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5岁嫁入婆家,陈梅兰就同大多数农村妇女一样,一边进工厂打工赚钱,一边操持家务。2011年,年逾七旬的公公患病,生活不能自理。4年来,白天,陈梅兰既要做家务,又要给公公喂饭喂药;晚上,为了不让患有高血压的婆婆太辛苦,她独自照顾公公,为他端屎端尿。她把公公视同亲爹一般照顾,赢得了村里人的赞许和钦佩。
陈梅兰家住泉州台商投资区东园镇龙苍村。冬天的中午,她从厨房端出两碗饭和一碗肉,准备喂公公吃饭。她先是拿出毛巾系在公公胸前,再扶他靠在椅子上,熟练地拿起汤勺,一口一口喂饭。公公一咳嗽,她立马放下碗,拿起早已准备在一侧的纸巾,让公公把痰咳在纸上。10多分钟后,她开始给公公喂药,然后自己才有空坐下来吃饭,饭后又开始操持家务。
这样的劳作,她已坚持了4年多。2011年,75岁的公公生病,生活渐渐无法自理。她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做早餐、忙家务,送14岁的儿子去上学,然后赶回家,耐心喂公公吃饭、吃药,忙到11点多才能休息一下。而年逾七旬的婆婆患有高血压,这同样让她很是操心。有时婆婆抢着想做点家务,她都会劝阻:“阿姆,你歇歇,家里的活让我来。”
为了让婆婆好好休息,也为了夜里方便照顾公公,陈梅兰冲破世俗偏见,在公公床边安了一张床,自己睡在那里。“公公晚上有时要上厕所,没人帮忙是不行的。”她说,一开始她也很尴尬,但想到公公就像自己的亲生父亲一样,慢慢也就习惯了。担心公公有什么事,她不敢睡得太沉,睡眠常是断断续续,一有动静就马上睁眼看看。
冬天寒冷,夜里怕公公着凉,得为公公增添衣被;夏天炎热,公公不敢用电风扇,只能手摇扇子为公公送去凉风。4年多来,陈梅兰已不记得有多少个日夜寸步不离地照顾公公,但她从未喊过苦和累。“每个人都有老去的一天,以后也需要晚辈照顾,我要为儿子做好典范。”每当村里人夸赞她的孝心孝行时,她总是淡淡地说一句:“身为媳妇,理应照顾老人。”
“她长期坚持照顾病重公公,是勤劳能干的妇女典型,村民都对她评价很高。”龙苍村村干部说,大家都夸她是“百年修来的好媳妇”。
□本报记者张素萍通讯员吴志勇文/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