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2014-04-29 10:33:01)
标签:

小学高年级

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校园

分类: 小学语数外知识

                 镇江新区蓝海教育: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章开头(1)开篇点题;(2)渲染气氛(散文多用),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多用),设置悬念(一般为小说所用),为下文作辅垫(3)总领下文;  
2、文(1)承上启下;(2)总领下文;(3)总结上文;  
3、文(1)点明中心(散文);(2)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3)照应开头,首尾呼应(议论文、记叙类文章、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注意——(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说出具体作用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4、对比:强调,加强语气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突出了+对象+特性
5、反复:强调,加强语气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对+对象+特性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结合修辞手法的作用整理,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表程度限制时间范围等)……的情况,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主要内容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七)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