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京剧微信公众号试刊钟强 |
分类: 青衣道场 |
作为“青衣童儿”新浪博客的升级版,“青衣童儿京剧道场”微信公众号今天开始试刊。“青衣童儿京剧道场”微信公众号试刊期间将每天更新内容,逐渐将此号打造成为推广京剧艺术、推广京剧活动、推广京剧社团、推广京剧人物、推广杭州京剧茶座的平台,从多角度报道京剧事件,为我们共同的爱好营造一个艺术家园。
“青衣童儿京剧道场”微信公众号为:jingju20140808,敬请加粉!
标签:
杭州京剧钟强锁麟囊程派剧本 |
分类: 青衣道场 |
标签:
钟强杭州京剧京剧声乐京剧茶座张派 |
分类: 青衣道场 |
标签:
昆曲俞妙兰剧本 |
分类: 青衣道场 |
俞妙兰兄乃是家师洪云艳、叶鸣兰二先生学生。他大学毕业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随洪老师学习京剧小生,尤其在声音训练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后习昆曲转益多师,且主持“大华曲社”有年,为杭州曲友领军人物。数年前,妙兰告我已投中国戏曲学院深造,彼时即深感妙兰对昆曲之投入。今天蒙惠赐毕业文稿,洋洋大观也!其在“后跋”中阐述的“昆曲观”,准确说是“昆曲创作观”深以为然,而对目下所谓昆曲创作之批评也可谓一针见血掷地有声。
有感于妙兰兄之见地,未经本人许可于本博贴出,目的是唤起更多共鸣,妙兰必不以自主而罪我也!
标签:
京剧京剧茶座陈平一春秋配钟强 |
分类: 青衣道场 |
6月21日,著名琴师陈平一先生应宋宝罗老师女公子宋飞鸿女士的邀请来到杭州,特为到茶座参加我们的活动。活动的盛况“杭州京剧茶座”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4a5740101nnjv.html张晓莺老板有详细介绍。陈平一先生不仅为宋飞鸿伴奏,还为茶座票友友情伴奏各行当、流派的演唱,他的琴艺和人品受到茶座听众一直赞扬。
王辉老师与陈平一有同门之谊,当天也是全力辅助甘当绿叶。
我当天选择了《春秋配》的“二黄慢板”,但是一激动,手机录音居然没有开,幸亏沈田华也在现场录音,保留了这一份珍贵的纪念。
京胡:陈平一;京二胡:王辉;司鼓:李国玺;演唱:钟强
标签:
娱乐京剧扬州演唱会 |
分类: 青衣道场 |
扬州丁鹤林先生约我去扬州参加一个演唱会,因为央视有一个介绍“同光十三绝”的电视片要在扬州拍摄。央视来了一个拍摄组,大概其中要用到一些扬州现在京剧活动的内容,故此丁先生张罗其事,组织扬州本地京剧票友,还邀请了京津沪和江苏各地的名票,以及丁先生素常联系的一些票友朋友一起到扬州聚会。
两个小时高铁到镇江南,在车站与北京来的田胜强、顾丽娜两位见面,他们都是当年央视大赛的金奖,算来也13年未见。一个小时左右到达文津中学,活动就在校园内小礼堂进行。
我们到达的时候,化妆间的“角儿”们已经在紧锣密鼓准备中。有孙耀明、陈久珑、赵如琳、彭林刚、施贤良、张建新等都已经在化妆。门口遇见天津的孙志宏,我一下子叫出他的网名“痴余”;原镇江京剧团的高丽珠、蒋东豪老师是相隔7、8年再次见面,格外亲热,因为他们和洪老师、叶老师都很熟。
节目安排很丰富,二十几个节目,包括彩唱、清唱,既有票友,也有专业演员。活动主要的观众是学生,他们分批进入会场,半小时左右起立转场
标签:
京剧生死恨丹阳钟强 |
分类: 青衣道场 |
早就听说丹阳陆总的票房很厉害,这次趁去扬州活动的机会,在扬州活动之后赶往丹阳。陆总司鼓、王晓英老师京胡,其他文武场都来自上海和镇江。因为是手机录音,演唱的声音不是特别清楚,但是乐队的声音还是很清楚的。我唱得很一般,只是这堂乐队太整齐了,留一个纪念。
http://www.tudou.com/v/RwSnlBgXHjE/&rpid=9031977&resourceId=9031977_04_05_99/v.swf
标签:
京剧程派锁麟囊归宁发水研究 |
分类: 青衣道场 |
现在的演出是这样的:梅香上场,先做个大概介绍,然后薛湘灵带着大器出场唱摇板,和孩子对话,表现富贵小姐溺爱孩子的情状。哄完了孩子,登车游街,唱原板三句叫散,内作呼号声,众百姓鼠窜过场,薛湘灵等被大水冲散下。
一、舞台调度及主要身段
1、薛湘灵出场,梅香站哪边?
赵先生
标签:
京剧梅玉配马玉琪温如华正乙祠 |
分类: 青衣道场 |
标签:
京剧荀派杜十娘钟强京剧茶座文化 |
分类: 青衣道场 |
经“两宜堂”精心装裱,两幅字画精美出炉。
多年之前我排演荀派名剧《杜十娘》“归舟、沉江”两折,首演的服装是我拜托舅母用现成的印花真丝料裁剪缝制的。后因参加“和平杯”,遂请书画家戈宝栋先生为我根据荀先生的图片重新绘制样稿,由苏州名手“小裁缝”张斌先生精心裁制。这套服装虽是仿制,但是款式、图案、色彩尽量模仿老荀先生的风格,而且还在花丛中加钉水钻,喜庆绚丽的基调与悲剧的结局形成鲜明反差。
戈宝栋先生对京剧颇有研究,是我相识多年的老朋友。他曾经主持杭州昆曲学习班,我也参加学习过一个阶段。戈先生不但帮我设计了服装的样稿,还特为手绘“杜十娘”人物像一帧,并另赋“钗头凤”一曲,鼓励我弘扬荀派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