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郎窑红鹿头尊鉴赏(248)

康熙郎窑红鹿头尊鉴赏
释常翃
http://s9/mw690/004mnMLkzy7c1ElY0DC48&690
据景德镇陶瓷专家考证:康熙郎窑红的釉水里确实参有黄金和珠宝玉石等原料,烧成一窑郎红瓷器,至少需要50多吨松柴,成品率为“千窑一宝”。因此,在康熙年间就有“要想穷、烧郎红”的敬畏之言,可见郎窑红瓷器在当时就很神秘和名贵。到雍正皇帝提倡节俭,因烧造郎红瓷太过浪费而被叫停,烧制工艺随后失传了。这里专门介绍康熙郎窑红鹿头尊,它是皇家祭天礼器,气势恢弘雄浑,器型独特美观,烧造工艺精湛,后世绝无仅有。但自乾隆朝以来,各个时代对郎红釉鹿头尊情有独钟,均在仿烧复制。市面上的红釉鹿头尊,器型五花八门,釉面死呆呆的,与真品相差甚远。鉴别真伪,除要符合清早期制瓷工艺特征外,还要“死卡”这10个密钥,缺一即为仿品。
http://s5/mw690/004mnMLkzy7dIx7NYC874&690
2、看圈足。康熙早期依然沿用明末削足方法,内外各削一刀,内刀轻,外刀重,成倒梯形二层台式圈足。胎釉结合处,生成有亮晶晶的氧化物。
3、看变色:真正康熙郎窑红鹿头尊的釉色,是多变的。晚间灯光下呈深红色;白天正常室内光线下,呈鲜艳的枣皮红色;正午强阳光下直射,如刚杀的牛血,猩红猩红的。除因窑温不均器身偶有重色斑块外,上下通体一色,没有因釉面流淌呈色上轻下重现象。
4、看橘皮纹:鹿头尊釉面温润如玉、宝光莹莹。器身布满橘皮纹,眼观麻麻点点,像橘子皮模样;用手抚摸既光滑细腻又有凹凸感。
5、看蝌蚪釉:郎窑红鹿头尊釉面流淌,气泡像一池大大小小拖着橘红色尾巴的蝌蚪,在拼命的往釉面上蹿,尾巴摇摆灵动自然,活灵活现。
6、看米汤底:所谓“米汤底”,许多人被忽悠了,误认为类似大米粥的乳白色。其实类似小米粥,是米黄色透明的芝麻酱釉,如同农家地锅做米饭留下的锅巴一样,晶莹透明。
7、看虾青釉:鹿头尊内里施虾青釉,三百多年岁月的氧化,釉面开有细细的纹片,如同切碎的豆腐脑或堆积的碎玉,细腻莹润,宝光盈盈。
8、看灯草口:郎窑红最初是仿宣德祭红,“灯草口”清晰明朗。鹿头尊的口沿,有内外两道粉白色的平行细线,如同二条白色的圆形铁轨,纤细精致,漂亮秀美,不存在流釉“脱口”使口沿留白现象。
9、看郎不流:所谓“郎不流”,其实是釉面自上而下流淌,当流釉走到器足5毫米处,嘎!自然的停了下来。人为的阻止流釉过足和“脱口”留白等现象,均为烧制工艺不成熟或衰落期的产品。
10、看鹿头:真正的郎窑红鹿头尊,鹿头非常写实,逼真到如同自然状态下活的鹿头一样,规矩精妙,艺术美观。鹿头用粉白釉打底,出窑的鹿头,在眼、眉、嘴唇、鹿角等棱角分明处,均显现出淡淡地粉白色的点或线,眼珠上有类似视网膜一样的丝丝红晕,鹿眼传神。鹿头内,还暗藏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