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6 15:30)
人们常说"食在广州,厨出凤城”,可凤城是哪里呢?“凤城”即顺德。因顺德有座形似凤凰的山,故而得名“凤山”,顺德的别称便叫“凤城”。除美食之外,如今顺德真有一处新地标惊艳亮相,它叫“金凤凰广场”,是顺德城市形象的体现。
金凤凰广场是广东省第一座架空绿色连廊,也是国内首个以“凤凰”为主题的架空慢行系统绿草地公园。公园总面积约170223平方米,由“凤起潮鸣”、“绿林凤影”、“有凤来仪”三部分组成,由北至南总进深长约840米,面宽142米,分为凤首、凤身、凤尾三个主体部分。以凤凰文化为主线,运用舒缓抽象的曲线,塑造出凤凰多姿多彩的形态,创造出不同的休闲活动空间。从空中鸟瞰,整个广场呈现出一幅凤凰腾飞的美妙图案。从凤头到凤尾分为城市客厅、中央商务配套区、悠闲活动区三个主体部分,共有10个景区,包括有丹凤朝阳、莲漪花香、凤凰映月、绿林凤影、童声稚趣、凤羽广场、凤游花涧、凤尾竹笙、凤舞广场、凤影鱼跃等。
以上平面图和航拍图从网络下载
我们的旅行大巴停在路边,从靠近凤尾的一个步行梯走上空中长廊的。在停车点我们看到长廊形似凤尾向北边方向逶逦飘去。地面上绿化很好,草坪翠绿,长廊后面是高楼大厦。
空中长廊穿越城市主干道,建有上、下行的楼梯和电梯,上面形成了环形“绿轴天桥”,既便于观赏,又方便通行。桥下设置花坛和池塘,花色艳丽的花木点缀其中,池内种植水草和莲花,景致十分漂亮。
走在架空慢行道上,那特色造型的廊架,配以多色植物和鳞纹水溪,让整条长廊灵动了越来。园建、植物和水景连接成一个完美的整体,为架空绿草地公园增添了活力色彩。放眼周边,极目所见是美丽的顺德城市景观和“金凤凰”靓丽的身影。
我们一路前行,一直步行至“凤头”的位置,那是凌空伸进德胜河的观景平台。平台花坛,五彩缤纷。德胜河平静流淌,河两岸的滨水风光尽收眼底;北岸林立的高楼大厦,与南岸岸线长廊交相辉映,成为顺德中心城区景观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顺德“金凤凰”广场,是顺德的城市名片和精神符号,也是顺德的形象体现和实力象征。
顺德金凤凰广场(黄胖HP拍摄)
(2021-06-22 09:03)
穿过粤剧大观园顺福戏台小广场边的一座圆门,眼前豁然开朗,原来我们来到了位于公园中轴线上的青云湖畔。
顺峰山公园除了园区北门的巨型牌坊——“中华第一牌坊”和牌坊西侧的“粤剧大观园”外,它另有很大一片的风景游览区。公园内主要景观还包括迎春亭、青云塔、青龙阁、秀起堂、观音堂、宝林寺等。成为集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旅游景区,被称为顺德“新十景”之一。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只能就近地走走看看,没办法去环湖或登塔了。
据介绍,顺峰山公园自1999年开始兴建,2004年国庆始向社会开放。公园占地8209亩,依据“两山两水”(太平山、神步山;桂畔湖、青云湖)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突出“山色水韵”的建设主题,同时充分融入本地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以及岭南特色民俗民风,将古塔、寺庙等历史古迹和古典园林风格的楼阁建筑,共同形成了“青山、碧水、一寺、两湖、两塔”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格局。公园荣获佛山十大最美公园和顺德区最美公园的称号。两湖设有环湖通道,全长8公里,公园的绿道在2014年佛山城市升级最美项目中获得最美绿道称号。
站在青云湖畔,面对碧波荡漾的青云湖水,湖光山色,宛如一幅水墨图画。湖中植有荷花和水生美人蕉。荷叶一片碧绿,我们去的时候虽然还不到荷花盛开的时节,但已经可以想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情景了。少数开放的荷花正营造出一种空灵的通透感。粉色的水生美人蕉成簇盛开,用它作前景拍摄的湖山和亭台楼阁,美不胜收。
位于青云湖之中的青龙阁是顺峰山公园的标志性建筑。作为一座建于水上精美的阁楼,其四周种有多棵松树,颇具特色。它由一大四小五座建筑组成,采用传统的对称式结构,传统的金、碧、朱(黄绿红)色调,木柱梁檐、重檐翘角,环台绕水、浑然一体,将岭南水乡的秀美体现得淋漓尽致。
青龙阁隔湖背后有秀起堂,处太平山麓,面向青云湖,与公园正大门、牌坊、迎春亭、青龙阁构成统领青云湖区的主轴,景色深远,可见浩翰之势。起秀堂上面的山上还有南薰别馆、观音堂。观音堂,是宝林寺的下院,宝林寺始建于公元942年,原址不在此处,因历史原因,寺院旧貌难以复原,遂在1996年,选址顺峰山重建,是广东最大的寺院。
位于公园内的“双塔”分别指坐落在太平山、神步山上的旧寨塔、青云塔。两塔都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均为砖石结构,隔湖相望。其中青云塔高45.4米,形体较旧寨塔秀挺颀长,内部亦全空,八面檐角均为镶铁凤衔铃,微风过处,闻声数里。塔顶饰金,闪闪生光,素有“
青云塔以新不以旧”之说。此外,青云塔还是民众为企求顺景,重阳节登高必到之处。青云塔之美,令我久久难舍,走出牌坊仍不忘回头凝望和拍摄。
从湖畔往正大门走,我们要穿过迎春亭。迎春亭为长亭,东西横向百余米,由左右各两个方亭、中间一座长亭,以及长廊连接组合而成。漆红大柱,金色盖瓦,典雅而气派,长亭内两侧均有休息长椅,是游客休息的人气场所。
在牌坊前两侧,我看到顺德半程马拉松赛事的广告牌,牌坊两侧就是起终点,可见顺峰山公园在顺德的重要位置。
出顺峰山公园,我们在“龙磐居”餐厅用午餐。午餐品尝“顺德捞鸡宴”。
最美公园顺峰山(黄胖HP拍摄)
(2021-06-20 09:53)
粤剧大观园在公园主入口牌坊的西侧,桂海芳丛景区内。这里有传统岭南风格的庭院、亭台楼阁、廊轩馆榭、人工湖。并通过以粤剧文化为主题,以景物为载体,把粤剧等传统文化的元素融入景色之中。园区通过展示粤剧服饰道具、经典名剧、粤剧名伶等,向观众介绍了粤剧的历史和发展。
它包含了室内、室外两方面的建设:
在室内方面,以粤剧文化布展为主。据介绍,在琼花楼、八和堂、吉庆阁、焕彩厅、伶艺茶庄等多个独立建筑里,有分别展示粤剧古今变化、粤剧的表演形式、服饰道具、经典名剧、顺德名伶等方面的内容,还展出了包括粤剧史实、演出剧本、乐器、衣服等独具特色有代表性的展品。因为有的展厅没有开放、特设的顺福戏台也没有粤剧演出,况且我对粤剧的知识了解得很少,我拍摄到的镜头就不多。
不过,有两样东西令我感到兴趣:其一是主展厅墙上悬挂的《六国大封相》木雕。它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将家喻户晓的传统粤剧《六国大封相》戏剧场面与顺峰山公园群众性文化活动糅合,构成粤剧飘香、琼花焕彩的大型民俗风情画卷。其二是停泊在湖边的红船。红船是早期粤剧戏班来往珠江三角洲的交通工具和生活居所,因外部漆上红色,故称红船。通过融合粤剧等传统文化元素,让各地的游客,一进粤剧大观园便感受到穿越时空,粤剧艺术的魅力。
在室外方面,以仿古建筑修缮和景观提升为主。粤剧大观园内的岭南园林和仿古建筑群,是我游览中最感兴趣的部分。环绕于中心湖的独立仿古建筑单体,通过简捷的道路和水边连廊,组合成了一座美轮美奂的岭南园林景观。
一路走来,亭台楼阁、廊轩馆榭,一处接一处,一步一景,步移景异。以回归自然的园林规划为主题,在这些园林景物中包含了大量浮雕、木雕、彩绘、假山堆叠等传统工艺,细致入微,山石花草尽显水乡风华。它们采用了最具岭南古建特色,又能与园区建筑相协调的建筑材料,精挑细选,一砖一瓦保留岭南味道。施工工艺追求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把这庭院建得尽善尽美。小如连廊设置了宫灯、景窗,增加了彩绘,悬挂了戏曲脸谱;水边的连廊还设置“美人靠”,方便游客的参观和休憩。秀丽的风景,令游客感到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岭南粤剧大观园(黄胖HP拍摄)
粤剧和岭南园林,是广府地区的两大艺术瑰宝。顺德粤剧大观园以优雅的园林建筑、丰富的艺术展陈,带您穿越时空,领略岭南园林魅力,体验粤剧艺术乐趣。它们世代流传,闪耀岭南,名扬海内外。
(2021-06-14 08:58)
在有“百岛之市”和“浪漫之城”美名的珠海,有一处“亭亭玉立”于海面上的日月贝。它就是珠海市地标式建筑——珠海大剧院。我们在珠海最后参观的景点就是日月贝。
珠海日月贝位于广东省珠海市情侣路野狸岛海滨,人们在远远的地方就能望见日月贝。它是中国唯一建设在海岛上的歌剧院,它的落成结束了珠海没有大型歌剧院的历史。据介绍,2009年,珠海市有意在香洲湾打造中国第一座“海上歌剧院”,邀请世界顶级设计机构献策。北大博导陈可石团队以“地域性、原创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以超出想象的设计,完美表达出这座滨海城市的文化特征和浪漫情怀”,而获得了设计头奖。2010年4月28日珠海歌剧院动工建设,2013年12月29日主体结构封顶,2017年1月1日迎来首场演出。大小两贝,两大剧场,大可容1600人,小可纳550人,可以满足多样需求。资料说,这两个贝壳是按照100年的年限进行设计施工,可抵12级的台风,可抗8度烈震,抗震肩比港珠澳大桥。
从停车场走向日月贝,游人越来越多,日月贝已近眼前。这一大一小两组“贝壳”构成了歌剧院的整体形象,真不负标志之名,“珠生于贝,贝生于海”,依山傍海,气势恢宏,匠心独运,浑然天成。有力诠释了珠海拥抱海洋文明的情怀和城市精神特质。日月贝总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大贝壳”最大高度90米。白天呈现半通透效果,一到夜晚应该会像月光一样柔美。
我流连在日月贝的周边,从左、右侧草坪和花坛边,用不同的角度拍摄了这座神奇的建筑。
我出示健康码和检测体温后被允许进入大剧院的门厅,但没法去参观大、小剧场。珠海日月贝曾被命名为珠海歌剧院,首演之前,名称才最终确定为珠海大剧院。珠海大剧院采用世界先进声学光学设计和舞台工艺设计,能满足大型歌舞剧,音乐剧,芭蕾舞剧,交响乐,大型综合演出等需要。
在宇宙中,日月是最纯净的;在海洋里,贝壳是最美丽的。以鱼类美丽的鳍作为创意灵感的周边景观设计的建筑称为海韵城。海韵城是大型商业综合体。人们在吹着海风欣赏完日月贝的美丽造型,或是观赏完炫彩的灯光秀,或是观赏完艺术家们精彩的表演之后,往往会停下脚步,来到这里优雅地品鉴美食,悠闲地读书看电影,惬意地享受着美好的生活。
穿过海韵城,我们来到游艇码头的路边等车,海对面是繁华的珠海市区,古香古色的“得月楼”立于海滨;如果能乘坐游览直升机从空中看一下日月贝及四周的海与城,那该有多美妙呀!
珠海标志日月贝(黄胖HP拍摄)
(2021-06-10 14:47)
穿过“万方安和”我们来到珠海圆明新园中轴线西面的西洋楼景点。“万方安和”原建于雍正初年公元1726年,建筑平面呈“卍”字形,是中国建筑中仅见的一个特例。建筑物的条石基础筑在湖底,整个建筑孤悬水中,似漂浮于水面之上,取名“万方安和”以寓天下太平之意。此处现为有围栏的湖上平台,水中养有许多锦鲤。
西洋楼是建在长春园的一群欧式园林建筑,俗称西洋楼。它由海晏堂、远瀛观、大水法等十余个建筑和庭园组成。建于乾隆十二年至二十四年,建筑形式是欧洲时期巴洛克风格。西洋式主体建筑,楼顶装饰则采用中国古代传统的琉璃瓦。西洋楼群有几组人工喷泉颇为别致。
海晏堂是西洋楼群中最大的城堡,殿前的水池是其最大的看点之一:水池左右排列有十二只兽面人身像,也正是十二我国的十二属相,每白天黑夜先后轮着喷水各一个时辰,约两钟头。晌午時刻,十二生肖一齐喷水,起计时作用。据说,西洋传教士原设计的喷水雕像为裸体女郎,乾隆认为裸体像极为不雅,便以十二生肖取而代之,人们称之为十二星兽。在海晏堂的二楼,现设有艺术画廊展示。
远瀛观是西洋楼景区的主要景点,是西洋建筑群中的重中之重,在海宴堂的对面,位于高台上的即是远瀛观,中间是大水法,最南端是观水法。昔日这里曾是乾隆皇帝宠爱的香妃生活和娱乐的场所。整组建筑,外观气派,风格独特,大气磅礴,喷泉、汉白玉门柱上的精美雕刻构成一种浓郁的异国情调。
西洋楼是珠海圆明新园的网红打卡地点,与那边的红墙黄瓦的故宫式建筑不同,这里主体建筑是白墙蓝瓦,还有许多雕塑和园林、喷泉景观,处处充满欧式风情。它是圆明新园中最为惊艳的园区,由于区域位置相对偏僻,环境幽静,千万不可错过!
欧式园林西洋楼
(黄胖HP拍摄)
(2021-05-13 09:26)
梅州行的第二天上午是细细地游览这个客天下“客家小镇”。
梅州客天下景区——“客家小镇”是以梅州原生态的自然山水、深厚的客家文化为依托,集科研、教育、培训、生态、文化、休闲、度假、居住和旅游等为一体的客家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园。它是国内首个“旅游产业园”,占地面积约2000公顷,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客家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园。曾是梅州市“十一五”规划打造“世界客都、文化梅州”的重点工程,更是梅州走向世界的新名片。
清晨,当我漫步在客天下产业园——客家小镇的林荫道上时,当我走进其中的某些客家楼房进行拍摄时,我被这里的建筑与风韵给吸引住了,它让我停下脚步好好地去欣赏它。就像天地之和,在这里可以欣赏到保存完整、古色古香的客家建筑,如客家门楼、古朴的民居,还有围龙屋、土楼等。它们依山势而建,并配以悠悠的水车、弯弯的石桥,摆挂的古老器物及随处可见的壁画、雕塑,见证客家人千年迁徙的足迹。这些客家建筑被作为会所、客栈、餐厅等景区设施,正在为来这里的天下宾客提供服务。
此外,我们还可以观赏到现代化的西式建筑,如豪华国际酒店、教堂等。东、西方建筑风格、文化氛围之交融,使人宛如穿梭在不同的国度之中。
我清晨还穿过“小镇东街”——一排廊道式的小食街,去“作家庄园”、“圣人寨”,这里有一些客家小院落,雅致宜人。并可站在较高的地方,观赏半山下和山对面的建筑。
当然,客天下最为突出的特色是把生态资源与人工建筑相互协调统一的一起,处处体现山区美景及千年客韵。把新客家建筑融于山水之中,成为中国建筑文化的一处奇迹,更是一幅优美的中国客家民俗风景画。它再现了客家建筑的精髓,成为了体验客家民风、民俗的好去处。
梅州行之六:客家小镇,千年客韵(黄胖HP拍摄)
(2021-04-30 14:26)
梅州行的第一天傍晚,我们还走了泮坑风景区。车子停在高速公路高架桥下的停车场里,步行上坡,穿过一个小小的儿童游玩区,就到了一座水库边。石坊、石头和影壁上分别镌刻着三个名字“清凉山郊野公园”、“泮坑公园”、“泮坑客家文化揽胜园”,让我能记住的大概就只有“泮坑”二字。据说,正是因为有了泮坑水库(“泮坑明湖”),外加水库边的“长廊步道”以及山后的“登高路”、“泮坑公王庙”、“灵镇山河”摩崖石刻及飞瀑奇观等,于是便组成了一个“泮坑风景区”。
因为时间关系,导游只带我们看了一下水库、走了一段长廊,远眺了一会山水风光,自然还无法体验“胜境”之美妙。加上眼前特色一般的水库、长廊,对于脚履匆匆、走马观花的旅行者而言,自然就少了一些吸引眼球的东西。不过对我来说,我还是对此地心存某些喜爱的情愫。
我爱静,不爱动;爱山水风光,不爱那些人造的、喧闹的、做作的场景。而位于市郊的泮坑水库,作为梅城水源地,又是散步爬山的好去处,一直深受本地人的喜爱。若我也是本地人的话,我会选个时间到此喝一壶茶,看一本书;或是什么也不带、也不做,只静静地坐在水库边的长廊上,发呆它半天,那是很舒服的。如果不觉得疲惫,亦或可以绕着水库散步,或是去爬爬山,轻松一下筋骨,出一身大汗,也未尝不是个好的选择。
泮坑水库有160万立方米的储量,水质好,水色青润如玉;三面环山,林木苍翠,山风吹来感觉舒适凉快,空气也超好。
漫步在长廊上,看着这两头的亭子和两侧的柱子;看着水库里有人下去游泳,还要背个救生圈;看着对面不远处的岸边,家长带着小孩在嬉水……。面对这山幽水雅、湖光山色的风景,多数人还是会喜爱的。
据介绍,这泮坑明湖汇聚了黄沙嶂、清凉山、高观音等高山流水,山里边有飞瀑、有古寺、有亭子……,四处林木葱郁,山花烂漫,景致清幽,真算得上是一处胜境。
梅州行之四:梅南胜境,泮坑明湖(黄胖HP拍摄)
(2021-04-26 11:31)
一个月内走了两趟广东:一次是粤东梅州,利用双休日汽车二日游;另一次是珠三角动车四日游。对广东的总体印象是经济发达,城市繁华,但这些地方的景点似乎人造的多,自然风光的少。先说梅州行。
从厦门往梅州走的是高速公路,全程三个多小时。第一站游览的是梅州的“客都人家”,顺便自行去享用一下午餐。
客都人家是梅州的新地标,其全名是“客都人家康养文旅综合体”,于2020年12月25日正式开门迎客。作为全球首个以客家文化为载体的大型文旅综合体,客都人家自从动工以来就受到了全球客家人的关注。它的落成为梅州文旅市场、经济复苏带来新鲜血液。
客都人家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丙村镇,毗邻叶帅故居和梅江河,由上海翼天文旅集团倾力打造。项目计划总投资50亿元,总规划占地面积2000亩,是梅州市招商引资的省重点项目。据介绍,项目以客家建筑和文化为基础元素,古今结合,努力打造全球最大客家文化主题康养文旅中心。
客家人,一个历经沧桑,却永远前行、永远探索、永不停步的族群。历史上的客家人经历过五次大迁徙,从中原到东南方,从东南方到海外,客家人的步伐从未停止。在这悠长、艰辛的历程中,不断汲取、不断融合、不断创新,发展出独特的客家文化。梅州是世界客都,华侨之乡,拥有最典型的客家文化,最传统的客家风情。梅州客都人家项目正是以客家建筑为骨、客家文化为神、客家精神为魂,向游客展示了粤东地区最大规模的百年古建筑群以及13项国家级和省级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大家近距离了解和感受客家建筑和非遗文化的魅力。
在梅州这片秀美的土地上,有中原文化南迁的兴衰传承,有客家人漂洋过海的辛酸艰辛,更多的是客家人筚路蓝缕、开疆扩土的生活记录。在客乡老街上,有着木牌坊、先贤堂、金榜题名学堂、客都文化博物馆等民俗展厅,以及足球文化体验馆、石雕工艺馆、玉瓷工艺馆等多个展馆。徜徉在这时光的长河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客家人在这千年的历史中,创造了多少的文化瑰宝!
一个“客”字,是客家人对自己身份的认同,也是全球客家人感情共鸣的一个开关。一个“涯”字,道不尽千年的颠沛流离,诉不完千百年的“过番”情怀。唯有那一声声母亲的“归家”呼唤,让客家人魂牵梦绕。一袭千年客韵,一抹浓郁乡愁。在世界客都梅州,承载着浓郁底色的“客都人家”,正是客家人梦里原乡。
梅州行之一:世界客都,梦里原乡(黄胖HP拍摄)
(2021-04-15 10:51)
北港村是平潭岛上一个传统的小渔村,有400多户人家,家家户户都是石头厝。在我们福建沿海地区,人们通常把家或屋子称为“厝”,平潭石头厝与闽南的砖木或土木结构的“厝”不同,平潭岛上的厝是用石头砌成的,故名“石厝”、“石头厝”。
我们的旅游车停在半山的公路上,沿着石阶一级一级地向下走到海边。这一路上从高到低,我们站在高处俯瞰了整个村子。北港村的石头厝是依山而建的,层层叠叠的石头厝,高低错落,一座挨着一座,颇为壮观。面对此情此景,我不禁感叹起渔民们的勤劳智慧,他们在向海而生,享受着海洋赐予的同时,为抵挡海岛上时而肆虐的台风、海潮等各种恶劣天气,就地取材,利用海岛上特产的花岗岩、火山岩为主体材料,修建了一座座造型奇特的石头厝。这碉堡般的石头厝,以古朴亘古的身姿成就了布景般的原生态景致,它不仅是风情浓郁的独特民居,也是海岛祖先对抗海洋的生存智慧结晶。
往海边走,我们近距离地走到石头厝边,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这石头厝的地基、墙体是由花岗岩石块砌筑而成,甚至于门框、梁柱,几乎房子的主体部分都是用石头做成的。屋顶多呈“人”字形,不留风雨檐,然后再用拱形瓦片铺盖,并在上面压上数不清的石头,以防大风掀瓦。这种独特的石头厝,居住其间还冬暖夏凉。它被称之为没有建筑师的建筑,渗透着当地居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体现出渔民们的生存智慧,因而也成为平潭旅游的新名片。
在北港渔村走上一圈,我们不仅能领略平潭石头厝的独特魅力,而且对石头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平潭岛是“光长石头不长草”的海岛,风大浪急、时有台风、风暴潮肆虐,为了保护村子和渔船的安全,海岸边的驳岸、护堤、码头、避风坞等等都就地取材,用石头砌筑而成。这些用条石或不规则的乱石构筑的设施,有的已是年代久远,虽经台风、海潮、巨浪的不断折腾,却仍固若金汤,我真佩服海岛渔民们“斗天战地”的勤劳智慧。
目前海岛渔村正在转型,旅游事业的发展,游客在渔村用餐、购物、住宿,为村民带来一笔不小的收入。从传统捕捞到休闲观光,如何既保持渔村原味,又融入现代元素,吸引更多游客,自然成为了重要的课题。
离开北港渔村,我们还游览了一小段北部生态廊道。作为旅游观光道,这里有山的秀美、海的壮阔,也同样有渔村和石头厝。平潭石头厝是特色鲜明的历史遗存,它必将成为一张靓丽的名片。
再见,石头厝!再见,平潭!
北港渔村石头厝 (黄胖HP拍摄)
(2021-04-14 08:33)
从景区入口走向猴研岛是一条平坦的红色沥青路,它让小岛的山、海、石风光无遮挡地呈现在游客的面前,它们之间相互辉映,给人们带来绝佳的视觉冲击力。
猴研岛临海而立,常年受风浪侵袭,岛上怪石嶙峋,草木稀少,是平潭岛“光长石头不长草”的典型代表。由于地质构造和海水、海风侵蚀的影响,小岛上发育出众多奇特壮观的海蚀地貌形态,有着数不胜数的象形奇异岩石。整个猴研岛,放眼所及之处,皆为岩石。而这些岩石无一相似,各具特色。有的呈深红色,表面十分光滑;有的为深灰色,形状奇异;最多的,则是浅黄色大块头岩石,偶有一些绿色植物覆盖其上,顽强地生长了起来。
因为修了马路,让这座岛连上了另一座岛,于是整个景区三岛便串在了一起。错落分布的大石块,停泊在港湾的渔船、网箱,石头岸边的灯塔以及远处的石头厝人家,这是一片宁静的海岛。在传统的小渔村里,百姓向海而生,捕渔、养殖,信仰妈祖,远处高高山顶上大小的寺庙,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过往的故事,依然蕴含着慑人魂魄的魅力。
蔚蓝的大海,拍岸的海浪,吹拂的海风……,仿佛把人们的情思,穿过海峡,寄往对岸。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总有一天要回归到祖国的怀抱,相信这个日子不会太远了!
猴研小岛山海石(黄胖HP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