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2Lesson7教学设计
(2018-02-04 08:27:47)分类: 育人故事 |
一、课标分析
1.突出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思想。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在教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应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健全的人格,培养他们今后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以活动为组织形式。
所谓英语课堂的活动教学,就是通过创设和营造真实有意义的英语文化环境和语言环境,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采用听、说、唱、玩、做、演等方式,以活动为核心组织教学,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服从于活动的内容,应采取最有利于激励学生参与语言交流的实践活动。
3.融会话教学于情景表演之中。
让学生在创设模拟交际的情境中学习语言、感受语言、理解语言,从而主动发现询问别人是否要某东西和表达想要某物的日常交际用语的表达方法,能在生活实际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讲的是我们的祖国和几个说英语的国家,而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日常用语,了解了一些国家知识的基础上,以中国的相关知识为背景,学习描述我们可爱的祖国,并在此基础上将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扩展和延伸,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激发更加浓烈的爱国之情。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们想象力丰富,喜欢幻想,对事物充满好奇,乐于参加表演,喜欢做游戏,急于得到别人特别是老师的肯定。所以在本节课教学中,首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其次,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交际的能力。最后,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意识,以发展学生的思维,着眼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四、教学目标
1.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会说新单词,掌握新句型,并能熟练运用新句型进行交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利用工具探求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相互协作意识。
3)情感目标:了解祖国各个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开拓视野,放眼世界,情感得到升华,激发更加浓烈的爱国之情。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在交际活动的过程中能听懂会说重点句型。
Beijing is thecapital city of China.
We speak Chinese. inChina.
It
is the flag ofChina.
难点为重点句型的实际运用及相关知识的表达。
五、教学策略
1.教法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了突破本课的重难点,根据小学生好动﹑好胜﹑模仿能力强﹑以兴趣为主要学习动机等心理特点,我采取了激趣法,任务型教学模式为主,整堂课的教学都以生动活泼的方法进行。无论是单词的教学,还是句子的教学,都以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活动的设计也是以学生为主,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单词的呈现上,利用了单词卡片让学生动起来。本课我主要采用了任务法、讲授法和游戏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2.学法
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关注学生情感。本课我采用温故知新,循序渐进和小组合作的学法指导,在教学过程中设定一项任务,让学生通过练习、分组讨论、听音模仿等学习方法,进行听、说、读、编等活动将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地呈现给学生,让他们学会如何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同时培养他们小组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用具
幻灯片,课文录音,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
七、教学过程
结合小学英语的教学特点,根据现代英语教学理论,体现学生主体,关注个性差异,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都有进步,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努力运用学生主动参与、感知体验、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语言实际运用中感受成功的喜悦,调整学习英语的情感和策略,熟练语言技能,发展语言能力,使课堂真正形成“乐说”“会说”“能交际”的氛围。本节课分为以下六个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主动探索,游戏操练
3.合作交流,语言交际
4.情感升华,陶冶情操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巧妙地巩固拓展环节设计,在活动中渗透情感教育,课堂结尾播放中国风光的视频,让学生欣赏,优美的景色不仅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再次感知所学知识,更能激发出学生的爱国之情,陶冶爱国情操。
5.布置作业
书写一篇关于中国的英文作文,用上这节课所学重点单词和句型。
七、教学反思
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兴趣、激活课堂、调动学生多个感官等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再加上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指导,有利于让所有学生参与学习,让所有学生有学习兴趣,让所有学生学有所获,更能体现课改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