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03 13:41)

银闸胡同位于沙滩地区五四大街南侧,西边是故宫,东边是北河沿大街。胡同呈南北走向在南边向东拐了一个弯,连接北河沿大街。银闸胡同所在位置明代时期是皇帝的御马监,据《燕京访古录》记载:在这里曾发现一座银质水闸,上刻“银闸”二字。胡同因此得名。

(2017-09-25 11:44)

曾经是清朝太监集体宿舍的东吉祥胡同还有一部分老房没有改造,游客还能看到100多年历史的原貌和当代百姓住房现状。
(2017-08-26 12:02)

提起西花厅,很多人会想到中南海的西花厅,而且还能联想到西花厅的灯光和海棠。但这里要说的西花厅与中南海的西花厅没有一点关系,她只是位于东城区南小街附近的一条小胡同,与之相连的还有一条名叫东花厅的小胡同,两条胡同相对称,合并后一起向北通向演乐胡同。

在西花厅胡同对面是西花厅小学,西花厅小学的位置在演乐胡同中,值得自豪的是西花厅小学的建筑材料是盖人民大会堂剩余材料建造的二层教学楼,据说北京只有两所小学是用人民大会堂剩余材
(2017-08-19 15:55)

湾子胡同位于皇城东南隅,因胡同有多个拐弯故称“湾子”。这是明代至清初的胡同名称,到清宣统时期将一条胡同分成南湾子和北湾子,靠西边的称北湾子,靠东边的称南弯子。1965年北京市整顿地名,胡同规范化,将两条“湾子”加上了“胡同”二字。并将官豆腐房和小井胡同并入南湾子,遂成现在格局。

(2017-08-09 12:28)

准确地说,北新桥不是胡同名,而是地区名,北新桥头条、二条、三条是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原来的箍筲胡同、报恩寺胡同、王大人胡同分别改成北新桥头条、二条和三条。

北新桥这三条胡同的西口全在雍和宫大街上,头条和二条的东口在草园胡同,三条东口在东直门北小街
(2017-08-08 15:10)
标签:
历史
旅游
图片
文化
杂谈
|
分类:
独走胡同
|

戏楼胡同位于北新桥、雍和宫地段,胡同东口与柏林胡同相连,西口是雍和宫大街,胡同中北侧与戏楼一巷、二巷和藏经馆胡同分别相通,南侧与北新二巷和四巷相通。戏楼胡同从东向西走到雍和宫东墙向南拐弯,顺着雍和宫东南角绕到雍和宫大街。戏楼胡同明代叫“太保街”,清代才称为戏楼胡同,清代每年正月三十雍和宫有演鬼仪式,在此建有高大的戏台,后戏台烧毁未再重建,只留下戏楼胡同名称而看不见戏楼实物。戏楼胡同明末时是太监的官房,也就是明朝房管局分配给明朝太监的住所。
(2017-07-28 12:55)

铜铁厂胡同位于什刹海旅游区周边,东西走向,东口与柳荫街相同,西口是松树街,北边与之平行的是大新开胡同,南边是北京十三中学,再南边是原辅仁大学。铜铁厂胡同不长,也不宽,是一条僻静的小胡同,与近在咫尺的柳荫街、恭王府喧嚣的热闹的场面相比,这里不仅是闹中取静,更有世外桃源的避世清净。大概以前这里是皇宫内制造铜铁制品的作坊,以此取名,

(2017-07-19 21:47)

水峪村距北京城区80公里,可以说地处偏僻,如果不是这些年旅游业发展,这个偏远的山村还会继续藏在深闺,正因为她的偏远闭塞,也让水峪村成为北京为数不多的几个文化古村落之一。水峪村的村名肯定与水有关,网上查询介绍说:水峪村水量充沛,有多眼水井,四季有水。于是在一场雨后,我们来到了水峪村。

(2017-06-17 16:19)
从福溪村回来直接去岔山村,岔山村在秀水村北,两村相距3公里,中间有农田和果园相隔,果树主要是柑橘,硕果累累的柑橘将枝条压得直不起腰来,这是夏熟的桔子,马上就到采摘时节了,树下是一层落果,原想拍几张丰收的景象,总觉得画面不理想,只好放弃,改用手机拍了几张。农田中种植芋头、油菜、白菜和莴笋,走在乡间小路上不时有农妇挑担或牵着水牛走过,芋头刚出苗,村民说:这些芋头是去年收获后剩在地里的,还要间苗后重新栽种,我看地里有些芋头已经很大了,可以直接挖掘食用。要知
(2017-02-22 09:56)

大蓆胡同位于原崇文区西北,前门东大街东边,这里暂时还保留着一大片等待拆除的低矮平房胡同,大蓆胡同南北走向,北接青云胡同,南连大江胡同(已拆除),胡同中间连接小蓆胡同,西侧是长巷头条至五条,东侧是草厂头条至10条。周围还有南、中、北芦草园胡同。您从胡同名中大概也能感觉到,这里和芦草有关系。没错,由于这里地处北京城东南,地势低洼,元明时期这里全是芦苇塘,属于芳草萋萋,蒌蒿满地的景色,明代这里的居民就以芦苇为原料编制草席为业,明《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中就有记载,当时的胡同名叫“大席胡同儿”,清朝改称“大蓆胡同”。之所以题目是“大蓆胡同绝唱”,是因为我上午来这里拍片时被告知下午就来拆除大蓆胡同。听后我险些出了一身冷汗,如果晚来两天就看不见大席胡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