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小班幼儿低结构材料投放实例----王玉莲
(2016-03-08 10:25:16)
标签:
转载 |
活动材料:各种大小不一的纸盒纸箱
活动地点:一楼西大厅
活动幼儿:小一班部分幼儿
第一次游戏:
小班孩子第一次接触新鲜事物,都很好奇、喜欢。当看到那么多盒子的时候,孩子们呼啦一下就围了过去,有的孩子甚至抱着娃娃就去看个究竟,有的翻上翻下想看看里面到底藏着什么;有的一直关注纸盒是装什么的,打开看看里面有什么。几分钟后,有的孩子开始失去兴趣,回活动室玩去了,有的仍在探索着、寻找着,(其实我和他都不知道他在寻找什么)有的孩子则寻找另外的兴趣点,看,有个孩子看到了一个大箱子,进去试试,就到里面藏了起来,其他的孩子看到后,也纷纷寻找大点的纸箱,玩起了躲猫猫,有的两个一起藏,有的一人一个藏着玩
第二次游戏:
第三次游戏:
纸盒纸箱对于孩子来说已经很熟悉了。当老师的命令一发,大家都飞快地去挑选材料,有的还是摞高,不过比上次有了自己的想法,错落有致的摆放,有两个孩子将盒子平平的摆放开来,我问“你们在做什么呢?”,博涵说“我们码转呢”。“哦,那你们能不能把我脚下的这块地砖摆满呢?”紫艺听到后,在旁边摆了起来,一个劲儿的招呼老师看,不过博勇的玩法大大吸引了孩子的眼球,他把打开的盒子放在头上,变身铠甲勇士,眼见孩子们都要一番大显身手,我故意问“姸霏,你的盒子里有什么宝贝啊?”她打开让我瞧,在我的鼓励下,她一个一个的拿出来数,整整放进了7个小盒子,其他孩子也都忙活开了,一个劲儿的让老师看他们的箱子里装了多少宝贝盒子,就这样孩子们在游戏的氛围中将大小纸盒纸箱收拾的整整齐齐,整个活动持续了20多分钟,丰恺解小便回来后,发现都收起来了,有点失望,我顺势问“你还能帮他们把这些纸箱再整理一下吗?”丰恺马上动起手来,将小纸箱一层层的摞到大纸箱上,又把装满小纸盒的小箱子,放到大的上面,最后收拾成这样。
分析:
三次游戏中,我的指导很少。从第一次的游戏到第二次的游戏,我都没有用语言或肢体引导孩子,但是可以看见,孩子的想象力、发展的空间是很大的。他们在快乐的尝试探索,自由的取放材料,当然他们更多的是模仿同伴,并积极的调整自己遇到的问题。从第三次游戏中可以看出孩子喜欢自由、无拘束的游戏,对 于老师提出的玩法,刚开始有一点兴趣,过后就失去了兴趣点,有可能是老师的跟进不及时。我感到他们还是喜欢他们自己的发现,自己的玩法。在孩子装盒子的过程中,有的孩子刚开始摆放时,为了多装,乱堆一气,噼哩啪啦地掉下来,几次尝试后,他就开始学着把物品堆放整齐。能力强的孩子还试图寻找更多的小盒子来塞空隙以便能够放更多的东西。比大小、摞高、平铺、藏猫猫等孩子在游戏中自己发现、尝试、探索出来纸盒更多的玩法。可以看出,低结构材料的投放有利于孩子各方面的发展,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合作,商量。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孩子们对于寻找自己需要的材料更多的使用了商量,而不是争抢,比老师的说教自然有效。
在活动中,我感到这次材料的提供比较单一,有可能束缚了孩子们的探索与发展,如果再给孩子们提供一些瓶子、易拉罐等材料,孩子们是不是会有更出色的表现呢?通过三次活动,我认为低结构材料操作活动,在材料准备有效而充足的前提下,老师不需要要求孩子做这、做那,所有的规则都隐藏在环境材料之中,孩子可以自己根据周围材料的摆放、空间的安排、同伴间的影响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师通过一定材料的提供,将活动中的权利归还给孩子,让孩子成为他们活动的主人,在顺应孩子自我发展需要的同时,不增加孩子的负担,同时也体现了环境材料创设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