工汉
电工
木工
力工
杂谈
|
分类:
数码像素—影
|
【趴活儿的揽工汉们-1】
孙少平,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中第一个出现的重要主人公,一个高中只能吃最劣等餐食吃到半饱、一个喜欢读书、一个初萌情思的男孩。路遥以他为切入点,把读者的视线带到几十里外山旮旯里的贫苦乡村……路遥借着孙少平之手,轻轻地拉开了《平凡的世界》这一历史长卷。路遥并没有在孙少平回村务农、当教师耗用更多的枝节,而是从孙少平走出山村到外面闯荡以后,笔墨才浓烈了起来。孙少平出外闯荡的第一步便是到县城的东关,融入到那些等待“生计”揽工汉的世界里……
路遥的描述在我脑海里有着清晰
(2019-01-03 08:13)
【内蒙】农村妇女在看戏
2018,我的乡村
2018年结束了。在这一年中我走了30多个村(镇),主要集中在河北、山西、内蒙等地,拍摄的数千幅图片。大村子估摸有千八百人,小的有5个人。其中那些镇也还是村子,只不过是大一点的村子。交谈的人群包括了县、乡、村的干部,驻村扶贫的干部;更多的是农民,有富裕的,也有贫穷的。
总的感觉如下:
这几年又是农村发生巨变的重要时间节点。我以为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国家经济发展促使城镇化的步伐显著加快,各类资本涌入农村……;二是国家的“精准扶贫”、“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这里特别要提到“精准扶贫”的计划,这项伟大的工程
(2018-12-25 09:30)
标签:
阿咚
雾凇岛
吉林
雾凇
杂谈
|
分类:
游山玩水—驴
|
【雾凇岛之恋】
冬至的时候吃饺子,不知是谁留下的习俗。到吉林的吉林去吃饺子,那嘎达的饺子好吃。一直认为东北人冻手冻脚的做不出像样的吃食,饺子却是个例外。大馅儿薄皮儿:馅儿有个十几二十种,皮儿大概用的是关内冬小麦的白面,不黏,有劲。盛饺子的盘子也够大,“啪”的一声撂在你的面前,那热腾腾的蒸汽晃着腰肢混进顶棚下弥漫的白帐中。再到边上的一溜大铁锅里选上几样相貌粗鄙的炖菜,沽上一杯散装的白酒……腿一定要叉开了坐,说话的声音要大,然后,就整!
酒足饺子饱,把能穿上身的袜子、短裤、秋裤、冲锋衣、毛衣、棉帽、抓绒、毛裤、雪地靴、口罩……有秩序地穿好——然后出发——这是冬至——奔
(2018-12-18 09:20)
去过成都有十次了,这次才发现这呆萌的熊猫现在已经成了四川的代言人。
铺天盖地的。从糖果到香烟,从出租车、公交车到民航,从邮筒到垃圾桶,从耳朵帽到小书包,从大街小巷到博物馆,从动物园到广场……熊猫无处不在。
让熊猫代言真是好!本身的形象、无论是具象还是抽象都可以直接演化为产品。你要找个明星代言,她他收了钱也不会让你把形象直接转化为产品,而且千方百计地偷税漏税。这个宝盖头的熊猫它比她他们强。毛茸茸的肉球球们有
(2018-12-03 09:20)

【1】
秘境梦幻
白云放牧,游荡在天边
垭口呼唤,舞动着经幡
(2018-11-26 09:10)
【豆腐坊里——女老板和她的妹纸】
豆腐坊里
豆腐已经吃了几十年,看做豆腐的也有了几十年。吃豆腐最狠的是被某地旅游局拉去吃豆腐宴。看做豆腐的最狂的是去参观一个什么集团做豆腐的,顺着走道隔着玻璃看。那玻璃上蒙着蒸汽的泪痕,模模糊糊的、几个白衣人在一片白茫茫中不知忙什么;到能看清楚的时候,已经走到了生产线尽头,只能看见密封好了的塑料盒子排着队前赴后继地涌出来。
(2018-11-20 09:00)
【好色西藏-1】
我在“为什么要去西藏”一文中曾提到过,去西藏的理由之一就是那里的色彩。不再赘述。
我选了一些图片,大概分三个方面:自然、宗教、和人。太多了,只好删减。
自然:西藏高原特有的通透,让色彩随着季节、时间、阴晴变化莫测,去的时候最好放慢脚步,看着它变。山色变,湖水变,植被变……我甚至看到两次在阴暗色的天空中出现彩虹,那里还雨雪交加。
宗教:涉及到寺庙、经幡、唐卡的图片很多,它们是宗教色彩的集中体现。所以也选了几幅。另外唐卡店还是少去吧,看了总想买买买。挺贵的,我花了不少银子。
人:越往西部,人们穿的越艳丽,不是过
(2018-11-16 09:10)

【渔港 · 男人 · 女人】
……
渔船一艘艘归来的时候是渔港最开心的时刻。船上渔民们高低错落地站在甲板上,甭管是满载而归还是只有半仓的杂鱼小虾,他们的脸上都绽放着从容和惬意,望着那熟悉场景,寻觅着熟悉的身姿。毕竟是到家了。渔船
(2018-11-14 07:15)
【男子】
(2018-11-12 07:49)
【1】
人家说旅游是上车睡觉,下车看庙。欧洲的庙就是教堂,要是没去教堂看一看拜一拜,都不好意思说去过了欧洲。这次去了捷克、德国和奥地利,掐指一算,每天竟都能看到教堂,当——当——的钟声似乎也是萦来绕去的。
我信仰……我应该是无信仰了,不清楚教堂怎么分。有的尖顶,老高,“刺破青天锷未残”;有的洋葱头般顶子,单个、或者几个挤在一起的,挂彩贴金的。有的大,宏伟精湛;有的小,端庄精巧。有的身居闹市,有的静伫乡村。有的依山望远,有的靠水听溪……我也记不住那些教堂的名字,我统一称它们为“圣什么大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