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祖望,生于1912年。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擅长耳鼻咽喉口腔科疑难杂症的治疗。我国中医耳鼻喉学科创始人、全国著名中医药学家、国医大师、江苏省中医院终身杰出专家。寿享104岁。省中医院曾有徐景藩、周仲瑛、夏桂成、干祖望4人入选国医大师,居全国各类中医药服务机构之首,如今徐景藩、干祖望二老已相继离世。
挂出全国第一块“中医耳鼻喉科”招牌
1912年9月,干祖望出生在上海市金山县一个书香门第,5岁时就被送往著名的姚石子家塾。17岁那年,他被祖父送入嘉善名医钟道生门下,开始了从医生涯。
苦读四年后,他22岁那年,就在家乡开始挂牌行医。虽然一开始门可罗雀,但他用扎实的中医基础和不怕苦累的干劲,在人才济济的大上海站稳了脚跟,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中医。1951年,个体诊所合并,干祖望“移壶”到松江城建立了第四联合诊所,挂出了中国第一个“中医耳鼻喉科”的牌子。1956年他又被调入江苏省中医院工作。
干祖望对中医药事业注入了全部的精力,他治病无数,著作等身。他积极创建的中医耳鼻喉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一门充满生机的学科。他呕心沥血,无偿贡献出自己多年研究出来的验方,制成鼻渊合剂、参梅含片、鼻敏合剂、五味子合剂、黄柏滴耳液、口腔溃疡膜等院内制剂,为中医耳鼻喉科的理论与临床,作出了巨大的学术贡献。
医者仁心
干老的耳鼻喉科诊室外,有一本意见簿,上面每一条意见下,都有干老用毛笔工工整整的答复。在1986年2月12日那页上有患者写到:“有些医生看病不认真,草草几句,应付病人。”干祖望答道:“如遇这种情况请随时反映,写信寄江苏省中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干祖望亲拆。”因为干祖望每周只有两个半天的门诊时间,他就常常把患者复诊的时间安排在中午饭时。
干老十分反感医生写字龙飞凤舞,还曾特别撰文批判:“医生处方上的狂草比判官还可怕。”干老还毫不避讳地说如果觉得自己有一天思维不再敏捷,业务水平下降,一定毅然“摘壶”休业,不再贻误于病家。
名士风范
曾荣获“金陵十大藏书状元”
干老是个好书之人,他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茧斋”,意思是说,书房小的如蚕茧一般大小,自己读书、著书如同蚕一样在吐丝做茧。他的藏书大约有一万多册,以中医书籍居多。1990年,他还荣获“金陵十大藏书状元”称号。干老文笔犀利畅快,就连写医案也喜用典故。曾有一个得了梅核气的女患者二诊时,喉头堵塞明显缓解,但仍然咽干未润。干祖望在医案中写到:“锁启重楼,越鞠丸已平澜浪;钥开辽廓,流气饮再扫余波。”文采斐然又让人尽悉其理。
百岁老中医的八字养生法
“童心、蚁食、龟欲、猴行”
80多岁时,干老还能爬16层楼去病房查房,连续站着作3小时的学术报告。90多岁时,还给病人看病。98岁的时候,干老仍然思维敏捷,视物清楚,还看书看报写文章、批改论文。干老对于养生有着独到的见解。干老一生从未抽过烟,55岁开始戒酒,72岁时干祖望生了一场霉菌性肺炎之后,每年冬季进补30克高丽参,90岁后饮少量鹿茸酒,此外就不再进补药了。干老还总结出八字养生妙法——“童心蚁食龟欲猴行”并一一解释。
●童心,即赤子之心,像孩童一样无邪开朗没有烦恼;
●蚁食,即像蚂蚁一样什么都能吃,像蚂蚁一样什么都吃得少;
●龟欲,龟无欲望,一贯不争不闹,遇事不意气,以退为务,以柔克刚;
●猴行,即思想方面反应敏捷,行动方面活泼轻快,保持精神饱满。
干祖望:养生要认真地向动物学习,高寿的秘诀在于童心、蚁食、龟欲、猴行。
全国著名老中医干祖望教授,今年100岁,如今他虽听力下降,只能靠文字交流,身子活动稍欠灵活,但仍然头脑清楚,思维敏捷;视物清楚,还经常看书、看报、写文章、批改论文。他曾说过:“上班上至90岁,寿年100岁。”现已成事实,近又讲要活到110岁……如此高寿的秘诀就在于他有“童心、蚁食、龟欲、猴行”八字诀的养生妙法。
此法是干祖望身体力行50年的一套养生法,如今他已届百岁,尚未退休,照常出勤上班;半天门诊,头不晕腰不痛,思路清晰;做报告2~3小时,站着讲学,情状同年轻人;至于创作,经常超过子夜12点才睡觉;病房在16层楼,一贯不坐电梯。那么,他的养生保健方法都有哪些呢?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认真地向动物学习。
他说:“我的养生之道,在50年前早已开始实践了,只是主观上尚不知在保健养生。50年后回头看去,才发觉的确为很好的养生方法,是从实践中得来的。令我虽已进入晚年而精神体力不逊青壮年。自此以后开始关注,并有意识地予以深入观察、探讨总结,同时勤求古训新知以接轨于理论。”
童心永留存
“童心”即赤子之心。一为纯洁无邪:因为无邪则心田宽畅开朗而没有烦恼。无邪之心,更没有损人、欺人、捉弄人、打击别人的邪念。“敬人者人恒敬之”,身边有这样多的感情温暖,心情也更加舒畅、轻松而愉快。二为简单:不会穷思瞎想而绞尽脑汁,一心用在事业上。善于助人其乐无穷,算计他人则自寻烦恼。三为乐观:童心都是无忧无虑的旁观者,少为七情所伤,长期在“泰上忘情”的境界中,则“形全精复,与天为一”而长生了。
蚁食不损寿
“蚁食”,一为不拣食,像蚂蚁一样什么都能吃,只要无害身心的食物,不需要过分求冷、热、精、细、美味。卫生当然要讲,但也不必过于苛求。二为吃得少:像蚂蚁一样吃得少。狼吞虎咽恣食饱餐为患的,早已众所周知。梁章钜《退庵随笔摄生》的“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是食多与食少利弊的最好总结。
龟欲心舒畅
“龟欲”,龟被视为长寿的象征,更具“与世无争”、“一无奢望”的习性。一者,不意气用事,遇事以退为务,以柔克刚。孔子强调:“戒之在斗”,是有深远意义的。但另一方面必须指出,我们的“龟缩”,是指名、利、富、贵而言。凡涉及大是大非,则应挺身而出,否则这样的养生是“苟活”!二者,龟无欲望,一贯不争不闹。从大至狮虎、小至蚁蝼都有角斗,而自古以来少见到乌龟打架。儒家的“知足常乐”、道教的“欲界六天”、佛门的“欲尘”学说,都极言“贪”与“欲”对人的危害性。“贪”与“欲”的基础是“想”,如你什么都不“想”,那么也不会有“贪”、“欲”之念的产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能得成全无二三”,索性像龟一样“寡欲”,则心境舒畅怡然。
猴行身敏捷
“猴行”,猴子反应敏捷、行动轻快,具有朝气与活力。要做到这一点,一言以蔽之,曰:“勤劳不懒”。猴子的长处有两点:
其一,多动。多动不一定就指跑步、打拳。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少坐车子、电梯,以自己行走为主。另一层意思是多动脑筋,尤其是在自己的事业上多动脑。脑子多动了,脑细胞才更发达。
其二,戒惰。干祖望的戒惰,是平常少坐多立,乐于坐硬板凳,正襟危坐,一直可保持英姿焕发、精神饱满。
干祖望说,养生要有正确的方法和理念,并付诸行动;抛弃那些保健养生之大敌。首先,最有害身体的是吸烟。吸烟的害处罄竹难书,早已众所周知,不再细述。其次是酒。酒尚有些有益之处。但对“一日不可无此君”者言,也如同慢性自杀。《顾松圆医镜》:“烟为辛热之魁,酒为湿热之最……极能伤阴,断不可用。”在古时早已洞察了这两敌。第三则是滥用药物。药物对人来说,是治病、急救之品,而不是养生品。凡小病大药、浅病重药、无病进药,都是有害而无益于身体健康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