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讲述是学前教育语言教学的主要内容,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家庭和幼儿园中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目的。而看图讲述则是在学前教育中提高幼儿讲述能力的基本形式和重要手段。它和儿歌、故事一样,同样可以起到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本文是以看图讲述对幼儿口语表达能力重要性的研究。
关键词:看图讲述 词汇 环境 续编
正文:
我以看图讲述为主线,为幼儿创设环境,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以幼儿为主体,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更有效的发挥出图片的教育功效,从而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一、在看图讲述中选择讲述的重要性
在选择讲述的过程中,我会为幼儿提供大量的图片,让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来进行则选,这样幼儿的自主性就会增强,并且要求幼儿把自己选择好的图片进行排放,幼儿虽然能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但讲述时往往不能按照自己图片上的内容来讲述,也不能按一定的顺序来进行完整的讲述。于是我为幼儿准备了若干的图片,幼儿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画面,并合理地组织画面,讲一句完整的语句来表达图片的画面及自己的意思。如:蓝天、白云、小鸟的图片,幼儿就会说出这样一段话,大意是:在蓝蓝的天空上洒落着一朵朵白云,小鸟在树枝上悠闲地唱着美妙的歌曲等等。要求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进行替换,将白云换成乌云,又可以讲出这样一段话,新鲜生动的内容,使幼儿不断的接受最新的知识,让幼儿摆脱了束缚:幼儿所选的图片,一定是幼儿自己有能力讲的,因此,讲述中不仅幼儿的思维在已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口语表达能力还得到了发展。
二、在看图讲述中结合各类图形的拼摆进行讲述
所谓摆图讲述,即提供有一定的故事情节的图片,让幼儿通过看看、排排、说说,学习讲述一个较为合理的故事。
在语言角中,我根据幼儿的要求、特点、爱好投放了图书、小图片、汉字小卡片等,让幼儿自由选择、自由看看、讲讲、写写,使他们最大限度地投入到活动中。图片吸引着他们,他们以独特的方式排列讲述;汉字小卡片刺激着他们,他们在动手操作实践中增长才干,增强了能力,获得了成功;图画的内容启发着他们,他们边看边讲,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这是他们自己的活动内容,他们是活动的主人。
三、在看图讲述中教师应选择性的为幼儿提供图片
在图片的提供方面,教师应针对不同领域的大班幼儿来进行有选择的分发,在大班每个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都不一样,教师应针对性的进行投放图片,大图的图片应该投放给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解决阅读中一些共性的问题,便于教师集中指导。但在一起看图片时,往往口语发展好的幼他们所得到的却不是千篇一律的,达到了最大限度的发展。然而会说很多,使得口语发展教弱的幼儿就缺少他们自己的思考。所以在运用大图时也可提供相应的小图,小图人手一份,便于教师个别指导,同时幼儿面对小图,必然会主动地去看、去想、去说,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每位幼儿的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做到全体幼儿都主动参与。在课上,虽然发言的机会有限,但由于适时地运用了小图片,使全体幼儿都有了充分讲述、想象的机会,极大调动了幼儿讲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那些口语发展不够好、怯于在众人面前讲述的幼儿,也给了他们一个缓冲的机会,调动他们说的积极性,其次,教师首先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上的环境、人物,如:每一张图片呈现时,我会引导幼儿全面观察图片的主要内容,如有谁、碰到谁,画面的背景是什么等,帮助幼儿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然后引导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衣着,分析人物或动物的心理,运用引导性提问帮助幼儿更好地分析画面内容,起因和结果。如:看图讲述《小老鼠旅行》中老师问的一些描述性的问题:小老鼠在草地上发现了什么?、小老鼠把它变成了西瓜船,它心里感觉怎么样?等,促进了幼儿对画面的感性认识;而老师推想性问题,如:“ 小老鼠为什么要啃西瓜皮? ”、“小鱼会怎么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等等,使幼儿对画面外的内容能进行有根据的合理猜想,从而进行由表及里的分析。这种形式,有利于教师与幼儿及幼儿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 同时要指出的是,教师的图片出示也要作为教师设计活动的重点。一般看图讲述都是依据图片进行的,它是幼儿说话的根据,一些多幅的图,思维有较大的波澜,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逐幅出示。而有些情节并无多大曲折的,则一次性就可展出,让幼儿有一个概括的印象,然后逐幅仔细观察。而单幅的图可以先整体,再局部观察,也可遮住部分,放大部分等等。总之,根据幼儿的观察兴趣,运用各种方式出示图片,充分调动幼儿的讲述兴趣。
四、在看图讲述中看图续编的讲述
(一)看图讲述作为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有着其丰富的内涵,有一部分内容是比较单纯地训练幼儿的口语能力,另外很大一部分则是在发展幼儿语言能力之外,培养幼儿良好个性和道德情感的有效手段,教师在组织活动众多引导幼儿根据图片上的线索,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出不同的结局,来进行看图续编,用恰当的语言来进行,这样能很好的在看图讲述过程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词汇是幼儿语言建筑的材料,幼儿掌握词汇的数量和质量是影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要大量增加幼儿掌握实词的数量以此来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另外,还要求幼儿掌握并能运用一些同义词,即要求幼儿会用不同的词来说明相同的事物,掌握一些可以相互替换的词,使言语生动活泼,提高幼儿思维想象能力。在教幼儿掌握同义词的同时,教幼儿掌握一些反义词,帮助幼儿更准确地认识事物的特征,学会对比事物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同时可以教幼儿学习一些虚词,使幼儿掌握词汇发生质的飞跃。
( 三)我们采用的是纯语言的游戏,如接龙游戏。让幼儿用第一个词的最后一个字组出第二个词,如明天------天空------空中-------中间、、、、、、。刚开始时请全班幼儿一块练习,在幼儿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及时给予启发和帮助,在幼儿具有一定水平时可以让幼儿从第一个幼儿连到最后一个幼儿。当幼儿用词能力、思维的敏捷性和记忆力达到一定水准时,我们可以给他两个词让他编故事,如:教师提供词语为铅笔、牛奶,幼儿就可以据此说一段话或者一句话。如:星期天早晨嘉澍拿出铅笔正准备做作业,忽然听见楼下有人喊:“卖牛奶,新鲜的牛奶,不鲜不要钱。”幼儿编出后教师可以继续提供词语,请幼儿将词语和以上一段话连起来。如:牵牛花、小狗,幼儿可以据此编出:“某某看到一位叔叔推着三轮车,三轮车上的奶桶上画了几朵牵牛花,一只让人喜爱的小狗跟在叔叔身后还汪汪的叫呢、、、、、、。
五、 在看图讲述中要循序渐进
通过谈话的形式进行讲述的训练,不能只让能力强的幼儿讲话,应该注意调动所有幼儿的谈话积极性,特别注意帮助胆子小、能力差的幼儿能站起来大胆发言。开始可以先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以培养自信心,逐渐提高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要给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必须丰富幼儿的生活,因为生活是语言的源泉,只有丰富的生活,才能为丰富的语言提供良好的环境。
因此,在教育工作中,要给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增长幼儿知识,开阔幼儿视野,扩大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冯晓霞:《新〈纲要〉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版。
2马拉古奇著,张军红等译:《孩子的一百种语言——意大利瑞吉欧方案教学报告书》,台湾光佑文化事业滚粉有限公司1999年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