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愿打招呼的原因,你知道吗?

http://s7/mw690/004mueeRzy7fv0i5vZc86&690
你或许曾经想:打招呼有什么难的,为什么我的孩子不打招呼?是娃的问题吗?是我的问题吗?http://s10/mw690/004mueeRzy7fv0iRZ3j79&690
没有孩子愿意让自己的父母失望。如果可以,谁不想做个人见人爱的孩子?
那他为什么不打招呼?今天就来分析分析孩子是怎么想的,以及应对策略:
(一)我不知道该说什么
首先,学龄前孩子的语言和社交经验普遍不足,很多孩子其实不知道别人和自己打招呼的时候,说什么好。他们每天无法决定自己的日程、去哪不去哪、见谁不见谁,因为不自信而不打招呼是很正常的。
应对策略
1.
当朋友说早上好、你好、好久不见的时候,你希望孩子能怎么回答,你就怎么回答。这种教的方式是最没有压力的。坚持一段时间就会有效果。
2.
很多时候孩子不打招呼,是根本想不起来这人是谁,家长可以这样帮孩子回忆之前和这个人相处的经历,让孩子有个心理热身。如:
“今天下午爸爸的朋友刘叔叔会来家里,你没见过他,不过他是爸爸妈妈很好的朋友,就像你和你的好朋友xx一样的关系。初次见面的时候,叔叔会和你问好,你不用紧张,回答‘叔叔好’就可以了~”
“今天下午刘阿姨要来,你之前在妈妈单位见过的,你们还一起照过合影(给她看照片),记得吗?”
3.
当孩子对绘本里的新人物小老鼠特别感兴趣,不要问孩子“小老鼠爱吃什么呀”,教他说“小老鼠你好!”,“小老鼠再见,我明天再来看你!”和孩子说话的时候,看着孩子的眼睛也很重要,会让孩子学会做一个倾听者,不躲避别人的眼神。
(二)我怕大人给点阳光就灿烂
http://s9/mw690/004mueeRzy7fv0lMR7Oc8&690
除了经验不足,经常不被尊重也是孩子不愿意打招呼的原因之一。
曾经有人在幼儿园参观时看见一个3岁小姑娘冲他笑,就坐在了小姑娘旁边:“你好呀,你叫什么名字?你太可爱了。”然后就握住了小姑娘的手,教师不得不说“不好意思,没有孩子的允许不可以肢体触碰”。
估计那个人完全没有恶意,只是在孩子面前就忘了最基本的尊重。很多大人都是这样,上来也不自我介绍,就问小孩你叫什么名字。有些孩子安全的直觉比较强,会闪开或者说“我不喜欢你碰我”,有些孩子则犹豫了一瞬后什么都不说。
孩子不知道怎么在社交的时候拒绝成人越界,就会拒绝社交。
应对策略
怎么做让孩子更有界限感呢?
1.尊重孩子的感受和直觉。
如果你希望孩子在被别人过度亲近的时候,敢于说不,就要在他们不想回应过于热情的招呼时,表示尊重。不要强迫孩子问好,因为孩子看到对方并没有想要和对方打招呼、示好的感觉,硬教也不会真情流露的,只会让孩子怀疑自己的感觉,过度取悦成人。
2.
比如“微笑、挥手、还是击掌?”
(三)我需要更多时间信任一个人
http://s12/mw690/004mueeRzy7fv0mNXiX9b&690
从6个月到5岁这几年,孩子会逐渐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阶段认生、害羞、胆小是非常正常的。尤其慢热型的孩子,天性敏感、谨慎、适应新环境比较慢,特别不爱打招呼。这种个体差异会让孩子具备更强的分析能力和安全意识,家长应该充分接纳孩子的天性,当孩子感到自己被完全接纳了,才会接纳你的建议,接纳别人。
应对策略:
1.
即便我们提前提醒孩子谁会来,真到人来的时候,很多孩子还是没能问好。家长可以肯定孩子的努力:“我看到今天刘叔叔来的时候,你很努力地想跟他打招呼,你走到了前面还对他微笑了,真不错!妈妈相信你会做得越来越好。”
2.
有时候孩子状态好不自主地社交,但自己却没发觉。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自发地和别人问好、递玩具示好的行为,肯定孩子:“刚才你特别热情地说叔叔好,让他感到很受欢迎。你看到叔叔的脸了吗,他很开心。”
3.
当她们已经有一些退缩的行为,如躲在你身后,抱你大腿,不要说“阿姨是妈妈的朋友,叫阿姨好啊”,或者“姥姥专门做了好远的火车过来看你的,可想你了,给姥姥抱一下,亲姥姥一个”。如果想做这样的心理工作,像上面说的,提前做。当场孩子害羞或者没说出来什么的,只要不无礼(比如吐口水、拳打脚踢),都接受。
有些强迫以鼓励的形式出现,要特别小心。当孩子已经用行动告诉你他没准备好了,即使一句“妈妈相信你可以”的鼓励,在孩子眼里也都是强迫和不接纳。越鼓励,孩子会感到你的期待然后越紧张。当他觉得自己没有达到妈妈的期待,就会觉得自己不够好,更不自信。
(四)你让我打招呼,我就不打
http://s9/mw690/004mueeRzy7fv0nH6gE78&690
就像上面说的,决定要不要打招呼,是孩子的权利。平时家长若经常干预孩子的自主权,管得太多,那么孩子就会逆反,找各种借口不打招呼,比如“我今天牙疼”,“我吃饭呢没法打招呼”。你会有种“我管不了他了”的感觉,因为你真的越界了,这时候再多的理论也是你输。所以,要特别避免陷入这种权力争夺。
应对策略:
孩子总是和你争夺权力,是想用这种方式去证明自己的能力,家长要改变孩子,就要改变自己——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平时多对孩子表示肯定和欣赏。
打招呼对全世界的学龄前孩子都是一件很有挑战的事情。如何在照顾自己的感受和照顾别人的感受之间找到平衡,是孩子需要慢慢去体会的一件事情,家长虽然可以提前给孩子一些建议和支持,但是最终打不打招呼,是孩子自己的决定。
当孩子感到自己的被真正地尊重了,感到安全,他就会开始尊重你,尊重别人。
(选自网络)
供稿:周清平
责任编辑:蚂蚁&王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