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soso张雯雯
soso张雯雯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5,701
  • 关注人气:7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标签:

巴黎圣母院

this

style

哥特式建筑

大钟

旅游

   儿时的漫画,高中的课文,都提到了这个哥特式建筑。我越发的觉得,一件东西,一座建筑,一个地方,有了它自己的故事,它本身也就成了故事,也因此吸引了许多想找故事的人。巴黎圣母院,因雨果笔下的吉普赛美女和丑陋的敲钟人闻名于世,正因为它有了故事,就如同有了灵魂,怎么看,都让人觉得它栩栩如生。

   参观了教堂内堂,环绕了外围一圈,我就循着螺旋的楼梯,去寻找那传说中的大钟。虽然知道它本无特别,但就为一个故事,却也因为这个,得到了意外的惊喜--巴黎城和塞纳河尽收眼底,这里竟然也是俯瞰巴黎的好去处。

 

巴黎圣母院正门,正值圣诞前夕,门前照旧摆起了高大的圣诞树

 

门前照旧有喂鸽子的老人,看到去过的人说,他每天如此

 

内堂

 

巴黎圣母院全景

 

通往钟楼的平台上小妖的雕塑,他也在俯瞰巴黎城吗...

 

巴黎圣母院上俯瞰巴黎和塞纳河

 

本无特别但又具有灵魂的钟

 

首尾呼应,到此一游~

阅读    收藏 
标签:

卢浮宫

胜利女神

巴黎

   嘿嘿,哈哈,呵呵,吼吼,终于见天日了~

   很久没写了,主观客观的原因。主观上,先适应回国后美好的生活;客观上,网络刚弄好...
不多说废话了,继续卢浮宫探秘吧~其实,如果没有提前做足功课就来参观的话,少数....算了,只有几件藏品我能认识。在卢浮宫里,没有浪费的空间,到处充斥着大师或小师们的作品,4个小时,马不停蹄,走马观花,还是不能够全部扫到,以至于看到最后,我真的有些审美疲劳了。贴一些可能比较有名的或能体现卢浮宫内部精髓的片子吧。 

 

卢浮宫地下一层的雕塑馆,其实整个场馆和布局就是一尊雕塑

 

垂死的奴隶

 

镇馆三宝之一 - 胜利女神,看书上介绍,左边的翅膀是后来照着右边的仿制的,但依旧可以看出胜利女神迎风翘首的生动姿态

 

进入一层的油画馆

 

镇馆三宝中的老大,外面罩着很大的玻璃罩,旁边专陪2名工作人员看护,虽然他们在聊天...我去的时候可以随意照相,但好多不自觉的人都开闪光灯...我试了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确实很神奇,从每个角度看她都是在笑的,但笑的感觉却又不同。总感觉她的笑可以看作很安详恬静,但换个方向又感觉笑有所思,很诡异...

 

大幅油画的展厅之一,油画之大确实震撼,尤其是每一个细节都让人讶异

 

一些学生

 

老爷爷穿的很干净,虽然临摹的不是很像,但贵在乐在其中

 

阅读    收藏 
标签:

卢浮魅影

卢浮宫

玻璃金字塔

巴黎

杂谈

   过年好!好像迟钝了些,没办法,一个人的春节,头一次觉得春晚里的“祝广大的海外华人新春快乐”是说给我听的。好在,好在快回归了。

   在巴黎的第一天里,我充分利用了晚上的时间跑到卢浮宫去照夜景,震撼!也可能是白天天气的原因,还是觉得夜晚灯光下的卢浮宫要比自然光下神秘魅惑许多。脑海中对卢浮宫的印象有三次,第一次是电影《卢浮魅影》,苏菲玛索夜晚穿梭于空无一人的卢浮宫,当时给我的印象,卢浮宫真大,而且晚上无人的时候,真吓人...第二次是爸爸跟我提到的华人设师贝聿铭和的玻璃金字塔,第三次是《达芬奇密码》,虽然没有看过,但这也丝毫不会减弱卢浮宫给我的神秘感觉。卢浮宫始建于13世纪,是当时法国王室的城堡,藏品中有被誉为世界三宝的《维纳斯》雕像、《蒙娜丽莎》油画和《胜利女神》石雕。进馆参观已经是第二天上午的事了,从玻璃金字塔入口进入,当时真的不敢相信自己正在走进明信片和电影中才能看到的建筑。进去,还是震撼!再次感叹,学艺术,法国乃不二之选!先贴外景,后续贴些馆内藏品,在卢浮宫买的资料书已经寄回国了,片子先上,批注待回国后补上,对不住了~(不过真不知道卢浮的片子要发几篇博文才能装下,尽量精简~)

 

 卢浮魅影(没带三脚架,全凭一双“灵巧”的手......)

 

 

 还是虚了,唉...

 

 

 

有些王室城堡的感觉

 

 

 

我当时在想,这些鸭子晚上去哪呢,昨晚上没见着他们啊,“噌”的一声,他们都飞走了...原来是鸟

 

这就是金字塔入口了,玻璃名牌上刻着Musée du Louvre,法语的名字更给人神秘的感觉,其实卢浮宫有若干个入口,但是可能排队的人们都和我一样,想领略一下虚幻变成现实的冲击吧。

 

进入玻璃金字塔,还在自己的虚幻中没有醒来~

 

 

 

阅读    收藏 
标签:

奥赛博物馆

塞纳

卢浮宫

巴黎

旅游

   在巴黎的第一个半天通过双脚利用的很是充分,从罗丹博物馆出来,赶往奥赛博物馆(奥赛的介绍见(一))。因为我去的是12月的第一个周日,所以好多博物馆都是免费的。据说每月的免费日,卢浮宫的游客.....我不想看人,所以才改了行程,去这几个对我而言无足轻重的博物馆先热身一下。转到闭馆后出来,第一次见到了塞纳河,夜色下的,很魅,可能是天气的原因,始终认为夜色塞纳要美于白天的塞纳。

 

这么有艺术气息的火车站,谁见过?

 

痛恨我自己找了画作没照名牌,现在只知道在美术书中看过,但作者和名字都......

 

奥赛的镇馆之宝之一,凡高的《自画像》

 

一层大厅

 

巨幅油画的数量与卢浮宫相比...没法比

 

艺术感极强的圣殿

 

魅一样的塞纳河

 

右手边的就是奥赛博物馆了。

阅读    收藏 
标签:

建筑

荣军院

博物馆

罗丹

巴黎

   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过到巴黎的念头,我是有过,但从来只是个念头,因为它离我是那么的遥不可及。但当遥不可及的地方就在脚下的时候,真的有些不知所措,真的。还好相机的照片顺序是不变的,我可以重温我的行程。说到行程,从来没这么费心过,我觉得我的缜密和逻辑性通过这次巴黎之行又提升了一大截。其实完全做好的计划,刚到了那里,就全部被打乱了,临时重新整编行程,很是锻炼人;再其实,计划不如变化,但事先还是要计划好的,这样再怎么变,心里总是有个准数的;再再其实,越是懒的人,在巴黎待的时间越长越好(前提是有足够的住宿预算),这样,不用计划,随心所欲,也很适合巴黎这个城市的步伐。怎奈何我没有预算,3天半,已经让我的全身上下没一处地方感觉是我自己的了,包括大脑,但精神上,恩,值得了。片子大多是纪实性的,毫无艺术感可言,愧对巴黎这个城市,但这样也好让大家了解真正的巴黎。12月初的天气依旧是灰暗,请大家忽略不计。介绍性的文字均由搜索得来,感谢提供信息的各路人才。

   到了巴黎,景点的话主要就是看博物馆,城堡,花园。第一天到了巴黎已经是中午12点多了,由于计划被全部改变了,先去的荣军院,它是法兰西“太阳王”路易十四时期的建筑。1670年2月24日路易十四下令兴建一座用来安置他的军队中伤残军人的建筑,从此荣军院“应旨而生”。现如今,这座荣军院依旧行使着它初建时收容安置伤残军人的功能。它同时也是多个博物馆的所在之地。法兰西帝国的始皇帝拿破仑一世的墓地也在这里。我只是从外面看个大概,博物馆和墓地都没有进去。

   出来后直奔一街之隔的罗丹博物馆,它收藏了丹的数千件雕塑作品,包括《思想者》、《吻》、《地狱之门》、《上帝之手》等。此外,馆内还藏有罗丹的许多插图、铜版画、素描以及罗丹本人收藏的艺术品。1916年,罗丹将其全部作品捐赠给法国政府,以换取政府为他提供住房和工作室。为此政府建造了罗丹博物馆,并享有对罗丹作品复制的专有权。1917年底,罗丹去世,而直到1919年,罗丹博物馆才正式建成。罗丹博物馆与其他博物馆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有一个漂亮的花园,大的雕塑都摆放在花园里。听说有的时候真品出国巡展的时候,会在原地放一个复制品以供参观。

   看了罗丹博物馆我认识的几件展品,在花园小憩一下,赶快奔赴奥赛博物馆。这座曾被誉为“欧洲最美的博物馆”的奥赛博物馆座落于法国巴黎赛纳河的左岸,与卢浮宫隔河相望。是当今巴黎三大艺术宝库之一,以收藏19、20世纪印象派画作为主,而雷诺瓦的加雷特磨坊舞会、梵高自画像、莫内的蓝色睡莲等作品都是镇馆之宝。 1898年奥塞博物馆的原址为巴黎通往法国西南郊区的一个火车站,但在1940年即已没落,闲置了约47年之后,1986年将火车站改建成奥塞博物馆。来不及参观下面几层的艺术品了,直奔顶层要看看梵高、莫奈等曾经出现在中学美术课本里的大作。

   第一个半天利用相当充分,虽然大多是走马观花,但这几处地方对我也只是鸡肋似的,本身对博物馆不是太感兴趣,所以也就凑个热闹而已了。感兴趣的小盆友们可以多留些时间好好品味大师给我们留下的艺术财富哈~

 

荣军院的正门?后门?我分不清,总之拿破仑墓就在这里面

 

另一个角度。荣军院的这个金顶很是显眼,在高处很容易就能找到它。

 

进入庭院内

 

从庭院出来,看到的不只是亚历山大三世桥(我心里总默念成亚历三大桥...),还有几个立志向齐祖学习的年轻人...

 

罗丹博物馆的后花园,罗丹的小别墅还是很雅致的

 

《情人的手》?查了半天也不确定这个我认为很有感觉的雕塑叫什么名字。但是两手指尖轻触的感觉,真的是让人过目不忘的。过多的文字我写不出来,大家们自己去百百吧。

 

《吻》,原型是不是罗丹和卡米尔?

 

我是个有思想的人...所以就跟思想者合个影。他的模特好像是个运动员,但是我们大多看见的是这尊雕塑的侧面,也会模仿,而且往往是把手杵到头上。这次看到了正面,才发现原来他的左右手都在左膝上,试了试,很不舒服的一个姿势。

 

写的多了,我写着累,脑子累,手也累,小盆友们看着也累,所以再次强烈建议大家,对哪方面感兴趣,可以去查一下,也会对片子有更深的了解。

    

 

 

阅读    收藏 
(2009-01-06 03:37)
标签:

杂谈

    布鲁塞尔的巧克力有名,有名到隔几步就能看见一个卖巧克力的店铺,在这里,我还见到了巧克力喷泉,不过看着就有些腻...许多叫不上名字的巧克力价格贵的惊人,饱个眼福罢了。

    周六开始低烧,咳嗽,这会刚见起色,唉,怕什么来什么,还是独自身在异乡。坚持!今年的冬天有些反常,本来我在的地方是德国冬天不会下雪的地方,但是已经至少3场雪了,昨天一夜的雪,就把温度降到了-11度,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布鲁塞尔的片子就贴这么多了,等身体好了,心情好了,继续贴巴黎的,大制作~~

 

巧克力店的橱窗

 

 

 

 

 

 

 

 

 

 

 

巧克力喷泉

 

这个不是巧克力,是一种甜的点心

阅读    收藏 
(2009-01-02 06:23)
标签:

杂谈

   (本来是德国时间1月1日刚过零点写的感想,不知哪的问题没有发出去)

   德国时间差3分钟零点的时候瞄了一眼表,哦,快到2009年了,其他感觉无。我这时还沉浸在刚刚看电视播的Andrew Rieu 澳洲演唱会当中,那喜悦和兴奋的气氛也多少感染了我,4万人载歌载舞,上网查了才知道这是转播而已...于是,我计划再过半小时可以睡觉了。忽然,听见外面礼花的声音,谁呀谁呀,旁边就是加油站啊,真是不懂事。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频繁,果断的关灯拉起窗帘,到处的小礼花让我站在了窗边。同时,看了眼时间,0点2分,哦,已经09年了,摁开电视,看到柏林也在放焰火。电视里和窗外的焰火让我有了些新年的感觉,可惜越是这样,就越称出了我的孤独。原来他们是在新年放焰火,让我想到了大年三十放花放炮的情景,到25号,这里只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周日,只有我,又只有我,独自度过本该喜气洋洋的一天。一年了,连个在家里的团圆年都没落着,更别提热腾腾的饺子和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了。值得吗?唉。只能告诉自己,以后再不许这样了,再不许一个人过中秋,过新年,过春节!

阅读    收藏 
(2008-12-25 05:03)
标签:

杂谈

   圣诞快乐!Merry Christmas! Frohe Weihnachten!

   正在看电视,这天真的有地方正在下雪,嗯,有圣诞的感觉。听着圣诞歌曲,看着摇曳的烛光和满脸喜悦唱歌的人们,好像也融入了这个异国的节日。

   其实德国的冬天并不冷,多数在3-6度左右,这里的人从来都是一条裤子过冬的。但唯独我去布鲁塞尔那天,赶上了到目前为止最冷的一天。贴些片子,不多说了。

 

风雪中的雕像

 

10分钟后,雪又停了

 

布鲁塞尔王宫

 

王宫的前庭花园

 

圣米歇尔大教堂,很像巴黎圣母院的正面,虽然比圣母院还高,但没有雨果那样的不朽著作,它也就不如圣母院那样有名。

 

市政厅夜景,本人觉得比不打灯的时候漂亮

 

 

 

 

阅读    收藏 
标签:

杂谈

   最近点儿背,被热水烫,被瓶子砸手指,被公车扔半路,最倒霉的,是

   “啊!”我的一声惨叫,女士没反应,继续移动重心

   “啊~~”无奈的继续惨叫,渴望引起她的注意

   “哦,对不起(德语说的)”

   “哦,没关系”怎么可能!我的脚趾没断吧?低头瞥了一眼,我赛,我的旅游鞋被杵破了...功力深厚的了得啊...这就是是我被一个140斤有余的女士的筷子般粗细的高跟鞋的跟儿踩到的一幕...

   好了,说正题,快圣诞了,哦,这不是正题,那等会再说正题,圣诞嘛,没什么感觉,但每当听到圣洁的圣诞歌曲的时候,感觉就来了,很神奇吧。恩,有乐感的人可能都这样......

   说正题了,其实欧洲走的多了,觉得都是那个样子,有些审美疲劳了,布鲁塞尔挺适合暴走的,一颗红心,一瓶白水,一包干粮,一个相机,这是我的装备,哦,忘了,地图!人各有志,我的志向就是在出去之前做好一切能做的准备(真伟大啊~)。说了半天,好像还是没说正题。不浪费大家时间了,贴些图吧。

 

很怀念北京,索性先贴长复兴门金融界的图以示我的心情。哦,发现国旗了?眼睛很好使嘛,

布鲁塞尔北站外就是那里的办公区,也有了与欧式建筑风格迥异的建筑,终于感觉自己是个现代人了~

顺便说一下,比利时的国旗是把德国国旗竖起来再把红黄条的顺序换下。

 

布鲁塞尔街区

再次重申,一个好的攻略是多么的重要,按秘笈指示,找到这个建筑的10层露台,可以看到布鲁塞尔的半全景。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这个,我真不记得是啥了,但我记得对面是麦当劳

 

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啊~~~~啊~~~啊~~~啊~~~,还是上面那个建筑的侧面

 

皇家广场,很有17、18世纪的感觉

 

国家法院

 

这个教堂的名字我也真的不知道

 

教堂里很温暖的样子,此时的我在风雪中一手撑伞,一手持相机,嘴里还叼着地图,在玩命的找角度...

阅读    收藏 
标签:

杂谈

    在布鲁塞尔,走了一天,也下了一天的雪,风雪交加中的我还是用相机记录下了点滴的回忆。在布鲁塞尔,欧洲经济共同体、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总部、世界劳联等数百个国际机构设于此。加上众多的外国使馆、银行和商号等,外籍人员占全市人口的1/4,并经常举行国际会议,所以就有了欧洲首都之称。布鲁塞尔是个双语城市,法语和荷兰语都有使用,但是,英语还是能走遍天下的哈,在布鲁塞尔也同样好使~想去布鲁塞尔暴走的同学,请看看Use-it网站,上面是当地青年人写的攻略和地图,超级好用,就连哪个教堂下面可以小便都写出来了...还有阿姆斯特丹的攻略。

 

路牌都是法语、荷兰语双语的

 

 

大广场是古代布鲁塞尔市的中心,大文豪雨果称其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广场”。大广场上最醒目的建筑就是布鲁塞尔市政厅,它是比利时最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整个建筑建于三个不同时期,经一再扩建增修,才到目前的规模。

 

 

 

 

市政厅上的浮雕

 

市政厅对面曾是法国路易十四的行宫,现为国家博物馆。

 

大广场是古代布鲁塞尔市的中心,大文豪雨果称其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广场”。

 

布鲁塞尔第一公民--小于廉,小男孩一泡尿浇灭了进犯者的导火索,拯救了全市居民,故立此像来纪念他。我去的那天可能是太冷的缘故,他穿上了衣服~ 据说国王之家 (Maisondu Roi) 收藏有数百件来自各地的尿尿小童的服装,可惜我那天没去看。

 

 

 

阅读    收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