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一、抓住课本,以课本为范本积累词语
1、在预习课文时,对每篇文章(包括讲读课文和自读课文)中出现的重要词语,都必须让学生掌握其意义及用法,重点是让学生记忆每篇文章的注释,以及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然后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比如听写,确实不能理解的词语自己动手查词典等,这对那些学习不太积极的学生会起到督促的作用。这样,日积月累,学生每学期就可以从二十多篇课文中积累大量的词语。
2、在分析课文时,通过辨析近义词的细微差别,让学生积累词语。比如鲁迅的《社戏》一文,文章中有这样一句:“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汽里。”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朦胧”一词,我让学生比较它与“蒙眬”的区别,学生动手查阅词典,明白了“朦胧”一般是指暮色、月色等客观景物模糊,话语表达的意思不清晰和主观意识不清楚;而“蒙眬”是指“眼睛看东西模糊”。
通过辨析,学生会很容易记住了这些成对的近义词,同时发现了这些近义词的细微差别。这对学生应对中考十分有利:徐州中考语文试卷第一大项“积累与运用”,每年必考两个词语选择,给出两个近义词,让学生辨析,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学生结合平时的积累,再联系短文,能很容易选择出来。
3、通过对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使用,积累词语的灵活用法。如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文章开头这样写道:“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这里的“标致”本义是“漂亮”,而在这里是反语,表达了作者对东京“清国留学生”的恶浊生活的憎恶、失望和不满,强烈表达了作者对他们极端憎恶的感情。教师在讲课中要结合具体语境对这些词语加以分析,让学生既掌握词语在句中的真实意思,又明白要准确理解词语,必须结合具体语境加以分析。这样在积累词语的同时,能了解同一词语的多种用法,从而较为灵活地积累词语,积累词语的本义和延伸义。
二、从教师的课堂用语中积累词语
教师在上课之前要精心备课、钻研教材,在重要知识点上要精心揣摩:该用什么语气,用什么句子,甚至一个词语修饰。教师在课堂上肯定会使用大量的生动形象优美的语句,将其中的一些精美词语让学生记录下来。学生在积累词语的同时,还能开阔视野,强化听讲的效果。比如在讲解《范进中举》一文时,分析范进、胡屠户和周围人形象时,笔者用到很多成语,如“孜孜以求、平步青云、趋炎附势、前倨后恭”等,笔者把这些词语课前板书在小黑板上并进行讲解,学生明白了意思,也学会了运用,一举两得,事半功倍。
三、利用课外阅读积累词语
学习语文一定要大量阅读,才能会用好词语,写好文章。笔者在课后布置学生利用好课余时间阅读优秀的杂志,比如《青年文摘》、《读者》等,不是让学生随便读一读就算了,笔者会布置学生一些问题,其中就有一项:把文章中好的词语摘抄下来。可以制作卡片、摘录名言警句等,并把这些词语进行分类摘抄,比如写人的摘抄在一起,写物的摘抄在一起,一定要做到条理清晰,力求做到词语积累,有的放矢,需要时从记忆的脑海中把它撷取出来。
四、从日常生活中积累词语
语文从生活中来,学习语文不只是从课本中获得知识,也可以从生活中积累词语。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运用大量的生动形象、有生命力的语言,如网络语言、时鲜词语等。比如时下流行的一个词语“给力”,报纸上能看到,打开电视能听到,它既可以作形容词,又可以作动词,利用好,能起到很好的表达效果。作形容词时,类似于“牛”、“很带劲”、“酷”,下力,尽力。如:“这课上得好枯燥,不给力呀!”尤其是当某个事件或某个现象给人以强烈的刺激,让人精神为之振奋时,我们就可以说:“太给力了!”作为动词使用时,相当于“给予力量”、“加油”的意思,如:“大家给力啊!”可见一个新鲜的词语使用合适,会使句子生动形象,精彩到位,当然也不能滥用,要适时适量。
如果学生能做到以上几点,就能积累大量的词语,但这不是最重要的目的,积累词语的目的在于运用。教师应该在平时注重对学生加强字词训练,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运用词语的实际能力。如笔者让学生把积累的词语遵循语法规则,准确流畅地用在造句中,这样使学生掌握了造句的常识规律,并能在具体语境中,根据词义,选择恰当的词语表达思想感情。
小学语文如何培养词语积累教学反思
一、利用课外时间多看书积累词语
我们看课外书时,不妨背诵一些好词好句,因为小时候背的东西往往可以记一辈子,而且背得多了,对一个人的文化功底可以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把课堂上学习的课文尽可能地背出来,此外,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各取所需,自由积累,背诵精彩的片段或绝妙的语句。摘抄也是扩大积累的有效方法之一。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要注意把平时看到的好词摘录下来,随时进行适当的归类。在造句、作文的时候,经常翻阅,适时运用,这对我们掌握词语,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很有帮助。
二、课堂阅读中指导学生体会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
我在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时,就常常使用比较、想象、情感、朗读等方法以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如课本《桂林山水》中,“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指导学生阅读这段时,我先让学生通过录像来领略桂林山水的独特风光,然后有感情地朗读,领略文中意境和音韵之美。在一定时间内展示学生的积累成果,朗诵、交流、演讲等,教师给予学生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就会增强他们积累语言的动机。
三、在运用中巩固词语,做到记忆犹新
积累词语为的是能在文章中或生活中去运用,所以,我们要经常温故而知新,使所积累的词语不被遗忘。我们要引导学生将积累的东西必须真正理解了、领会了,尽可能地用过了,这样才有可能积淀为他们自己的东西。如,通过一些活动,展示一些场景,让学生说说联想到的警句名言;带领他们置身蒙蒙春雨中或是烂漫的春花中,让他们说说想到的有关诗句;在兴趣课上组织成语接龙……多少个词语仿佛远在天边,忽一下飞至眼前,仿佛在沉睡之中,猛然间被唤醒,这又是一个积累词语的大好时机,信手记下,揣摩加工,一篇小文就问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