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http://s1/mw690/004mueeRzy75b01RKso40&690
导言: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对孩子的“溺爱”、“娇生惯养”的现象比比皆是,“包办代替”现象越来越严重,导致幼儿的自理能力弱,抗挫能力差。对小班孩子来说,从家庭来到幼儿园是生活上的一大转折。本来由父母甚至更多的人照顾生活现在却要开始学习自己照顾自己,能否顺利地进行盥洗、入厕、进餐、午睡,是小班孩子一入园就首先碰到的难题。
问题:
那么,作为幼儿园小班的教师,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呢?
1、通过形象生动的故事,来强化孩子的自理意识
故事对孩子具有无穷的魅力。故事中形象真切的人物与动物深深感染着孩子。因此我们经常给孩子播放关于自理的动画片,讲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例如:给孩子讲了《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后,孩子们进餐的习惯又干净又快了。通过这些文学作品中生动的情节、鲜明的形象来感染和影响孩子,来培养孩子的自理意识。
2、运用简短有趣的儿歌,让幼儿有兴趣的学习穿脱衣服
http://s8/mw690/004mueeRzy75b02PuxF67&6903岁孩子思维的特点还是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他们的模仿性强,很喜欢鹦鹉学舌,儿歌内容具体、直观、形象,琅琅上口,易读易懂。
刚开始穿脱衣服对小班幼儿来说确实难度太大。如果平铺直述地向幼儿讲解,他们根本听不进去。为了让幼儿尽快掌握穿脱衣服的要领,我们运用了许多简短有趣的儿歌,
例如《穿衣歌》:抓领子,盖房子,小老鼠,出洞子,吱溜吱溜上房子
《叠衣歌》:关关门,关关门,抱抱臂,抱抱臂,弯弯腰,弯弯腰,我的衣服叠好了。《脱衣歌》:缩缩头,拉出你的乌龟壳,缩缩手,拉出你的小袖口等。
3、巧用拟人化的语言
运用拟人化的语言和游戏的口吻提出要求,幼儿乐于接受而且印象深刻。
例如:洗手前挽袖子,我们会这样说:爬,爬大山,一爬爬到山顶上,别让袖子滚下来。另外,小班幼儿经常有穿倒鞋的现象,于是我们可以这样说:顺着两边裤缝往下摸,若能摸到鞋钎,就是穿对了,若摸不到,就要把两只鞋子都脱下来,两只鞋子换换家,再穿上。
4、创设丰富的区角活动材料,给幼儿更多的锻炼机会
http://s4/mw690/004mueeRzy75b03piBZ23&690
在区角中,我们可以投放一些可爱的系鞋带、扣纽扣的教具,并创设一种情景,让幼儿有兴趣地练习系鞋带、系扣子。
5、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给幼儿分配一些小任务
http://s7/mw690/004mueeRzy75b047zJIe6&690
孩子虽小,但是我们不能低估他们做事的能力,我们应放手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每天安排小值日生。有管理自然角的,还有餐前值日生等。每当这时,孩子总会争先恐后地说:“老师让我来分勺子吧~”“老师让我浇水吧~”
6、家园沟通、配合,共同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因此,也要重视与家长的沟通。
我们可以把家长请到幼儿园,让她们亲眼看到自己孩子自理能力的差距,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另外可以请优秀家长向大家介绍经验,通过家长之间的交流让大家学到更多的方法。
投稿:小一班
责任编辑: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