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一起拍电影张志远
一起拍电影张志远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967
  • 关注人气:1,07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标签:

杂谈

http://mmbiz.qpic.cn/mmbiz/2uUuZtxZNkUrHY5mZHuibs35xBLyNBLZKKuLU0GL3y5rrMDO2CnAibvLs8Cu9ww43zBs0mql9K9WM5FnVm3jXBgQ/0?wx_fmt=gif&wxfrom=5&wx_lazy=1


一个顶尖IP能创造什么价值?答案都在数据里 —— 《寻龙诀》16.82亿,《九层妖塔》6.82亿;《鬼吹灯之精绝古城》开播24小时网播量破1.7亿,上映16天,播放量破11亿。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2uUuZtxZNkV7z3tUVY67KBHq4kvYjE4ZbkOic5iaDeQxmzTibRicxAorw1Lx8NWKbb4omD0jibxsyPvX4TfP4mon13A/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


我们总结了这些年所有顶尖IP的共同点。无非是 ——原作强大的粉丝基础;极富魅力的人物设定;跌

分类: IT互联网

http://s10/mw690/001knbaQgy6U4570t9n89&690

如果说,中国电影今年的暑期档大战是从7月17日《煎饼侠》和《捉妖记》双雄大战才正式开始的,之前的《横冲直撞好莱坞》、《道士下山》都是预热;那么,互联网电影O2O大战是从今年由百度糯米挑起了3.7女生节到“718暑期大趴”等活动开始的,之前的一些电商补贴和低价促销活动也都是预热!

200亿元砸下去的第一响,百度糯米电影O2O凶猛进

什么?你还在你还在谈IP、互联网思维?BAT都在玩“生态”了!

当影视行业在争论互联网的各种O2O、大数据、大IP、产品经理等名词的时候,BAT却开始在大谈 “生态”圈建设了。例如腾讯在打造“泛娱乐“生态圈,阿里也把娱乐宝和淘宝电影票都注入阿里影业,打造电影生态。那么这个“生态”又是个什么鬼?又是个最新忽悠出来的概念吗?

不管怎样,影视行业要密切关注BAT的这些动向,就跟企业家看新闻联播了

标签:

股票

分类: 音乐营销
 看完《优秀制片人从一部30万的低成本网络电影做起》和《优秀制片人从一部300万的低成本院线电影做起》之后,你会想,这第三篇是不是该讲讲3000万的中等投资电影了? 
 先别急,如果把30万的网络电影比作是小学入门,那么300万院线电影就是初中提升,如果想上3000万电影的专业大学,还有个“高中”课程要上。这个高中就是“网络化、低成本、快速度、成批量”孵化IP这门课程。否则300万初中直接跳级到3000万大学会步子太大扯着蛋。因为这个台阶往上跳,就不再是单纯电影项目的操作技能和经验的提升,而是你对商业模式的把握。不明白商业模式,你很容易就像新手刚进赌场,前几把因为手气顺赢了几把,后面就会贪心压一把大的结果全输光。 
 所以,在你拍完几部300万投资的低成本院线电影之后,先别急着去做一笔大的,而是在300万这个层面上再配套学习一下商业

我们知道,苹果就是典型的产品经理模式,把冷冰冰的硬件变成了大师级的艺术品。所以大师艺术与产品经理模式不是矛盾的,而是可共通融合的。纯艺术则不可复制,纯产品则变得平庸。而对于电影来说,也需要像苹果模式一样把模块化给艺术地串联起来。两者完美的结合,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作品思维的传统导演和用户思维的产品经理的不同之处

作品思维的导演不愿意重复自己,更愿意找各种突破;而用户思维的产品经理乐意总结成功规律,并快速复制。传统导演的思维是做加法,尽量挑战各种不同类型的电影。而产品经理是做减法,尽量让自己成为某个类型片的专家,尽量把复杂的流程分解成一段一段可复制的简单化的操作。很多传统导演都不愿意拍摄续集,因为不想重复

分类: IT互联网
 传统导演是用“作品思维“来做电影,而产品经理是用“用户思维”模式来做电影,两个模式的出发点是两个极端。传统导演追求的是拍出好作品去引领观众;而产品经理讲究的是顺势而为,认为个人力量再强也抗不不过市场需求,所以要主动迎合观众,满足观众需求。

只有极少数人能成为大师,应鼓励更多人去做电影产品经理

不可否认,这个社会需要一批有责任感的大师去引领观众。但这个世界能成为大师的只有极少数人,并不具备可复制性。更糟糕的是很多注定成不了大师的人却只想拍大师电影,这就是造成国产大片类型单一化,并且低水平恶性竞争。

而广大观众的需求却很少有人愿意去主动了解,大师们都认为“主动迎合”是掉价的事。甚至,是一种堕落。所以这也是中国电影的冰火两重天现象的根源,一方面传统大片竞争过度,另一方面广大观众的需求没人去满足。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更

标签:

娱乐

分类: IT互联网

传统导演是“作品思维”,产品经理是“用户思维”

所谓“产品经理”是一个互联网的舶来词,电影行业被称为产品经理的是郭敬明,另一个是张一白。其实王晶也算是合格的产品经理。而传统导演都是“作品思维”,以作品为中心,很少去主动迎合用户。而“产品经理”这个称号的诞生,是在电影行业引入了互联网思维之后的一个叫法。

有别于“作品思维”,“用户思维”的产品经理们承认大师都是极少数的天才,不具备可复制性,并且是可遇不可求,甚至是不可遇也不可求的。所以这个行业不可能每个人都去走能成为大师的那个独木桥。而是干脆走另一条道路,从用户需求那一端出发,做满足观众并让观众惊叫的电影产品。

 

分类: IT互联网

长期以来,中国电影行业都是粗放式发展,各个公司之间也是粗放式竞争。大家都奔着一线大腕一线大片去,尤其是一些中小公司和新进入者由于经验和资源不足,盲目投资成为炮灰。最终导致低水平重复投资的传统大片市场恶性竞争,尤其是从今年春节档更是明显看出,大片拥挤,每一家都吃不饱,多部大片最后都是亏损的。

电影票房的高低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

今天的中国电影是一个冰火两重天的格局,一方面就是大片投资过度拥挤,而另一方面则是三四线城市观众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没有人去服务他们。所以但凡有适合他们的影片,例如《泰囧》、《大闹天

分类: IT互联网

其实像互联网思维模式做餐饮的黄太吉、西少爷、雕爷牛腩等就是典型的二流人才在三流市场做出一流公司的案例。”用二流人才,在三流市场,做个一流公司”,用更通俗的说法就是“农村包围城市”。

农村包围城市的经典案例:小米

这里面最经典的案例当属小米。当年小米做手机的时候,一流人才肯定都在摩托罗拉和诺基亚不愿意出来,所以小米面临的情况就是只能用二流人才。而在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的市场都被苹果核三星占领,没几人认国产手机。这个时候你要在北上广硬拼肯定会惨败,因为你无法扭转消费者的观点。你只能顺势而为,与大品牌错位竞争,找你的核心用户去。所以小米选择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主打二三线城市屌丝用户。然后用这些挖过来的二流人才模仿苹果和无印良品的高大

分类: IT互联网
相信每个人都有吐槽国产恐怖片的经历,一个又一个的烂片,还是有人心甘情愿一次又一次的被骗。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恐怖片这么烂?还有人去拍,还有人去看,那么是谁在拍,谁在看?又是处于什么心态去看?

因为国产恐怖片市场就是是典型的“三流人才在三流公司服务三流市场”,所以才被大家诟病。一流大导演和大公司都不屑拍这种片子,所以恐怖片这个没有天敌的市场,成为新公司和新导演入行的敲门砖,因为它风险较小,所以一些三流人才三流公司也能在里面折腾。但由于没人把它当做一个长久的商业模式,大家都是去投机取巧一把,所以恐怖片水平长期以来没有长进。所以但凡有二流人才进来就能做的很好!例如《京城81号》算是二流人才二流公司在一个三流市场做出了一流票房的奇迹。如果是一流人才做恐怖片会怎么样?如果当年周星驰的《回魂夜》放到现在,并能够公映,相信票房能过10亿没问题。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