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学法指导 |
古代“病”字用法例释
在文言文中,“病”的用法约有四种。现以例逐一释之。
(一)
标签:
文化土山《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山名 |
分类: 事物考源 |
古诗文中的山名
我们今天所说的“山”,是对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的统称。但在古代,人们却根据构成隆起部分的物质、状貌、部位等不同而分别命名,故山的名称也就多起来,如阬、岘、巘
标签:
365意象 |
标签:
数学知识耳力乘法分配律《游褒禅山记》林黛玉教育 |
分类: 学法指导 |
巧用数学知识
张旭
在古代诗文中,有些词句包含着数学知识和原理。遇到这类诗文时,大家可用数学的方法去解读。
一、用加法。在古诗文的数字表达中,如果两个数字之间带一“有”(读yòu,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又”)字,就等同于“加号”。如:
①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②为字共三十有四。(《核舟记》)
“二十有一年”,就是“二十年”再加“一年”,即“二十一年”。“三十有四”就是“三十”再加“四”,即“三十四字”。
二、用乘法。古诗文中,有些小数在前、大数在后且连写时,常常表示相乘的关系。如:
①正见当垆女,红妆二八年。(李白《江夏行》)
标签:
折柳长亭雨霖铃柳色柳永南浦教育 |
分类: 事物考源 |
古代表“送别”的词语
张茂昌
祖帐: 临时为出行者饯行而设在郊外的帷幕叫“祖帐”,也叫“帐饮”。如:“祖帐管弦绝,客帆西风生。”(刘禹锡《始发鄂渚寄表臣》)“都门账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柳永《雨霖铃》)
由“祖”字组成的表“送行”的词语还有:祖送、祖饯、祖筵、祖席等等。
折柳 :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如:“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今宵酒醒何处
标签:
冷箭水火棍员外脖项燕青梁山教育 |
放冷箭燕青救主
张茂昌
【引言】卢俊义被赚上梁山,迁延两个多月才下山。这段时间,家中妻子己与李固勾搭成奸,燕青被赶出家门。乞讨为生的燕青路遇主人,告之家中变故,劝他千万别回家,回家必遭毒手!卢俊义根本不信,还打骂燕青。回家后果被官府捉拿下狱。李固出五百两黄金要狱卒将卢害死,柴进出金千两,才判杖脊二十,流放沙门岛。押解公人董超、薛霸在树林中要杀死卢俊义。薛霸举起水火棒时说:“你家主管(指李固)叫我们路上结果你…… ”卢俊义听了,悔恨交加,泪如雨下,只好低头受死……
【片段】薛霸两只手拏起水火棍望著卢员外脑门上劈将下来。董超在外面,只听得一声扑地响,只道完事了,慌忙走入来看时,卢员外依旧缚在树上;薛霸倒仰卧在树下,水火棍撇在一边。 董超道:“却又作怪!莫不使得力猛,倒吃一交?”用手扶时,那里扶得动,只见薛霸口里出血,心窝里露出三四寸长一枝小小箭杆,却待要叫,只见东北角树上
标签:
排比安塞腰鼓短语泥塘段首教育 |
分类: 学法指导 |
排比的类型
排比,就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关联、语气一致的短语、句子接连着表达出来,以加强语言气势、表述深刻思想、抒发激越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它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短语排比。如《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
二、句子排比。如《安塞腰鼓》:“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作者利用句子排比,从速度、声响、色彩等方面,把安塞腰鼓所表现出的力与美演绎到了极致。
三、段首排比。就是将相似的句
标签:
元杂剧楔子参军戏老旦张茂昌文化 |
分类: 理论研究 |
元杂剧的结构和角色
标签:
参军戏行当南戏老旦生角文化 |
分类: 理论研究 |
简谈我国戏剧角色行当的演变
张茂昌
提起我国戏曲的角色行当,大家就会想起生、旦、净、末、丑。殊不知,这种分工是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不断完善,逐渐形成的。
秦汉时,民间出现了初具表演成分的“百戏”(角抵戏)。它包括歌舞和各种技艺(杂技、魔术、说唱、武术等)。秦二世曾在甘泉宫“作角抵俳优之观”,汉武帝还演出角抵招待外宾。但其角色很简单,只有两个人表演,无明确的行当分工。
到了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较有名的是《踏谣娘》,表现一位美妇的怨苦之辞。女子最初由男子扮演,后改为“妇人为之”,公共舞台上第一次出现了女演员,这就是后来的“旦”角。有的《踏谣娘》还加了一个“典库”角色,讨债索帐,以衬托女主角的苦情。
唐代,出现了由先秦时期优伶表演发展而来的“参军戏”。它是十
标签:
古诗神女庙花须新五代史诗文彭城文化 |
分类: 理论研究 |
大家在阅读古诗文时,常遇到“无赖”一词,且每每出现理解上的偏差,从而导致对全篇诗文的正确解读。为避免此现象,现对古诗文中的“无赖”做一肤浅解述 。
一. 凶狠狡诈、蛮不讲理
①“凶悖无赖,狠戾不仁。以密反于荥阳,缘坐亡命,招集无赖,抄劫县之间,众将四五千。”(《大唐创业起居注》)
②“(柳敬亭)所十五,犷悍无赖,犯法当死。”(《柳敬亭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