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篆刻
篆刻家
赵之谦
印章
|
分类:
篆刻作品
|

前言:1月份,我抽空前往浙江美术馆参观“朗姿玉畅——赵之谦特展”,回来后抽空整理了观展时所拍的展品图片,本文晒出印章展品部分,整理出展品的文字介绍,部分展品补记了简要的导览提示,以飧有意前往参观者。
浙江美术馆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南山路138号,西湖东南角,近雷峰塔景区,交通便利。
整个特展分四个部分:书法、绘画、印
“大汉雄风——上图汉碑善本展赏析”实录
讲解人:石安
前言:2023年12月31日上午,石安应“碎玉的斗室”邀请在上海静安区的北站剧场做了一场“大汉雄风——上图汉碑善本展赏析”的讲座,反映热烈,所以回来后整理当时的文字实录,以飧对汉碑感兴趣的朋友。
大家早上好!首先非常感谢北站剧场的场地提供,以及斗室的邀请。这个讲座的缘起稍微给大家说一下,大概一个月前,我在上图东馆的汉碑展现场做了一次现场导览。那一次导览,正好斗室顾老师在旁边也听了,那个展览导览我大概讲了三个半小时,顾老师听完以后说,要么我们再安排另外一个时间给大家做进一步的分享。我想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所以我们一个月前就定好这个时间。
这个展览是上图今年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展。我觉得非常值得去看的原因就在于这个展览大概有九十几幅作品,大体涵盖了汉代时期非常重量级的一些碑帖。这些碑帖上图称它为汉碑善本。所谓的善本,简单来说就是比较
前言:近来石安直播,最近一期边直播示范刻制吴让之“观海者难为水”朱文印,边发散着闲聊和吴让之相关的印人印事。现整理直播实录如下(因行文需要稍做编辑调整),以飧诸君。
今天刻的是吴让之的一方“观海者难为水”。
这一方印是有典故的。典故来自于哪里呢?来自于孟子的《尽心》的一篇文章。原话是说:“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方。”这句话想讲的是一个人看了海以后,就觉得其他地方的水就不能称之为水了,领教了圣人的学问或者学识以后呢,就会觉得自己浅薄无知。大概这个意思。
或者又有点像杜甫的一首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或者又像这个我们讲的“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其实意思差不多,我觉得这句话的原意大概是这样的。
标签:
吴熙载
篆刻家
印人传
邓石如
篆刻
|
分类:
篆刻文集
|
The
Brief Biography of Wu Xizai
Written and translated by Shi
An
Wu XiZai(1799-1870), a great calligrapher and seal carver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His original name was Tingyang and Xizai. In
order to avoid the taboo of Qing Mu Zong, he changed his name to
Rangzhi. In his later years, he named himself as Rangweng, old
student, Walker with square bamboo, etc.
Wu Xizai was born in 1799 and died in 1870. His ancestral home
was Jiangning (Nanjing now). When he grew up, he moved to Yizheng
(Yangzhou now) and settled.
Wu was intelligent and enjoyed studying when he was childhood.
He was quiet and liked thinking. He enjoyed reading and writing. At
13 years old, he got a seal of the Han Dynasty by chance. He was
very excited and began to study seal cutting. In the next ten
years, he tried to
标签:
肖像印
篆刻
人物肖像印
|
分类:
艺术评论
|
前些日子,海内书印名家王湘平先生嘱我为其新著《二十世纪中国书画篆刻名家肖像印》一书写序言。惶恐之余又觉荣幸,遂斗胆应承下来。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王湘平先生和我微信上鸿雁往来,不时将其刻印新的阶段进展及时通告,并发来新刻肖像印作,令我先睹为快。未及入夏,他已计刻二百余数,并成结集成册之规模。
王湘平先生性格平和,待人诚恳热情,所主持的肖像印社群汇集国内众多肖像印刻制好手,他在圈中亦多得上佳口碑。然湘平先生待人和善淳良以外,更以执著于艺勤奋过人著称于印坛。他自幼嗜好艺术,书法、绘画、印章,皆有所涉,五十余载初心不改,于书画印上孜孜以求,并在当代艺坛上占得一席之地。近年尤嗜肖像印刻制,躲进小楼成一统,终日枯坐于书斋“万佛堂”中挥毫奏刀,不辍寒暑,用功甚勤——十年间,已计刻成八千尊佛像印和二千方
标签:
邓石如
篆刻
印章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石安
|
分类:
篆刻文集
|
在印章史上,皖派和浙派是我国明清文人印流派中最重要的两大流派。石安今天所推荐佳作的作者是皖派的开宗立派人物邓石如。
众所周知,皖派以冲刀刀法称雄天下。冲刀之外,邓石如所倡导的“以书入印、印从书出”治印思想对后世印坛产生深远影响。
这方“江流有声断岸千尺”朱文石质印的尺寸为3.3*5.4*6.8cm,是邓石如最有名的代表作品之一,具备邓氏风格的典型面目,从该印可以充分感受到邓石如乃至皖派印风的独特魅力,所以引为范例品赏之。
标签:
篆刻
赵之谦
为五斗米折腰
印章
边款
|
分类:
艺术评论
|
http://s15/mw690/001E1BkNzy7gVrnsxKm2e&690
近日,晚清篆刻大家赵之谦所刻“为五斗米折腰”自用印在嘉德拍卖行拍出1200多万元的天价,一跃成为史上最贵石质印章!并因和篆刻家生前“终岁奔走,买衣续食”的生活窘境形成巨大反差,引发业界广泛关注和热议。
标签:
硬笔书法
硬笔
练字
立练
教室
|
分类:
书法文集
|
古人云“凡学书字,先学执笔”。这道理同样适用于硬笔书法。
硬笔的执笔方法有很多,但主要也最常见的是“三指执笔法”,即以大拇指、食指的指肚和中指的第一关节一起夹住笔杆的前端,露出笔尖和前端笔杆大约3厘米的距离(孩子可以略微捏少一点,比如2.5厘米左右),中指第一节的关节处垫在笔杆下方,向下依次是无名指和小指作为衬垫,平放在桌面纸面上,笔杆自然斜放在虎口靠近食指关节处。笔杆和桌面的角度约为45度为宜,可适度调节,小字可稍直,大字可稍斜——字越小,笔杆越直,字越大,笔杆越斜。
【刻印小记】近日,为沪上两位知名律师制印,应嘱以正书刻就,取魏碑典作《始平公造像》与《张猛龙碑》字体笔意结合为之,阳刻方笔为主,力求其朴拙自然峻宕之势,以彰法正庄严之相~~
http://s9/mw690/001E1BkNgy6ZLRo1wCIf8&690
图:先在宣纸上拟写,然后反写到印面上。
http://s5/mw690/001E1BkNgy6ZLRgYW5S14&690
图:刻好后的印面效果
线条是构成篆刻的基础要素,是篆法的直接表现形式,其组成又构成了章法,而不同的刀法乃至刻刀所表现的线条有着不同甚至完全迵异的特点和趣味。这里山民选择8种不同时期但在中国印章史上有代表性印章风格的线条特点加以简述,或对刻者略有参考。
http://s3/mw690/001E1BkNgy6YfkEMJB8f2&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