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大学老师朱朱
大学老师朱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52
  • 关注人气:78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阅读    收藏 
标签:

转载


open and shut them打开手合上手是一首传统的美国童美国几乎每个小朋友都会唱。我大家表演的是由music together早教程改的版本。

open and shut them, 打开合上

open and shut them, 打开合上

give a little clap, 拍拍你的小手呀。

open and shut them, 打开合上

open and shut them, 打开合上

fold them in your lap,小手放在大腿上。

creep them, creep them, 爬呀爬呀

slowly creep them慢慢爬呀

right up to your chin, 爬到你的下巴上

open up your little mouth, 打开你的小嘴巴

but~~~~~~~~但是

do not let them in. 们进来呀。

 

wiggle and fold them,交叉

wiggle and fold them,交叉

give a little snap, 打一个响指吧。

wiggle and fold them,交叉

wiggle and fold them,交叉

give your head a tap, 拍一下你的

creep them, creep them, 爬呀爬呀

slowly creep them慢慢爬呀

right down to your knee, 爬到你的膝盖上。

tickle tickle tickle tickle 胳肢胳肢

everybody freezesneeze 每个人静止每个人打嚏。

 

是一首非常用的手指童适用于06的小朋友, 家长还可以自己创造各种版本,比如做很大的动作用很低沉的声音;做很小的动作用很尖的声音;用脚做打开合拢,然后脚慢慢爬上大腿;或者胳膊做打开合拢,等等。

music together是美国1987年由Ken Guilmartin 和Lili M.Levinowitz创立的音乐早教课程,是我接触过的最好的音乐课程。由mygym china(美吉姆)儿童早教公司引进中国。(http://www.mygymchina.com/course/kc.asp?classid=3)

music together所有的课程设计都是建立在儿童的心理学和音乐教育理论基础之上的。我会在以后的博客里面选择性的为大家介绍一些他们的童谣。


阅读    收藏 
标签:

转载

上海中学概况

  上海中学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直属的实验性示范性寄宿制高中,创始于1865年的龙门书院。

  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280余人,外籍教师达80人,海外留学人员30多人,全英语教学师资超过百人,中外学生3700余名(其中有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多名国际部学生)。

  校园全覆盖的有线网、无线网、MP网合一,建成体现现代科技发展前沿、促进学生基于数字平台探究的20余个数字化实验室,其中工程类数字化基础实验室、心理咨询实验中心、数字化音乐与美术中心等均属全国中学首创。



 

  学校被誉为一流大学的摇篮:本部毕业生全国重点大学录取率99%以上(2009年高达99.7%),进入全国“211工程高校90%以上,“985工程高校80%以上)。国际部毕业生报考欧美一流大学录取率超过75%;进入美国大学的学生,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进入美国排名前50名的大学;外国留学生报考中国重点大学录取率保持在95%左右;2009年,港澳台班毕业生100%被中国重点大学录取。

  校 址:上海市百色路989号(南大门:上中路400号)

  联系电话:021-64100430

  网 址:http://www.shs.sh.cn/index.html

 

上师大附中概况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创建于1958年,是上海市教委与上海师范大学双重领导的市首批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

  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280余人,外籍教师达80人,海外留学人员30多人,全英语教学师资超过百人,中外学生3700余名(其中有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多名国际部学生)。



  学校聘请上海师大、上海外贸学院、音乐学院等著名教授专家,参与学校课程建设,建立以外语和计算机为特色,包括自然、人文、实践和研究型课程在内的,有70余门课程组成的学校课程体系。

学校有着深厚的改革传统,特别注重课堂教学的探索与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校承担了国家级课程“实践教学民主,革新教学方式”的研究工作,教学水平稳步提高。2007年高考的一本升学率高达86%。

  校 址:上海市桂林路120号

  联系电话:64701528–339;64830671

  网 址:http://www.fz.shtu.edu.cn/asp/index.htm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概况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前身是南洋公学的附属中学,创建于1901年,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最早的新式学堂之一。

  学校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其中特级教师、高级教师60余人,区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20余人,区中青年骨干教师10余人,硕士研究生20多人。

  百年南模,以理科教学见长闻名沪上,但也十分重视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和使用技能训练。篮球、交响乐、科技、美育、国防教育和社团活动是南模中学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特色项目。



      南模中学每年将80%以上的学生输送到全国最好的大学。2008年考入北京大学1人,清华大学2人,复旦大学58人,交通大学70人,同济大学41人,香港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等全国知名大学18人。2009年我校计划招收全市推优生、自主招生、零志愿、名额分配、艺术、篮球特长生、境外学生、海外课程班学生等。其中高一新生10个班,境外学生1-2个班,与加拿大BC省合作的海外课程班2-3个(招收本国学生)。

  本部校址:上海市徐汇区零陵路453号

  本部周边交通:地铁四号线、49、50、733、932、111等

  联系电话:021-34690246

   南校区校址:上海市徐汇区天钥桥路1118号

  南校区周边交通:733、56、 178大站车、932、770等

  联系电话:021-64560292

  网 址:http://www.nanmo.cn

 

位育中学概况

  位育中学创办于1943年,创始人是著名教育家李楚材先生。1998年初高中脱钩,位育中学南迁至华泾地区,成为上海现代化寄宿制高级中学之一。自1999年起,学校进入“创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历史阶段,教育理念、教学质量又有大幅度提升,于2005年2月成为上海市首批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之一。

  位育中学历来以优质师资闻名于上海。目前,有高级教师59人(其中特级教师10人),一级教师60人,近几年来,学校优秀青年教师也纷纷崭露头角,在全国、市、区各级教学评比中屡获殊荣。



近年来,在传统的高考领域,位育中学成绩斐然。在近3年高考中:2004年有近80%的学生考入一本,考取北大、清华、复旦、交大、同济等名校212人;2005年75%以上的毕业生考入一本,考取上述名校学生200人,2006年,学校有76%的毕业生考上一本,有250余名学生考入名校。学校在各类学科竞赛中成绩突出,在全国高中数学竞赛、上海市应用数学竞赛、物理、化学、新概念作文等竞赛中,获得多项团体及个人奖项。

  校址:上海市位育路1号(徐汇区华泾地区)

  交通:公交718路、804路、714路

  联系电话:021-64960808(总机)

  网 址:http://www1.weiyu.sh.cn/po35/

 

上海市二中学概况

  上海市第二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有着厚实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优良传统。面对社会、经济的迅速的发展和上海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我们以勇于探索、务实创新、开拓发展、不断奋进的精神开创学校的新发展。

  办校特色是:“德育领先、基础扎实、人文见长、综合发展”。并形成了语文、外语、化学、人工智能信息技术、车模、合唱、舞蹈、篮球、乒乓等优势学科和特色项目。





上海市二中学相关信息

  校址:上海市永康路200号

  交通:公交718路、804路、714路

  联系电话:64726994

  网 址:http://www.shiers.cn/po/info/01/index.jsp

 

 

上海市南洋中学

上海市南洋中学概况

  学校创建于1896年,至今已110年,是中国人自主创建的第一所西式学校,校友中名人辈出,有文学家巴金,摄影家朗静山,外交家顾维均及黄葆同、殷之文等十四位两院院士等,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渊源和深厚人文底蕴的学校。

  目前学校已顺利结束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终期评审,根据区政府计划,学校将按照市级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标准进行高规格的改造。学校今年新高一招生10个班,仍然按区重点的分数线招生。

  近几年,南洋中学教学效果节节攀升,通过近几届连续三年的跟踪评估,在全区统测中,学生优秀率大幅度提高,高考10人中有9人达到本科,为北大、清华、复旦、交大、同济等高校输送了大批优秀学子,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及推荐生在高校获得好评,成为学生骨干。如毛成轶同学获得CCTY全国英语演讲亚军,周静、何芳等同学在清华大学学业成绩始终名列前茅,施嘉考入复旦后又被选拔去香港中文大学,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http://sh.zhongkao.com/z/szdgz/school/nanyang.jpg

  上海市南洋中学相关信息

  校址:上海市徐汇区中山南二路225号

  联系电话:64046642-215或216

  网 址:http://www.nygz.xhedu.sh.cn/WICRESOFT.PGS.PORTAL.WEB/

 
 

 

阅读    收藏 
标签:

杂谈

达喀尔行动纲领
全民教育: 
实现我们的集体承诺
 
世界教育论坛
通过的文件
塞内加尔,达喀尔, 2000 年4月26 - -28 日
ED-2000/CONF/211/1
达喀尔纲领
全民教育:实现我们的集体承诺
1. 我们,出席2000年4月在塞内加尔的达喀尔举行的世界教育论坛的与会者,保证为每个公民和每个社会实现全民教育的各项目标。
2. 《达喀尔纲领》是一项集体的行动承诺。各国政府有义务确保全民教育的各项目标得以实现并长期保持下去。要有效地履行这一责任,不仅需要各国国内开展广泛的合作,而且需要与地区和国际机构合作。
3. 我们重申按《世界人权宣言》和《儿童权利公约》的精神制订的《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宗滴恩,1990年)的目标,即所有的儿童、青年和成人均享有接受教育的人权,这种教育应能真正地和充分地满足他们的基本学习需求并应包括学会认知、学会做
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这种教育的目的是开发每个人的才智和潜力和发展学习者的个性,使他们能够改善生活和改造社会。
4. 我们欢迎国际社会在整个九十年代,通过下列重要会议对基础教育所作的承诺: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1990年),环境与发展会议(1992年),世界人权会议(1993年),世界特殊教育会议:机会与质量(1994年),国际人口与发展会议(1994
年),世界社会发展高峰会议(1995年),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1995年),全民教育国际磋商论坛中期会议(1996年)、第五届国际成人教育会议(1997年)和童工问题国际会议(1997年)。现在的任务是实现这些承诺。
5. “2000年全民教育评估”表明,许多国家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令人无法接受的是在2000年竟然还有一亿一千三百万儿童上不了小学;八亿八千万成人是文盲;教育中仍然普遍存在性别歧视的现象;学习的质量,价值观的培养和技能的传授均与个人
和社会的期望和需要相去甚远。青年人和成年人学不到从事高收入的职业和充分参与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如果不加快实现全民教育的步伐,各国和国际上减少贫困的共同目标就无法实现,各国之间和各国内部的差距将会扩大。
6. 教育是一项基本的人权。教育是可持续发展和各国内部和各国之间的和平与稳定的关键,因而也是有效地参与正在经历迅速的全球化的二十一世纪的社会和经济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实现全民教育的目标已刻不容缓。所有的人的基本学习需求能够而且必
须作为当务之急予以满足。
7. 在此,我们共同承诺一定要实现以下目标:
(i) 扩大和改善幼儿,尤其是最脆弱和条件最差的幼儿的全面保育与教育;
(ii) 确保在2015年以前所有的儿童,尤其是女童、各方面条件较差的儿童和少数民族儿童都能接受和完成免费的和高质量的义务初等教育;
(iii) 确保通过公平获得必要的学习机会学习各种生活技能来满足所有的青年人和成年人的学习需求;
(iv) 2015年以前使成人脱盲人数,尤其是妇女脱盲人数增加50%,所有的成年人都有接受基础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平等的机会;
(v) 在2005年以前消除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中男女生人数不平衡的现象,并在2015年以前实现教育方面的男女平等,重点是确保女青少年有充分和平等的机会接受和完成高质量的基础教育;
(vi)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确保人人都能学好,在读、写、算和基本生活技能方面都能达到一定的标准。
8.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出席世界教育论坛的各国政府、组织、机构、团体和协会保证做到:
(i) 动员各国和国际社会从政治上大力支持全民教育,制定国家行动规划,大大增加对基础教育的投资;
(ii) 在一个与消除贫困和发展战略紧密联系的可持续的和综合的部门规划框架内推动全民教育政策的执行;
(iii) 确保社会各方都参与教育发展战略的制定、实施和监督检查;
(iv) 建立起符合实际的,参与式的和负责的教育管理体制;
(v) 满足那些遭到冲突、自然灾害和动荡局面破坏的教育系统的需要,用促进相互了解、和平和宽容以及有助于防止暴力和冲突的方式开展教育;
(vi) 贯彻教育中全面实现男女平等的政策和策略,这需要我们改变态度、价值观和工作方法;
(vii) 把与艾滋病病毒/艾滋病作斗争的教育计划和行动作为当务之急予以实施;
(viii) 创造安全、健康、无歧视和资源分配公平合理的教育环境,使所有的人都能取得优良的学习成绩和达到明确的学习要求;
(ix) 提高教师的地位、积极性和业务水平;
(x) 利用新的信息与传播技术,促进全民教育目标的实现;
(xi) 在国家、地区和国际范围系统地监督检查全民教育目标与战略的进展情况;
(xii) 利用现有的机制加速实现全民教育的步伐。
9. 根据各国、各地区全民教育评估的情况,并根据现有的国家战略,要求各国至迟不晚于2002年制定国家行动规划或加强现有的国家行动规划。这些规划应当与更为广泛的脱贫与发展规划相结合,制定规划的工作应当更加透明和更加民主,应当有有关各
方,尤其是人民代表、社区领导人、学生家长、学生、非政府组织(NGOs)和社会各界的参与。这些规划要解决基础教育长期资金不足的问题,在预算拨款方面要有倾斜,以确保尽早和至迟在2015年以前实现全民教育的各项目标。这些规划还应提出明确的措施来解决目前仍没有学习机会的人所面临的具体问题,要坚决支持女青少年的教育和实行男女平等。这些规划应具体体现本文件中提出的目标与战略以及九十年代举行的一系列国际会议所作的承诺。各地区支持国家战略的活动应在加强地区和分地区的组织、网络和行动的基础上进行。
10. 各国的规划的有效和成功的实施必须有各国政府的强大决心和坚强的领导。然而,政治上的决心必须有资金作后盾。国际社会认识到当前许多国家没有足够的资金,不可能在可以接受的限期内实现全民教育。因此,必须由双边和多边资助机构,包括世
界银行和地区开发银行以及私营部门筹集新的资金,最好是赠款和惠助金。我们强调任何对实现全民教育作了严肃承诺的国家都不得因资金不足而贻误这一目标的实现。
11. 国际社会一定要实现这一集体承诺,它将立即开展一项全球性活动来制定有效支持各国的全民教育工作所需的战略,并为其筹集资金。这一行动的具体方法包括:
(i) 增加对教育、特别是对基础教育的外来资助;
(ii) 确保外来援助有更大的可预见性;
(iii) 加强捐赠者之间更有效的协调;
(iv) 加强全部门协调统一的工作方法;
(v) 为促进基础教育,更早、更多和更全面地减轻债务和/或免除债务,以减轻贫困;
(vi) 对实现全民教育的各项目标的进展情况进行更有效、更规范的监督检查,包括定期的评估。
12. 许多国家的情况已经证明各国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上切实有效地开展促进发展的合作所能产生的结果。因此,为使各国所采取的有力措施尽快取得成果,可以而且应当加强国际上所给予的支持。同时,还必须向措施不力的国家--包括处于转型期的国家、受冲突影响的国家和危机后的国家--提供所需的支持,使它们更迅速地朝全民教育的目标迈进。
13. 我们将加强国际的和地区的主管机构,以明确体现这些承诺,确保《达喀尔行动纲领》被列入每个国际和地区组织,每个国家立法机构和每个地方决策机关的议事日程。
14. “2000年全民教育评估”强调指出:全民教育最严峻的挑战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南亚和最不发达国家。因此,应当在不拒绝向需要国际援助的国家提供国际援助的同时,优先考虑援助上述地区和国家。对处于冲突中或正在进行重建的国家也应当特别
注意帮助它们建立起能够满足所有学习者需求的教育体制。
15. 实施上述目标和战略,需要立即动员各国、各地区和国际上的有关机构。为了切实有效地发挥作用,这些机构应当共同参与,并尽可能利用已有的力量。它们将吸收有关各方的代表和有关合作伙伴参加。并采取透明而负责的方式开展活动。它们应当全面地贯彻落实《宗滴恩宣言》和《达喀尔行动纲领》的精神。这些机构的职能是在宣传、动员一切力量、督促检查和推广、交流全民教育的知识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16. 全民教育工作的重点在国家这一级。将加强或建立国家全民教育论坛,以支持实现全民教育的任务。所有有关的政府部委和本国的民间社团都要有计划地参加这些论坛。论坛应具有透明度和民主性,应当成为本国各级的实施框架。各国应至迟于2002年
拟定全面的国家全民教育规划。对那些有较大困难(如各种危机或自然灾害)的国家,国际社会应提供特殊的技术援助。每个国家的全民教育规划将:
(i) 由政府领导部门与本国的社会各方直接和系统磋商后制定;
(ii) 吸引所有发展合作伙伴的共同支持;
(iii) 具体提出实现全民教育六个目标的改革;
(iv) 建立持久的财政框架结构;
(v) 有一定的时限并侧重于行动;
(vi) 包括中期指标;及
(vii) 通过纳入全国的发展规划和进程,与所有的发展工作相配合。
17. 这几个方面的工作和一个可靠的规划确定下来之后,国际社会的合作伙伴便可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每个合作伙伴将根据各自的相对优势支持各国的全民教育规划,确保解决资金方面的不足。
18. 支持国家全民教育工作的地区活动,将以现有的地区和分地区组织、网络和活动为基础,必要时可以增加。各地区和分地区要确定一个主要的全民教育网络,成为具有明确的全民教育职权的地区或分地区论坛。社会有关各方和其它地区与分地区组织的
系统参与和协调十分重要。这些地区和分地区全民教育论坛将与国家全民教育论坛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并向其负责。它们的职能是:与所有的有关网络配合;制定和检查地区/分地区的目标;宣传;开展政策对话;促进合作伙伴关系和技术合作;交流先进经验和吸取的各种教训;检查和汇报工作情况;及促进筹资。将利用地区和国际支持加强地区和分地区论坛及有关的全民教育机构,尤其是在非洲和南亚地区。
19. 教科文组织将在协调全民教育合作伙伴和保持其合作热情方面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将每年召开一次高级别的、小型的和灵活的小组会议。它将作为加强政治决心和动员技术和财政资源的手段。在教科文组织的教育规划研究所
(IIEP)、国际教育局(IBE)、教育研究所(UIE),以及特别是在统计研究所的监测报告以及地区和分地区全民教育论坛提供的信息的基础上,它还将是一次检查全球社会是否履行在达喀尔会议上所作承诺的机会。这一小组将由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政府、社会各界和发展机构的高级领导人组成。
20. 教科文组织将负责小组秘书处的工作。它将调整其教育计划,以便将达喀尔会议的结果和优先事项作为自己的工作重点。这要求负责达喀尔会议上通过的六项目标的六个小组一起参加。秘书处将与其它组织密切配合,并可能向它们借调工作人员。
21. 实现全民教育将需要各国追加经费以及双边和多边捐资者为教育增加发展援助和减少债务,估计每年需要大约80亿美元。因此,各国政府和各种双边和多边捐资者,其中包括世界银行、地区开发银行、社会各界和各种基金会做出新的和具体的财政承诺
是极其重要的。
2000 年 4 月 28 日
阅读    收藏 
标签:

杂谈

  回顾1999年,高考扩招的第一个年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增幅达到42%,这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主动安排增加招生人数最多的一次。同一时期,全国各大新闻媒体上“今年全国高等教育招生大幅增加”的通栏标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高校扩招成为1999年最受老百姓欢迎的教育政策之一。

  时至今日,再回头看扩招,几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扩招的速度确实快了。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说:“从1999年至2005年每年递增25%左右,远远超出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这不能说是一个理想的科学发展。2007年,普通高校大概1900多所,一半以上是扩招后新增加的学校,其中一大部分是中专升上来的,理念、制度、师资、设施等各方面准备都不足。”

  十年间,高考扩招从大受欢迎到引来争议,许多人不禁要问:我们的高考扩招是对了,还是错了?更有许多专家学者开始回顾这段历史,总结其中的成败。

  扩招是为了拉大内需吗?

  说起大学扩招,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就是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汤敏一度被冠名“扩招之父”,在中国高校大举扩招之前,他曾经以个人的身份向中央寄了一封信,陈述扩招的五大理由。

  无疑,他的谏言提得正是时候。从那时起,中国高校开始了一轮步伐最大、持续时间最长轰轰烈烈的十年扩招。

  时至今天,汤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仍然能够一口气说出五个理由:其一,当时中国大学生数量远低于同等发达国家的水平,18~22岁适龄青年入学率仅为4%;其二,1998年国企改革,大量下岗工人进入就业市场,如果大量年轻人参与竞争,就业将面临恶性局面;其三,国家提出保持经济增长8%目标,扩招前经济增长率为7.8%,急需扩大内需,教育被认为是老百姓需求最大的;其四,当时高校有能力消化扩招,平均一个教师仅带7个学生;其五,也是最重要的,高等教育的普及事关中华民族的整体振兴。

  以扩招拉动内需,可行吗?也许,很多人不知道有这样一个插曲。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1999年时任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回忆当年,他说教育部要北大教科所花了一个星期时间对此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提交了一个报告,研究结果表明教育拉动内需的排位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排在第一百零几位上,微乎其微。

  既然扩招不是为了拉动内需,那扩招究竟让中国收获了什么?

  2009年8月,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接受中央主要媒体采访时回顾了建国六十年来我国教育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其中他明确指出,今天的高等教育走入了大众时代。

  可以说,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时代,扩招起到了关键作用。

  那么,大众时代到底意味着什么?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项贤明教授指出:“高等教育大众化首先意味着文化权利,特别是高等文化权利的下移,这表现在我们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这意味着接受高等教育不再是社会极少数人的特权,而且知识分子的社会身份也正在从精英走向平民,这带来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融合。近年来,一系列‘学术明星’的涌现,就是最好的说明。”

  扩招成败不能简单而论

  简单地讨论“大学扩招十年”的成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针对扩招及扩招后出现的问题,众多专家学者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我们用10年时间走过了其他国家30年、50年的历程,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 教育部部长周济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步跨得正好是时候,我认为意义特别重大。将来过几十年回过头看,会更加体会到它的意义。

  一个时代的到来,也应该带来一代观念的更新。纪宝成校长认为:“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是对的,生源文化素质下降在大众化进程中是正常的,问题是我们在招生上‘宽进’了,但在毕业上没有真正做到‘严出’。我们扩大招生,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以后,在教育内部应当有全方位变革的跟进,同时也应该是社会的一场深刻变革,社会就业的观念、就业方式、户籍管理制度等等都要进行调整。”纪宝成校长还指出:“扩招引起了思想的大解放。钱是用到教育上来了,土地增加了,教育设备更新了等等,没有扩招做不到这一点。这对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将会长期发挥作用。”

  同时,也有不少学者认为,把当前大学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学风浮躁、教学质量下降、就业难等等,不分青红皂白通通归咎于扩招,是不公平的。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认为,大学扩招是一个牵涉面很广的工作,需要明确很多问题,例如扩招的重点是普通高等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扩招所需资金是靠提高学费标准,让老百姓买单,还是由政府、社会、老百姓合理分摊?每所学校的扩招计划是由政府作出,还是由学校根据办学条件自主决定?怎样的扩招速度,既能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又能满足社会的人才需要?

  有学者主张,对于中国的十年扩招,不能站在问题上看问题,要在发展中看问题,最终方向是一定的,就是要从量变向质变,从外延向内涵发展。后一个十年,高等教育走向何方?中国学者认为,关键是大学如何从“以外延扩张为主”,走向“以内涵改进为主”;中国大学在长时间的“量变”之后,如何迎来一个质的飞跃。毕竟,失去了质量这个核心和前提,大学所具有的任何外在繁荣都将失去意义。

 

http://s9/middle/56ab663bga025bce02b98&690

 图片来自麦铃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454073403(图文无关)
阅读    收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