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B》第3次作业
(2018-12-24 16:11:05)
标签:
中药化学作业 |
分类: 《中药化学B》 |
A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 黄酮类化合物如有7-OH,则乙酸钠光谱带II向红位移 [1分]A
A.5-20nm
2.
FeCI3反应的条件是 [1分]
A.芳环
3. 除哪个外都是组成木脂素的单体 [1分]E
A.桂皮酸
4. 木脂素母体中C6-C3单体数目为: [1分]A
A.2个
5. 黄酮类化合物甲醇溶液的紫外光谱有二个主要吸收带,出现在( )的称为带I [1分]D
A.200-250nm
6. 分离有邻二酚羟基的黄酮与无邻二酚羟基的黄酮可选用 [1分]B
A.氧化铝层析法
7.
采用薄层或纸层色谱检识黄酮类成分,常用显色剂是 [1分]
A.HCl-Mg(Ac)2
8. 黄酮醇类成分是指( )有羟基的黄酮。 [1分]A
A.3位
9.
A.碳酸氢钠萃取法
D.硼酸络合法
10.
比较黄酮类化合物的三氯化铝与三氯化铝/盐酸光谱(紫外)一般可判断是否有
A.3-OH
11. 黄酮类成分甲醇钠光谱,如带I向红移40-65nm,且强度不变或增强,则说明有 C
A.3-OH
12. 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的紫外光谱带II通常在( ) [1分]B
A.200-270nm
13. 异羟肟酸铁反应作用的基团是: [1分]B
A.活泼氢
14. 与盐酸镁粉反应呈阳性、与四氢硼钠反应呈阴性的是 [1分]A
A.黄酮醇
15. 大约1952年之前,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指 [1分]B
A.色原酮衍生物
D.4-苯基色原酮衍生物
16. 5,7-二羟基黄酮的1HNMR谱中,H-8的化学位移一般在( )ppm。 [1分]C
A.6.0-6.2
(d)
D.6.1-6.5
(d)
17. 黄酮类成分甲醇钠光谱,如带I随时间延长而衰退,则说明可能有 [1分]B
A.3-OH或4’-OH
C.3,5二OH或3,5,7三OH
E.5,7二OH或5,6二OH
18.
黄酮类化合物的酸性,以( )羟基黄酮最强。 [1分]
A.3位
19. 4’-OH黄酮的1HNMR谱中,H-2’、H-3’、H-5’、H-6’的化学位移出现在 [1分]C
A.7.2-7.9
ppm
D.6.0-7.0
ppm
20. 诊断试剂乙酸钠/硼酸主要是判断黄酮类成分是否含有( ) [1分]E
A.3-OH
21. 异羟肟酸铁反应的现象是: [1分]D
A.兰色
22. 黄酮类成分甲醇溶液的紫外光谱有二个主要吸收带,出现在( )的称为带II [1分]B
A.200-240nm
D.321-360nm
23. 除( )外,Labat反应均呈阴性。 [1分]B
A.甲基
24. 诊断试剂乙酸钠较为突出的是判断黄酮类是否有( ) [1分]C
A.3-OH
25. 与盐酸镁粉反应、四氢硼钠反应均为阴性的成分是 [1分]C
A.黄酮类
26. 黄酮类化合物的酸性,以( )羟基黄酮最弱。 [1分]C
A.2’位
27. 分离黄酮类成分一般多选用( ) [1分]D
A.中性氧化铝
28. 异羟肟酸铁反应的机理最终是 [1分]B
A.共轭链加长
29. 4’-OH黄酮的1HNMR谱中,H-2’~ H-6’四个质子( ) [1分]B
A.无法区别
B.可分成H-2’、H-6’与H-3’、H-5’二组,每组为双峰
C.可分成H-2’、H-3’与H-5’、H-6’二组,每组为双峰
D.可分成H-2’、H-6’与H-3’、H-5’二组,每组为四峰
E.可分成H-2’、H-3’与H-5’、H-6’二组,每组为四峰
30. 二氢黄酮的1HNMR谱中,H-3(ppm)常出现在 [1分]A
A.2.8 q
左右
D.2.5
t左右
31. 利用诊断试剂对黄酮类化合物紫外光谱的影响可初步判断羟基的位置,甲醇钠主要是判断是否有( ) [1分]C
A.5-OH
32. 提取芦丁(芸香苷)较好的方法是 [1分]D
A.水
33. 黄酮类成分紫外光谱由桂皮酰基引起的吸收带在( )之间 [1分]D
A.200-240nm
34. 二氢黄酮的1HNMR谱中,H-2(ppm)常出现在 [1分]B
A.5.0
q左右
35. 下列具有强烈天蓝色荧光的是 [1分]A
A.七叶内酯
36. 黄酮类化合物1HNMR谱中,H-3常在 [1分]A
A.6.3
ppm以尖锐单峰出现
C.6.0
ppm以尖锐单峰出现
37. 鉴别黄酮有无邻二酚羟基的反应是 [1分]D
A.HCl-Mg反应
D.氨性SrCl2反应
38. 黄酮类成分紫外光谱由苯甲酰基引起的吸收带在( )之间 [1分]B
A.200-240nm
39. 大豆苷与大豆苷元属于 [1分]B
A.黄酮类
40.
Gibbs反应的试剂是 [1分]
A.安替比林
D.铁氢化钾
41. 异黄酮类的1HNMR谱中,H-2为一尖锐单峰,出现在 [1分]B
A.7.2-7.6
ppm
D.6.3-6.5
ppm
42. 与四氢硼钠反应呈红色的是( )类成分。 [1分]C
A.黄酮
43. 与盐酸镁粉反应、四氢硼钠反应均为阳性的是 [1分]C
A.黄酮
44. 5,7-二羟基黄酮的1HNMR谱中,H-6的化学位移一般在( )ppm。 [1分]A
A.6.0-6.2
(d)
D.6.5-6.7
(d)
45. Gibbs和Emerson反应的条件是 [1分]E
A.酚羟基
46. 异黄酮的紫外光谱带II通常在( ) [1分]B
A.200-240nm
47.
既有黄酮,又有木脂素结构的成分是: [1分]
A.牛蒡子酚
48. 在纸片或薄层板上,与醋酸镁反应呈天蓝色荧光的是( )类成分。 [1分]C
A.黄酮
49. 7-羟基香豆素的1HNMR谱中,母核上的质子化学位移在最低场的是 [1分]B
A.3-H
B型题:
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
A.红色
1. Kedde反应现象是 [1分]A
2. Emerson反应现象是 [1分]A
3. Borntrager反应现象是 [1分]A
4. Gibbs反应现象是 [1分]B
5. Molish 反应现象是 [1分]D
A.芦丁(芸香苷)
6. 属于二氢黄酮的是 [1分]E
7. 属于黄酮醇的是 [1分]D
8. 属于黄酮苷的是 [1分]C
9. 属于黄酮醇苷的是 [1分]A
10. 属于异黄酮的是 [1分]B
A.白色
11. 黄酮醇为 [1分]B
12. 黄酮一般为 [1分]B
13. 查耳酮多为 [1分] E
14. 异黄酮为 [1分]C
15. 二氢黄酮为 [1分]A
A.香豆素
16. 黄芩中的成分主要为 [1分]C
17. 秦皮中的成分主要为 [1分]A
18. 五味子中的成分主要为 [1分]B
19. 黄连中的成分主要为 [1分] E
20. 厚朴中的成分主要为 [1分]B
A.苯骈α-吡喃酮
21. 香豆素的母核是: [1分]A
22. 香豆素长时间与碱加热,生成: [1分] D
23. 脱水后生成香豆素的是: [1分]C
24. 既能衍生木脂素、又能衍生香豆素的是 [1分]B
25. 绿原酸是 [1分]E
A.碳酸氢钠水溶液
26. 7,4’-二羟基黄酮可溶于 [1分]A
27. 5,8-二羟基黄酮可溶于 [1分]E
28. 5,7-二羟基黄酮可溶于 [1分]B
29. 7-羟基黄酮可溶于 [1分]B
30. 3,5-二羟基黄酮可溶于 [1分]E
A.HCl-Mg反应
31. 区别黄酮3、5-OH的反应是 [1分]B
32. 与查耳酮反应生成红色的反应是 [1分]E
33. 与二氢黄酮反应显天蓝色荧光的是 [1分]D
34. 既可与黄酮,又可与二氢黄酮反应生成红色的是 [1分]A
35. 检识黄酮有无邻二酚羟基的反应是 [1分]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