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 全书例题

标签:
尚学教育尚学在线心理学考研教育 |
分类: 专业课 |
都说想要考个好学校,张厚粲奶奶的统计书上所有例题至少得完全做三遍,你还在纠结翻书做题有答案干扰吗?还在发愁整理全书例题这浩大的工程吗?看这里看着里,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做统计练习题啦。
求数列5,5,6,10,12,15,17的中数。
求数列11,11,11,11,13,13,13,17,18的中数。
已知某中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平均体重为25kg,体重的标准差是3.7kg,平均身高110cm,标准差为6.2cm,问升高与体重的离散程度哪个大。
通过同一个测试,一年级(7岁)学生平均分数为60分,标准差为4.02分,五年级(11岁)学生的平均分数为80分,标准差为6.04分,问这两个年纪的测验分数中哪一个分散程度大。
某班平均成绩为90分,标准差为3分,甲生得94.2分,乙生得89.1分,求甲乙二学生的Z分数各是多少。
表5-2是10名中学生身高与体重的测量结果,问身高与体重的关系如何。
现有10人得视、听两种感觉通道的反应时(单位:毫秒),数据如下表,问视、听反应时是否具有一致性?
下表是10名学生的数学和语文考试成绩,问数学与语文成绩是否相关。
有12名学生的两门功课成绩评定分数,问该两门功课成绩是否具有一致性?
有10人对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按照其喜好程度进行等级评定。其中,最喜欢的等级为1,最不喜欢的等级为7。结果如下。问这10人对颜色的爱好是否具有一致性。
五位评分者对七篇作文进行评价,评价等级为1—5,评价结果如下,试问评分者之间对标准的掌握是否一致。
下表是10位评价者对7种颜色对偶选择分数整理而成。整理的方法为:如果第一个评价者对七种颜色评定的等级分数分别为绿色1、蓝色2、青色3。。。也就是说若用对偶比较,则当绿色与其他颜色比较时,都选择绿,因此在绿色这一行都记为1分;蓝色排第二,其意是当蓝色与其他6种颜色比较时,除绿色外都选择蓝色....以此类推。试计算肯德尔U系数。
有一是非选择测验,每题选对得2分,共有50题,满分100分。下表是20名学生在该测验中的总成绩及第五道的答题情况。问这道题与测验总分的相关程度如何。
一个测验满分是20分,想了解该测验结果与文化程度是否有关,文化程度分为文盲(0)、非文盲(1)。下表是部分被试实验结果,试求其相关系数。
下表是108名学生某个测验总分分组数据和在某道问答题上得分依一定标准将其分为对、错两类后的数据,请问这道问答题的区分度如何。
下面是关于吸烟与患癌症之间的一组假设数据。吸烟状况(X)分为吸烟者与非吸烟者,用0、1表示,死亡原因(Y)分为因吸烟致癌死亡和其他原因死亡两种,用0、1表示。试求它们之间的相关。
X:0
Y:0
一枚硬币掷三次,或三枚硬币各掷一次,问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H的概率是多少。
表1是3位教师对100名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作等级评定的结果,表2是3名学生从3名老师那获得的评定等级,试将其转化位Z分数。
要把100人在某一能力上分成5个等级,各等级应该有多少人,才能使等级评定做到等距。
10个硬币掷一次,或一个硬币掷十次。问五次正面向上的概率是多少?五次及五次以上正面向上的概率是多少。
有10道正误题,问答题者答对几题才能认为他是真会,或者说答对几题才能说不是由于猜测原因、
有10道多重选择题,每题有5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问答对几题才能说不是猜测的结果。
已知母总体为正态分布,σ=7.07,从这个总体中随机抽取n1=10和n2=36的两个样本,分别计算出1=78,
2=79,试问总体参数μ的0.95和0.99的置信区间。
有一个49名学生的班级,某学科历年考试成绩的σ=5,又知今年某次考试成绩是85分,试推论该班某学科学习的真实成绩分数。
假设未知,n1=10,
,问其总体参数μ的0.95置信区间是多少。
某班级49人期末成绩位85分,标准差s=6,假定此项考试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试推论该班学生学习的真实成绩分数。
已知某测验分数的样本n=10,S²n-1=0.286,问该测验分数总体方差σ²的0.95和0.99置信区间是多少。
n=31,Sn-1=5,问σ的0.95置信区间。
已知n1=10,S²n1-1=5,n2=15,S²n2-1=6。问二总体方差之比σ²1/σ²2在0.99置信区间,能否说二总体方差相等。
某校120名学生通过甲乙两测验,计算相关系数为r=0.24,问该两测验总体相关系ρ的0.95置信区间。
N=15,r
=52.5,问该班成绩与全区平均成绩差异是否显著。
有人从受过良好早期教育的儿童中随机抽取70人进行韦氏儿童智力测验(μ0=100,σ0=15),结果=103.3。能否认为受过良好早期教育的儿童智力高于一般水平。
某心理学家认为一般汽车司机的视反映时平均175毫秒,有人随机抽取36名汽车司机作为研究样本进行了测定,结果平均值为180毫克,标准差25毫秒。能否根据测试结果否定该心理学家的结论。(假定人的视反映时符合正态分布)
某省进行数学竞赛,结果分数的分布不是正太,总平均分43.5。其中某县参加竞赛的学生168人,=45.1
从某地区的六岁儿童随机抽取男生30人,身高平均为1=114cm,抽取女生27人平均身高
2=112.5cm
某幼儿园在在儿童入园时对49名儿童进行了比奈智力测验(σ=16),结果平均智商1=106,一年后再对同组被试施测,结果
2=110。已知两次测验结果的相关系数r=0.74,问能否说随着年龄增长与一年的教育,儿童智商有了显著提高。
在一项关于反馈对知觉判断的影响的研究中,将被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60人作为实验组(每一次判断后将结果告诉被试),实验的平均结果1=80,标准差s1=18;另一组52人作为控制组(实验过程中每一次判断后不让被试知道结果),实验的平均结果
2=73,s2=15,。试问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平均结果是否有差异。
为了比较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社会性方面的差异,随机抽取独生子女25人,非独生子女31人,进行社会认知测验,结果,独生子女1=25.3,s1=6,非独生子女
2=29.6,s2=10.2,。试问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社会认知能力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对9个被试进行两种夹角(15°,30°)的缪勒——赖一尔错觉实验结果如下,问两种夹角的情况下错觉量是否有显著差异。
有教师认为小学生算数成绩随着年级的增长,彼此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即方差越来越大)。随机抽取62名学生三年级时算术成绩(标准化考试)的方差s²1=122.56,到六年级时又进行算术的标准化测试s²2=163.89,两次考试成绩相关系数r=0.59,试问六年级的成绩是否比三年级时更不整齐。
18名被试进行了两种能力测验,结果r=0.40,试问这两种能力是否存在相关。
某研究者估计,对于10岁儿童而言,比奈智力测验与韦氏儿童智力测验的相关系数为0.70,今随机抽取10岁儿童50名,进行上述两种智力测验。结果相关系数r=0.54,试问实测结果是否支持该研究者的估计。
随机抽取123名儿童进行某项能力测验,同时算出能力测验结果与校标的相关系数为0.54,。研究者认为该测验对这组儿童来说效度不理想,又编制了一个新测验来测量该项能力(对同一组被试),结果新测验与同一效标分数的相关系数为0.62,而且新旧测验的相关系数是0.68,试问新测验的效度是否有显著的提高。
有人研究自尊对个人表现的反馈类型之间的关系。让15名被试参加一项知识测验,每组各5名被试。在积极反馈组,不管被试在测验中的实际成绩如何,都告诉他们水平很高。对消极反馈组的被试,告诉他们表现很差。对控制组的被试,不管测验分数如何,都不提供任何反馈信息。最后,让所有的被试参加一个自尊测验,测验总分为10分,得到的分数越高,表示自尊心越强。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试检验不同反馈类型与自尊之间的关系如何。
用不同强度的光做视觉反应时(毫秒)实验,光照强度分为1、2、3三个等级,被试随机分成三组,随机分配分别做某一种光强的反应时实验。由于某些原因,各组人数没能相同。下表是不同光强下被试视反应时测验结果。试问从表格中结果能否得出不同强度光的反应时有显著不同。
研究人员采用四种不同的心理治疗方案,对每个志愿参加治疗的患者进行心理治疗,他们用录音机记录了每个被试在一段时间中所讲的词数。由于录音的困难,每种方案记录的人数各不相同。原始数据见下表,问这几种方案是否有差异。
把20名被试随机分成A,B,C,D四个组,每组(5人)接受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评估后,每组平均数依次为5,
为了测查刺激呈现的时间长短在记忆过程中的作用,一名认知心理学家把10个无意义音节以不同长度的时间呈献给被试。每种情况下这组音节呈现30秒,中间间隔10分钟,要求被试完成一些简单的数学题,以避免被试练习记忆无意义音节,然后要求被试在60秒内尽可能多的回忆他记住的音节。下表是7个被试的实验结果,问呈现时间长短是否显著影响无意义音节的回忆量。
5名被试在4种不同环境下参加某一心理测验,结果如下。问不同的测验环境是否对这一测验成绩有显著影响。
为研究不同科目的教师当班主任对学生某一学科的学习是否有影响,把40名学生随机分派到5名教不同学科的班主任管理的班级中,过一段时间后让40名学生参加一项数学考试。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班主任负责的班级中,学生的数学成绩显著不同。各组的数学平均分为A=74.5,
B=71.5,
C=69.5,
D=67,
E=74(其中A表示班主任教数学,B表示班主任教语文,C表示班主任教生物,D表示班主任教地理,E表示班主任教物理),方差分析结果MSw=24.17,
随机抽取60名学生,询问他们在高中是否需要文理分科,赞成分科的39人,反对分科的21人,问他们对分科的意见是否有显著差异。
某项民意测验,答案有同意、不置可否、不同意三种。调查了48人,结果同意的24人,不置可否的12人,不同意的12人。问持这三种态度的人数是否有显著差异。
某班有学生50人,体检结果按一定标准划分为甲乙丙三类,其中甲类16人,乙类24人,丙类10人,问该班学生的身体状况是否符合正态分布。
根据以往经验,某校长认为高中生升学的男女比例为2:1,今年的升学情况是男生85人,女生35人,问今年升学的男女生比例是否符合该校长的经验。
下表所列资料是552名中学生的身高次数分布,问这些学生的身高分布是否符合正态分布。
有一项调查,在调查的500人中非常同意(A)的占24%,同意(B)的占20%,不置可否(C)的占8%,反对(D)的占12%,非常反对(E)占36%,问各种态度有无不同。
随机抽取90人,按男女不同性别分类,将学生成绩分为中等以上及中等以下两类,结果如下。问男女生在学业水平上是否有关联?或男女生在学业中等以上的比率差异是否显著。
100名学生先后测验两次,结果如下:
在一项关于模拟训练的试验中,以技工学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对5名学生用针对某一工种的模拟器进行训练,另外让6名学生下车间直接在实习中训练,经过同样时间后对两组人进行该工种的技术操作考核,结果如下:
假设两组学生初始水平相同,问两种训练方式效果是否不同。
对某班学生进行注意稳定性实验,男生与女神的实验结果如下,问男女生之间注意稳定性是否不同。
用配对设计方法对9名运动员进行不同方法训练,每一个对子中的一名运动员按传统方法训练,另一名运动员接受新方法训练。课程进行一段时间后对所有运动员进行统一考核,结果如下。能否认为新训练方法显著优于传统方法。
在教学评价中,要求学生对教室的教学进行七点计分评价(1-7分),下面是某班学生对一位教师期中与期末的两次评价结果,试问两次结果差异是否显著。
某幼儿园对10名儿童在刚入园时和入园一年后均进行了血色素检查,结果如下,试问两次检查有否明显变化。
11名学生分别来自教师、工人和干部三种家庭,进行创造力测验的结果如下,试问家长的职业与学生创造力有否明显联系。
下表中10对数据是为确定某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而做的实验结果(表中物理量是取对数后的值)。假设两者呈线性关系,试以这10对数据结果建立该心理量与物理量的回归方程并检验。
下表是20名工作人员的智商和某一次技术考试成绩,根据这个结果求出考试成绩对智商的回归方程。如果另有一名工作人员智商为120,试估计一下若让他也参加技术考试,将会的多少分。
研究不同的教学方法(A)和不同的教学态度(B)对儿童识字量的作用。讲20名被试随机分成4组(每组5人),每组接受一种实验处理(即两因素两水平的不同组合),结果见下表,表中A因素表示教学方法,其中a1为集中识字,a2为分散识字,B因素表示教学态度,其中b1为“严肃”,b2为“轻松”。每一单元格中的数据位识字量。试分析两种因素对识字量的作用。
某大学为了调查新生推理能力,以分层抽样的方式从1500名新生中抽取200名进行瑞文退力测验。已知新生中文科500名、理科800名、边缘学科200名,根据历年同类调查的资料,新生瑞文推理测验成绩的标准差,文科是s1=10,理科是s2=7,边缘学科是s3=12,试问这次调查时这200名被试如何在文、理、边缘学科中分配?样本平均数(n=200)分布的标准误为多少。
某研究者要调查某大城市平均每个家庭每月花多少钱给孩子买玩具,要使误差不超过0.5元,且具有95%可信程度(即α=0.05)则至少应该调查多少个家庭。(抽样方式为简单随机抽样,据以往有关调查,估计s=3元)
韦氏智力测量平均智商μ0=100,标准差σ=15,有关研究估计,某偏远地区儿童的智商至少比常模水平低6分。为了对这个估计进行检验,从该地区随机抽样,对儿童进行进行韦氏智力测量,若规定α=0.01,β=0.10则至少应取多大样本。
欲调查两地区毕业生数学成绩的差异是否达到10分,从两地区分别随机抽样,进行一次数学考试,如果限定,当实际上两地区无差异或差异很小而在抽样调查(考试)中错误地判断为差异达到10分的概率α=0.05;实际上两地区差异达10分,而错误地判断为无差异的概率α=0.20,则应各抽多少被试(据同类考试结果估计两地区标准差相等,s1=s2=14.3)
想了解更多吗?快来尚学吧!
联系电话:029-85361421
地址:长安北路1号会展国际(省体育场对面)1901
乘车路线:
19层找1901办公室
521;600;603;605;610;618;701;704;教育专线;游6到体育场站进会展
国际大厅上19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