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股民老K
股民老K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409
  • 关注人气:2,24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2018-12-29 09:34)

博客密码都差点忘记了:-)

 

今年对投资有点不大上心,主要因为采用“安全边际+分散”的投资理念,快到达一个瓶颈了,不怎么努力感觉也能有20%复合收益,虽然在网上一些认识的高手里面算是较差的成绩,但也算及格了。努力的话,很容易导致分析企业时间过长,自信度提升从而重仓从而踩雷,今年就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所以有点纠结,到底是努力还是不努力呢?

 

今年自己到底年初有多少钱也忘记了,途中也有资金进出,所以收益率没法仔细计算,但估计在-10%~-15%之间,我就取-15%吧。港股还有个半日市,不影响了。明年还是仔细算算。

 

2013年12月12日重新入市 1.0000

至年底   -0.54%  0.9946
2014年 +51.8%  1.5099
2015年 +28.2%  1.9351

2016年 +15.9%  2.2437

2017年 +25.0% 

(2017-03-29 20:18)
分类: 投资随笔
亲们,受到人人积金邀请,老K我在人人积金平台开设了第一个微基金“价值1号_老K私募”,欢迎大家来认购我的微基金,投资途径:访问网址: https://www.rrjj.com/web/html/index?t=60109注册,或填写邀请码: 60109,搜索微基金“价值1号_老K私募”认购,最低一万元起投。随时可以投,T+1交易时段随时撤资。

本人通过了基金从业资格考试,有点技痒,相信管理一个基金的能力也应该没什么问题。做着玩,看看有没有前途。未来基金的净值曲线会说明一切的。

至于平台模式和安全问题,大家自行判断吧,或向浙江证监局 http://www.csrc.gov.cn/pub/zhejiang/ 咨询。 如有打扰,见谅!

老K
2017-3-29
分类: 投资随笔

         嘉实元和是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只基金,全名为“嘉实元和直投封闭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作为第一只参与国企“混改”的基金,该基金认购金额在2014924

(2016-01-07 14:37)
分类: 投资随笔
其实熔断根本没必要,已经有涨跌停板制度了。涨跌停板也可以取消,直接设成指数20%熔断就行了。现在的5%、7%、10%,相当于把市场价格人为划分成了 3档,如果对市场价格这么敏感,还可以划成1%~10%的10档,想怎么划格子就怎么划。再加上现在的T+1,市场流动性——市场的生命线,以“保护中小 投资者”的名义被牺牲了。

其实价格波动是教育中小投资者的最好手段,证监会不应该把精力浪费在管理市场价格上,而是应该管好各种信息披 露、风险提示,严打庄股、内幕交易,管控好金融杠杆,管控好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衔接部分,大力推行注册制,实现自主、或约束性的退市。其他的比如市场价 格完全可以随它去,应该营造出一种资本市场的契约精神,并大力宣传这种契约精神,让市场上所有的交易者风险自负,不要投资损失了就来拉横幅。

中小投资者只能在价格的大幅波动、血淋淋的损失中才能真正受到资本市场的教育。

现在所做的限制大股东在二级市场减持股份,也是违背契约精神的。买卖应该自由,价格各自衡量。

中国资本市场任重道远。
(2015-12-31 15:45)
分类: 老K实盘

1. 投资业绩

之前的没意义了。

净值从1开始重新计算:


2013.12.11 ~12.31

我的成绩:-0.54%  净值:0.9946

沪深300: -3.43%

领先:2.89%


2014年

我的成绩:+51.8% 净值:1.5099

沪深300: +51.7%

领先:0.1%


2015年

我的成绩:+28.2% 净值:1.9351

沪深300: +5.6%

领先:22.6%


2. 投资组合占比

权益类:71.75%,分级A类:13.19%,固收套利类:15.06%


算上内含杠杆后:

权益类:79.25%,分级A类:9.69%,固收套利类11.06%


3. 遗憾和收获

今年有2个遗憾,一个是7月股灾暴跌时,近70%的套利资金在途,没有重仓参与A类下折。另一个是阳晨B在1.75的价格时过于谨慎没有参与,不过如果当时参与了,估计也不会重仓,或者也早卖掉了,所以这个遗憾稍微小一些。

今年也有2个收获,一个是完全接受了统计套

(2015-09-30 16:03)
(2015-09-27 12:39)
标签:

股票

分类: 投资随笔
我认为:在剔除各种税费影响、流动性影响、持有年限认定的不同对未来的利益影响以外,客观地讲,持有等于买入。

论证:
【场 景1】假设你的券商有个人将你的所有组合清仓,然后又原价买回,没有任何费用产生,你第二天看到你的组合跟以前一模一样,所以你认为一切理所当然。如果这 个人就有这个爱好,每天将你的组合卖掉又原价买回,你都不知道,你认为没有任何异常,你所持有的组合就是你当前能做到的最优的组合,一切理所当然。

【场景2】然后,这个人有一次卖出后,有事情缠身,没法买回了,他通知了你,说让你自己原价买回吧。这一下,你纠结了。尤其是一些价值投资者,希望某些个股持有到高估时才会开始卖出,这下纠结了。

场景1和场景2,对结果来说,唯一的差别是,你知道还是不知道。所以,如果结果也产生了差别,一定是你主观上的原因造成的。客观地说,持有等于买入

论证完毕。

OK,回到场景2,什么样的主观原因会造成两种场景的结果差别呢?仔细思考,相当于把你的投资哲学完整地梳理一遍。
(2014-12-31 21:25)
标签:

股票

分类: 老K实盘

2014年年度总结

 

我喜欢被动。——电影《让子弹飞》的一句台词

 

理念:生活中我喜欢被动,喜欢有规律,这也导致了反反复复之后,最终我倾向于

(2014-12-02 16:48)
标签:

股票

分类: 投资随笔
也许是PE×PB组合良好的表现,也许是自己选的股总有几个不那么如意,而要不折不扣地完成符合自己心意的主观选股流程,身体在说不。我有点开始厌倦证券分析、主观选股了。

这可能导致最终我可能归宿于:程序化交易(PE×PB模型等)+对冲套利类,并在两者之间维持机械的动态再平衡。

相当于在赔率和概率上追求极致的两端,忽略需要个人洞察力、商业判断力的中间地带。

程序化交易基本不用花时间(每年10个小时),对冲套利类随着经验增长,会有固定的领域和模型,也不需要多少精力,可能的话,自己写个探测机会的程序,发现机会通知到手机就行。

如果能以这样的代价,轻松地取得长期的良好的回报(年复利20%-30%),那么这种策略的性价比(年复利率/投入精力)我认为是很高的,也不用羡慕别人的30%、40%以上的年复利。

具体路线图就是:A股随着市场上涨慢慢撤退,只留下PE×PB组合,并慢慢提升PE×PB组合占比。港股目前留下一点点主观选股的尾巴,看情况最终也会全部撤退主观选股,同时在港股寻找合适的程序化交易量化组合,如果因为老千众多实在找不到,则以后只做A股。
(2014-10-18 09:40)
标签:

股票

分类: 投资随笔
低估类投资时,思维方式主要有两种:顺势、逆势。

顺势,包括价格上的顺势(期望卖出价格大于支付价格就可以:趋势投资),也包括根据最近的统计数据推算企业未来内在价值的主观评估(期望内在价值是增长的,或较确定的,比如护城河理念、马太效应)。

逆势,包括价格上的逆势(在恐惧时买入,在大幅下跌时买入),也包括根据最近的统计数据、各种信息评估企业内在价值时认为内在价值会止住下跌的势头,保持稳定,或迎来反转(困境反转、均值回归)。

价值投资,有两个因素:价格和内在价值,所以为了追求比较大的收益率,一定是追求价格上的逆势和内在价值的顺势。但如果价格非常低廉,那么内在价值的逆势也可以考虑,因为如果可以确定内在价值的最小值,就可以期望它之后迎来拐点,往上。总体而言,是追求内在价值和支付价格之差。

趋势投资,也有两个因素,未来价格和现在价格,所谓各种分析都是为了主观估计未来的价格,核心是认为之前一段时间价格的变化会顺势到未来。

如果希望将趋势投资和价值投资融合,那么就是希望:1. 追求价格上的顺势(趋势投资)。2. 追求内在价值的增长或确定 & 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