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京剧
荀慧生
荀派
王紫苓
学京剧
|
分类:
中国戏曲
|
2019年8月9日上午,八十八岁高龄的荀慧生、尚小云早期弟子王紫苓先生示范荀派名剧《红娘》【南梆子】“一封书倒作了婚姻媒证”的身段。
忽然发现新浪博客已经不支持任何视频,只能直接贴B站的视频链接了:
王紫苓,1932年生人,8岁上由荀派大弟子魏效荀开蒙,1946年拜荀慧生为师,后又拜师尚小云,青年时更得到宋德珠亲授。早期独立挑班,建国后归入天津京剧院任主演,与厉慧良、张世麟合作多年。她唱念韵味纯正
想起来小时候我七八岁时去太原祖母家时,每天一大乐趣就是跟太原的小表妹在祖母家门口先锋商店存车处围起来的铁栅栏来回钻着玩。我们从来都是先把半边身子过去,不会先过头部,也就没卡住过。不过我小时候的先锋商店外观已经变了,不是图里那样了。2015年祖母去世,我奔丧回程前,专门回去已经变成工地的老宅旧址,发现先锋商店也变成工地了。
家在太原06:记忆中的五一路先锋百货商店
2016-01-12 董增红 太原道
提起先锋商店,在太原市市民中,大约只有40岁以上的人才知道。

先锋商店,全称太原先锋百货商店,位于五一路中段,精营东边街与西华门之间。往北走一站地是现在的山医大二院,往南走一站地则是五一路与府东街的交叉口,当年的五
(2018-02-20 00:25)
标签:
京剧
戏曲
道具
程派
程砚秋
|
分类:
中国戏曲
|
戏班旧谚云:宁穿破,不穿错。
戏曲舞美道具也是一样。
戏曲舞台上,轿子,小帐子,守旧……各有各的用处,不宜混淆。
近年很多剧团演出《锁麟囊》“春秋亭”薛湘灵的花轿都加宽膨胀成了“床轿”:

这“床轿”其实就是一守旧,跟楼帐、大帐没什么区别,若非有人扶着,还以为薛湘灵要从床上或者帐子顶上出来。
《战宛城》之楼帐:

《战宛城》之床帐:
(2018-01-13 14:44)
标签:
学京剧
京剧教学
流行演唱教学
声乐教学
京剧
|
分类:
中国戏曲
|
标签:
京剧
戏曲
民族文化
传统文化
古典艺术
|
分类:
中国戏曲
|
黄桂秋、金宗宪的《女起解》音配像里,金宗宪饰演的崇公道从戴枷时念叨“得,耐点烦儿吧”到“挑开挑开”这一段插入的是梅兰芳、萧长华《女起解》的静场录音里截取的,锣鼓经和萧长华的音色、音调都一模一样。这些处理对有残缺的录音在配像时来说是可以的,但一定要标明才是负责任的做法,免得误导后人。
十几年前我逛音像店时注意到发现一个现象,凡是做了音配像的录音,再出磁带时,磁带里的录音大部分已经变成了直接从音配像定稿版本转出的音频——其中很多在音配像定稿版本里插入了其他版本的剪接,比如完全是重新录制的锣鼓经,比如同一演员其他版本片段的插入(我没有买全那些磁带,不能统计,这方面需要大家的观察和判断了),而黄桂秋这个版本干脆把演员中途短暂换人——所以我更担心的是同名录音是否也被李代桃僵。
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音配像为了配像的顺畅,做一定的剪接能够理解;但是录音,尤其是实况录音,必须严肃,必须忠实于原来的版本。而事实上,音配像里已经出现不严肃的部分,比如梅兰芳《宇宙锋》全本实况录音的配像,实际上不是一次的录音,“修本”一折明显是梅兰芳单演时的实况录音,致使音配像定稿版本的赵艳蓉在“修
这很容易懂。看到很多人在主题为白事或灾难的微博里点赞,其中很多人被批评还喋喋不休坚持说自己是祝福的意思,怪别人不懂自己的好心。其实没必要强词辩解,取消赞就可以了。说到底,为什么会有礼仪这东西,就是为了明确沟通以免产生误会甚至严重后患,而不知礼绝不是加分点。若在职场或生意场往来人士间出现类似错误,可能就不是一句“出发点是好的”能管用的了。
母亲于寿宴当晚去世,到今天正满七七,也正是今年的中秋。这种巧合,若不是母亲这些年受苦太多,还真会以为是所谓的福分。
母亲1997年4月17号于上班路上脑出血后被同事送去铁路医院,因铁路医院CT损坏救治不及时,家人也不敢做开颅手术,落下了偏瘫的残疾。
从早期的半自理到最后半年的全身瘫痪,20年4个月又2天,包括去年春天那次可怕的骨折,这期间多少次的伤病危机都有惊无险,她强韧的生命力总是让家人们感叹。
这一次,油尽灯枯的她没有再创奇迹。
若真有来世,惟愿母亲幸福安乐,再无痛苦!
(2017-08-24 16:39)
母亲于周六晚8时18分去世,享年72周岁。当晚是她的寿宴,家人大都在身边。
母亲于1997年4月17日早上7:40前后赶补差班车时在白庙车站停自行车时突发脑出血,被同事送往第四医院,因当时第四医院CT坏了,延迟很久才送到二五四医院做CT,再送回第四医院治疗。我是下午16:10下班前才得知此事。当时没敢做开颅手术,只好等血块自行吸收。母亲21天才苏醒,声带完全不振动,连哭泣都无声。我用自己有限的声乐知识引导她让声带振动,重新能够说话。母亲偏瘫了20年,前期体质除了半身不遂外还极好,2015年1-2月暴瘦后体质迅速下降。2016年3月18日早晨7点多骨折,一直到2017年1月3日才敢拆掉夹板。最后半年完全失去了活动能力,握手都做不到,形销骨立,家人看着心疼,但是无能为力。
2017年8月19日晚8时18分,母亲于寿宴上突发心力衰竭,在救护车赶到前去世。
天堂不再有病痛和折磨。
愿来世还是母子。亲人还是一家人。
母亲千古!
(2017-04-20 00:18)
标签:
戏曲
越剧
徐派
越剧十姐妹
宗师
|
分类:
中国戏曲
|
看看那篇采访吧!老太太心里明白得很!
缅怀越剧宗师徐玉兰(1921.12.27-2017.4.19)!
新闻地址:
标签:
京剧
戏校
性别歧视
两性平等
潜规则
|
分类:
中国戏曲
|
昨天,几位资深的京剧内外行朋友聊起对“男旦”这个词的反感。
本来么,京剧艺术无论哪个行当,甚至主要流派的创始人都是男子,三四十年代之前旦角演员一直是以男性为主,女演员被称为“坤角”。
忽如一夜春风来,通过非法律条文然却坚定无比的行政干预,旦角男演员被彻底赶出历史舞台,新中国坐科的旦角学员全是女子,直到刘铮、杨磊、牟元笛、尹俊等的出现起,才偶尔有那么几起破例。而暂时没有本科只有专科的北京艺术职业学院也成为有志于成为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