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鞋带引发的思考

分类: 随笔 |
最近发现,早晨跑操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不能随着队伍跑完全程,总有一些“突然”离队、附下身来“系鞋带”的特殊人群,暂且称之为“系鞋带现象”。
当然,这些人中有的确实是在“系鞋带”,但是,也有的是假借“系鞋带”之名,行偷懒之实,如果不及时制止将会有愈演愈烈之势。
为什么会有此现象的发生呢:
第一,人之本性。跑完全程800米左右,虽然不多,但确实有些“累”,另外视跑操为体罚,若能少跑一圈,那可是极好的。
第二,管理之漏洞。若能在跑操之前,做好强调,预知将可能发生的种种“偷懒”行为,提前打一打“预防针”,有可能会“防患于未然”。若第一个系鞋带的人没被“处理”,必定会有第二个,第三个。
第三,教育之失败,教育没能潜移默化滋润到学生的意识里,教育没有能从根本上让学生明白跑操的强健身体、清醒头脑、锻炼意志、增强团队意识、振奋精神之功能。晨练的人绝不会“系鞋带”,即使“系”了,也会自己“补”回来,就是因为这已经内化为他们的一种理念了——“系了鞋带,少了健康”!
综上所述,如何减少或避免“系鞋带现象”呢?应该做好疏和堵两件事,这也是教育之本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发现问题必须指出,并施以“惩戒”,让其把少跑的路程“补”回来,这也给全体学生定了一个调,摆明了一个态度——这样做是不行的,其他的同学会看到并心中有戒。其次就是“疏”了,由“系鞋带”联想到古语“今日事今日毕”,“欠别人的东西终归要还的”,校园标语“你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一举手一投足都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回报,珍惜当下”,学校“周清”制度,也是为了在教学上不欠账。容物细无声,语重心长,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相信教育的伟大和实效会带来心灵上的接受和认可。
人生路上难免会“系一下鞋带”,偶尔一次无伤大雅,只要及时回补,不偏离轨道,“系鞋带现象”将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美丽的小花!
后一篇:试图改变现状 尝试做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