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禹州长春小学教研
禹州长春小学教研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66
  • 关注人气:2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几位老师推门课的评价意见

(2017-03-21 16:17:28)
分类: 校本研修

对六6刘歌老师的语文推门课评课意见:可能是老师对推门课还不大习惯,我的出现让刘歌老师有些始料未及,比如从上课后才开电子白板,上课后才配带耳麦可以看出来,下课后刘老师承认了这一点,不过她的诚恳与坦白让我相信下一节如果听课的话一定会比这节更好。这节课是练习课,处理第67课的练习册,整体的教法就是逐题串讲,很少听练习课,但是练习课或复习课对提升教学成绩又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针对这节课出现的问题提出如下意见:1、这节课要处理的练习事先学生已做过一遍。老师事先应做学好学情调查,比如讲课前能否收一些有代表性的学生的练习册,把学生普遍做错的题,容易写错的字和词了解一下,这样处理是不是更有针对性?老师无视学情,平均用力,讲的细致,但效率明显不高。结果必然是学习好的感觉是在浪费时间,学习差的不会的还是不会。2、班额大,学生多,如何让学生大面积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提高效率应是每个老师每天都要考虑的问题。这体现在学习环节的设计。比如这节课的听写字词环节,老师挑四个学生演板,每个学生轮流听写一个词倒也没问题,但这样的听写速度让下面的学生怎么办?能写几个呢?所有学习环节的设计都应该考虑有效性有多少?学性实际参与了多少?哪些学生掌握了?哪些学生还没有掌握?没有掌握的怎么办?3、推门课以后是常态,也是教学管理的重点,教研课固然重要,常态课却更真实,更能反映教师的功夫和学情,如果我们的老师都能抱着研究的心态有效地去分配和设计课堂有限的40分钟,讲新课也好,复习课也罢,日积月累,功夫一定不负有心人,愿与老师们共勉。

:

上午听了一节课:五8班王亚丽老师的数学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事先未打招呼,算是推门课。整节课给我我的印象:老师准备充分,胸有成竹,思路清晰,语言简练,是一节比较理想的数学常态课。这节课最大的特点有二:一是练习量大,从导入到讲新课再到复习巩固,每个环节都有比较典型的习题,时间比重接近三分之二;二是对学情的关注与把握。老师比较注重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大面积练习与个别学生板演相结合,做完后总会做及时的点评,尤其学完新知后教师专门设计有十分钟左右的当堂检测环节非常难得。老师还要求每个学生做完检测题后写上自己的名字上交,有利于检测自己的教学效果并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如果能坚持下去,教学效果应该不会差.  问题与建议:1、课堂问题的设计。问“都谁做完了”不如多问些“都谁做对了”或“都谁做错了”更精准;2、板演的学生宜找差生,或中等以下的学生,意在暴露问题;3、如何高效的设计当堂检测环节应作为一个小课题来研究。比如能否借鉴永威模式,学生先做——出示正确答案——学生互改——展示错题。我校学生多,也可以把展示错题环节改成当堂收集错题,然后老师归纳后有针对性的辅导。这是评课意见,请组长转发,不当之处请给予谅解。

:

听王红存老师讲《将心比心》,教学思路清晰,条理性强,能抓住主要问题不枝不蔓,有朗读意识。较以前授课水平有很大提高。但本班朗读水平整体不高,读书缺少感情。问题与建议:1、提出问题后学生反应比较迟钝冷场,主要原因是学生对课文内容不够熟悉,应让学生有足够地时间充分地读书,最好能大声朗读。2、齐读的方式不利于朗读指导,尽量让学生自由朗读、个性化朗读;3、部分学生听课结束课文仍一片空白,应培养学生一边读书一边在书上圈点勾画的习惯。4、指名一学生读书时,该生漏掉两个字,教师应及时纠正,培养学生正确朗读的习惯。

:

听张俊刚老师讲《圆柱体体积》,张老师备课充分,工作严谨认真,有亲和力。但反应出目前部分数学课堂存在的共性问题,对此,提出几点建议供商榷:1、课前复习时间不宜过长,这节课占了去四分之一时间。2、演示时应照顾全体学生,教师站在中间,背后的学生几乎都无法看到。3|”转化“是本节课渗透的重要数学思想,但最后却因时间不够用草草总结。4、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的广度与深度都不够。估计这节课讲下来,出同样的题去检测学生的出错率不会太低。5、建议老师少讲,出示例题后先学后做,当堂检测,把握学情,暴露问题,老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增加学生互动机会、演板机会、练习机会。

:

http://s7/mw690/004m4o3fzy79G6qtJEa66&690

推门课李少霞老师《练习课》评价意见

听李少霞老师的推门课纯属偶然中的偶然,原计划是想听炎晓的语文课,后来才知道该班今天前两节是数学连排,也就随遇而安了。

但对这节练习课整体感觉良好。

一、老师有备而来,上课沉稳,节奏把握适中。一课的练习共六道大题如期完成教学任务。

二、方法灵活,有主有次。

1、重视审题与读题。

处理每道题之前都拿出一定时间让学生先做,有的题还是学生朗读,并鼓励学生大声读,读题在数学学习中我认为是非常值得重视的一个环节,理解题意,理清已知与未知条件是讲题的基础。

2、方法灵活。

对前两道大题相对用时较少,对解决问题里面的四道大题分别采用了不同方法,比如让学生先做后讲;比如让板演的学生说出解题思路;比如教师画示意图进行直观的演示与点拨等,少了很多灌输,多了一些启发。

3、对学生学情的关注与把握。

比如教师处理完练习后会问:都谁哪道题还不会?难得的是这时竟真有一学生进行了质疑,老师给予了耐心的回复。下课前老师布置以组为单位把练习册收齐组长检查,课后交流得知老师还会抽取部分学生练习册亲自批改,这些都体现了对学情的重视与关注。

问题:上课前应把黑板擦干净,因为课堂的每一分钟都是很宝贵的。

                                     评课人:韩建军)


http://s14/mw690/004m4o3fzy79G6soZ9r7d&690

推门课:段玉璞老师《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评课意见

段玉璞老师上课沉着、平稳,语言简练,电子白板运用熟练,比较注意关注学生的听课情绪。尤其难得的是,本课“做一做”环节,老师为了解学情,把做错学生的作业收齐拿到展台上展示点评,虽因此占去不少时间,具体操作还有改进的空间,但这种关注学生错题当堂纠正的意识值得肯定。

问题与建议:一、上课前缺少必要的组织教学环节。老师上课喊起立非常有必要,有利于向学生发出信号,调整情绪,进入上课状态。但这节课没有。课前两分钟学生在做为学生加分、戴耳麦等杂事。不建议占用上课时间处理班级事务。每个老师对课堂的每一分钟都要有敬畏与珍惜意识。二、本节课教学内容不够集中。课前20分钟都是在复习小数的意义,后18分钟学习小数的读写法。建议这二者必选其一,因为一节课时间有限。如果老师认为小数的意义学生没有掌握好,这节课就上成复习巩固课,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否则,就上成新授课,以免主题不清,教学内容不集中。可能老师这样处理是感觉小数的读写法太简单,不必分配太多的时间,但在实际授课中,据观察,多数学生并未真正掌握,小数的读写法因为时间太少,造成一些问题并没有被学生所接受,这一点从练习中可以看出来(怀疑是因为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分配时间太少)等于这节新课又留下了一个尾巴,与其这样,还不如拿出一节时间集中学习,加强练习,让学生学会学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