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本期新刊读书会我们邀请到了《老照片》的创办者冯克力先生,他将与大家分享:“《老照片》:历史影像中的谜题与答案。”让我们一起走进老照片里的故事。
摄影术的发明,拓展了人类记忆的容量,也改变了人们看待历史的方式。一幅照片所透露出来的信息,有时能抵得过千言万语的述说。
二十年前,一本名为《老照片》的杂志书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创办,它一度创造出单辑销量三四十万册的纪录,二十年下来,最高的单辑累计销量已达七八十万册,还曾掀起一股老照片出版热潮。
近年来,遗失在照片中的历史细节、人物故事和社会信息,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和读者关注,出版机构也纷纷将海外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的中国照片收集整理出版。这些带着老旧气息的照片将历史现场直呈观众眼前,让我们瞬间穿越时空,回到历史境遇中。
标签:
杂谈 |
各位老照片的忠实粉丝们,你们好
根据上周“《老照片》第113辑文章人气王票选”结果
恭喜《父亲的梦魇》获得最高票选!
现小编就将美文奉上,希望大家喜欢~
文/图
父亲性格暴躁,处事不圆滑,常常得罪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就敢顶撞领导。其实,最后吃亏的是他自己。父亲是共和国成立之初的工人积极分子,因念过两年私塾,算有文化的人,不久就担任火车站的值班站长。可是,好景不长。大概在十年以后,父亲从领导岗位上一落千丈。否则,他应按干部的待遇领到可观的退休金。可他到老只能享受着农村每月几十元的养老金。他的暴躁性格给他带来了终身悔恨。
那天,父亲清早起床后,沉重地坐在沙发上,怒气盈面,激奋地说:“昨天夜里做了一个
标签:
杂谈 |
今天,图像的拍摄与处理技术高度发展
高清艳丽的彩色照片比比皆是
它们不仅清晰地记录了摄影本体的原貌
也带给我们一场又一场视觉盛宴
然而,彩色照片的历史并不久远
1827年,法国的尼埃普斯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黑白照片,摄影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1861年,英国的麦斯威尔拍摄了第一张彩色照片,彩色照片的梦想不再遥远
1894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发明出真正彩色底片,掀起了“彩色摄影革命”
1936年,德国的沃尔芬彩色胶卷厂产出彩色胶卷,彩色照片的普及成为可能
1970年代,彩色照片“飞入寻常百姓家”
然而,人们的追求却总是走在技术前面
技术未普及,或者冲印彩照的成本太高
黑白照片的单一色调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于是便出现了为黑白照片手工着色的画师
这些工艺精湛的画师
将照相技术与绘画手法完美结合
创作出的作品纹理细腻、色泽自然
它们有着照片的高度还原
又兼具油画的艺术与质感
在一众老照片中与众不同、格外流光溢彩
标签:
杂谈 |
胶济铁路是德国根据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中德胶澳租界条约》的规定,于1899年9月开工修建的。该“条约”准许德国建造横贯山东全境铁路两条,一条由胶州湾经潍坊、益都至济南,另一条由胶州湾经临沂、莱芜至济南。同时规定,铁路沿线两边三十华里内的矿产允许德国开采。条约签订不久,即由德意志中央银行为主的十四家大银行集资五千四百万马克,联合组成德华银行,并在青岛设立铁路公司。1899年9月9日,胶济铁路正式开工,由青岛起向西分段修筑。1901年4月1日青岛至 胶县段竣工通车,1902年6月1日通至潍县,1903年9月22日通至周村,1904年6月1日,青岛至济南的干线(长394.10公里)全线通车。在此前后,张店至博山支线(长39.20公里)、淄川至洪山支线 (长7.4公里)也建成通车。
1914年8月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见德国无力东顾,8月23日乘机对德宣战,于9月2日派兵近三万在山东龙口登陆,9月26日占领潍县,10月6日占领济南及胶济线西段。11月7日,日军会同近千名英军占领青岛,不久就控制了胶济铁路全路段。英军随后撤离,而日本人却赖着不走,并于11月10日起实行军事管制,更名“山东铁道”。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该线控制,于1915年成立山东铁道管理部
标签:
杂谈 |
宁波古称“明州”,“明”字由“日”、“月”二字组成。不知是天然的巧合,还是一千余年前宁波城肇建之时先民别具匠心的构划,城内除却稠密的河道以外,还有两处开阔的湖面,而这双湖之名正好使得“明州”这一名称在地理层面上成了这座城市最为形象的表征。这双湖便是“月湖”与“日湖”。现今月湖仍存于城西,而城南之日湖已在五十余年前的填河造路中被终结。
这张摄于19世纪中叶的老照片所记录的,是宁波老城南日湖畔的景象(图1)。据《鄞县通志·舆地志》记载,照片正中的水月桥重修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东通延庆寺,西通仓基巷。嘉靖年间宁波知府沈恺有一幅草书作品《题水月桥诗》,诗云:“海如无尘净碧漪,半天月出漾玻璃。仙桥夜有诗人过,如在水晶宫里归。”如今桥虽无存,但记有古诗的刻石仍在,昔日水月桥附近的日湖美景也就这样被永远地定格在了诗行石刻之中了。
水月桥前的这片开阔水域,就是日湖的一部分,亦称金刚河,而桥下的河道在《鄞县通志·舆地志》中被称为平桥经河,此河南起水月桥,一直向北,过采莲桥,可达天封塔下的三角地,城中诸内河在那里汇流,形成一个小湖,是为“细湖”,那大概是日湖的最北端了。照片左下角还隐
标签:
老照片97辑山东画报出版社 |
分类: 老照片目录 |
目录:
沈 宁我的岳父孙定国
张 鸣 爱北京的洋人们
仲 炜 表舅蒋恩铠一家
阎 明 傅英豪和唐旦
杨大容 我参加了两次国庆阅兵
王秋杭 1973年:野营白龙潭写真
周孜仁 1980年代的笔会热
邹士方 三十年前拍《火龙》
谢守一 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贺 阳 父母新疆来去
震 斋 曾是体育明星的母亲
方小龙 我的父辈
马西良 故乡的记忆&nb
标签:
96辑老照片百辑征文 |
分类: 百辑征文 |
标签:
老照片山东画报出版社97辑新书 |
分类: 老照片目录 |
目
杜
陈晓阳
张建国
唐北非
刘碧瑞
袁
傅爱仁
刘善文
李百军
张
潘志豪
范德峰
鲍
林
杨廷华
胡
冯克力
标签:
95辑老照片顾准孙维世万州桥 |
分类: 新书推介 |
标签:
老照片山东画报出版社民国94辑阮玲玉文化 |
分类: 新书推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