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林盛风清
林盛风清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06
  • 关注人气: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篇小说《梅岭剿匪》序言

(2014-05-11 21:40:25)

历史的印记(序)

程 维

 

 很多年前,编一份机关报,其中设有一版文史纪实,让我有机会接触到不少人生阅历异常丰富的文史作者,同时也阅读到一些属于“旧闻”类的相关稿件。这些稿件有对过去历史的梳理,有对往事的回忆,更有对那些已经发生而正在让大众“失忆”事件的生动文字再现……其中,我就注意到一篇写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新建县某区委书记被土匪暗杀案侦破的纪实文章,此文似乎掀起了那特殊剿匪年代血与火历史一角。在文学书写中不乏东北剿匪、海南剿匪、湘西剿匪的作品,而有关江西剿匪的书写尚颇为鲜见。新建县西山当年是匪患猖獗之地,当地在剿匪斗争中一定有着曲折惊险的故事,而且那一页历史多么值得写成一本书,并永远流传下来。

现在,当年写那篇纪实文章的作者揭光保先生就坐在我的面前。他结实、宽厚、嗓音宏阔,是南昌新建县公安局一位老战士,长期在宣传科长的工作岗位上,一直关注着当地的公安史。同时他还是一位卓有成就的作家,已出版《揭傒斯传》、《皇姑传奇》等多部著作。虽年过五旬,尚精力充沛,创作激情旺盛,不断有新的写作计划。他放在我桌上待出版的一部书稿是:纪实小说《西山剿匪》。

你写出来了——,我几乎脱口而出。

二十年,我已经留心了二十年,才写出《西山剿匪》。揭光保说,相信很多关心那段往事的人,会从中找到真相。

翻读《西山剿匪》,才发现西山之匪,与我们寻常熟知的文学书写中的匪类,确乎不一般,正如作者在前言中开宗明义所说的那样——《西山剿匪》中的土匪既有盘踞在山里的国民党散兵游勇和恶霸地痞组成的武装土匪,更有潜伏下来混进各级人民政府队伍中的敌特分子,打着“救国”、“救民”的旗号,秘密网罗国民党散兵游勇和恶霸豪绅、地痞流氓,扩展地下武装,与溃逃到台湾的国民党特务组织直接挂钩,是受国民党特务指使的“军政合一”的政治土匪。

也就是说,剿这股“匪”,与剿别的“匪”,完全不同,它几乎是靠公安人员以侦察破案的方式,在寻找、辨别、掌握后方可完成。由此,这就注定这本书的叙述内容独特,值得一观。

或许这也是《西山剿匪》从叙述的意义上值得揭光保费二十年时间的地方。

从某种角度上说,历史是存在于叙述中的,没有叙述,在湮灭的岁月里,历史何存?所以有关历史的一切书写,绝非没有意义。揭光保恰是一位历史叙述的有心者,从他的这部《西山剿匪》纪实小说的叙述里,读者可以随书页的翻动而进入一种时光的“倒带”,逼近一段历史的真实存在。在阅读中结认作者用文字刻划并固定下来的一个个人物面影,与他们共同在作品里经历那些“难忘”且“独特”的战斗。也许这就是历史和人的际遇(这首先取决于历史与作者的际遇,使他产生叙述的文本,然后文本存留历史)。

当然,我们不能把《西山剿匪》当一部历史小说来读,揭光保在这本书中所要做的是文学纪实,这是他的长项。他不仅是一个纪实文学的写作老手,而且通过多年的搜集整理,他也掌握了大量有价值的有关西山当年“匪特”与“剿匪者”的资料,他要做的是将某种“真相”的“还原”,而纪实小说是他的“还原”途径,这种“还原”因此留下了可贵的历史真实性。我想,如果不是揭光保来书写《西山剿匪》,那页史实很可能在无情的岁月中真正“遗失”。

现在好了,揭光保写出了这本书。他没有让那段历史付诸东流,作为读者,尤其作为关注新建那页历史的人,应该为他这份“劳绩”鼓掌!

记得许多年前,我和新建的文友说过一句话:一座西山,足够人写几生几世。

其实,关于“西山”的书写,从千年多前就开始了。揭光保续上了这份“地域”取材的写作文脉,让我们看到“西山”的“故事”延续与更新。如有可能,通过《西山剿匪》,把影视的镜头引入西山,必将可观。

遵揭光保先生嘱,聊写此文,以为序。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南昌

 

(程维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西省文学创作研究会副会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