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马大勇
马大勇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9,998
  • 关注人气:62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分类: 清诗研究
秋心三首(一、三)
秋心如海复如潮,但有秋魂不可招①。漠漠郁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当腰②。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斗大明星烂无数,长天一月坠林梢③。
我所思兮在何处,胸中灵气欲成云④。槎通碧汉无多路,土蚀寒花又此坟⑤。某水某山迷姓氏,一钗一佩断知闻⑥。起看历历楼台外,窈窕秋星或是君⑦。
【注释】
①秋心——苍凉萧瑟之心情。 秋魂——《楚辞》有《招魂》篇,此寓有悼念亡友、自伤身世双重意思。 ②“漠漠”句——所佩郁金香囊散发清淡的芬芳,弥漫臂间。比喻情操芳洁。 “亭亭”句——用《礼记'玉藻》中“古之君子必佩玉”句意,喻意同上。 ③“斗大”二句——隐喻无能之辈煊赫一时,而才士皆沦落不偶。《淮南子'说林训》:“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 ④“胸中”句——古人有“龙嘘气成云”之说,此比喻自己情思郁结沉重。 ⑤“槎通”二句——上句用晋张华《博物志》载海边居民摇船误入天河事比喻无法得知亡友消息,即《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意;下句见亡友坟茔而伤悼。 ⑥“某水”二句——亡友水逝,其姓名行迹皆将湮没无传,尤其可悲。 一钗一佩,一男一女,指生平琐事。 &n
分类: 清诗研究

马大勇   讲解
                        引 
当中国历史蹒跚地跋涉过漫长的封建之河、步入近代社会之际,中国文化的天幕上曾划过不少璀璨星辰,映亮着浩茫黯淡的夜空。龚自珍即是其中最夺目的一颗。早在十九、二十世纪之交,龚氏已被高度评价为“智足以知微”的一团污泥浊水中之清醒者并受到后来者的誉赞和推崇(谭献《复堂类稿'文集'明诗》)。是的,龚自珍的确是个目光犀利、思想锋锐、洞见封建大厦即将坍塌之先机的启蒙家和预知人。他凭藉一系列前辈的启迪及一己锐敏的感触嗅见了“悲凉之雾,遍被华林”之现实,疾呼“声音笑貌类治世”而其实“左无才相,右无才史。阃无才将,庠序无才士”,所以“乱亦竟不远矣”(《乙丙之际著议第九》)!如今回望他的这一些大音傥论,我们会不自禁地为其超常的预见而倾倒,甚且惊诧、悚然。全面谈龚自珍非本文所宜,这里仅略说其诗,文与词二体留待本编下册篇首弁言。
作为现代学术史研究中的清代诗人之一,龚自珍本应与其他杰出才士一样遭致淡漠不予置论的
分类: 清词研究

 


【题解】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纳兰性德是清代词坛的一个“异数”。所谓异数,不光指他以濡染汉文化未久的满洲贵介公子之身昂然屹立于清词坛坫,成为词之中兴期屈指可数的几座高峰之一,更由于在如今学界和大众皆普遍漠视清词的大背景下,纳兰独能赢得广泛的青睐,获致超常的“礼遇”。据台湾黄文吉教授的统计,1912-1992八十年间计有清词研究成果1269项,其中纳兰独得171项,仅次于另外一个更大的“异数”王国维而屈居次席(详请参拙作《十年来的清词研究》,《古典文学知识》2005年1期)。其后的十几年来,关于纳兰的研究更是风起云涌,恐怕早超过了前八十年的总和。降而论之,在梁羽生名著《七剑下天山》中,纳兰曾作为一个比较重要的配角出现,金庸《书剑恩仇录》里陈家洛与乾隆皇帝首次对话引

(2006-09-27 00:19)

以下《荒原词》1930

清平乐

故人好意,邀我来山里。久吸大城烟雾气,到此眼明心喜。

分类: 书边杂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