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关山我的家——陇县龙门洞、崇信县大槐树
标签:
杂谈 |
龙门洞景区门前,有一片小向日葵似的花田,摄影师们一眼就看出这里是个拍照的好地方。
手挽手,我们四位战友亲密合影。
女同胞们更是喜欢小太阳般美丽的花朵
龙门洞山门。
龙门洞是“龙门派”道教圣地,据传是元代道教“七真人”之一丘处机所创建。
购票进入山门后,左手是一处宏伟的道观。
往里走不多远,有个牌楼,上面的雕刻全部是龙的造型。
前面那处房屋左手,是一条通往景区深处的道路。
这块石头不简单,原来,它就是沉香劈山救母神话传说中的“试斧石”。
“试斧石”的传说。
龙门洞既是道教圣地,也是森林公园,在狭窄曲折幽深的峡谷里,散布着神秘的三十六洞和二十四潭,更有那奇峰秀石和茫茫林海。
原来,谷内一条溪流在夏季因雨水丰沛而暴涨,湍急的水流在峡谷里千回百转跌宕起伏,冲击着崖壁和巨石而发出隆隆轰鸣。
http://s8/mw690/004mstY9zy7nW1t9Forf7&690
溪边有一座石碑,上刻“遮云桥”三个大字。
http://s11/mw690/004mstY9zy7nW2KqNlwca&690
遮云桥是沟通峡谷两岸的必经之地。
http://s10/mw690/004mstY9zy7nW3iNtiN39&690
在遮云桥上野餐。
http://s13/mw690/004mstY9zy7nG1vwB1Gcc&690
董勤龙下到溪边去拍照。
石阶陡峭。
登山是个费力的活儿。
抬头仰望,只见刀劈斧削般的绝壁上,悬挂着王母宫(左)和混元洞(右),腿脚顿时有抽筋的感觉,这地势实在是太险了!
混元洞完全是悬空的,要靠云梯才能上去。
混元洞也是国内五大悬空寺之一。
想上混元洞,得先走悬空的木栈道,然后再爬笔直立陡的云梯,相信一般人是没有这个胆量的。
在峡谷对岸拍摄的混元洞,因镜头关系,拍到的只是绝壁的上半部。
这是混元洞绝壁的下半部。怪不得龙门洞被美誉为“关中第二华山”,确实名不虚传。
过遮云桥,回程路上有个龙门洞石碑,石碑下面这个门洞通往混元洞对岸的峡谷。
今年的雨水好,路边的苞米地里,绿油油的庄稼长势良好。
http://s8/mw690/004mstY9zy7nRjeyFDN77&690
进大槐树沟口时,被门卫拦住了,说前头因路面塌陷封路了,不能进。大家好说歹说,答应如果有事自己负全责,门卫终于放行了。
在山里一处农家小院,摄影师们要女同胞们秀一把。
同上。
今天天气真好,山里满目葱绿,空气格外新鲜。远方和近处,传来阵阵鸟雀悦耳的啼鸣,路边草丛里,蝈蝈也“格格格”地叫个不停。
在大槐树的岔路上留个影。
山顶的平坦处,就是那棵有名的大槐树。
先从四面八方各个角度拍照大槐树。
同上。
http://s14/mw690/004mstY9zy7nG3Ko9fDad&690
“华夏古槐王”牌匾。
http://s3/mw690/004mstY9zy7nG3KFv46b2&690
文人墨客为古槐所倾倒,挥毫写下了赞美的诗篇。
http://s16/mw690/004mstY9zy7nG3KteAn9f&690
据说在文革时期,有人动起了歪脑筋,准备砍伐这棵三千二百年的古槐王,结果树还没砍,家里就接二连三地出事,吓得那些人再也不敢有非分之想,老百姓趁机把古槐保护起来。
从近处看,这棵三千年古槐老干虬枝,旁迤斜出,枝繁叶茂,硕大的树冠覆盖了两亩多地。
http://s14/mw690/004mstY9zy7nG3K55Pndd&690
“古槐王”说明。
http://s2/mw690/004mstY9zy7oouzeQQVa1&690
大家都希望古槐王能给自己带来好运气。
“古槐王”说明。
http://s2/mw690/004mstY9zy7oouzeQQVa1&690
大家都希望古槐王能给自己带来好运气。
在正午强烈的阳光下,草地上和树丛里,蝈蝈、知了、蚂蚱、螽斯等鸣虫不知疲倦地鼓噪着,碧绿的山谷里充满了勃勃生机。
路边,大家发现了一只奇怪的虫子,女同胞们议论纷纷,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我和董勤龙却看出,一只知了即将破壳而出!
出大槐树福地,在路上遇见几只斑鸠在戏水,车到跟前,别的斑鸠都飞走了,唯有这只胆子特大。
注:本集博文照片由王军、王斌、董勤龙和我提供。
(未完待续)
前一篇:那时,他们正年轻(二十一)
后一篇:美丽的关山我的家——难舍战友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