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信凤A
李信凤A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35,072
  • 关注人气:7,7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2022-04-13 21:52)
标签:

李信凤作品

国画

收藏

分类: 李信凤国画作品汇集



   新作四幅
          作者:李信凤
          画芯:绢
          画芯尺寸:直径42cm。  托裱尺寸60X60cm

阅读    收藏 
标签:

国画

文化

分类: 艺术简介
     各种证便是各种标签,人生不停地给自己贴标签。





     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真心不易,申请资格(积分制)的道路只有经历过的人 才知到其中的艰辛。
   当具备申请资格走流程时:审核公示,再审核公示历时7月有余。然后是时事政治学习,画理画论学习,提交学习心得等等又耗时近9月。
   好在进行的过程也是再学习的过程,通过学习验证,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加入中国美协是专业的认可,得到社会认可 需终身为之奋斗。
所幸本人心态极好,对于绘画 喜之爱之、不亦说乎,乐在此中,一切顺势而为







阅读    收藏 
标签:

李信凤作品

分类: 李信凤国画作品汇集

临李公麟维摩演教图(52x280)厘米.
阅读    收藏 
(2021-11-22 12:13)
标签:

国画

分类: 李信凤国画作品汇集
近作小品












阅读    收藏 
标签:

转载

分类: 见好就收
学习了

《韩熙载夜宴图》所用的均为天然矿物颜料,虽经历千年仍闪烁着神秘的宝石微光,散发无穷魅力。它的设色更是“薄中见厚”的最佳范例:渲染得法,有厚中生津,染不露痕的明净效果。所谓绚烂之极,仍归自然。

 

厚中生津----石色平涂

石色又称金石之色,指天然矿物质颜料如朱砂、朱膘、石青、石绿、石黄等。水色又称草木之色,比如花青、胭脂、藤黄等。石色水色的区分有一些模糊地带,比如赭石是石色,但因其细腻透明,会当作水色运用。后又以石色泛指覆盖色,水色泛指透明色。

我珍藏一些天然矿物颜料,即便经历千年,它们依然会闪烁宝光。

 

 

《韩熙载夜宴图》的石色平涂均使用了勾填法,即空出墨线,只涂空白处。并且,所有着色不产生笔触,平整通透。石色稍稍高出墨线,令墨线更有“力透纸背”之感。正所谓色不碍线,色线交相辉映。

清•沈宗骞《芥舟学画编》所述:“金石是板色,草木是活色,用金石必以草木点活之,则草木得以附金石而久,金石得以籍草木而活。”石色容易板,为了使板色变为活色,需用水色打底。

例如几处石青石绿——人物的衣服、椅子靠垫,色彩变化微妙,我分别用了不同水色打底,有的用墨,有的用汁绿、花青、赭石,再层层敷上石绿石青。并衬于画的背面。之后用清水小心洗擦,使石色脱尽火气,浓艳沉着。

蛤粉

《韩熙载夜宴图》的白色使用了蛤粉,它没有锌钛白这么白,是偏暖的白。但蛤粉的细腻程度、覆盖性都远胜锌钛白,淡淡的一层也能覆盖低色。蛤粉很难涂匀,因为它湿的时候全透明,干了才白,非常不容易判断深浅。告诉大家一个小窍门,在蛤粉里加点锌钛白,这样就比较容易掌握了。

蛤粉的调配方法:



阅读    收藏 
(2021-09-22 15:15)
标签:

李信凤作品

图片

收藏

分类: 李信凤国画作品汇集
有承前才有启后,得传承再创新。青绿山水在绘画史上始终有一席之地。

作品尺寸:41*140cm


作品尺寸140*69cm

作品尺寸140*69cm
青绿山水 山清水秀,色彩厚重,观之喜悦。
三幅作品都用仿古绢为材料,分别运用:平远法、高远法、深远法。

阅读    收藏 
(2021-08-20 10:22)
标签:

李信凤作品

收藏

文化

分类: 李信凤国画作品汇集
欢鹿白桦林
作品尺寸:180cmX98cm
夏已渐远,秋色渐近,霜至叶红,银柳朵白 印桦林。


阅读    收藏 
(2021-05-25 21:18)
标签:

国画

分类: 李信凤国画作品汇集
又到枇杷香甜时


阅读    收藏 
(2021-05-24 10:29)
标签:

国画

分类: 李信凤国画作品汇集
傲霜东篱清香远











阅读    收藏 
标签:

文化

国画

分类: 李信凤国画作品汇集

   金陵之古  牛首烟岚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也是金陵标志之一牛首山又名天阙山,也是金陵四大名胜之一,古有牛首烟岚、献花清兴、祖堂振锡等金陵美景,现作为佛顶骨舍利供奉地佛顶寺。接到创作任务时 第一时间想到:南京人素有春牛首、秋栖霞美誉。牛首山的春天美轮美奂,生机盎然。山间云雾缭绕、山谷幽深,云雾缭绕中的佛顶塔仿佛天上宫阙。于是,作品画面构图里树木葱茏,满山桃花,佛顶塔在岚气环绕中犹如仙境一般,远处红霞满天似佛光普照。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脍炙人口的诗句来源于六朝古都十里秦淮,乌衣巷口。来燕名堂说的是南京夫子庙乌衣巷内东晋时期王谢故居的"来燕堂"。东晋时代以王导、谢安为代表的两大家族人才辈出,他们权倾朝野、文采风流、功业显著而彪炳于史册,故有"王谢"合称。唐朝诗人刘禹锡一首《乌衣巷》更是脍炙人口,使朱雀桥和乌衣巷成为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金陵地标。海棠是解语花,海棠与燕子也常常被诗人讴歌:柳色初深燕子回,猩红千点海棠开。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深院”等


本人参与创作的二副四十八景作品有幸被选送上党员学习强国平台。
阅读    收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