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老虎是一种拥有成语最多的动物。有意思得很,许多自古流传的和老虎有关的成语,实在是老虎生态与习性极好的写照和概括。
如狼似虎 老虎是极其凶悍的猫科猛兽,虎身上最厉害的是强爪和利齿,一只虎爪长达10厘米,又尖又利,比钢刀还快,无论多么坚硬的兽皮,它都能撕裂。虎嘴里两对强大的犬齿,长可达6~8厘米,比匕首还厉害。
谈虎色变 为什么不说谈狼色变、谈熊色变呢?因为虎不是一般的猛兽,它们是威名赫赫的“山林之王”,虎的猎食对象不仅有大、中、小型草食兽如野猪、鹿类等,还有各种各样的肉食兽,就连豹子、狼、狐和熊也在它的捕杀名单中,甚至有时还攻击人类,怎不令人谈虎色变!
狼吞虎咽 形容吃得又猛又急。老虎捕到猎物后,一般先从猎物的臀部吃起,那里肉最丰厚;再吃大腿和胸背部,真的是又撕又咬、生吞活剥。老虎的舌头上生有许多又尖又硬的舌刺,就像一把尖利而又活动自如的刮刀。老虎会用这根舌头把猎物大骨上的肉刮食得干干净净。
虎视眈眈 形容老虎捕食时专注、凶狠地注视着其捕食对象(猎物)。说到老虎的眼睛,那是一对奇特的夜光眼,夜间发出磷火一样绿色的亮光。有人黑夜遇虎,其斑斓雄姿可能丝毫未见,而可怖的闪着绿光的虎眼却使遇虎人终生难忘。
放虎归山 虎本是山林动物,有山有林、有水有泉的地方,才能养活众多草食性动物以及肉食性动物,虎才能有吃有喝、有隐蔽场所和栖息地。因此说老虎属于山林动物,草原和荒漠地带是没有老虎的。
虎落平阳被犬欺 意思也是说,只有在山林里,老虎才能施展其隐蔽伏击、腾挪纵跃的功夫。
龙腾虎跃 “龙腾”在自然界谁也见不到,“虎跃”倒是十分壮观。创作这条成语的人,想必亲眼目睹过猛虎那疾如流星、迅若闪电的奔跑和跳跃。据报道,老虎奔跑100米山路,只需要4秒多。老虎其实是连跑带跳,速度比世界短跑冠军快得多啦。
一山不容二虎 这是老虎喜欢独来独往行为生态的实际写照。老虎处在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高位,一只老虎要生存,需要占有一大片山林,才能找到足够的的野兽猎物,老虎在自己的山头(或说领域)内追逐猎物,不许别的老虎入侵自己的地盘。
两虎相争,必有一死 老虎性情孤僻,尤其雄虎保护自己的地盘(领域)更加认真。如果来了另一只雄虎闯入它的势力范围,两只老虎就会恶斗终日,直到最后有一只被咬伤、打败、逃跑甚至活活咬死,才算了事。
与虎谋皮 这当然是指办不到的事。老虎皮真的是斑纹独具,值得称道;老虎头上有个“王”字形花纹,这是黑色毛和黄色毛排列而成的。老虎披着一张色彩如此斑斓的皮毛,夜间埋伏在草丛里,它的行踪很难被人发现,更不要说想剥老虎的皮了。
虎恶不食子 虎性虽凶恶,但母虎生育幼虎后,不但没有食仔恶癖,而且如同所有慈爱的动物妈妈一样,对幼虎关爱备至,按时给幼虎喂奶,猎捕并带回野味饲喂幼仔,还要教幼虎捕食,直到幼虎能够独立谋生,才让它们离开。
初生牛犊不怕虎 百兽都害怕老虎,初生牛犊因不懂事而不怕老虎。这条成语用来比喻“敢作敢为,没有框框”是可以的;但在野生动物世界里,不管牛犊怕不怕虎,都会落入虎口的。有时,老虎宁愿放过犄角尖锐的雄牛、雄野猪,而攻击体弱的母牛和牛犊,这样它可以少花费自身的能量而轻易获得食物。
龙潭虎穴 比喻老虎窝是极险恶的地方。对于小老虎来说,虎妈妈为它们选择的巢穴却是个最隐蔽、安全的安乐窝。母虎在这窝中哺乳幼虎约半年,幼虎跟随母虎至少一年半。母虎抚育幼虎期间,攻击性特别强,所以虎穴是人们和其他动物不宜随便接近的险地。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深入虎穴在过去意味着身历险境,现在人们只要放开几条训练有素的猎犬,惊走母虎,几个猎人同时齐上,用木叉叉住幼虎的颈部和腰部,即使是百、八十斤重的半大虎也就任捆任抬了。
降龙伏虎 有胆有勇者敢于对付老虎。不过,老虎是保护动物,未经许可千万不要违法捕猎。
当然啦,其他还有很多带有“虎”字的成语,例如:将门虎子、虎父无犬子、虎头虎脑、如虎添翼、九牛二虎、藏龙卧虎、龙争虎斗、虎踞龙旙、坐山观虎斗、为虎作伥、投畀豺虎、狐假虎威、虎头蛇尾、骑虎难下、虎口拔牙、虎口余生等等,都与老虎有关。
现在你相信了吧,老虎确乎是一种拥有成语最多的动物。如此丰富的与老虎有关的成语说明,虎对于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的影响真可谓源远流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