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封给法官叔叔的信:女儿挽留欲离婚父母

(2017-09-13 09:57:55)
标签:

青岛离婚律师

电话15053214579

即墨平度莱西胶州律师

李沧区城阳区黄岛区

崂山区市北区市南区

分类: 平度离婚律师
一封给法官叔叔的信:女儿挽留欲离婚父母
作者:徐俊胜 朱潇   
  “尊敬的法官叔叔,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给我这个机会,让我表达意见和看法。关于这次母亲起诉离婚的事,我感到非常痛心……”

  这是来自该起离婚案件中当事人女儿的亲笔书信。一个16岁的花季少女,本应是无忧无虑、热情洋溢的年龄,然而因为母亲意欲离婚,她却过早背负了太多的生活重担和精神负担,字里行间让人不禁黯然神伤,不忍、感动涌上心头。

  ——母亲起诉离婚,家人对簿公堂

  案件当事人石某与马某于2001年依法登记结婚,育有两个孩子,女儿现16岁,儿子10岁。今年5月石某以家庭矛盾频发为由起诉离婚。

  承办法官仔细梳理了案件材料,认为石女士与丈夫的矛盾并未到水火不容的地步,并且一旦家庭破裂,将给两个年幼的孩子留下阴影。法官遂积极进行庭前调解,但是因双方当事人尚处于情绪激动期,调解未果,后于7月开庭审理。

  庭审过程中,本是最亲的一家人却对簿公堂、针锋相对,往日的亲情只化作冷言冷语,而这一切,都毫不掩饰地呈现在两个乖巧的孩子面前。哽咽、大哭、抽泣,可以想象,孩子们的内心承受了多大的打击。面对这种场景,原本激烈争议的父母双方也湿润了眼眶,泪水交织着对往事的回忆、对孩子的愧疚、对未来的迷茫,就这样,错综复杂中结束了庭审。

  ——女孩亲笔书信,力欲挽回曾经的“家”

  遇变故主动承担家庭重任

  庭审结束后,承办法官以一个叔叔的身份和女孩促膝谈心,真正深入了解女孩的内心世界和家庭变故的原因,让她对于父母的离婚问题作出理性的回答,回去后用书信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三天后,女孩的亲笔书信便寄到了承办法官的手上,工整的字体,流畅的语言表达,可以看出这位正值高二的女孩一直在为学业努力着,而就在这需要她全力投入精力备战高考的重要时期,却遭遇家庭变故。母亲离家后,父亲工作繁忙,她不仅要继续保持正常学习,还要肩负照顾年幼的弟弟、洗衣做饭的家庭重担,小女孩越是懂事乖巧,越是令人怜惜。

  情真意切呼唤母亲回家

  “在妈妈消失地无影无踪的几个月里,我几乎打爆了她的电话,可电话那头却传来冰冷的几个字:‘您拨打的号码已关机,请稍候再拨’……我看到了每日在窗口徘徊的弟弟只为等待那迟迟不归的母亲,我绝望地忍住不哭,默然承受命运带来的一切打击”,女孩的信中如是写道。这是孩子对慈祥母亲的真情呼唤和对幸福家庭的心灵守候——他们一直在期盼着母亲能早日回家。

  不离不弃守护失落父亲

  “平日里的爸爸容光焕发、意气风发,可妈妈的消失却给他带来无尽的折磨,我看到了他的一夜白发,我听到了他内心痛苦、失落地呐喊!……我要照顾爸爸一生。”这是孩子们对父亲的守护、承诺与不离不弃,他们一直在陪伴着父亲。

  恳请法官做出公正裁决

  “爸爸妈妈十多年来感情很好,现在我和爸爸都很辛苦,我和弟弟都很可怜,所以我反对爸爸妈妈离婚……望您能做出一个正义的裁决!”从孩子的视角,他们无法理解为何父母要离婚,他们更加不能接受父母离婚的事实。同时,一封简单的书信却传递了孩子们对法官的期盼,希望法官能够“保卫”他们的家,让他们一家人团圆。

  ——多方促调解,原告终撤回离婚诉请

  经审理,承办法官认为此案离婚理由不充分,双方当事人共同生活十余年之久,虽然有争执有矛盾,但感情并未到破裂的程度,有和好可能。同时,考虑到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兼顾法与情,从公正审判与家庭和谐的角度出发,决定再次着力调解,使双方能够做出有利于子女未来发展的选择,让他们破镜重圆。

  经过持续1天的调解工作,在承办法官、江西五套《目击者》栏目组、双方家属的共同努力与配合下,当事人对立的情绪有所缓解,关系出现缓和,原告最终同意撤回离婚诉请。

  ——法官提醒:离婚需冷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在目前离婚潮的社会背景下,此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警示作用。很多离婚案件都是因家庭琐事、家庭矛盾引发,夫妻双方因争议而情绪激化,冲动地选择离婚,但感情也许并未破裂。

  因此,面对离婚案件,希望双方当事人能够多一些冷静、多一份谨慎,为了曾经深厚的家庭感情、为了孩子的成长发展,给彼此一个机会,努力修复婚姻,也许就能退一步海阔天空,化解离婚芥蒂,最终稳定“小家”,和谐“大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