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标签:
赤壁吴宇森金城武梁朝伟杂谈 |
分类: 观感影评 |
吴宇森导演之前给人留下最深的光影印象,当然是枪林弹雨,兄弟情谊,所以当初听闻他要拍《赤壁》,脑中浮现出的却是他本人最得意的作品《喋血街头》,生怕他同样会拍得非常“浓情蜜意”,以至矫情,更巧合的是,由于周润发的退出,这两片都是梁朝伟担纲主演。梁当年的演出用力过度,有点做作(这一点他自己也承认),但18年后,同样是嘴角抽起的笑容,却变得那样的优雅从容,梁朝伟早就脱胎换骨,而吴宇森导演向来推崇的壮志悲情,在广阔的历史战争大背景下显得极为契合,而不似在香港酒家街头中有点局促泛滥。影片中另一个极为出彩的角色,当然非“青年”诸葛亮莫属。之前我并不欣赏金城武在《投名状》中的演出,当然这跟陈可辛的角色定位也有很大关系,《投名状》是部“中年危机”电影,青年金城武在里面只有被愚弄的份儿,但在《赤壁》中就不同了,年青人真正如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有了话语权,幽默感,控制力,优雅从容淡定,这份“古典”气度与心态,让今日的我钦羡不已。与之相比,那些老一辈的传奇将领在《赤壁》中也有脱俗的表现,刘备不再是个“表演”艺术
标签:
杂谈 |
标签:
艺术赏析 |
旧版《刺马》是以姜大卫饰演的张文祥来交待整个故事的前因后果,而这次《投名状》中金城武饰演的对应角色姜午阳的旁白则更为精练些,大多是他对大哥内心的揣摩,也容易让人联想起金在《重庆森林》里关于过期凤梨罐头的内心独白。如今香港和内地导演拍古装片的时候,会有一大反差,前者好似阅尽人间春色,变得返朴归真起来,而后者则恰恰相反。想当年香港电影如果拍摄此类题材的话,一定会加入各种各样插科打诨的段落,大喜大悲,绝无冷场,而如今变成灰头土脸,风格统一,沉静内敛,脱胎换骨一般。
向来在打斗设计上注重唯美浪漫,飞来飞去的程小东,这次在陈可辛的要求下,也变得收敛实际了很多。如何将大规模的战争场面与小范围的个人厮杀,完整的统一起来,是个重要的课题。姜午阳千军万马中取将项上人头,庞青云在乱阵中以一敌十,动作都没有像《无极》中大将军光明的流星锤那般过分花哨。如今的古装片成于大场面,也败于大场面,张艺谋片中的“大风”口号以及团体操式的表演,就备受诟病,而这次《投名状》中馒头满天飞,“抢钱,抢粮,抢地盘”的口号,也不能让人感觉良好。
标签:
影评/乐评姜文太阳寻枪武侠 |
如果姜文拍的是武侠片,这片中有《无极》般绚丽明亮的春天南方景色,有鲜花,绿草地,有像在水中浸过,又像是细胞分裂般升起的太阳,有一个因为爱情受挫而练功走火入魔的女人,上树入土无所不能,就差装上一对蜡制翅膀,或是缚上风筝在天空翱翔,去追逐太阳了。杨紫琼扮演的俞秀莲在《卧虎藏龙》中曾经直言,行走江湖不像想象中那般浪漫,而是蚊虫叮咬,不能洗澡,但姜文是受不了这种无趣的现实的,走火入魔的疯女侠光着脚,是赤脚大仙,还能“水上飞”,在那双神奇的脚上我们瞧不见污渍,老茧,只能品味出芭蕾舞剧式的性感。她越来越暴戾,但没有去管江湖的闲事,反而是将变化多端的掌法用在了自家兄弟,不,是儿子的脸上,他的儿子叫东方。这部武侠作品中应该还有些奇怪个性的建筑,比如用卵石砌成的像子宫,又像古墓,作为疯女侠缅怀过去,运功疗伤的所在。当年那个负心人叫不空,但他更愿意江湖上的朋友或敌人,叫他阿辽沙,一个罗刹国人的名字。这个段落没有通常意义上的故事,只有疯女侠的精神状态,姜文会用比古龙更短的语句,更勤的换行来描述这一状态。结尾是突然的,当疯女侠的精神拨乱反正时,她却抛弃了这身臭皮囊,只留衣履僵硬的
标签:
影评/乐评蔡骏十九层空间地狱钟欣桐 |
十九层空间见鬼去
地狱小说的地基没有打好,又如何能奢望电影大楼盖得高耸骇人。
当手机刚推广到市场时存在着普遍的质疑,会担心它的辐射是否会对人的大脑产生伤害,而接下来当手机已经成为大部分人的随身装备,不可一日无此君时,这种质疑声音好象就过时消散了,反而是在文艺领域,手机成了“手雷”,成了不正当男女交际关系的“致使武器”,于是有了刘震云,冯小刚的《手机》这样的作品出现,而现在,手机进一步“更新换代”,竟然跟地狱这样的恐怖传说扯上了关系。
影片《第十九层空间》根据蔡骏的《地狱的第十九层》改编,香港编导黎妙雪,陈十三为了将这个手机故事搬上大银幕,应该动了不少脑筋,死了很多脑细胞。故事类似于一个过关游戏,而即便单单是以十八层计算,在九十分钟的电影时长里,摊在每一层上的也只有五分钟。于是黎妙雪在用电脑特效简单的营造了几个类似《异域》的鬼魅场景后,当机立断的给钟欣桐饰演的春雨开了地狱的后门,让她直接下潜到地狱的第十八层。看这个内地版本枝节丛生,交代混乱,一头雾水,感觉是向《刑房》的塔伦蒂诺致敬,随便剪掉一段戏
标签:
影评/乐评三联生活周刊王小峰十面埋伏按摩乳 |
分类: 观感影评 |
十面按摩乳
■《十面埋妇》■导演/编剧 王小峰■演员 小精子 李可研 范铭 平客
王小峰《十面埋妇》片中的出版人士有句话反复提到,文学创作的门槛很高,其中有反讽的意思。不过从他的这部DV作品整体来看,我不由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影像创作的门槛也特高,同时这句话是出自肺腑,真情实意,不捎半点讽刺与矫情。可能有人会不同意这样的看法,认为DV技术的发展,是降了门槛,甚至是像溥仪那般把皇家门槛都给锯掉了,于是一个全民影像狂欢的时代出现了。照理说,量变势必引发质变,从色色形形,云涌风起的影像作者里,总能冒出个把精英来,从而带动中国影像整体的发展。蓝图如此铺开,就差定个几步走,几年计划了,但现实是残酷的,
分类: 观感影评 |
王家卫和蔡明亮在早期都写过喜剧电影的剧本,这与他们代表作品的风格大相径庭,设想一下,如果由于种种原因逼迫,王蔡二人不得不一直写喜剧电影,以他们绝顶闷骚的性格来说,也有可能最终产生一种新的喜剧电影风格,即对白很少甚至是没有,人物很少甚至是一出独角戏,没有完整的故事,节奏拖沓,角色反应很慢,远远不止是半拍,王家卫在《2046》中设置未来王菲饰演的机器人,情绪反应有延迟,比如听到一件悲伤的事情,要等到二三天后才会产生相应的悲伤情绪……
将以上种种元素归结起来,还能构建成一出喜剧吗?蔡明亮跟李康生合作了多年,李康生在电影中也一路沉闷过来,但他会是一个很好的哑剧演员,撑起一个半小时的幽默时光吗?王家卫电影中的喜剧元素,在刘镇伟作品中被恶搞挖掘了出来,但两者风格大异其趣,截然不同。然而这样的忧虑在英国演员罗温·阿
分类: 观感影评 |
《结婚七年》之痒
《结婚七年》,一个挺朴实的片名,唯一让人想入非非的就是七年之痒。但影片并未执著于家庭内外感情的对错和伦理观念上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