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大班音乐活动《唱唱我的名字》评析
(2017-10-29 08:47:49)
标签:
转载 |
大班音乐活动《唱唱我的名字》
执教林芝双语幼儿园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评析:通过欢迎客人有节奏的拍手熟悉了歌曲的节奏,为顺利开展活动做好铺垫)
(评析: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图音并茂,有效地吸引了幼儿,激发了幼儿唱名字的兴趣。这一环节如果将歌曲分两段欣赏能更有利于帮助幼儿发现歌词中最后一个字重复的特点)
(评析:气球图谱设计得巧妙,运用了高低不同表示高低音,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乐段,有效的把活动的难点直观化、形象化,对解决重难点起到了关键作用。教师能注意对高音和接唱部分进行反复练习,并对个别掌握不好的幼儿进行积极鼓励,帮助每个幼儿获得成功,从而达到本次活动的目标。)
(评析:通过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使幼儿对乐曲的节奏更加熟悉,不同的感受乐曲方式也让幼儿更为兴趣)
(评析:把自己的名字用歌唱的方式介绍给他人,既充满情趣,又为幼儿搭建一个自我表现的舞台,让他们充分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
(评析:游戏的形式很好,但是找朋友的游戏需要幼儿在唱歌的同时寻找朋友并交换位置,所以必须在幼儿能熟练演唱歌曲的前提下进行,教师有些急于求成,幼儿刚学会歌曲,没有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幼儿熟悉,这个游戏教师可以放在课后延伸。)
活动评析
1. 利用情境教学法,以游戏为主,激发幼儿学习与演唱的兴趣。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轻松愉快的获得知识。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可是在我们一些幼儿园中却往往忽略这一点。在本次听课过程中,教师采用了我们平时最熟悉不过的鼓掌欢迎客人让幼儿熟悉了乐曲节奏,把所学新歌通过大转盘游戏结合把自己的名字唱进歌曲加以巩固,又让幼儿与同伴合作表演,为幼儿搭建一个自我表现的舞台,让他们充分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气氛活跃,幼儿积极性高,效果很好。
2.遵循了“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教师在活动中关注、尊重每一个幼儿,给予每个幼儿充分表现的机会。能用灵活的教育机智驾驭课堂,能营造了一个充满生机、有效的课堂氛围,幼儿能够主动去学习,教师起到引导者的作用。
3.教具的准备恰到好处。一堂课的成功与否,教具准备非常关键,如果你准备的教具,孩子感兴趣,愿意去了解它,认识它,那么你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郑老师的图谱教具色彩鲜艳,把重难点形象的用气球表现在图中,有效解决活动难点。
4.开展有效互动引导幼儿自主与自信的演唱歌曲。活动通过听辨、师幼问答、模唱,老师与幼儿的自我介绍等信息交流,从中掌握歌曲旋律并学会正确填词演唱介绍自己。开始老师把自己的名字唱出来并让幼儿学唱名字,这样,既给幼儿作了示范,同时也拉近了师幼之间的距离,增进了教师与幼儿互动的情感与行为,更加激起幼儿想把自己名字唱出来的欲望。
在活动中,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以趣施教”,通过趣味性浓郁的游戏环节构建高效课堂,把平淡的数学教学转化为充满趣味和挑战的自觉行动。对孩子来说,把自己的名字用歌唱的方式介绍给他人,既充满情趣,又具有挑战性。
我认为在本次活动中还可以对一些细节部分进行尝试调整,如
1、本次活动的教学重点是掌握歌曲的旋律,学习填词哼唱。歌曲旋律流畅生动,歌词单一,初次哼唱觉得比较简单,不过旋律不容易快速掌握,再者,此曲有两个难点:一个是“| 11 76 | 54 32 |”,这一句的音准不易掌握;要让幼儿自然、顺畅地接唱有点困难。部分幼儿还没有很好的掌握时,教师没有给予充分的练习突破难点,其实这个环节配合图谱能够达到有效解决难点,但老师没有很好地利用图谱。
2、在最后一环节中,教师有些急于求成,幼儿刚学会歌曲,还没有十分熟悉就玩游戏,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只顾着要找朋友与朋友交换位置,却没有做到边唱边唱玩游戏,未达到教师在游戏中巩固练习歌曲的目的,建议将这一环节改成向听课老师介绍自己,将找朋友的游戏放在以后的活动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