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邓茂柏软文高手的博客
邓茂柏软文高手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1,366
  • 关注人气:2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试说夸父、邓夸父和邓伯温

2013-09-15 12:42:48|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 订阅

夸父是《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逐日》和《山海经.大荒北经》讲述的人物。其中,《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逐日》载:“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山海经.大荒北经》原文较长,取其当中的一段有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目前,对于《山海经》一书的成书年代和作者,无考!也就是说,《山海经》不知什么时候问世?也不知是何人所作?有说是从印度传入,我觉得从讲述的人名和地名,应是中国人撰写。它成书于【西汉】之前当可定论,因为有学者在评论【西汉】司马迁著《史记.殷本纪》讲述“先商先公”忽略了王恒,学者说《山海经》有载王恒,断定司马迁看过《山海经》。况且有说司马迁观之《山海经》却叹曰:“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据此推断:《山海经》成书于【西周】之后、【西汉】之前。

先将相关五点如实列下:

① 最早讲述邓夸父是【唐】张騖著《朝野佥载.卷五》载:“邓夸父与日竞走……”有学者指出《朝野佥载》共六卷,记隋唐两代朝野遗闻,对武则天时期颇多讥评,有的为《资治通鉴》取材,其中亦多怪诞不经的传说,今本非原本。不过,张騖没有说邓夸父又名邓伯温。

② 最早讲述邓伯温是【唐】陆德明著《经典释义》载:“炎帝传位于第八子榆罡,另一后裔蚩尤势力强大,‘恃亲强恣’,逐榆罡而自立。于是榆罡与黄帝合谋,击蚩尤,爆发了著名的涿鹿之战。正当炎帝后裔部落自相攻伐之时,居住在邓地的炎帝后裔部族中,有一位名叫‘温’的君长,举旗跨过黄河,臣服于黄帝指挥,参与讨伐蚩尤的涿鹿之战。这位名叫温的君长,后被封为伯爵,史称邓伯温。”不过,陆德明没有说邓伯温是夸父,也没有说邓伯温是邓夸父。

③【南宋】罗泌著《路史》有三处讲到邓伯温。一曰:“黄帝乃暨力牧,神皇凤后,邓伯温之徒,及蚩尤氏转战,执蚩尤而诛之。”二曰:“乃率凤后,邓伯温之徒及蚩尤涿鹿之山。”三曰:“邓,黄帝臣邓伯温,鲁地,隐十年齐鲁盟处,与南阳子姓邓二。”由此可见,罗泌所说邓伯温的邓地,与南阳的子姓邓国,是两个不同祖先的邓氏聚居地。古鲁国的邓地在今山东兖州。显然,古鲁国的邓地是姜姓(炎帝)后裔邓伯温的封地。那么,南阳的子姓邓国之地先前就不是邓伯温族地。

④ 目前见到有说“炎帝第九世邓夸父又名邓伯温是上古邓氏始祖”,是安徽合肥邓世权在他的《华夏邓氏家史》所说,未见另有人说。

⑤ 当今网上有说邓伯温,多是说他是神仙。有个名曰“有意思吧”登载有一篇文章《中国神仙一箩筐》有讲到邓伯温。还有名曰“华商论坛”登载有一篇文章《中国神仙知多少!!》http://www.u148.net/article/1333.html这些文章以及另外许多文章都是讲述邓伯温是神仙。网上说邓伯温姓姜名燮(字郁光),炎帝后裔。有说他是“天上三十六雷神之首”,还有说他是“增长天王手下的八将:庞刘苟毕邓辛张陶”(邓伯温排第五),后面四个被称为:“四目”。

我的分析共有以下五点:

① 传说“三皇五帝”,有或无?争论已历两千多年,至今仍然争论不休,没有定论?退一步说,确有“炎黄”二帝,但并非是同一部落。不过,所有讲述夸父乃至邓伯温都说炎帝后裔。学者普遍认为邓姓出自子姓商族始祖契的系统,那么夏(姒姓)商(子姓)周(姬姓)的三族都是黄帝系列,并非炎帝后裔。邓姓由曼姓改为邓姓的,曼姓是从子姓中分封出来。无法将炎帝后裔夸父乃至邓伯温扯上邓姓始祖?仅凭这点,就闹出了天大笑话!除了无文化的史盲,谁会将邓姓扯上炎帝说出文理不通骡马不相及的话!

② 远古时期炎帝部落联盟中应有夸父部族,活动在今豫西乃至豫西南一带,故此邓州流传相关传说。争夺统领中原,黄帝部落联盟击败了炎帝部落联盟。其中,应龙部族击败夸父部族,夸父部族首领被应龙部族杀死在覆釜山(位于今河南内乡与镇平和邓州交界处)。炎帝部落联盟被击败向我国南方溃散,夸父部族则向我国西南方溃散,在今贵州安顺市关岭县龙爪村晒甲山的岩壁上留下了被称之为的“红崖丹书”。我认为这幅“红崖丹书”记载了炎帝传至夸父的世系(或是分支名称),它应是溃散路过或住在此地的夸父部族族人所写。

③ 今邓州林扒镇,据史料记载古时这一带是原始森林。古籍的讲述是说汉江、方城和它是“天然屏障”,但楚却被韩攻陷,韩却被秦攻陷,说明没能起到“屏障作用”?再是说邓林此地是邓祁侯之国(属地)。早在【南宋】罗泌著《路史》之前,【南朝宋】裴骃著《史记.礼集解》载:“邓林,邓祁侯之国,在楚之北境。”所有的这些,都没有说今邓州林扒镇曾称邓林是“夸父弃其杖,化为邓林”。

④ 在中国称为“邓林”的地名多如牛毛,但是对于“夸父弃其杖,化为邓林”仅指三处:历来讲述的“邓林”,首指是今陕西潼关至河南三门峡的桃林塞(今河南灵宝),其次是【清】毕沅著《山海经新校证》考证的“邓林”在安徽和河南、湖北三省交界处的大别山区。再次是【南宋】罗泌著《路史》所说的“邓林”在今之南阳。这些多种说法,本身就说明了不确实?不过,罗泌没有说“邓林是在邓州林扒”。那么,说今邓州林扒镇称“邓林”是“夸父弃其杖,化为邓林”应是宋代之后的编造说法。今邓州林扒镇的“林扒”是【明】洪武、永乐年间福建移民林氏在今林扒镇之地开店构筑了很长的一段篱笆,得名“林扒镇”,河南省地名资料有载为证。河南省地名资料反而无载邓州的林扒为“邓林”。

⑤【清】毕沅著《山海经新校证》考证的“邓林”是指桃木。我们尚不清楚古代语“邓”与“桃”是否同音?邓林是桃林,却有人说邓姓图腾是“桃木”,此说是纯属的编造说法。春秋时曼姓邓国被灭,改曼姓为邓姓,邓姓形成时图腾早已消逝了。子姓商族有图腾,是玄鸟(即燕子)。邓姓没有图腾。

综上所述,将夸父、邓夸父、邓伯温扯到一起,显得牵强!也不切合实际?邓伯温不姓邓,也就扯不上邓姓之源?邓州林扒镇,并非是“夸父弃其杖,化为邓林”。所有的这些,都是无稽之谈!

阅读    收藏 
标签:

软文高手

排名第一

google

揭秘

邓茂柏

财经

分类: 关于博客及博客优化

憨人傻运,51岁“软文高手”博客被google排名第一揭秘1

 

一、写文章做博客,默默无闻三年整

邓茂柏软文高手是个很憨的人,只知道埋头做博客写博客,以前不懂,现在也没有学会,被一些seo高手吹得神乎其神的seo技术,2009年之前,本人一直以来都是,要么直接搜索“邓茂柏”再点击登录进入博客,要么先点击新浪网首页,再登陆进入博客。“邓茂柏”是本人的姓名,是本人在网上搜索的唯一关键词,但“邓茂柏”这个关键词,只有本人和几个要好的朋友搜索,别人是不会想到搜索的。

 

春节前后。在网上看了几篇关于seo技术的文章,觉得有道理,是门新技术,值得学习。于是乎,想拜师学艺,嗨,网上还真有做seo培训的,本人就联系,但别人要先缴费后学习。但本人在技术上是个“白痴”,在电脑方面是只“菜鸟”,担心自己学不会,就想把压力给培训老师,提议培训老师给本人一个特例,先培训,将本人培训到会能操作为止,再缴费,我可以缴双倍的费用,别人不干。说是担心“一个50多岁的老头子,学seo技术,恐怕学不好。”

 

其实,本人揣摩,seo培训者,一是担心我学会后奈帐,不给钱,二是担心我学不会,最后拿不到钱。我认为,seo培训者是严重的自信心不足。但他还在一篇文章中信誓旦旦地说,要在全国开展seo培训连锁,做强做大。

 

我的确是过了50岁,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也没有值得隐瞒的。但我是1986年就听说了电脑的运用,1996年就开始了解网络文化,2000年在一位女同事的指点下学习电脑打字技术,2002年正式触网,不过开始是上“联众”游戏网,在网上下象棋,建立第一个邮箱搜狐邮箱。

 

2006517日,在家看了徐静蕾关于博客的访谈节目之后,听说了种种关于博客的神奇的功能和作用,,满足自己的“发表欲”而已。因为我擅长写作(将另文介绍),一直写的多,发布的少,并且大多数是企业内部文件、讲话、或者文案什么的,很少有发布机会,并且,发布要单位、企业领导先审核同意,多痛苦啊!写了东西只能内部使用。因此,我看了徐静蕾的访谈之后,当天下午,也就是 200651717点,就到网吧为自己开通了第一个博客,也就是现在被google“软文高手”排名第一的新浪博客前身,原来叫“老邓的博客”。成也徐静蕾,败也徐静蕾。徐静蕾年纪轻轻,博客取名为“老徐的博客”,而我,长相老成,很早别人就叫我“老邓”了,所以我仿徐静蕾,博客叫“老邓的博客”。

 

“老邓的博客”一是满足了自己的“发表欲”,开始主要将自己以前的一些文章、文案拿出来发布一下,二是绝少有人去搜索,因为很少有人知道“老邓的博客”,我自己因为忙于各种事务,没有太多关注“老邓的博客”本身的发展和推广。只是一个网上空间而已,“博”劲不大,“博”面更小。

 

真是写文章做博客,默默耕耘三年整。

(未完待续)

 

邓茂柏 软文高手 职业撰稿人 博客营销专家

手机13855120612  QQ904510685

邮箱 dengmaobai@sohu.com

首发博客 http://blog.sina.com.cn/dmb2007

 

阅读    收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