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FLOTHERM进行热模拟和热分析
(2014-11-19 22:16:10)
标签:
热分析热仿真flotherm热设计 |
更多资讯参阅http://www.bingdure.com/
一 设备介绍
1.1 设备概述
该设备为一台工业级的电子设备,用途不祥,型号不祥。
1.2 设备特征
1) 设备的大小为423mm(W)×88mm(h)×370mm(L);
2) 设备为密封式设备,密封程度防雨淋;
3) 机壳用铝合金(2A12)焊接而成,壳体和壳盖选择在整机的上部分分型,搭接面填充的非导热材料;
4) 机壳的两个侧板与盖板均铣有散热槽。
二 设备组成与工作环境
2.2 内部特征
1) 内部组成
设备由三个模块组成,即主板、控制板、电源模块。控制板通过板间连接器扣在主板的上方。
2) 模块功耗
设备的整机设计功耗为50W,实测功耗为35W,其中各个器件的设计功耗如下表所列:
序号 |
名称 |
功耗 |
所在位置 |
数据来源 |
1 |
主板 |
22 |
|
实测值 |
2 |
控制板 |
4 |
|
实测值 |
3 |
电源 |
10 |
|
计算值 |
4 |
芯片110 |
11 |
主板中心,Top |
设计值 |
5 |
芯片1145 |
3 |
主板右下角,Top |
设计值 |
6 |
芯片8245 |
3 |
控制板中心,Top |
设计值 |
7 |
电源模块 |
8 |
电源中心,Bottom |
经验值 |
表2.1 功耗表
2.3 散热方法
1) 用110导热板将芯片110的热量传导至机壳底板上;
2) 用8245导热板将芯片8245的热量传导至机壳侧壁上;
3) 在1145上放置一个铝材散热片;
4) 电源模块直接贴在机壳底板上,通过机壳底板散热;
5) 导热板的材料采用合金铝(3A12),采用折弯成型方法;
6) 铝表面之间采用厚度为1mm的导热膜导热,接触压力由连接螺钉的紧固力产生;
7) 铝表面和芯片表面采用厚度为1mm的导热膜导热,导热膜的变形量为0.7,从而产生接触压力;
8) 除与接触接触位置的表面粗糙度为3.2外,其余均为12.5。
2.4 工作环境
1) 设备的工作温度上限为55℃;
2) 设备所处环境的空气会有不同程度的紊流。
三 热仿真过程中的参数设置
3.1 环境参数
1) 求解范围:600mm(W)×200mm(h)×50mm(L),设备位于求解区中心;
2) 环境温度:55℃;
3) 空气导热率:10 W/m^2K 【停滞空气的导热率为5 W/m^2K】
3.2 建立模型
1) 假设设备外壳为壁厚为4mm的空心壳体,忽略盖板与侧壁上的散热槽,忽略其他结构要素;
2) 忽略设备内部线缆造成的阻尼;
3) 忽略设备内部线缆在工作工程中的功耗;
4) 设备内部的大器件,如滤波器,在建模时设定为无热量、不导热的固体;
5) 设备内部的小器件,如磁环、走线板等,在建模时忽略。
3.3 电气件参数设置
1)主板参数
厚度:2.5mm;
导电材料:库内材料copper(pure);
非导电材料:库内材料FR4;
其他设置:默认值。
2) 控制板与电源板参数
厚度:2mm;
导电材料:库内材料copper(pure);
非导电材料:库内材料FR4;
其他设置:默认值。
3) 芯片110、1145、8245、电源模块
功耗:按照表2.1输入;
位置:按照实际位置输入;
状态:固体;
材料:传导率20W/m K,芯片表面为磨光铝表面;
其他设置:默认值。
4) 热仿真其他设置
主板General:Top 4W,Bottom 2W;
控制板General:Top 1W;
电源板General:Top 2W;
General大小:平面等同于印制板大小,高度方向上为5mm。
3.4 热分析结构件参数设置
1) 材料:库内材料Al 6061;
2) 表面:Polished Plate Aluminium;
3) 表面交换:指定热交换系数185 W/m^2K。
3.5 温度传感器设置
1) 传感器110;【芯片110的芯片表面温度】
2) 传感器sr110;【110导热板冷端表面温度】
3) 传感器8245;【芯片8245的芯片表面温度】
4) 传感器sr8245;【8245导热板冷端表面温度】
5) 传感器pcu;【电源模块表面温度】
6) 传感器gaiban;【盖板内侧表面温度】
7) 传感器1145;【芯片1145芯片表面温度】
8) 传感器air;【壳体内部空气温度】
9) 传感器110up;【110导热板热端表面温度】
四 热仿真求解
4.2 传感器温度收敛结果
芯片 |
110 |
Sr110 |
8245 |
Sr8245 |
Pcu |
Gaiban |
1145 |
Air |
110up |
收敛 结果 |
83℃ |
61.5℃ |
68.5℃ |
61℃ |
63℃ |
60℃ |
82℃ |
66℃ |
82.5℃ |
表4.1 温度收敛结果表
五 实测结果
5.1 试验方法
把设备放置在55℃的恒温箱中,先保温4小时,再工作2小时后,进行测量。
5.2 测量方法
将电阻片式温度巡检仪,对8245导热板热端表面、紧贴电源模块的机壳表面、110导热板的热端表面、机箱内空气、壳盖表面,5个位置进行温度检测。
5.3 测量结果
位置 |
8245导热板 |
电源模块 |
110导热板 |
空气 |
壳盖 |
温度 |
65℃ |
65℃ |
70℃ |
62℃ |
66℃ |
六 发现而未解决的问题
6.1 如何设置两个平面的接触热阻?
6.2 如何设置大气压?
6.3 如果设备为密封式的,环境大气压和机箱内大气压是否默认相等,还是需要分别设置?
6.4 如何设置表面的热交换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