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学生展示的形式与效果》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2017-05-29 15:39:47)
标签:
教育 |
分类: 阶段性总结 |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展示是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来展示学习的效果,培养学生能力,塑造人格的目的。课堂上学生积极展示有助于让美术课堂“活”起来,让课堂轻松、愉快。课堂展示既要求学生自学,有需要老师引导,是一个师生的双边的活动。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独特的想法,课堂上学生要敢于展示,会展示。这就要求展示要有多种形式,可以口头展示、书面展示、肢体语言展示、模型展示,小组展示、班内展示、自由展示。
二、理论和依据
三、课题研究目标、内容和创新之处
课题研究的内容:
课题研究思路:
1、积极创造学生课堂展示机会
2、培养学生积极评价课堂展示的效果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习惯
课题研究的方法:
1.观察法: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在课堂展示的形式有计划有目的的观察,从而感知学生在本节课中的困难、存在问题、预见效果,及时调整方案。
2.文献法:查找有关课堂展示形式、课堂展示效果的研究资料,探究最恰当的展示方式。
如何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实施的步骤:
(二)实施阶段﹙2016.11~2017.4﹚
(三)总结阶段﹙2017.5~2017.6﹚
3、通过绘画、手工等技能,提高学生的美术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掌握的美术技能和美术工具,想象、创作出新颖、独特有创意的优秀的美术作品。
五、实验体会感想
1、学生的课堂展示形式有明显的提高,课堂的参与积极性也大大的增加,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才会使学生在美术课上发挥各自的特长。
2、学生的课堂展示的效果也有所改变,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生课堂展示为主线,变被动要我学为主动我要学,
使展示的与效果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