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商洛金丝峡避暑 |
分类: 且听风吟 |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徜徉于树木葱茏的峡谷之中,脚下白水奔泄潺潺,头顶碧空夹于枝柯巉岩间,绿的山、绿的水、绿的风、绿的视野,绿的心情,我想我也是这青山绿水的知音了。
金丝峡景区的地貌属于嶂谷地貌。这里有多处垂直陡峭的山峰,谷壁直起直落,上下等宽的幽深大峡谷,岭与谷相对高差可达200-300米左右;各种各样的溶洞,洞内有多种多样的钟乳石、石笋、石林、石鳗;多处深潭、狭窄悠长的深谷,还有十三级流泉瀑布等景观,正是秦岭地区罕见的、最完整的嶂谷地貌地质构造,在众多的国家地质公园中是十分罕见的。
白龙峡,俗称七里峡、北峡,长2.5千米。景区北起现园区入口,南至灵官殿,峡谷呈硬"S"形延伸,南高北低,峡内地貌类型丰富,由于人为活动,多为此生植物群落。
白龙峡主要自然景观是河流冲刷、侵蚀作用及其他地质作用共同形成的嶂谷隘谷地貌、侧蚀洞穴、陡壁跌水等河流地质地貌遗迹。峡口左侧山峰叫做凤山,犹如凤凰展翅;右侧山峰叫猴山,山头有一石猴,有仙猴戏凤之说。左侧山坡上还有一个拔地而起的奇石叫仙人石,亦称仙人峰。坡上怪石嶙峋,青藤倒挂,自然景观妙趣横生。峡谷内小河如白龙蜿蜒于南北,峡谷两边险峰耸天连绵起伏。
白龙峡最狭窄的地方白龙门,两边都是悬崖绝壁,壁立千仞。崖壁距离仅有数米,谷底相隔不足一米。是典型的嶂谷地貌。白龙门高约260m,底部宽3-5m,峡谷有宽谷——嶂谷——隘谷——河谷等发育阶段,嶂谷是由隘谷进一步发育而成,两壁陡峭,谷顶宽大、谷底狭窄,呈“V”字型。白龙门是金丝峡国家级地质遗迹景点。
青龙峡,俗称东峡。灵官殿往左走即是青龙峡景区,面积3.37平方公里,呈蛇曲状L形线南西后南东向展布,系流水先追踪南西、后追踪南东向断层破碎带及其节理而成,峡长l0km。景区内峡谷封闭度高,峡谷小气候明显,构成了层次分明,林间植物丰富的生态系统。
青龙峡是四个峡谷中最狭窄的一个,险峻异常,剖面呈紧闭的"v"字型或"H"型隘谷地貌。峡谷两面,绝壁千仞,藤萝摇缀。更为奇特的是两面的悬崖峭壁上,茂密地生长着海桐、樟树、铁杉等珍贵的常绿乔木,广展绿冠,临夏青苔密布,蕨类丛生,为游人造就了休闲避暑的佳境。
灵官殿到锁龙瀑布是黑龙峡景区,位于大峡谷的西端,呈SL形展布,峡长7km,面积4.33km。景区以"谷深狭窄,壁绝峰险,溪潭珠连,原始幽深"而著称。有“不游黑龙峡,枉来金丝峡”之说。黑龙峡是金丝峡的核心景区,这里有九十九个弯九十九个潭,最引人入胜的狭窄地段,长约170米,谷底宽0.8--3.5m,嶂谷断面垂直高度512米。蜿蜒曲折,陡崖相夹,以嶂谷为主。主要自然景观有发育典型的褶皱构造和背斜谷、向斜山等构造地貌地质遗迹。北西侧断崖陡峭高峻。景区内峡谷幽深险峻,壁岩突出,以峡谷、溶洞为主要特色
金狮洞位于黑龙峡,距金丝峡景区门口约5公里,是一个发育完善的天然地表大溶洞
。洞口距谷底50多米,主洞宽97米,洞高78米,洞深55米,总面积有5000平方米,可容千人以上,生成于奥陶系吊床沟组钙质角砾岩带之中。因有一“方解石”石狮睡卧洞中,形象逼真而取名。远观洞口,形似猫耳,又名猫耳洞;近观其内,主动顶部有通往上部的垂直洞和西南方向的水平洞,三洞相连,三洞相通,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溶洞系统。还有一股清流自上而下,滚滚流动。
从锁龙瀑布到丹鱼湖广场是丹江源景区,丹江源景区主要是以丹江源,水体为主的观光科考游览区,面积8.O5km。丹江源全长3km。该景区流水景观呈阶梯状展布,有十三级瀑布和形状各异的碧潭以及流量较大的岩溶泉。涓涓溪流汇入丹江,是南水北调工程中水源地之一。
丹江源景区内,瀑布与潭水成群分布,以幽深的峡谷、瀑布群为主要特色。主要自然景观有河流冲刷、侵蚀作用及与其他地质作用共同形成河流蛇区地貌、水蚀凹痕、侧蚀洞穴、陡壁跌水、瀑布等。
前一篇:骄阳如火三伏天,到青海湖畔吹吹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