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长空驭雨
长空驭雨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617
  • 关注人气: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校学的知识无用吗?

(2019-10-31 14:50:06)
标签:

教改

教育

学校学的83没用


      最近讲教育的新闻很多很多,不知道问什么,这个事儿最近被炒得这么热?有什么有关教育的大事件要发什么,先造舆论氛围?

     今天看一则新闻报道,还是关于一个“知名的”教育专家的,标题直接就是“学校83%的知识没有用”!!劲爆啊!!
     恕我直言,这样的专家,如果报道上准确的描述了专家的思想的话,这专家不过是伪专家而已!!然而,这样的人,却还位居高堂,对我们的教育事业拥有很大的发言权!!难怪,我们的教改,几十年了,始终围绕着“招生”与“考试”两个问题转圈圈,一直出不来,可以想象,都是些什么人,什么观念在支撑这样的改革!!

      所谓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无用,其实是对知识对学习的基本功用都没搞明白的说辞,可以说是文盲的说法,哦,对不起,我说错了,在古代,即便是文盲,也不这么认为,古人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了多半没用,还用读书?古人中的只字不识的人也不这么认为!请看我的解析:

第一,知识会有”过时”的时候,也即被新知识所替代的时候,这没错!因此,就说没用?但,这个所谓的过时之说,也是值得怀疑的,至于没用之说,就更不靠谱了!
       要知道,一些新的知识,都是在老知识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怎么说老的就没用呢:这无异于有些人踩在别人的肩膀上往上爬,却无视别人的存在一样,无异于牺牲了千百万人的性命换来的新中国,却否定那些牺牲了人一样!!
       再有,很多事物(包括知识)的发展,还不是否定式发展,而是包容性发展!!意即,新的东西是在旧的东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新的东西有用,老的东西同样有用,甚至还是新的东西的组成部分,这就更不能否定老的东西(知识)啦!!比如,企业管理中的薪酬管理,过去我们以为,薪酬就是劳动报酬,如今的薪酬管理思想,已经发展到第三代了,已经认为“薪酬是管理杠杠了!但,管理杠杠的思想,绝对包含“报酬时代”的基本“三定”内容(定岗,定编,定薪。)----如果连事物发展的两种模式(否定式与包容式)的知识都不具备,怎么能叫做教育专家呢?

第二,知识的表面性与实用性及知识的知识广性泛,是知识的两大不同特点,如果不懂这这个道理,才会说“过去的”知识无用!
       有些知识的使用价值很直接,比如学数学(算数),可以教你数数算账,学语文,可以让你“学会”写字说话!这就是知识的表面性与实用性的一面!
        但,知识还有它宽泛性的一面,就是,很多知识在人脑中的综合,使人变聪明了,明事理了,这不可以归咎于单独的任何一种知识,但又归功于任何一种知识!!所以,那些看似“一无用处”的知识,其实用处大了去了!!比如,有人看哲学,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衣服穿,更不能当钱花,有人看来它就无用!!可是,现在的大家都开始知道说,哲学是最能让人变聪明的科学!比如,古人的历史,早成过去了,有人认为学了没用,可是,会有人否定“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的大道理吗?学习历史可以有大用处的。
     
      光从这些类容来说,我们的孩子们,从幼儿园,到小学买到初中,到高中,大部分时间不都在学这些东西吗?怎么就有83%的学习是没用的?这账是怎么算来的?还是说,上体育课,把身体锻炼好了,是没用的?依此,我严重怀疑,说什么没用83%没用,就是哗众取宠而已!!

第三,如果不懂知识的核心内涵,也会导致人们常常会说,知识过时!!
        如果一般人常讲知识过时,还可以理解与原谅,作为教育专家这么讲,未免太肤浅!
      学习知识不能只学知识的表面意涵,还得学习知识的核心意涵,弄懂知识的“思想”!
      比如,古人讲“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你学习的理解是,读书人高人一等,我就说你浅薄了,如果你将古人的这句话理解为这句话强调的知识与学习知识是多么的重要,我才认为你理解了古人的内心思想!!如果按前面一种理解,你就会说,古人说的过时了,如果按后一种理解,你就会说古人太高明了,他们几千年前所说的,还依旧是我们如今所做的,我们如今依旧遵循的!!
      比如,你家用的电视机,一代又一代了,你一定会说,最早的黑白电视机,那个显像管技术的电视机技术,早就过时了。可是,你知不知道,如今再先进的电视机技术,都没有逃脱最早电视机技术出现的时候的“成像”思维模式!!他们都是将过去的,现在的,虚拟的现象,以图影的方法保存与传递下去!!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电视机不再存在,人们只需要戴一副眼镜,就可以看到自己想看的影像,这还不是来源于最早的影视技术发展时候的影视技术的“奇思妙想”?怎么地,过去的技术就没用了呢?你这么说,就是只看技术本身不看技术发展的”思想”,更何况,这一代一代技术发展,那一带不受过往“过时”技术的“恩惠”,而得以传承与升华?

第四,如果不懂教育应有的功能,才会说知识过时的话!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教书育人,用我的话说,就是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而不仅仅只限于学"文化知识”!
      这其中,两样东西,是我们现代教育所十分缺乏的!因为这缺乏,以现状来说,说学校学习的知识83%没用,是无知!如果我们的教育体系补好了这两课,可以说,学校所学的所有知识都有用,都没过时!!
      那两样?一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一是学习能力的学习!!
    学校里面除开教孩子们知识以外(包括道德行为世界观知识),最重要的是,还得教孩子们如何去学习知识,或教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比如,如何从一本阅读的书中获得知识,如何从社会实践中去总结经验教训。获得学习知识,在课堂上教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时候,就要教获得这些知识的“法子”!我以为,这一知识,甚至比我们现在花主要时间给学生们教的“科学文化知识”更紧要!!如果我们多交给孩子们获取知识的能力,这知识还有过时的时候吗?这能力,将会使他今后的人生受益无穷!
      再有,就是讲学以致用,这点很重要!也就是要教给学生们如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便是纯科技研究领域,这点也同样重要---比如,同样高智商的科学家,有的人出了大成果,有的人就出不了?与是否掌握了如何选择学术方向与学术手段的方法就不无关系!这所谓的“方法”,就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就我所知,太多的科学家们, 为科研成功,会先去了解他人曾经失败的案例,沥青失败的思路,从而避开前任的误区,开辟新的路径,最后取得成功的!!(否则,搞不好就走前人失败的老路了。所以,即便是前人失败的案例,也吧不能说是无用的,不是吗??)至于在其他领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就无需我多言,是何等的重要了!!---这里的能力讲的是思想不是方法,方法可以过时,思想永远不会过时。有思想的人,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自行发明与创造方法的!


    有关报道还讲,专家名言:补短是让所有的人成为一样的人,扬长是让所有的人成为不一样的人!
     确实是有“有鸣”的言论,但,可以说是无稽之谈!!

      一个基本的理论---所谓短,可以是就自身来说的,也可以是类比他人来说的!
比如,一个搞技术的人创办企业,他的管理知识可能就是他的短板,他就需要补充这些知识,或找人来替他弥补这方面的知识,如果企业都这么个补短板法,所有的企业就都会成为一样的企业??笑话!!
      比如,同样都是更好研究的学科家,同样研究相同的领域,一个科学家意思到自己与他人比较,某个领域知识缺乏,要补一补,他就会变成以另外哪位一样的科学家了?笑话!!
     不管是与自己比,还是与他们比,去补短板,都不会使自己成为别人的!!

    那么,去扬长呢?你就会变成与他人不一样的人?对此,我的结论是在是难以下!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可是,这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任何相同的两个人,我这么下结论,错了!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实在可以举出太多案例,来否定这个答案。比如,你做网下服装生意,我也做,你不就会说,我们之间雷同了?你降价促销我也降价促销,你打广告我也打广告,我们不就可以定义为一样的人了??难道,你打广告叫促销,我打折就不叫做促销,我们一个打折一个降价,我们就不是同样的人了,你做的是服装生意,我就不是了?

   我也干过不少年的教育,老实说,我的一些学生也会说,学校学的东西没用,要不了几年就过时了,在校的时候,就有说的,出校后一些年,还会这么说,个别的,到老了,还这么说,但,大部分学生,社会经历多了,就不会轻易再说学校学的没用了!!更有一部分人,一直在说,学校学的东西太有用了!!这些人,基本都是“混得”较好的!!因为他们学会了知识的“精神”,而不仅仅只学会了知识的“知识”!用人话说就是,不仅知道了是什么,还知道了为什么!于是,就融会贯通了,于是,就可以自我发扬了!!而对于那些到老了还在说学校学习的东西早就没用了的人,我的回答是:如果你不曾上过这个学,你只读过小学或中学,甚至你就是个文盲,你看世界的视角会和如今一样吗?你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和如今一样吗?我想,我的这一问,我的学生们一个都不敢说”一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