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2014-06-14 11:47:11)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活动设计 |
“开放式素质教育”教学活动设计
审核人签字:
年 级 |
四年级 |
学 科 |
数学 |
课题 |
三角形的认识 |
教师 |
张秋菊 |
||||||
课型 |
新授 |
课时 |
1 |
授课时间 |
|
||||||||
教材分析 |
教材首先选取了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实物如自行车、梯子、斜拉大桥、电线杆等,让学生观察、找出这些实物中的三角形,并引导学生思考上面物体中的三角形的作用,使学生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稳定性。为了进一步验证三角形的这一特性,教材接着让学生利用“做一做”:用木条、钉子分别做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架,要求学生动手拉一拉,并思考发现了什么?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深入了解三角形的特性即稳定性。教材还设计了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应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使得数学的学习紧密结合生活,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接着教材介绍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先结合抽象出的三角形,介绍三角形的边、顶点和角,让学生观察、交流三角形的边、角、顶点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介绍三角形的底和高这两个重要的概念,并学习画高的方法。 |
||||||||||||
学情分析 |
学生对三角形的知识已有了初步了解,能够较容易掌握三角形的表示方法等基础知识,但动手操作能力,以及通过观察总结结论的能力,语言表达等能力较差,对于知识的表述不是很全面、规范、准确. |
||||||||||||
设计理念 |
教学中,要力求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课的结构上,以活动为学习主线,以操作为本节课的主要形式,以使学生亲身体会知识,自主实践获得经验,力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特征,会画三角形的高。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经历认识三角形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图形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三角形特性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
||||||||||||
重难点 |
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概念、特性和分类。 难点:掌握三角形高的意义和画法。 |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做三角形、四边形的塑料条7根,按扣7个 |
||||||||||||
第一课时 |
|||||||||||||
教学环节 |
时间 |
教学内容 |
教师行为 |
期望的学生行为 |
|||||||||
一、问题情境 |
5 |
1.师生谈话 |
由家家都有自行车,提出“自行车有哪些部件?,用手比一比或说出它的形状”的要求,请几个人发言。最后,课件呈现自行车,找出车上的三角形。 |
学生举手回答。 |
|||||||||
2.课件呈现教材中的四幅图片,让学生找出物体中的三角形。学生说,教师用课件显示。 |
学生说,教师操作,课件显示相应的三角形。
|
学生可能说到: ●有一座大桥,一个照相机和放照相机的架子,还有一个电线杆子。 ●大桥上面的钢索和桥身是三角形的。 ●大桥的两根桥柱和桥身是三角形的。 ●照相机下面的架子是三角形的。 ●照相机脚架中间有一个三角形的固定架。 ●电线杆上面有一个小的三角形,下面有一个大的三角形。 …… |
|||||||||||
二、认识三角形 |
10 |
1.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 |
(1)提出兔博士的问题,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谈谈这些物体中三角形的作用。 |
学生可能会说到: ●自行车中的三角形铁架就把前轮、后轮、车座固定在一起,不用易变形。 ●钢索大桥上的钢索把大桥稳稳的拉住。 ●梯子的两边与地面形成的三角形固定住了两条腿,既简便又能站稳。 ●斜着的那根支柱电线杆,使电线杆……不容易倾斜。 …… |
|||||||||
(2)教师动手制作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 |
请几个学生分别拉一拉,完成学习卡片一。然后交流。 |
||||||||||||
(3)教师谈话,说明“三角形不容易变形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特性——稳定性”,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其他事例。 |
学生可能说到:阳台、空调下面的三角架、衣架、盆架、视力保护器…… |
||||||||||||
13 |
2.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
(1)教师提出“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三角形的知识”的问题,请学生回答,教师用课件呈现。 |
学生可能会说到: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三个顶点。 |
||||||||||
(2)教师谈话:三角形中还有两个名称,底和高。并出示一个一般的锐角三角形,边介绍边示范画出一条高,然后议一议,这个三角形能做几条高。 |
学生讨论一个三角形有几条高。 |
||||||||||||
(3)提出完成学习卡片二的要求,引导学生讨论一个三角形有几条高,重点观察学生画高的情况。 |
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卡片二:画出每个三角形的高,交流一个三角形有几条高。 |
||||||||||||
三、课堂练习 |
10 |
完成练习卡片 |
提出完成练习卡片的要求。 |
学生自主完成,组长组织评判。 |
|||||||||
四、结束 |
2 |
|
结束语 |
学生畅谈感受。 |
|||||||||
板书设计 |
三角形的认识
三角形
四边形 |
||||||||||||
教学反思 |
|
||||||||||||
附:
学习指南(一)
1.动手拉一拉,完成学习卡片一(建议2分钟) 2.在组内交流。(建议3分钟) 3.集体中交流展示。(建议3分钟) |
学习卡片一
动手拉一拉,在相应的格内画“√”
|
1.动手画一画,完成学习卡片(二)(建议4分) 2.把自己的意见在组内交流。(建议3分钟) 3.集体中交流展示。(建议4分钟) |
学习卡片二
画出下面三角形的所有高,想一想,每个三角形有几条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